CN214173665U - 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3665U
CN214173665U CN202120122800.6U CN202120122800U CN214173665U CN 214173665 U CN214173665 U CN 214173665U CN 202120122800 U CN202120122800 U CN 202120122800U CN 214173665 U CN214173665 U CN 214173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ir
window
detection device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28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根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01228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3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3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36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窗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检测台、覆盖板和固定装置,所述检测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中间,所述覆盖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检测台的内腔底部中间,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的内腔左右两侧中间,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左侧壁下侧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电磁阀,该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进一步提高了车窗的良品率,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好;避免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由于车窗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产生数据误差,检测结果不会发生变化,避免增加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车窗是整个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车内采光、通风及司乘人员视野的需要而设计的,车窗结构通常为曲面封闭式,在车身的车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用橡胶密封条连接。
现有的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不够精确,使得在对车窗进行气密性检测时无法将未达到国家标准的车窗全部检测出,降低了车窗的良品率,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差。
现有的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对车窗进行气密性检测时无法对车窗进行有效固定,使得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由于车窗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产生数据误差,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变化,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的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不够精确,以及在对车窗进行气密性检测时无法对车窗进行有效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检测台、覆盖板和固定装置,所述检测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中间,所述覆盖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检测台的内腔底部中间,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的内腔左右两侧中间,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左侧壁下侧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第二气管,且所述第二气管贯穿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左侧中间和所述检测台的底部左侧中间,并延伸至所述检测台的内腔左侧,所述检测台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内腔底部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烟雾发生器,所述固定件的内腔底部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覆盖板的内腔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且所述烟雾传感器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覆盖板的内腔顶部后侧中间固定连接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自动伸缩杆、吸盘、第三气管和真空泵,所述自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的内腔左右两侧中间,所述吸盘固定连接在所述自动伸缩杆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吸盘的外侧壁上侧,所述真空泵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管的底端,且所述真空泵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的内腔左右侧壁中间,且所述真空泵位于所述自动伸缩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车窗,所述固定件的形状为环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覆盖板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采用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三气管为橡胶管,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第二气管为PVC管。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所述烟雾发生器、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自动伸缩杆和所述真空泵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增加气泵、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在检测台和覆盖板上分别增加烟雾发生器、第一气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使得在对车窗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烟雾传感器发出烟雾,烟雾传感器对烟雾进行检测,气泵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对覆盖板与车窗形成的下侧腔体进行充气,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对覆盖板与车窗形成的两个腔室的气压进行检测,通过采用烟雾检测和气压对比检测两种检测方法,使得检测数据更加精确,保证能够将未达到国家标准的车窗全部检测出,进一步提高了车窗的良品率,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好。
2.该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在检测台上增加自动伸缩杆和真空泵,在自动伸缩杆上增加吸盘,在吸盘和真空泵之间增加第三气管,使得在对待检测的车窗进行固定时,自动伸缩杆带动吸盘运动至车窗所在的位置,真空泵通过第三气管将吸盘内的气体抽出,通过增加吸盘和车窗之间的气压,保证能够对车窗进行有效固定,避免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由于车窗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产生数据误差,检测结果不会发生变化,避免增加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覆盖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工作台;110、支撑杆;120、气泵;130、第一气管;140、电磁阀;150、第二气管;160、控制面板;200、检测台;210、固定件;220、烟雾发生器;230、第一气压传感器;240、车窗;300、覆盖板;310、烟雾传感器;320、第二气压传感器;400、固定装置;410、自动伸缩杆;420、吸盘;430、第三气管;440、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进一步提高了车窗240的良品率,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好,避免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由于车窗240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产生数据误差,检测结果不会发生变化,避免增加生产成本,请参阅图1-4,包括工作台100、检测台200、覆盖板300和固定装置400;
请参阅图1-2,工作台100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气泵120,气泵120的左侧壁下侧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一气管130,第一气管130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电磁阀140,电磁阀140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第二气管150,且第二气管150贯穿于工作台100的底部左侧中间和检测台200的底部左侧中间,并延伸至检测台200的内腔左侧,工作台100用于固定安装支撑杆110、气泵120和检测台200,气泵120用于改变覆盖板300与车窗240形成的下侧腔体的气压第一气管130和第二气管150用于将气泵120产生的气体引入覆盖板300与车窗240形成的下侧腔体,电磁阀140用于控制气泵120产生的气体是否能够进入第二气管150;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检测台200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件210,固定件210的内腔底部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烟雾发生器220,固定件210的内腔底部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压传感器230,检测台200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00的顶部中间,检测台200用于固定安装固定件210和固定装置400,固定件210用于固定安装烟雾发生器220和第一气压传感器230,烟雾发生器220用于产生烟雾,第一气压传感器230用于对覆盖板300与车窗240形成的下侧腔体中的气压值进行检测;
请参阅图1-3,覆盖板300的内腔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310,且烟雾传感器310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覆盖板300的内腔顶部后侧中间固定连接第二气压传感器320,覆盖板300可拆卸连接在检测台200的内腔底部中间,覆盖板300用于固定安装烟雾传感器310和第二气压传感器320,烟雾传感器310用于检测覆盖板300与车窗240形成的上侧腔体中是否有烟雾存在,第二气压传感器320用于对覆盖板300与车窗240形成的上侧腔体中的气压值;
请参阅图2和图4,固定装置400包括自动伸缩杆410、吸盘420、第三气管430和真空泵440,自动伸缩杆410固定连接在检测台200的内腔左右两侧中间,吸盘420固定连接在自动伸缩杆410的顶部,第三气管430固定连接在吸盘420的外侧壁上侧,真空泵440固定连接在第三气管430的底端,且真空泵440固定连接在检测台200的内腔左右侧壁中间,且真空泵440位于自动伸缩杆410的外侧,固定装置400固定连接在检测台200的内腔左右两侧中间,固定装置400用于对车窗240进行固定,自动伸缩杆410用于固定安装吸盘420,吸盘420用于对车窗240进行吸附,第三气管430用于配合真空泵440将吸盘420中的气体抽出,真空泵440用于将吸盘420中的气体抽出。
请再次参阅图1-2,为了对工作台100进行支撑,为了对气泵120、电磁阀140、烟雾发生器220、第一气压传感器230,烟雾传感器310、第二气压传感器320、自动伸缩杆410和真空泵440进行控制,工作台100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0,工作台100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0。
请参阅图2,为了对车窗240进行支撑,固定件210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车窗240,固定件210的形状为环形形状。
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避免覆盖板300与检测台200之间留有间隙,覆盖板300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密封条采用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4,为了使第三气管430能够自由调整长度,为了增加第一气管130和第二气管150的使用寿命,第三气管430为橡胶管,第一气管130和第二气管150为PVC管。
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对气泵120、电磁阀140、烟雾发生器220、第一气压传感器230,烟雾传感器310、第二气压传感器320、自动伸缩杆410和真空泵440进行控制,控制面板160与气泵120、电磁阀140、烟雾发生器220、第一气压传感器230,烟雾传感器310、第二气压传感器320、自动伸缩杆410和真空泵440之间电性连接。
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先接通电源,然后工作人员将车窗240放置在固定件210上,然后自动伸缩杆410带动吸盘420运动至车窗240所在的位置,接着真空泵440通过第三气管430将吸盘420和车窗240之间的气体抽出,然后控制面板160控制烟雾发生器220开始工作,同时烟雾传感器310对覆盖板300与车窗240形成的上侧腔体中的烟雾存在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情况反馈给控制面板160,若烟雾传感器310检测出有烟雾产生,控制面板160上的警报灯将会点亮,最后气泵120通过第一气管130和第二气管150对覆盖板300与车窗240形成的下侧腔体进行充气,同时第一气压传感器230和第二气压传感器320分别对覆盖板300与车窗240形成的下侧腔体和上侧腔体中的气压值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在控制面板160上进行显示,工作人员只需对检测是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0)、检测台(200)、覆盖板(300)和固定装置(400),所述检测台(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00)的顶部中间,所述覆盖板(3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检测台(200)的内腔底部中间,所述固定装置(400)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200)的内腔左右两侧中间,所述工作台(100)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气泵(120),所述气泵(120)的左侧壁下侧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一气管(130),所述第一气管(130)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电磁阀(140),所述电磁阀(140)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第二气管(150),且所述第二气管(150)贯穿于所述工作台(100)的底部左侧中间和所述检测台(200)的底部左侧中间,并延伸至所述检测台(200)的内腔左侧,所述检测台(200)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件(210),所述固定件(210)的内腔底部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烟雾发生器(220),所述固定件(210)的内腔底部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压传感器(230),所述覆盖板(300)的内腔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310),且所述烟雾传感器(310)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覆盖板(300)的内腔顶部后侧中间固定连接第二气压传感器(320),所述固定装置(400)包括自动伸缩杆(410)、吸盘(420)、第三气管(430)和真空泵(440),所述自动伸缩杆(410)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200)的内腔左右两侧中间,所述吸盘(420)固定连接在所述自动伸缩杆(410)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管(430)固定连接在所述吸盘(420)的外侧壁上侧,所述真空泵(44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管(430)的底端,且所述真空泵(440)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200)的内腔左右侧壁中间,且所述真空泵(440)位于所述自动伸缩杆(410)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0),所述工作台(100)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0)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车窗(240),所述固定件(210)的形状为环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板(300)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采用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管(430)为橡胶管,所述第一气管(130)和所述第二气管(150)为PVC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60)与所述气泵(120)、所述电磁阀(140)、所述烟雾发生器(220)、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230),所述烟雾传感器(310)、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320)、所述自动伸缩杆(410)和所述真空泵(440)之间电性连接。
CN202120122800.6U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73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2800.6U CN214173665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2800.6U CN214173665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3665U true CN214173665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5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280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73665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3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334A (zh) * 2021-09-23 2022-01-18 安徽润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环保车厢加工用气密性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334A (zh) * 2021-09-23 2022-01-18 安徽润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环保车厢加工用气密性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73665U (zh) 一种汽车工程车窗用直接接头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784101U (zh) 机械密封件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05373988U (zh) 一种镁铝合金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3390586B (zh) 一种压力表用气密检测设备
CN217237107U (zh) 一种汽车车灯气密性测试设备
CN213180576U (zh) 一种显示板驱动电源检测装置
CN111504622B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电控阀标定机
CN214702669U (zh) 一种消防设施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3874839U (zh) 一种橡胶软管连接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401559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8350293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检漏装置
CN211602379U (zh) 汽车顶棚总成检具
CN219284602U (zh) 一种压缩机吸气管测漏装置
CN207366688U (zh) 用于绝缘套管的检测装置
CN219015568U (zh) 一种耐磨机械密封件检测工装
CN107727330B (zh) 一种滤清器连接管装配气密性测试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20981626U (zh) 一种预警螺母封帽结构
CN220690367U (zh) 一种防水透气膜检测装置
CN214149722U (zh) 一种具有检测泄漏点位置功能的软式内镜测漏仪
CN211205648U (zh) 双工位压差管气密检测专机
CN219066246U (zh) 一种隐藏式燃气报警装置
CN215091828U (zh) 装o型圈的设备
CN219161585U (zh) 一种水龙头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3456026U (zh) 一种新式自动化气密水检机
CN215414241U (zh) 一种用于阀门的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