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0079U -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0079U
CN214170079U CN202022856043.3U CN202022856043U CN214170079U CN 214170079 U CN214170079 U CN 214170079U CN 202022856043 U CN202022856043 U CN 202022856043U CN 214170079 U CN214170079 U CN 214170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table
hole
supporting
guide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560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国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he Motor Vehicle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he Motor Vehicle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he Motor Vehicle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he Motor Vehicle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560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0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0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0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属于汽车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检修坑,所述检修坑外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各设置有两个,前引导台包括前顶板,后引导台包括后顶板,前顶板上开设有前支撑孔,后顶板上开设有后支撑孔,前引导台上转动支撑有两个用于对车轮进行支撑的前支撑辊,前支撑辊与前支撑孔相对应,后引导台上转动支撑有两个用于对车轮进行支撑的后支撑辊,后支撑辊与后支撑孔相对应。本申请具有能够使车轮原地空载运行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由于汽车底盘处于汽车的底部,检修时通常是将汽车开到地沟上,使车轮位于地沟的两侧,检修人员站在地沟内对底盘进行检修。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11516649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维护系统,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地沟和安装在地沟内的维护盒体,维护盒体的左右两侧壁的内侧均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外设有顶部与侧壁铰接的活动板,活动板与梯形槽之间连接有伸缩组件,活动板外侧设置若干烘洗机构,高压清洗机、压缩空气加热器分别与电动三通球阀相连,电动三通球阀还通过连接管分别与烘洗机构相连,高压清洗机、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加热器、电动三通球阀和伸缩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相连。这种汽车底盘维护系统具备对汽车底盘进行清洗、吹干和维修的功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汽车开到地沟上方后,无法使车轮原地空载运行,给检修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车轮能够原地空载运行,本申请提供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底盘检测地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检修坑,所述检修坑外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各设置有两个,前引导台包括前顶板,后引导台包括后顶板,前顶板上开设有前支撑孔,后顶板上开设有后支撑孔,前引导台上转动支撑有两个用于对车轮进行支撑的前支撑辊,前支撑辊与前支撑孔相对应,后引导台上转动支撑有两个用于对车轮进行支撑的后支撑辊,后支撑辊与后支撑孔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车辆进行检测时,将车辆开到检修坑上,使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分别对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进行支撑,使车辆的四个车轮分别进入两个前支撑孔内和两个后支撑孔内,并使车辆的四个车轮分别受到两组前支撑辊和两组后支撑辊的支撑,从而汽车发动后,汽车的轮子将在前支撑辊和后支撑辊上发生打滑,实现车轮的空载运行。
可选的,所述前引导台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前引导板,前引导板的一边固定在所述前顶板上,另一边与地面保持平齐;所述后引导台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后引导板,后引导板的一边固定在所述后顶板上,另一边与地面保持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引导板倾斜设置能够方便车轮从地面开到前顶板上,或者从前顶板开到地面上,后引导板倾斜设置能够方便车轮从地面开到后顶板上,或者从后顶板开到地面上。
可选的,所述前引导台与所述后引导台滑动连接,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连接有能够带动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带动前引导板和后引导板相对滑动,能够改变前支撑孔和后支撑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能够适应对不同轴距的车辆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地面上开设有安装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支撑在安装间内的丝杠,丝杠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前引导台上固定设置有前安装座,所述后引导台上固定设置有后安装座,前安装座上开设有前螺纹孔,后安装座上开设有后螺纹孔,丝杠穿过前螺纹孔和后螺纹孔,且前螺纹孔与丝杠设有第一螺纹的部分螺纹连接,后螺纹孔与丝杠设有第二螺纹的部分螺纹连接,丝杠连接有能够带动其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丝杠转动后,由于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因此丝杠可以带动前安装座和后安装座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实现改变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之间距离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同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机启动后其输出轴能够转动,由于丝杠同轴固定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因此电动机启动即可对丝杠进行驱动。
可选的,所述前支撑孔和所述后支撑孔上均盖设有盖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汽车的车轮空载运行时,打开盖子能够使车轮收到前支撑辊和后支撑辊的支撑,盖上盖子后,车辆能够从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上正常的经过。
可选的,所述前引导板和所述后引导板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能够提高车轮与前引导板和后引导板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车辆发生打滑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检修坑的侧壁上修建有连接地面的步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梯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从地面上下到检修坑内,或者从检修坑内移动到地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引导台和后引导台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检修坑;2、前引导台;21、前侧板;22、前顶板;221、前支撑孔;23、前引导板;24、前支撑辊;25、前安装座;251、前螺纹孔;3、后引导台;31、后侧板;32、后顶板;321、后支撑孔;33、后底板;34、后引导板;35、后支撑辊;36、后安装座;361、后螺纹孔;4、安装间;5、驱动装置;51、丝杠;511、第一螺纹;512、第二螺纹;52、电动机;6、盖子;7、凸棱;8、步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参照图1和图2,底盘检测地沟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检修坑1,检修坑1为长方体空腔结构,检修坑1两侧的地面上每一侧均设置有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均支撑在地面上,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滑动连接,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均用于对汽车的车轮进行支撑。
参照图1和图2,前引导台2为钢板焊接形成的空腔壳状结构,前引导台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前侧板21、固定在两个前侧板21之间的前顶板22,以及固定在两个前侧板21之间的前引导板23,前侧板21竖直设置并支撑在地面上,前顶板22为长条状的矩形板并水平设置,前引导板23也为矩形板,前引导板23倾斜设置,前引导板23的一个边缘固定在前顶板22上,并与前顶板22的上表面保持平齐,前引导板23的另一个边缘与地面保持平齐,从而方便汽车的轮子经过前引导板23移动到前顶板22上。
参照图1和图2,后引导台3也为钢板焊接形成的空腔壳状结构,后引导台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后侧板31、固定在两个后侧板31之间的后顶板32和后底板33,还包括固定在两个后侧板31之间的后引导板34,其中,后侧板31竖直设置并支撑在地面上,后顶板32和后底板33均为长条状的矩形板并水平设置,后底板33和后顶板32之间设置有距离,后底板33支撑在地面上,后引导板34也为矩形板,后引导板34倾斜设置,后引导板34的一个边缘固定在后顶板32上,并与后顶板32的上表面保持平齐,后引导板34的另一个边缘与地面保持平齐,从而方便汽车的轮子从后顶板32移动到地面上。
参照图1和图2,前引导台2背离前引导板23的部分套设在后引导台3上,两个前侧板21处于两个后侧板31的外侧,且两个前侧板21分别与两个后侧板31相贴合,前顶板22支撑在后顶板32上,且前顶板22与后顶板32相互贴合,通过改变前顶板22与后顶板32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之间总体的长度发生改变。
参照图1和图3,前顶板22上开设有前支撑孔221,前支撑孔221为贯穿前顶板22的矩形孔,结合图4,后顶板32上开设有后支撑孔321,后支撑孔321为贯穿后顶板32的矩形孔,两个前侧板21之间转动支撑有两个前支撑辊24,两个前支撑辊24的支撑轴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前侧板21设置,两个前支撑辊24与前支撑孔221相对应,两个后侧板31之间转动支撑有两个后支撑辊35,两个后支撑辊35的支撑轴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后侧板31设置,两个后支撑辊35与后支撑孔321相对应,在对汽车进行检测时,汽车的车轮经过前引导板23移动到前顶板22和后顶板32上,汽车的四个车轮分别进入两个前支撑孔221和两个后支撑孔321内后,能够分别受到两个前支撑辊24和两个后支撑辊35的支撑,从而汽车启动后能够使车轮空载运行。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能够对不同轴距的车辆进行支撑,在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下方的地面上开设有安装间4,安装间4为长方体形空腔结构,安装间4为长条形并与前引导台2、后引导台3的长度方向保持平行,安装间4在地面上开口的宽度小于前顶板22和后顶板32的宽度,此外,结合图3及图4,在两个前侧板21之间固定设置有前安装座25,在后底板33上固定设置有后安装座36,前安装座25和后安装座36均穿设在安装间4内。
参照图1和图3,安装间4内设置有能够驱动两个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驱动装置5,包括转动支撑在安装间4内的丝杠51,丝杠51以中间位置为分界点一半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螺纹511,结合图4,另一半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螺纹512,第一螺纹511和第二螺纹512的旋向相反,此外,在前安装座25上开设有前螺纹孔251,在后安装座36上开设有后螺纹孔361,丝杠51从前螺纹孔251和后螺纹孔361内穿过,且前螺纹孔251与丝杠51设有第一螺纹511的部分螺纹连接,后螺纹孔361与丝杠51设有第二螺纹512的部分螺纹连接,驱动装置5还包括在安装间4内固定设置的电动机52,电动机52的输出轴与丝杠5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启动电动机52带动丝杠51正转或者反转,即可带动前安装座25和后安装座36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带动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功能。
参照图1,前支撑孔221和后支撑孔321上均盖设有盖子6,盖子6能够将前支撑孔221和后支撑孔321封闭,当需要使汽车的车轮空载运行时,打开盖子6能够使车轮收到前支撑辊24和后支撑辊35的支撑,盖上盖子6后,车辆能够从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上正常的经过。
参照图1,前引导板23和后引导板34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凸棱7,凸棱7为凸起的块状结构,有利于提高车轮与前引导板23和后引导板34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车辆发生打滑的概率;检修坑1的一个侧壁上修建有连接地面的步梯8,步梯8包括多级台阶,步梯8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从地面上下到检修坑1内,或者从检修坑1内移动到地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底盘检测地沟的实施原理为:在对车辆进行检修时,打开前支撑孔221和后支撑孔321上的盖子6,将车辆开到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上,使汽车的四个车轮分别进入两个前支撑孔221和两个后支撑孔321内后,能够分别受到两个前支撑辊24和两个后支撑辊35的支撑,从而汽车启动后能够使车轮空载运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检修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坑(1)外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各设置有两个,前引导台(2)包括前顶板(22),后引导台(3)包括后顶板(32),前顶板(22)上开设有前支撑孔(221),后顶板(32)上开设有后支撑孔(321),前引导台(2)上转动支撑有两个用于对车轮进行支撑的前支撑辊(24),前支撑辊(24)与前支撑孔(221)相对应,后引导台(3)上转动支撑有两个用于对车轮进行支撑的后支撑辊(35),后支撑辊(35)与后支撑孔(321)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台(2)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前引导板(23),前引导板(23)的一边固定在所述前顶板(22)上,另一边与地面保持平齐;所述后引导台(3)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后引导板(34),后引导板(34)的一边固定在所述后顶板(32)上,另一边与地面保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台(2)与所述后引导台(3)滑动连接,前引导台(2)和后引导台(3)连接有能够带动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驱动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开设有安装间(4),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转动支撑在安装间(4)内的丝杠(51),丝杠(51)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511)和第二螺纹(512),所述前引导台(2)上固定设置有前安装座(25),所述后引导台(3)上固定设置有后安装座(36),前安装座(25)上开设有前螺纹孔(251),后安装座(36)上开设有后螺纹孔(361),丝杠(51)穿过前螺纹孔(251)和后螺纹孔(361),且前螺纹孔(251)与丝杠(51)设有第一螺纹(511)的部分螺纹连接,后螺纹孔(361)与丝杠(51)设有第二螺纹(512)的部分螺纹连接,丝杠(51)连接有能够带动其转动的驱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机(52),电动机(52)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51)同轴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孔(221)和所述后支撑孔(321)上均盖设有盖子(6)。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引导板(23)和所述后引导板(34)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凸棱(7)。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底盘检测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坑(1)的侧壁上修建有连接地面的步梯(8)。
CN202022856043.3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Active CN214170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6043.3U CN21417007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6043.3U CN21417007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0079U true CN214170079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3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56043.3U Active CN21417007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0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3247B2 (en) Battery swapping system and techniques
CN214170079U (zh) 一种底盘检测地沟
CN106121311B (zh) 一种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215952992U (zh) 机动车性能检测复合装置
CN216272868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承载台
CN206710100U (zh) 滚筒反力式车辆加载制动检验台
CN212245999U (zh) 气密检查盖停放安装架车及移动气密检查装置
CN21234066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检测平台
CN210654951U (zh) 一种车间运载小车
WO2006072805A1 (en) Retractable vehicle bearing assembly
CN111704048A (zh) 气密检查盖停放安装架车及移动气密检查装置
JP3015688B2 (ja) 現金自動支払機の移動装置
CN112065134A (zh) 一种智能泊车系统
CN114751336B (zh) 一种便于运输装卸的四柱停车举升机
CN220535537U (zh) 一种手动车载通道快速释放回收装置
CN220912642U (zh) 一种汽车栅格总成检具
CN217353755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地井上水装置
CN220618276U (zh) 一种移动式千斤顶
CN22098269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检测平台
CN213398435U (zh) 移动式重型车辆排放检测设备
CN211825044U (zh) 一种举升加载制动检验台
CN2163168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展示台
CN210396289U (zh) 一种简易升降车库导轮导向结构
CN218628447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泄漏量检测设备
CN112627609B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机电控制机械升降泊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