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9432U - 一种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9432U
CN214169432U CN202022380866.3U CN202022380866U CN214169432U CN 214169432 U CN214169432 U CN 214169432U CN 202022380866 U CN202022380866 U CN 202022380866U CN 214169432 U CN214169432 U CN 214169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embedded
longitudinal bar
stirr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808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昱
鲍华
宋怀金
陶勇
李庆
沈磊
方显
熊学炜
王后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808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9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9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9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涉及建筑工程领域。连接组件包括预制梁以及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梁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预埋纵筋,预埋纵筋包括纵筋本体和弯折部,纵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埋设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纵筋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端面平齐,弯折部设置于第一端并凸出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其中,预制梁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预制梁的第一端面间隔设置,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部分重叠;现浇混凝土结构与两个预制梁的第一端面均贴合连接,弯折部埋设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有助于减小梁端对接时所需要的混凝土浇筑量。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混凝土梁是房屋建筑、桥梁建筑等工程结构中基本的承重构件,应用范围极广。相关技术中,对于两个混凝土梁的对接连接,可通过在对接处将两根梁的纵筋对应连接,然后在对接处浇筑混凝土,后浇筑的混凝土包裹伸出混凝土梁的纵筋并与混凝土梁的表面结合。后浇筑的混凝土与纵筋之间的结合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表面粘接力实现。为了使浇筑的混凝土与纵筋稳定结合,就需要使纵筋伸出梁端足够的长度。这导致两个混凝土梁的对接端面之间的距离较远,对接处所需要的混凝土浇筑量较大,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以解决如何减少混凝土梁在梁端连接所需混凝土浇筑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其包括:预制梁以及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梁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预埋纵筋,预埋纵筋包括纵筋本体和弯折部,纵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埋设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纵筋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端面平齐,弯折部设置于第一端并凸出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其中,预制梁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预制梁的第一端面间隔设置,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部分重叠;现浇混凝土结构与两个预制梁的第一端面均贴合连接,弯折部埋设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
可选的,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一弯折段一端设置于第一端,基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弯折段设置于第一弯折段远离纵筋本体的一端,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偏离。
可选的,预埋纵筋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设置于第一弯折段并与第二弯折段间隔;其中一个预制梁的第二弯折段与另一个预制梁的定位件抵接。
可选的,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的重叠处绑扎连接。
可选的,第一端面上具有凹槽或凸起。
可选的,预制梁还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预埋箍筋,多个预埋箍筋与纵筋本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预埋箍筋的端部伸出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现浇混凝土结构包括覆盖第一侧面的叠合层以及与叠合层固定连接的凸出部,凸出部与两个预制梁的第一端面均贴合连接。
可选的,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纵筋,连接纵筋埋设于叠合层中且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纵筋与两个预制梁的预埋箍筋伸出第一侧面的端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预埋箍筋包括首端和尾端,首端与尾端间隔设置且均伸出第一侧面;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首端和尾端的箍筋帽,箍筋帽埋设于叠合层中。
可选的,预埋箍筋与箍筋帽连接形成封闭箍筋结构,连接纵筋与预埋纵筋均连接于封闭箍筋结构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其包括两个预制梁以及连接两个预制梁的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梁包括预埋纵筋,预埋纵筋包括纵筋本体和弯折部,纵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纵筋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与预制梁的第一端面平齐,弯折部设置于第一端并凸出于预制混凝土结构,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部分重叠。通过设置弯折部,弯折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加弯折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结合力,在保证弯折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结合力的基础上,不会使弯折部凸出第一端面的长度过长,进而避免两个预制梁的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过长,有利于减小对接处的混凝土浇筑量,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连接纵筋、箍筋帽与预制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梁;11-预制混凝土结构;111-第一端面;112-第一侧面;12-预埋箍筋;13-预埋纵筋;131-纵筋本体;132-弯折部;133-第一弯折段;134-第二弯折段;135-定位件;2-现浇混凝土结构;21-叠合层;22-凸出部;3-连接纵筋;4-箍筋帽;L1-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混凝土梁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承重构件。工作中,梁主要承受剪力,剪力的施加将会使梁内产生应力,具体的,在梁顶部主要表现为压应力,梁底部主要表现为拉应力。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低。因此,混凝土梁内通常还设置有钢筋笼作为骨架结构。通过混凝土结构提供梁的抗压能力,通过钢筋笼提供梁的抗拉能力。具体的,钢筋笼包括多个沿梁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的纵筋,使得梁的拉力能够沿纵筋传递。为了满足工程实际,有时需要将两个预先成型的混凝土梁对接,形成一个更长的受力结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其包括预制梁1以及现浇混凝土结构2。预制梁1的数量包括两个,现浇混凝土结构2连接相邻的两个预制梁1。其中,预制梁1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11和预埋纵筋13,预埋纵筋13包括纵筋本体131和弯折部132,纵筋本体131沿第一方向L1延伸且埋设于预制混凝土结构11,纵筋本体131在第一方向L1上的第一端与预制混凝土结构11的第一端面111平齐,弯折部132设置于第一端并凸出于预制混凝土结构11。具体的,第一方向L1大致与预制梁1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纵筋本体131和弯折部132均可以采用钢筋结构。弯折部132的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弯折,例如,弯折部132的长度延伸方向不为直线,而可以为曲线或折线。两个预制梁1的第一端面111间隔设置,两个预制梁1的弯折部132在第一方向L1上部分重叠。换言之,沿第一方向L1,连接组件存在这样的一段,在该段中同时存在两个预制梁1的弯折部132。现浇混凝土结构2与两个预制梁1的第一端面111均贴合连接,现浇混凝土结构2、两个预制梁1的预制混凝土结构11通过混凝土表面的粘接力连接在一起。弯折部132埋设于现浇混凝土结构2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其包括两个预制梁以及连接两个预制梁的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梁包括预埋纵筋,预埋纵筋包括纵筋本体和弯折部,纵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纵筋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与预制梁的第一端面平齐,弯折部设置于第一端并凸出于预制混凝土结构。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在第一方向上部分重叠,使得连接组件在承力时,所受外力可以沿第一方向在两个预制梁的预埋纵筋之间传递,使连接组件形成一个比预制梁更长的受力结构。由于设置了弯折部,弯折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加弯折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结合力;在增加弯折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结合力的基础上,又不会使弯折部凸出第一端面的长度过长,进而避免两个预制梁的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过大,有利于减小对接处的混凝土浇筑量,提高施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132包括第一弯折段133和第二弯折段134。第一弯折段133一端设置于第一端,第一弯折段133基本沿第一方向L1延伸,换言之,第一弯折段133与纵筋本体131基本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第二弯折段134设置于第一弯折段133远离纵筋本体131的一端,第二弯折段13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L1偏离,即第二弯折段13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弯折段133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呈范围为(0°,180°)的夹角。进一步的,第二弯折段134的长度延伸方向可以大致与第一弯折段133垂直,例如,第二弯折段13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弯折段133的长度延伸方向的夹角范围可以为[70°,110°]。两个预制梁1的第二弯折段134的长度方向可以大致沿同一方向延伸。具体的,可使两个预制梁1的第一弯折段133在第一方向L1上部分重叠,两个预制梁1的第二弯折段134间隔设置且大致平行,使得两个预制梁1的弯折部132拼接形成大致呈U形的结构。通过上述的设置,第二弯折段134的长短对弯折部132在第一方向L1上的总长度影响较小或几乎不存在影响,从而既能够通过第二弯折段134增加弯折部132与现浇混凝土结构2之间的粘接力,又不会由于设置第二弯折段134而使两个预制梁1的第一端面111之间的距离过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预埋纵筋还包括定位件135,定位件135设置于第一弯折段133并与第二弯折段134间隔,具体的,定位件135可以设置为板状结构,例如,将定位件135设置为钢板,定位件135可焊接在第一弯折段133上。请参阅图1,其中一个预制梁1的第二弯折段134与另一个预制梁1的定位件135抵接,通过相互抵接的定位件135和第二弯折段134实现两个预制梁1在连接时的定位。具体的,两个预制梁1的弯折部132在第一方向L1的重叠长度基本等于同一个弯折部132上的定位件135与第二弯折段134之间的间隔距离,例如,在图1所示的方位中,两个预制梁1的弯折部132在第一方向L1上的重叠长度基本等于左侧的预埋纵筋13所包括的定位件135与第二弯折段134之间的距离。如此,使得两个预制梁1在连接时的定位更加方便,弯折部132在第一方向L1上的重叠长度基本恒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的重叠处绑扎连接。具体的,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的第一弯折段在第一方向上重叠,可通过钢丝绳将两个预制梁的第一弯折段绑扎在一起,使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也可以只搭接而不绑扎连接,通过浇筑混凝土将两个预制梁的弯折部包覆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即可。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11上具有凹槽或凸起。现浇混凝土结构2与第一端面111通过混凝土的粘接力实现连接。在第一端面111上设置凹槽或凸起有利于增加第一端面111的表面积,使得现浇混凝土结构2与第一端面111之间的粘接力更大,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组件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制梁1还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L1间隔分布的预埋箍筋12,多个预埋箍筋12与纵筋本体131固定连接。预埋箍筋12可用于将连接组件的受拉区和受压区的纵筋连接在一起,即预埋箍筋12可用于将连接组件在工作状态下的顶部和底部的纵筋连接在一起,使各个纵筋能够共同传递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埋箍筋12的端部伸出预制混凝土结构11的第一侧面112,第一侧面112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L1。例如,在图1所示的方位下,预制混凝土结构11的顶面即为第一侧面112。第一端面111与第一侧面112大致垂直。现浇混凝土结构2包括覆盖第一侧面112的叠合层21以及与叠合层21固定连接的凸出部22。如图1所示,现浇混凝土结构2的截面呈T型。具体的,叠合层21同时覆盖两个预制梁1的第一侧面112,预埋箍筋12的伸出第一侧面112的端部与叠合层21连接,使得叠合层21与预制梁1的连接强度更高。凸出部22与两个预制梁1的第一端面111均贴合连接,通过凸出部22与第一端面111之间的粘接力,将两个预制梁1的第一端面111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纵筋3,连接纵筋3埋设于叠合层21中且沿第一方向L1延伸,连接纵筋3与两个预制梁1的预埋箍筋12伸出第一侧面112的端部固定连接,即通过预埋箍筋12将连接纵筋3和预埋纵筋13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连接纵筋3,使叠合层21中也可以传递拉力。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埋箍筋12包括首端和尾端,首端与尾端间隔设置且均伸出第一侧面112,换言之,预埋箍筋12为开口箍筋结构,首端与尾端之间即为预埋箍筋12的开口。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首端和尾端的箍筋帽4,箍筋帽4埋设于叠合层中。连接两个预制梁1时,先将连接纵筋3连接在两个预制梁的预埋箍筋12上,采用开口结构的预埋箍筋12便于将连接纵筋3连接在预埋箍筋12上;然后通过箍筋帽4将预埋箍筋12的首端和尾端连接在一起;再浇筑现浇混凝土结构,使连接纵筋3和箍筋帽4埋设在叠合层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埋箍筋12与箍筋帽4连接形成封闭箍筋结构,连接纵筋3与预埋纵筋13均连接于封闭箍筋结构的内侧。具体的,请参阅图2中的虚线部分,预埋箍筋12与箍筋帽4可连接形成大致呈矩形的封闭箍筋结构,连接纵筋3和预埋纵筋13连接在矩形的内侧,使得预埋箍筋12和箍筋帽4能够对连接纵筋3和预埋纵筋13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梁,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预埋纵筋,所述预埋纵筋包括纵筋本体和弯折部,所述纵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埋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所述纵筋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端面平齐,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并凸出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预制梁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预制梁的所述第一端面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预制梁的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部分重叠;
现浇混凝土结构,所述现浇混凝土结构与两个所述预制梁的所述第一端面均贴合连接,所述弯折部埋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结构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
第一弯折段,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基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弯折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段远离所述纵筋本体的一端,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偏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纵筋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并与所述第二弯折段间隔;
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梁的第二弯折段与另一个所述预制梁的定位件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预制梁的所述弯折部的重叠处绑扎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具有凹槽或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预埋箍筋,多个所述预埋箍筋与所述纵筋本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箍筋的端部伸出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现浇混凝土结构包括覆盖所述第一侧面的叠合层以及与所述叠合层固定连接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两个所述预制梁的所述第一端面均贴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纵筋,所述连接纵筋埋设于所述叠合层中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纵筋与两个所述预制梁的预埋箍筋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端部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箍筋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与所述尾端间隔设置且均伸出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首端和所述尾端的箍筋帽,所述箍筋帽埋设于所述叠合层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箍筋与所述箍筋帽连接形成封闭箍筋结构,所述连接纵筋与所述预埋纵筋均连接于所述封闭箍筋结构的内侧。
CN202022380866.3U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连接组件 Active CN214169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0866.3U CN214169432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0866.3U CN214169432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9432U true CN214169432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80866.3U Active CN214169432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9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3812A (zh) * 2022-07-05 2022-10-25 上海港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板的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3812A (zh) * 2022-07-05 2022-10-25 上海港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板的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5233812B (zh) * 2022-07-05 2023-12-05 上海港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板的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28171A2 (de) Holz-Beton-Verbundsysteme aus Holzbauteilen, Zwischenschichten und Betonbauteilen
CN110846999A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箱梁及施工工艺
CN110184896B (zh) 一种uhpc华夫板组合梁桥剪力连接件及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4169432U (zh) 一种连接组件
CN112211089A (zh)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的构造
JP2001027005A (ja) 複合構造における鋼部材とコンクリートの接合構造
KR20130081605A (ko) 횡방향 부재를 이용한 복부파형강판 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 합성거더의 복부파형강판과 콘크리트의 합성구조
JP4447632B2 (ja) 梁、および梁と柱の接合構造ならびにその接合方法
KR101466902B1 (ko) 건축물의 빔에 대한 견고한 고정 부재를 갖는 시스템 데크 플레이트 및 시스템 데크 플레이트의 시공 방법
CN216042836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外的角钢加固结构
CN213390768U (zh) 一种装配式砼预应力叠合用底板
JP4918280B2 (ja) 構造物の強化構造
KR100903352B1 (ko) 전단스터드를 구비한 전단연결판과 전단지압띠를 이용한형강 기둥과 콘크리트 바닥판의 접합구조 및 그접합시공방법
KR20140095367A (ko) 시스템 데크 플레이트의 데크 연결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시스템 데크 플레이트
US20110265412A1 (en) Stud frame and formwork panel constructed therefrom
CN110670473A (zh) 预制钢混组合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799123U (zh) 一种叠合板
CN211645916U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箱梁
JP3516927B2 (ja) 耐震補強フレーム
CN211645917U (zh) 预制钢管-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
JPH07259492A (ja) 鋼コンクリート合成版
CN218813244U (zh) 一种顶板现浇带免底模施工的两构件装配式箱涵
CN213925906U (zh) 一种简支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
CN220666645U (zh) 一种带肋钢筋桁架混凝土密拼叠合板
CN217379449U (zh) 一种叠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