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1879U -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1879U
CN214161879U CN202023275073.1U CN202023275073U CN214161879U CN 214161879 U CN214161879 U CN 214161879U CN 202023275073 U CN202023275073 U CN 202023275073U CN 214161879 U CN214161879 U CN 214161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welding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ing
tub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50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源彬
邓俊峰
邓源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nyuan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nyuan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nyuan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nyuan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50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1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1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1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焊接机,基板上端的另一侧连接有圆管夹持机构;圆管夹持机构包括支撑块,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基板的上端,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内圈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的两端穿过轴承座并向外延伸,支撑管远离自动焊接机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支撑管的内管壁上通过限位组件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支撑管的对应管口并固定连接有卡盘,支撑杆靠近卡盘一端位置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珠轴承。本实用新型无需对圆管进行重新拆装,只需启动气缸即可调整圆管的位置,十分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焊接装置在将盘状工件焊接至圆管上时,将圆管放在三个卡爪之间,将扳手插入卡盘上齿轮的方孔中,转动扳手时,齿轮带动盘丝转动,通过盘丝端面螺纹的转动,带动三个卡爪同时趋进或离散,三个卡爪同时向内运动与圆管的表面紧密贴合,将圆管夹紧固定住,圆管即为工件,三爪卡盘旋转带动圆管旋转,将盘状工件套在圆管上,将自动焊接机的焊枪对准盘状工件位置,对盘状工件与圆管进行焊,但是当需要在圆管上焊接多个盘状工件时,每次焊接完一个盘状工件后,都需要将圆管拆卸下重新调整圆管的位置,使得自动焊接机的焊枪对准新的焊接位置,过于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在圆管上焊接多个盘状工件时,每次焊接完一个盘状工件后,都需要将圆管拆卸下重新调整圆管的位置,使得自动焊接机的焊枪对准新的焊接位置,过于繁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焊接机,所述基板上端的另一侧连接有圆管夹持机构;
所述圆管夹持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基板的上端,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圈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穿过轴承座并向外延伸,所述支撑管远离自动焊接机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管的内管壁上通过限位组件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支撑管的对应管口并固定连接有卡盘,所述支撑杆靠近卡盘一端位置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下端外环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下端连接有滚珠组件,所述支撑块靠近自动焊接机的一侧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与传动块的对应侧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块远离自动焊接机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支撑管远离卡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块限位块,两块所述限位块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杆远离卡盘一端位置的杆壁上,所述支撑管的内管壁上对应限位块的位置沿水平直线方向开设有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滚珠组件包括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开设在传动块的下端,所述滚动槽内设有滚动的滚珠,所述滚珠穿过滚动槽的槽口设置,且滚珠滚动连接在基板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
优选的,所述滚珠的球径大于滚动槽槽口的槽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自动焊接机构装置,依次将待焊接的盘状工件套在管道上,再将管道通过卡盘进行固定,随后启动气缸,气缸通过传动块推动滚动轴承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杆和卡盘同步运动,使得管道的位置发生调整,使得管道上第一个待焊接的盘状工件移动到自动焊接机的焊枪对准位置后,随后启动自动焊接机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支撑管在轴承座内转动,通过限位组件带动支撑杆、卡盘和圆管进行转动,使得自动焊接机的焊枪对转动的盘状工件进行焊接,当第一个盘状工件焊接完毕后,关闭驱动组件,重新启动气缸继续推动传动块进行移动,使得圆管上第二个盘状工件运动到自动焊接机的焊枪对准位置,再启动驱动组件,圆管带动盘状工件转动,对第二个盘状工件完成焊接,无需对圆管进行重新拆装,只需启动气缸即可调整圆管的位置,十分便捷。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无需对圆管进行重新拆装,只需启动气缸即可调整圆管的位置,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基板、2自动焊接机、3支撑块、4轴承座、5支撑管、6支撑杆、7卡盘、8滚珠轴承、9传动块、10气缸、11驱动电机、12主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限位块、15限位槽、16滚动槽、17滚珠、18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焊接机2,基板1上端的另一侧连接有圆管夹持机构;
圆管夹持机构包括支撑块3,支撑块3固定连接在基板1的上端,支撑块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轴承座4的内圈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5,支撑管5的两端穿过轴承座4并向外延伸,支撑管5远离自动焊接机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支撑管5的内管壁上通过限位组件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支撑管5的对应管口并固定连接有卡盘7,支撑杆6靠近卡盘7一端位置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珠轴承8,滚珠轴承8的下端外环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块9,传动块9的下端连接有滚珠组件,支撑块3靠近自动焊接机2的一侧连接有气缸10,气缸10的活塞端与传动块9的对应侧壁相连接,依次将待焊接的盘状工件套在管道上,再将管道通过卡盘7进行固定,随后启动气缸10,气缸10通过传动块9推动滚动轴承8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杆6和卡盘7同步运动,使得管道的位置发生调整,使得管道上第一个待焊接的盘状工件移动到自动焊接机2的焊枪对准位置后,随后启动自动焊接机2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支撑管5在轴承座4内转动,通过限位组件带动支撑杆6、卡盘7和圆管进行转动,使得自动焊接机2的焊枪对转动的盘状工件进行焊接,当第一个盘状工件焊接完毕后,关闭驱动组件,重新启动气缸10继续推动传动块9进行移动,使得圆管上第二个盘状工件运动到自动焊接机2的焊枪对准位置,再启动驱动组件,圆管带动盘状工件转动,对第二个盘状工件完成焊接,无需对圆管进行重新拆装,只需启动气缸10即可调整圆管的位置,十分便捷。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固定连接在支撑块3远离自动焊接机2的一侧,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12,支撑管5远离卡盘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相啮合,启动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12转动,通过与主动齿轮12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2,带动支撑管5同步转动。
限位组件包括两块限位块14,两块限位块14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远离卡盘7一端位置的杆壁上,支撑管5的内管壁上对应限位块14的位置沿水平直线方向开设有相匹配的限位槽15,限位块14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15中,支撑杆6在支撑管5中运动时带动限位块14在限位槽15中同步滑动,当支撑管5转动时,通过卡入限位槽15中的限位块14,带动支撑杆6同步转动。
滚珠组件包括滚动槽16,滚动槽16开设在传动块9的下端,滚动槽16内设有滚动的滚珠17,滚珠17穿过滚动槽16的槽口设置,且滚珠17滚动连接在基板1的上端,通过滚珠17顶在基板1的上端,传动块9移动时带动滚珠17滚动,降低传动块9在基板1上运动时的摩擦阻力。
基板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8,通过支撑垫18对基板1进行支撑。
滚珠17的球径大于滚动槽16槽口的槽径,防止滚珠17滑出滚动槽16。
本实用新型中,依次将待焊接的盘状工件套在管道上,再将管道通过卡盘7进行固定,随后启动气缸10,气缸10通过传动块9推动滚动轴承8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杆6和卡盘7同步运动,使得管道的位置发生调整,使得管道上第一个待焊接的盘状工件移动到自动焊接机2的焊枪对准位置后,随后启动自动焊接机2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支撑管5在轴承座4内转动,通过限位组件带动支撑杆6、卡盘7和圆管进行转动,使得自动焊接机2的焊枪对转动的盘状工件进行焊接,当第一个盘状工件焊接完毕后,关闭驱动组件,重新启动气缸10继续推动传动块9进行移动,使得圆管上第二个盘状工件运动到自动焊接机2的焊枪对准位置,再启动驱动组件,圆管带动盘状工件转动,对第二个盘状工件完成焊接,无需对圆管进行重新拆装,只需启动气缸10即可调整圆管的位置,十分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焊接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端的另一侧连接有圆管夹持机构;
所述圆管夹持机构包括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固定连接在基板(1)的上端,所述支撑块(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的内圈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5),所述支撑管(5)的两端穿过轴承座(4)并向外延伸,所述支撑管(5)远离自动焊接机(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管(5)的内管壁上通过限位组件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支撑管(5)的对应管口并固定连接有卡盘(7),所述支撑杆(6)靠近卡盘(7)一端位置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珠轴承(8),所述滚珠轴承(8)的下端外环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块(9),所述传动块(9)的下端连接有滚珠组件,所述支撑块(3)靠近自动焊接机(2)的一侧连接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的活塞端与传动块(9)的对应侧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固定连接在支撑块(3)远离自动焊接机(2)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12),所述支撑管(5)远离卡盘(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块限位块(14),两块所述限位块(14)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远离卡盘(7)一端位置的杆壁上,所述支撑管(5)的内管壁上对应限位块(14)的位置沿水平直线方向开设有相匹配的限位槽(15),所述限位块(14)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1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组件包括滚动槽(16),所述滚动槽(16)开设在传动块(9)的下端,所述滚动槽(16)内设有滚动的滚珠(17),所述滚珠(17)穿过滚动槽(16)的槽口设置,且滚珠(17)滚动连接在基板(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17)的球径大于滚动槽(16)槽口的槽径。
CN202023275073.1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Active CN214161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5073.1U CN21416187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5073.1U CN21416187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1879U true CN214161879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1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5073.1U Active CN21416187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1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3186B (zh) 一种筒体和筒体、筒体和封头的组对装置
CN210060281U (zh) 灯杆焊接变位机
CN110549067A (zh) 一种管件对焊夹具
CN112059361A (zh) 一种旋转式焊管机
CN214558798U (zh) 一种汽车焊接用管状工件夹具
CN112743282A (zh) 一种桥壳焊接气动对中夹紧及翻转机构
CN113618282A (zh) 一种仿人手自适应周期联动匀速点焊焊接加工装置
CN214161879U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构装置
CN213105394U (zh) 一种双工位管道自动焊机
CN113909788A (zh) 一种机械组装用方便焊接的夹具装置
CN211728129U (zh) 一种管件激光焊接同心夹具工装
CN211564995U (zh) 管件焊接夹具
CN212350962U (zh) 管体焊接辅助夹具
CN215469267U (zh) 一种方管自动焊接夹具
CN213054522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连接用的夹持机构
CN213998372U (zh) 一种金属制品焊接用对接夹具
CN110813970B (zh) 焊接工变形后基于加热冷却整形的工装
CN113732613A (zh) 一种新型焊接夹具及使用方法
CN113188931A (zh) 一种焊接钢板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275911A (zh) 一种多轴加工机床用工件快速定位和固定的装置
CN220921411U (zh) 一种安装支架旋转焊接装置
CN214518586U (zh) 钢管快速对准装置
CN219379554U (zh) 一种穿轴式无限连续拼接环缝焊机
CN217859682U (zh) 一种工件焊接用焊件夹具
CN216151587U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y型管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