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0999U -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0999U
CN214150999U CN202022932311.5U CN202022932311U CN214150999U CN 214150999 U CN214150999 U CN 214150999U CN 202022932311 U CN202022932311 U CN 202022932311U CN 214150999 U CN214150999 U CN 214150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detection device
plate
groove
cluste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323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锦兴
尹志华
刘赞
刘青龙
高浩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323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0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0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0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载物台、活动设置于该基板上的检测组件及设置于该检测组件相对两侧的限位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移动板及至少一个探针,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基板上且活动设置于该限位组件上,该移动板上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过孔,该移动板上朝向所述载物台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对应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探针朝向该载物台且固定于该第一安装孔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本检测装置能快速检测出不良品,防止不良品流出,降低组装完成后返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束头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当中,天线集束头短路测试基本靠人工拿着万用表对着每个内芯进行一对一检测(一个集速头5个内芯),其检测效率极低,十分浪费人力成本,此外集束头漏焊问题同样是通过人工目视进行检查,而且检测数量越多,操作员就越容易出现操作疲劳,进而导致漏测的可能,一旦有不良品流道后端则会大大提高返工成本。而且因为天线的设计以及后端测试装置的原因,在现阶段还无法通过后端检测设备100%检测出天线集束头内芯的漏焊问题,所以生产一旦有漏焊的集束头内芯那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对公司以及客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研发一种能在装配前就能检测集束头短路漏焊问题的装置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载物台、活动设置于该基板上的检测组件及设置于该检测组件相对两侧的限位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移动板及至少一个探针,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基板上且活动设置于该限位组件上,该移动板上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过孔,该移动板上朝向所述载物台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对应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探针朝向该载物台且固定于该第一安装孔中。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表面一端朝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以用于安装所述载物台,于该基板上表面中部朝内凹陷形成有第一槽口朝向该基板另一端的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基板上表面朝内凹陷形成有第二槽口朝向该基板另一端的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台以及连接于该限位台上表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该限位台的宽度小于该第二滑槽的宽度;
该限位台朝向所述移动板的端面水平凸出形成有导向块,该移动板上对应该导向块设置有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中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一避让槽,所述限位台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避让槽凹陷形成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限位台上表面间隔排列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块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滑动板、支撑台、顶杆、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所述滑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支撑台设置于该滑动板上表面,所述顶杆设置于该支撑台上,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铰接于该支撑台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铰接于该第一连接臂中部,该第二连接臂另一端铰接于该顶杆一端,该顶杆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上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避让槽,所述滑动板上对应所述第二避让槽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载物台中间隔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中凹陷形成有放料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设置有限位组件以限制检测组件的活动度,通过设置检测组件以及载物台配合,能实现快速地对产品进行不良检测,通过在万用表的两接线端分别引出两条导线,一导线连接在金属材质的载物台上,另一导线与所有探针短接一起,通过推动移动板,进而使探针朝向放在载物台的集束头移动,当探针与集束头上的插针接触后,继续推动移动板,直至移动板顶到限位块;若集束头插针与集束头外导体短路,万用表报警,则判定不良;若探针将集束头的插针从集束头孔位顶出,且探针与集束头外导体接触短路,万用表报警,则判定不良。通过本检测装置能快速检测出不良品,防止不良品流出,降低组装完成后返工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组件及限位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包括基板1、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的载物台2、活动设置于该基板1上的检测组件3及设置于该检测组件3相对两侧的限位组件4,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移动板30及至少一个探针31,所述移动板30位于所述基板1上且活动设置于该限位组件4上,该移动板30上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过孔300,该移动板30上朝向所述载物台2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座32,所述安装座32上对应所述第一过孔30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探针31朝向该载物台2且固定于该第一安装孔中。
具体的,载物台2为金属材质构件,通过将集束头放在载物台2中,集束头同样是金属材质构件,两金属材质构件接触后形成导体,并通过导线与万用表的一接线端连接。
此外,安装座32与移动座通过螺丝连接,探针31的数量根据集束头插针的数量而定,并且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过孔300连通,通过导线穿过第一过孔300并与探针31连接,然后再将所有导线短接,并与万用表的另一接线端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所述基板1上表面一端朝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10以用于安装所述载物台2,于该基板1上表面中部朝内凹陷形成有第一槽口朝向该基板1另一端的第一滑槽11,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基板1上表面朝内凹陷形成有第二槽口朝向该基板1另一端的第二滑槽12。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滑槽11以用于限制检测组件3的自由度,使检测组件3中滑动板能沿着第一滑槽11滑动,进而提高滑动板的移动稳定性,使滑动板不会随意偏离,另一方面,提升滑动板与基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此外,通过设置的第二滑槽12以用于限制限位台的自由度,使限位台能沿着第二滑槽12滑动,进而提高限位台的移动稳定性,使限位台不会随意偏离,另一方面,提升限位台与基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台40以及连接于该限位台40上表面的限位块41,所述限位台40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12中,该限位台40的宽度小于该第二滑槽12的宽度;
该限位台40朝向所述移动板30的端面水平凸出形成有导向块42,该移动板30上对应该导向块42设置有导向槽301。
具体的,导向块42与导向槽301配合,能使移动块在限位台40之间稳定移动,且不会发生偏离等情况,保证移动块的移动稳定性。
此外,限位块41的宽度大于限位台40的宽度,以致于限位块41延伸至导向块42上,当移动块与限位块41接触,则会限制移动块继续移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滑槽12中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一避让槽120,所述限位台40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避让槽120凹陷形成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限位台40上表面间隔排列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00,所述限位块41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400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10。
具体的,第一避让槽120的作用是让螺丝穿过,螺丝从第一避让槽120穿过,并与第一固定孔螺纹连接,使限位台40在螺丝的固定作用下,与基板1固定连接,根据检测的产品不同,可以调整限位台40的位置,此结构可以提高本装置的适应性。
此外,第二连接孔410对应着第一连接孔400设置,通过螺丝穿过第二连接孔410,且与第一连接孔400螺纹连接,进而可以调整限位块41的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滑动板32、支撑台33、顶杆34、第一连接臂35及第二连接臂36,所述滑动板32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1中,所述支撑台33设置于该滑动板32上表面,所述顶杆34设置于该支撑台33上,所述第一连接臂35一端铰接于该支撑台33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36一端铰接于该第一连接臂35中部,该第二连接臂36另一端铰接于该顶杆34一端,该顶杆34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30连接。
具体的,支撑台33顶部设置为半弧形结构,以用于放置顶杆34以及有利于顶杆34移动。
在使用时,通过拉动第一连接臂35,进而拉动第二连接臂36,进一步拉动顶杆34,使顶杆34远离载物台2方向移动;在检测时,通过推动第一连接臂35,进而推动第二连接臂36,进一步推动顶杆34、移动板30,使探针31逐渐靠近载物台2方向移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滑槽11的底面上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避让槽110,所述滑动板32上对应所述第二避让槽110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具体的,第二避让槽110是方便螺丝通过,螺丝从第二避让槽110穿过,并与滑动板32的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进而固定滑动板32的位置,提升滑动板32与基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所述载物台2中间隔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中凹陷形成有放料槽20。
具体的,通过放料槽20以固定集束头,使集束头位置固定,在检测过程当中,不会发生偏离或晃动的情况,能有效提升检测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设置有限位组件4以限制检测组件3的活动度,通过设置检测组件3以及载物台2配合,能实现快速地对产品进行不良检测,通过在万用表的两接线端分别引出两条导线,一导线连接在金属材质的载物台2上,另一导线与所有探针31短接一起,通过推动移动板30,进而使探针31朝向放在载物台2的集束头移动,当探针31与集束头上的插针接触后,继续推动移动板30,直至移动板30顶到限位块41;若集束头插针与集束头外导体短路,万用表报警,则判定不良;若探针31将集束头的插针从集束头孔位顶出,且探针31与集束头外导体接触短路,万用表报警,则判定不良。通过本检测装置能快速检测出不良品,防止不良品流出,降低组装完成后返工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载物台、活动设置于该基板上的检测组件及设置于该检测组件相对两侧的限位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移动板及至少一个探针,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基板上且活动设置于该限位组件上,该移动板上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过孔,该移动板上朝向所述载物台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对应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探针朝向该载物台且固定于该第一安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表面一端朝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以用于安装所述载物台,于该基板上表面中部朝内凹陷形成有第一槽口朝向该基板另一端的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基板上表面朝内凹陷形成有第二槽口朝向该基板另一端的第二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台以及连接于该限位台上表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该限位台的宽度小于该第二滑槽的宽度;
该限位台朝向所述移动板的端面水平凸出形成有导向块,该移动板上对应该导向块设置有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中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一避让槽,所述限位台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避让槽凹陷形成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限位台上表面间隔排列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块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滑动板、支撑台、顶杆、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所述滑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支撑台设置于该滑动板上表面,所述顶杆设置于该支撑台上,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铰接于该支撑台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铰接于该第一连接臂中部,该第二连接臂另一端铰接于该顶杆一端,该顶杆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上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避让槽,所述滑动板上对应所述第二避让槽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中间隔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中凹陷形成有放料槽。
CN202022932311.5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150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2311.5U CN214150999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2311.5U CN214150999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0999U true CN214150999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85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2311.5U Active CN214150999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0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5819A (en) Circuit board contact contamination probe
CN206096182U (zh) Ict测试机
CN214150999U (zh) 一种集束头短路漏焊检测装置
CN209542792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检测仪
KR20210125192A (ko) 멀티 지그가 구비된 이동형 차단기 시험장치
CN211206740U (zh) 一种电池电芯内阻测试工装
CN101929875B (zh) 检测仪
CN110954718A (zh) 一种smd环行器的测试方法
CN210534271U (zh) 实装电路板在线检测仪
CN210442481U (zh) 电路板检测装置
CN210004918U (zh) 机箱高度检测装置
KR101981653B1 (ko) 기판 테스트 장비
CN216297184U (zh) 自动测试机的自动测试装置
CN216205797U (zh) 一种汇流排检具
CN216434300U (zh) 一种铁道单极真空断路器检验平台
CN216926875U (zh) 一种用于衰减器生产测试的系统载台
CN204668253U (zh) 断路器线圈支架和触头的自动加工装置
CN219512299U (zh) 一种线束样品检测用对插件的固定装置
CN217112600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测试的转接装置
CN219533233U (zh) 一种测试组件、测试机构及测试机
CN212550541U (zh) 一种数据线摇摆电测机构
CN214454441U (zh) 轨道结构和芯片检测设备
CN219496568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20357174U (zh)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
CN213957556U (zh) 一种用于线路板开短路测试的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