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0855U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0855U
CN214120855U CN202022748114.8U CN202022748114U CN214120855U CN 214120855 U CN214120855 U CN 214120855U CN 202022748114 U CN202022748114 U CN 202022748114U CN 214120855 U CN214120855 U CN 214120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sh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481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强
孙立
柴志龙
周萍
钱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Rui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Rui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Rui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Rui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481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0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0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0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风机、喷淋单元、换热单元、气流通道、储水盘;所述换热单元包括位于壳体两侧布置的流水管和导水管,所述流水管两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导水管两端均设有端盖,所述流水管和所述导水管之间通过换热支管连通;所述风机启动时,气流依次经过气流通道、换热支管、喷淋单元到达风机出口。所述流水管和所述导水管均设有若干组水平管段且呈S形列阵,任一所述流水管的水平管段都唯一的与一个所述导水管的水平管段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流水管和所述导水管的S形方向相反。该换热器换热面积大,阻力较小,冷热水不直接接触,换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水换热器(又叫冷却塔),通常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降低水温,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一些工业生产中,需要冷却的液体为污水或带有生产原料(例如油烟喷淋后的高温水),按常规水换热器冷却,则会造成污染物或生产原料“逃逸”不仅会结晶在风机及壳体侧壁上,影响使用寿命,还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现有技术中,如采用间接冷却,例如翅片冷却,往往会将油液粘附在翅片的外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热器,用新的二重间接冷却替代常规冷却水和气流直接接触的方式,使得换热水与冷却水不直接接触,减少阻力,增加换热面积,较原有换热设备,换热效果更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风机、喷淋单元、换热单元、气流通道和储水盘;
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层换热模块;
任一所述换热模块包括位于壳体两侧布置的流水管和导水管,以及联通所述流水管和导水管的换热支管;
相邻的两层所述换热模块通过弯头连接;
所述风机启动时,气流依次经过气流通道、换热模块、喷淋单元到达风机出口。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换热模块通过一个弯头连接;任意连续的三层换热模块之间通过两个弯头连接,其中一个弯头位于相邻的两个流水管之间,另一个弯头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水管之间。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最底层换热模块的流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位于所述最上层换热模块的流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在任一所述换热模块上均排列有两层导水支管。
进一步的,所述弯头为180°弯头。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单元包含送水管和纵向设置在送水管上的若干喷淋管,所述送水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壳体内,每根所述喷淋管上沿轴向开设有喷淋槽。
进一步的,每根所述喷淋管上沿轴向开设有组喷淋槽,所述喷淋槽位于所述喷淋管斜下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槽为间断喷淋槽。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盘与所述喷淋单元通过循环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位于所述喷淋单元和所述风机之间。折流板上等距贯通开设有竖向弯折的通气槽,能够较好的阻挡水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换热器,具有以下好处:
1、采用新的二重间接冷却替代常规冷却的方式,在工作过程中换热水与冷却水不直接接触。
2、增加换热面积,阻力小,较原有换热设备,换热效果更好。
3、换热过程稳定性好,使用中的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单元示意图;
图4为图3换热单元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喷淋单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喷淋单元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图6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换热单元、21换热模块、211流水管、212导水管、213换热支管、3喷淋单元、31送水管、32喷淋管、33喷淋槽、4风机、5折流板、6气流通道、7储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1,壳体1上到下依次设有风机4、折流板5、喷淋单元3、换热单元2、气流通道6和储水盘7。折流板5上等距贯通开设有竖向弯折状的通气槽,主要降低喷淋单元3的水汽影响,当然折流板5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气流通道6是现有技术,只要满足气流能够通过即可,具体的可以是栅格孔,也可以是矩形、圆形风道。
任一换热模块21包括位于壳体1两侧布置的流水管211和导水管212,以及联通流水管211和导水管212的换热支管213;相邻的两层换热模块21通过弯头连接;弯头为180°弯头。风机4启动时,气流依次经过气流通道6、换热模块21、喷淋单元3到达风机4出口。
任意相邻的两层换热模块21通过一个弯头连接;任意连续的三层换热模块21之间通过两个弯头连接,其中一个弯头位于相邻的两个流水管211之间,另一个弯头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水管212之间。
位于最底层换热模块21的流水管21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位于最上层换热模块21的流水管211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在任一换热模块21上均排列有两层导水支管。具体的,导水支管在换热模块21的流水管211和导水管212之间等间距均匀布置,可以是八排两层或六排两层,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喷淋单元3包含送水管31和纵向设置在送水管31上的若干喷淋管32,送水管31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喷淋管32位于壳体1内,每根喷淋管32上沿轴向开设有喷淋槽33。
每根喷淋管32上沿轴向开设有2组喷淋槽33,喷淋槽33位于喷淋管32斜下方向。喷淋槽33为间断喷淋槽。喷淋槽33喷出的冷水,能够将壳体1内部空间(喷淋单元3至储水盘7之间)均匀覆盖。
储水盘7与喷淋单元3通过循环泵连接。储水盘7内的处理水经过冷却后可以再次使用,节省能源。
在使用时:换热水由进水口进入最底层的流水管211进而通过换热支管213到达的最底层的导水管212中流动,水流通过弯头进入第二层的导水管212中,再通过换热支管213到达第二层的流水管211 中,以此类推,彼此形成交叉流动的效果,相邻换热模块21之间通过一只180°弯头连接(除了进水口、出水口所在的流水管211外,剩余的任一流水管211或导水管212一端通过弯头与相邻层连接,另一端设有堵头),每层流水管211、导水管212之间流向的唯一性,且多层多只换热支管213形成较为均匀的流动覆盖面,确保换热面积较大、阻力较小。
喷淋槽33内喷出的冷水自上而下喷淋,风机4能够产生自下而上的气体流动,气体和冷水交叉经过导水支管,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1)、以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风机(4)、喷淋单元(3)、换热单元(2)、气流通道(6)和储水盘(7);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单元(2)包括若干层换热模块(21);
任一所述换热模块(21)包括位于壳体(1)两侧布置的流水管(211)和导水管(212),以及联通所述流水管(211)和导水管(212)的换热支管(213);
相邻的两层所述换热模块(21)通过弯头连接;
所述风机(4)启动时,气流依次经过气流通道(6)、换热模块(21)、喷淋单元(3)到达风机(4)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换热模块(21)通过一个弯头连接;任意连续的三层换热模块(21)之间通过两个弯头连接,其中一个弯头位于相邻的两个流水管(211)之间,另一个弯头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水管(2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最底层换热模块(21)的流水管(21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位于所述最上层换热模块(21)的流水管(211)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所述换热模块(21)上均排列有两层导水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为180°弯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单元(3)包含送水管(31)和纵向设置在送水管(31)上的若干喷淋管(32),所述送水管(3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所述喷淋管(32)位于所述壳体(1)内,每根所述喷淋管(32)上沿轴向开设有喷淋槽(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喷淋管(32)上沿轴向开设有2组喷淋槽(33),所述喷淋槽(33)位于所述喷淋管(32)斜下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槽(33)为间断喷淋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盘(7)与所述喷淋单元(3)通过循环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流板(5),所述折流板(5)位于所述喷淋单元(3)和所述风机(4)之间。
CN202022748114.8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换热器 Active CN214120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8114.8U CN21412085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8114.8U CN21412085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0855U true CN214120855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48114.8U Active CN21412085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0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7758A (zh) 工业热流体的冷却装置与方法
CN201141732Y (zh) 一种恒温蒸发冷却器
CN101256056A (zh) 一种蒸发冷却器
CN214120855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0922265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冷却塔
CN210874668U (zh) 一种电石炉烟气处理用雾化设备
CN203464553U (zh) 一种新型板式蒸发冷凝器
CN204064037U (zh) 一种管式干湿联合空冷器
CN103424009B (zh) 一种自承压板管倾斜式的空冷器
CN211977633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设备
CN114739196A (zh) 塔式直接空冷系统
CN209431910U (zh) 一种高效冷却塔
CN210448146U (zh) 一种气气换热混风消白器
CN210625404U (zh) 一种磷铵凉水塔喷雾降温系统
CN110454895B (zh) 一种基于环形布水的间接-直接蒸发式冷气机
CN106352716A (zh) 新型方形复合流闭式冷却塔
CN112923754A (zh) 一种基于露点间接蒸发预冷的空冷塔及其工作方法
CN206208056U (zh) 双重逆流处理高温废气的干法冷却装置
CN216898458U (zh) 一种卧式多层喷淋塔
CN213578835U (zh) 一种降膜换热装置及降膜蒸发式冷却塔
CN104596005A (zh) 节水型填料裹管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16558388U (zh) 一种节能循环水冷却塔装置
CN216385174U (zh) 一种具有自降噪功能的冷却塔
CN219244322U (zh) 管道模块冷却塔
CN220583173U (zh) 一种新型联合式空冷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