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4604U -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4604U
CN214104604U CN202022822615.6U CN202022822615U CN214104604U CN 214104604 U CN214104604 U CN 214104604U CN 202022822615 U CN202022822615 U CN 202022822615U CN 214104604 U CN214104604 U CN 214104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utter
pylorus
pyloric
electrot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26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又祥
张峙琳
张锐尧
胡家奇
陈志威
刘瑜华
魏颖
聂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8226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4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4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4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包括刀具主体、电切刀刀头、导向槽、导向块、控弧丝、电源接头和驱动部,先通过超声测量幽门管长度和幽门管厚度,然后将电切刀刀头伸出刀具主体外侧的长度调节至与幽门管长度相同并进行固定,之后医生将电切刀刀头通过内镜插入幽门管腔内,医生控制驱动部带动导向块移动从而推动控弧丝朝向电切刀刀头方向移动,控弧丝的弹性变形段变形为弧形,弹性变形段形成的弧顶端受到幽门管管壁的阻挡,从而推动电切刀刀头反向切开目标处的幽门管黏膜和环形肌,本方案所公开的幽门电切刀更加适合“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在临床医疗中减少了医生技术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切刀领域,特别是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背景技术
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简称IHPS)是婴儿最常见的消化道先天畸形之一。由于幽门环形肌增生肥厚导致幽门由正常松紧有度的圆口形结构变成中腔近乎完全闭锁的类圆柱形畸形结构——幽门管,从而出现机械性幽门梗阻。临床表现为:从出生后2-4周开始,婴儿出现持续加重的频繁呕吐,伴有严重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若不及时处理可致死。目前IHPS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学和内科学方法。主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包括经典的经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和经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这两种外科手术均是在全麻和气管插管下,从幽门外壁向幽门内壁切断幽门环肌、解除幽门梗阻。开腹手术需要在上腹部切开腹壁进入腹腔,腹腔镜手术则需要在腹部和脐部打2-3个孔洞,让腹腔镜穿过孔洞进入腹腔。两种手术方式均存在麻醉意外、麻醉药毒副作用、幽门肌切开不全、胃肠穿孔、出血、术后肠粘连、伤口开裂和皮肤疤痕等并发症。因此,一种新型的内科学治疗方法即——“经口内镜(胃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应运而生。该手术方式是在婴儿镇静下,经口插入内镜,从幽门内壁向幽门外壁切断幽门环肌、解除幽门梗阻。该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利用自然腔道完成手术,不需要侵入腹腔,皮肤无手术疤痕,对婴儿创伤更小。现有的针状乳头切开刀或弓形括约肌切开刀均是被设计用于在标准插管方法失败后的胆总管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目前,内镜医师借用上述两种电切刀来施行“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内镜医师使用上述两种电切刀施行“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时所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手术中不能及时精准地控制手术切口的深度,容易出现因为“幽门环肌切开不完全”导致的手术效果不佳或因为“幽门环肌切开过多”导致的胃肠穿孔等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与内镜医师的个人技术状态密切相关,内镜医师也没有办法制定标准的手术规程推广应用该技术。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精准控制手术切口深度、专用于“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IHPS 的手术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手术切口深度,专门用于“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电切刀。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包括:
刀具主体,所述刀具主体的前端为手柄部,所述刀具主体内设置有一开口位于刀具主体末端的外鞘腔;
电切刀刀头,所述电切刀刀头设置于所述外鞘腔内并可沿外鞘腔移动固定,所述电切刀刀头可伸出至刀具主体外侧,所述电切刀刀头末端设置有一刀帽;
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于外鞘腔内,所述导向槽上设置有一可沿导向槽移动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端部设置一控弧丝,所述控弧丝的末端连接于刀帽上,所述控弧丝的后段为弹性变形段;
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设置于刀具主体外侧,所述电源接头与电切刀刀头电性连接;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手柄部外侧,所述驱动部与导向块相连并驱动导向块前后移动,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刻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包括:
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于外鞘腔内,所述齿轮位于导向块下方,所述导向块表面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旋钮,所述旋钮设置于手柄部外表面,所述旋钮穿过手柄部与齿轮相连,所述刻度设置于旋钮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鞘腔内设置有一内鞘,所述内鞘内设置有一内鞘腔,所述电切刀刀头的前段设置有一尾鞘,所述尾鞘过盈插设于所述内鞘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鞘腔内设置有电切刀调长线,所述电切刀调长线一端与电切刀刀头的前端相连,所述电切刀调长线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头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切刀调长线呈螺旋状设置于内鞘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鞘腔内设置有一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末端与刀具主体的末端齐平,所述注水管的前端穿过外鞘腔侧壁延伸至手柄部外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具主体末端外表面设置有标志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第一手持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具主体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手持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具主体表面还设置有一用于观察外鞘腔内的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前先通过超声测量幽门管长度和幽门管厚度,使用时内镜医生将电切刀刀头伸出刀具主体外侧的长度调节至与幽门管长度相同并进行固定,之后内镜医生将内镜经口插入婴儿胃腔内,然后另一名内镜医生手持手柄部,将电切刀刀头插入内镜活检通道并从内镜镜头末端穿出后插入幽门管腔内,当电切刀刀头显露于刀具主体外侧的部分全部进入幽门管腔内、而刀具主体的末端位于幽门管入口时,电切刀刀头的刀帽准确抵达幽门管与十二指肠球部的交界处的十二指肠一侧,此时停止对电切刀刀头的推送并保持位置。之后内镜医生通过控制驱动部带动导向块移动并开启电切刀刀头的电源,从而推动控弧丝朝向电切刀刀头方向移动,由于控弧丝末端与刀帽固定,因此同步显露在刀具主体外侧的控弧丝的弹性变形段在导向块推动的作用下逐渐变为弧形,弧高随着控弧丝被朝外推进的长度增加而增高。由于弹性变形段所形成的弧高与控弧丝移动的长度之间呈数学函数关系,因此当控弧丝被导向块推动了预定长度后,弧高将达到预定的高度,通过驱动部上的刻度可以实时反馈弹性变形段变形所达到的高度。弹性变形段形成的弧顶点顶在幽门管管壁上,由于 IHPS婴儿的幽门管为类圆柱形结构,其中腔近乎完全闭锁,仅存有容纳电切刀显露段的微小空间,且肥厚的幽门环肌因收缩变得难以扩张,因此弹性变形段所形成的弧顶点相当于顶在一块硬板上,因此当弹性变形段形成的弧顶端遇到幽门管管壁的阻挡时将向电切刀刀头方向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将在幽门电切刀刀头的各点形成均匀一致的压力,从而将电切刀刀头朝反方向推动,在电切刀刀头被推动的同时对电切刀刀头进行通电,从而借助反推力和电热力快速切开目标处的幽门管黏膜和环形肌,通过控制弹性变形段形成的弧高即可控制电切刀刀头在幽门管壁上切开的深度,当切口深度达到预定值后,停止对控弧丝的推动同时断开电切刀刀头的电源,从而电切行为终止,之后将电切刀刀头从幽门管腔中拔出并通过内镜收回即可完成电切手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方案所公开的幽门电切刀更加适合“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能有效控制幽门环肌切开深度,从而在临床医疗中显著减少了内镜医生个人技术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由原有的三十分钟以上缩短至十分钟内,而且通过该电切刀,可以制定“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IHPS的技术操作规范,有利于该手术方式的学习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方向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C-C方向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包括:
刀具主体10,所述刀具主体10的前端为手柄部,所述刀具主体10内设置有一开口位于刀具主体10末端的外鞘腔11;
电切刀刀头20,所述电切刀刀头20设置于所述外鞘腔11 内并可沿外鞘腔11移动固定,所述电切刀刀头20可伸出至刀具主体10外侧,所述电切刀刀头20末端设置有一刀帽22;
导向槽30,所述导向槽30设置于外鞘腔11内,所述导向槽30上设置有一可沿导向槽30移动的导向块31,所述导向块 31的端部设置一控弧丝50,所述控弧丝50的末端连接于刀帽 22上,所述控弧丝50的后段为弹性变形段51;
电源接头70,所述电源接头70设置于刀具主体10外侧,所述电源接头70与电切刀刀头20电性连接;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手柄部外侧,所述驱动部与导向块31相连并驱动导向块31前后移动,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刻度。
使用前先通过超声测量幽门管长度和幽门管厚度,使用时内镜医生将电切刀刀头20伸出刀具主体10外侧的长度调节至与幽门管长度相同并进行固定,之后内镜医生将内镜经口插入婴儿胃腔内,然后另一名内镜医生手持手柄部,将电切刀刀头20插入内镜活检通道并从内镜镜头末端穿出后插入幽门管腔内,当电切刀刀头20显露于刀具主体 10外侧的部分全部进入幽门管腔内、而刀具主体10的末端位于幽门管入口时,电切刀刀头20的刀帽22准确抵达幽门管与十二指肠球部的交界处的十二指肠一侧,此时停止对电切刀刀头20的推送并保持位置。之后内镜医生通过控制驱动部带动导向块31移动并开启电切刀刀头20的电源,从而推动控弧丝50朝向电切刀刀头20方向移动,由于控弧丝50末端与刀帽22固定,因此同步显露在刀具主体10外侧的控弧丝50的弹性变形段51在导向块31推动的作用下逐渐朝向背离电切刀刀头20的方向变形为弧形,弧高随着控弧丝50被朝外推进的长度增加而增高。由于弹性变形段51所形成的弧高与控弧丝50移动的长度之间呈数学函数关系,因此当控弧丝50被导向块31推动了预定长度后,弧高将达到预定的高度,通过驱动部上的刻度可以实时反馈弹性变形段51变形所达到的弧高。弹性变形段51形成的弧顶点顶在幽门管管壁上,由于IHPS婴儿的幽门管为类圆柱形结构,其中腔近乎完全闭锁,仅存有容纳电切刀显露段的微小空间,且肥厚的幽门环肌因收缩变得难以扩张,因此弹性变形段51所形成的弧顶点相当于顶在一块硬板上,因此当弹性变形段51形成的弧顶端遇到幽门管管壁的阻挡时将向电切刀刀头20方向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将在幽门电切刀刀头20的各点形成均匀一致的压力,从而将电切刀刀头20朝向反方向推动,在电切刀刀头20被推动的同时对电切刀刀头20进行通电,从而借助反推力和电热力快速切开目标处的幽门管黏膜和环形肌,通过控制弹性变形段51形成的弧高即可控制电切刀刀头20在幽门管壁上切开的深度,当切口深度达到预定值后,停止对控弧丝50的推动同时断开电切刀刀头20的电源,从而电切行为终止,之后将电切刀刀头 20从幽门管腔中拔出并通过内镜收回即可完成电切手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方案所公开的幽门电切刀更加适合“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能有效控制幽门环肌切开深度,从而在临床医疗中显著减少了内镜医生个人技术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由原有的三十分钟以上缩短至十分钟内,而且通过该电切刀,可以制定“经口内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IHPS的技术操作规范,有利于该手术方式的学习和推广。
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了使导向块31能更好地被驱动部进行驱动,优选所述驱动部包括:
齿轮40,所述齿轮40设置于外鞘腔11内,所述齿轮40 位于导向块31下方,所述导向块31表面设置有与齿轮40相啮合的齿条32;
旋钮41,所述旋钮41设置于手柄部外表面,所述旋钮41 穿过手柄部与齿轮40相连,所述刻度设置于旋钮41表面。通过旋转旋钮41带动齿轮40转动,从而带动齿条32移动,进而带动导向块31移动。
进一步进行改进,优选所述外鞘腔11内设置有一内鞘60,所述内鞘60内设置有一内鞘腔61,所述电切刀刀头20的前段设置有一尾鞘21,所述尾鞘21过盈插设于所述内鞘腔61内。电切刀刀头20通过尾鞘21过盈插设于内鞘腔61内,因此电切刀刀头20在正常状态下是相对于内鞘60固定的,只有通过外力克服尾鞘21与内鞘腔61之间的过盈结合力,才能对电切刀刀头20露出于刀具主体10外侧的长度进行调节,所述尾鞘21 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进行改进,由于对不同患者实施手术时,电切刀刀头20与内鞘60的位置均不相同,为了保证电源接头70与电切刀刀头20的接触良好,优选所述内鞘腔61内设置有电切刀调长线71,所述电切刀调长线71一端与电切刀刀头20的前端相连,所述电切刀调长线71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头70相连。优选所述电切刀调长线71呈螺旋状设置于内鞘腔61内。
进一步进行改进,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注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注水可以是通过单独一根注水软管通过内镜插入,但是为了使手术更为便利,且使用更加方便,优选所述外鞘腔11 内设置有一注水管80,所述注水管80的末端与刀具主体10的末端齐平,所述注水管80的前端穿过外鞘腔11侧壁延伸至手柄部外表面。
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了使电切刀刀头20插入幽门管内后,更加方便地查看刀具主体10末端所处的位置,从而进行调节,为此,优选所述刀具主体10末端外表面设置有标志线13。
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了方便握持,优选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第一手持孔90。进一步优化,为了使握持更加舒适,优选所述刀具主体10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手持孔91。优选所述所述第一手持孔90和第二手持孔91均为圆形或类圆形。
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了能更好的查看刀具主体10内的情况,优选所述刀具主体10表面还设置有一用于观察外鞘腔11内的观察窗1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具主体(10),所述刀具主体(10)的前端为手柄部,所述刀具主体(10)内设置有一开口位于刀具主体(10)末端的外鞘腔(11);
电切刀刀头(20),所述电切刀刀头(20)设置于所述外鞘腔(11)内并可沿外鞘腔(11)移动固定,所述电切刀刀头(20)可伸出至刀具主体(10)外侧,所述电切刀刀头(20)末端设置有一刀帽(22);
导向槽(30),所述导向槽(30)设置于外鞘腔(11)内,所述导向槽(30)上设置有一可沿导向槽(30)移动的导向块(31),所述导向块(31)的端部设置一控弧丝(50),所述控弧丝(50)的末端连接于刀帽(22)上,所述控弧丝(50)的后段为弹性变形段(51);
电源接头(70),所述电源接头(70)设置于刀具主体(10)外侧,所述电源接头(70)与电切刀刀头(20)电性连接;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手柄部外侧,所述驱动部与导向块(31)相连并驱动导向块(31)前后移动,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刻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
齿轮(40),所述齿轮(40)设置于外鞘腔(11)内,所述齿轮(40)位于导向块(31)下方,所述导向块(31)表面设置有与齿轮(40)相啮合的齿条(32);
旋钮(41),所述旋钮(41)设置于手柄部外表面,所述旋钮(41)穿过手柄部与齿轮(40)相连,所述刻度设置于旋钮(41)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腔(11)内设置有一内鞘(60),所述内鞘(60)内设置有一内鞘腔(61),所述电切刀刀头(20)的前段设置有一尾鞘(21),所述尾鞘(21)过盈插设于所述内鞘腔(61)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鞘腔(61)内设置有电切刀调长线(71),所述电切刀调长线(71)一端与电切刀刀头(20)的前端相连,所述电切刀调长线(71)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头(70)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切刀调长线(71)呈螺旋状设置于内鞘腔(61)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腔(11)内设置有一注水管(80),所述注水管(80)的末端与刀具主体(10)的末端齐平,所述注水管(80)的前端穿过外鞘腔(11)侧壁延伸至手柄部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主体(10)末端外表面设置有标志线(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第一手持孔(9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主体(10)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手持孔(9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主体(10)表面还设置有一用于观察外鞘腔(11)内的观察窗(12)。
CN202022822615.6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Active CN214104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2615.6U CN214104604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2615.6U CN214104604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4604U true CN214104604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2615.6U Active CN214104604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4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8987B2 (en) Guide tube
US20010021854A1 (en) Uterine manipulator
US6293952B1 (en) Medical instrument system for piercing through tissue
US6156006A (en) Medical instrument system for piercing through tissue
EP2361048B1 (en) Surgical grasping device
US8337395B2 (en) Anastomosis system
EP1852083B1 (en) Tri-bending sphinctertome
US20170325844A1 (en) Uterine manipulator
JP2008264581A (ja) 組織穿刺装置及び治療システム
JP2009502440A (ja) 腔内治療方法及び組織閉塞装置を含む関連した外科用アセンブリ
JPWO2007102586A1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WO2010030542A1 (en) Surgical grasping device
WO2006089217A2 (en) Flexible shaft system having interchangeable end effectors
US20090287240A1 (en) Medical instrument intro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troducing medical device
US10537228B2 (en) Endoscopic surgical device and exterior tube
JP4716939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EP3322373B1 (en) Lighted gastric medical device assembly
BRPI0802525A2 (pt) endoscópio cirúrgico
CA2966902A1 (en) Uterine manipulator
CN214104604U (zh)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US20070175481A1 (en) Device for supporting insertion of medical instrument into human body
CN112336450A (zh) 一种经口内镜幽门电切刀
CN116570361A (zh)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及高频处置器具
CN114949391A (zh) 一种消化道内潴留物清除装置
CN210301192U (zh) 一种内镜操作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