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4125U -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4125U
CN214084125U CN202023158167.0U CN202023158167U CN214084125U CN 214084125 U CN214084125 U CN 214084125U CN 202023158167 U CN202023158167 U CN 202023158167U CN 214084125 U CN214084125 U CN 214084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pencil
fixing
fixing devic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81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广宇
姜致远
王龙
任瑞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581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4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4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4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该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内开设有相互平行并列设置的两个容纳槽,两个容纳槽一一对应用于容纳两个线束,容纳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之间具有夹角,容纳槽的截面为U形结构;固定带,其穿设于容纳槽的侧壁,用于线束的固定;安装部,其设置于固定支架的外侧,安装部设置于车架上。该线束固定装置的容纳槽还能限制两股线束的长度,使得两股线束的分支长度能够保持大致相同,避免出现线束过长或过短而影响线束和其他电器配件的装配效率。容纳槽的截面为U形结构,用于对线束进行导向,避免线束过粗时存在折弯困难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背景技术
随着商用车电子、电气配置越来越多,底盘涉电零部件比例也逐步增多,尤其是在某些特殊车型上,电线束越来越粗,而在驾驶室及底盘的结构部件变化较小的情况下,使得电线束可供正确布置的布置空间越来越小,且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容易出现电线束的损坏。同时,由于电线束需要正确连接所有用电设备,而电线束本身具有柔软的特性,使在装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导致某些用电设备的电线束分支长度过长,另一些用电设备的电线束分支长度不足,影响线束连接和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用于线束的固定和保护,线束连接的装配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在所述固定支架内开设有相互平行并列设置的两个容纳槽,两个所述容纳槽一一对应用于容纳两个线束,所述容纳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所述线束入口和所述线束出口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容纳槽的截面为U形结构;
固定带,其穿设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用于所述线束的固定;
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所述安装部设置于车架上。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容纳槽彼此靠近的内侧壁相互连接。
作为优选,在两个所述容纳槽彼此远离的外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槽口,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槽口,所述槽口用于所述固定带的限位。
作为优选,在两个所述容纳槽彼此靠近的内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过孔,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过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平直部和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平直部和所述过渡部彼此靠近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平直部和所述过渡部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线束入口和所述线束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线束入口为喇叭口结构,所述线束入口的大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支架的方向设置,所述线束出口为喇叭口结构,所述线束出口的大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支架的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
作为优选,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安装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采用PP材质制成。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商用车,包括车架和上述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的安装部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通过在固定支架上设置两个容纳槽,两个容纳槽呈平行并列设置,为线束在需要分成两股时提供了容纳空间,两个容纳槽一一对应用于容纳两个线束,容纳槽在用于线束限位的同时,容纳槽还能限制两股线束的长度,使得两股线束的分支长度能够保持大致相同,避免出现线束过长或过短而影响线束和其他电器配件的装配效率。
线束从线束入口进入,穿过容纳槽并从线束出口穿出,容纳槽起到了保护线束的作用,以避免周围零件对线束的损坏。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之间具有夹角,容纳槽的截面为U形结构,使容纳槽的槽壁为弧形结构,用于对线束进行导向,避免线束过粗时存在折弯困难的情况。
在线束穿过容纳槽之后,固定带穿设于容纳槽的侧壁,以将线束固定在容纳槽内,避免线束出现位置移动,固定效果好。
在固定支架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设置于车架上。利用安装部实现对固定支架的整体固定,固定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商用车,线束固定装置的安装部安装于车架上,以实现线束的保护、固定、导向及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再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支架;2、安装部;
11、容纳槽;12、槽口;13、过孔;14、平直部;15、过渡部;
21、第一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如图1-2所示,该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固定带(图中未示出)及安装部2,固定支架1起到了整体支撑的作用。固定支架1采用PP材质制成,材质较硬,强度高,且耐热耐腐蚀,从而对线束的保护性好。
在固定支架1内开设有相互平行并列设置的两个容纳槽11,两个容纳槽11一一对应用于容纳两个线束,使得两个线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通过在固定支架1上设置两个容纳槽11,两个容纳槽11呈平行并列设置,为线束在需要分成两股时提供了容纳空间,两个容纳槽11一一对应用于容纳两个线束,容纳槽11在用于线束限位的同时,容纳槽11还能限制两股线束的长度,使得两股线束的分支长度能够保持大致相同,避免出现线束过长或过短而影响线束和其他电器配件的装配效率。
在容纳槽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线束从线束入口进入,穿过容纳槽11并从线束出口穿出,容纳槽11起到了保护线束的作用,以避免周围零件对线束的损坏。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之间具有夹角,容纳槽11的截面为U形结构,使容纳槽11的槽壁为弧形结构,用于对线束进行导向,避免线束过粗时存在折弯困难的情况。
线束入口为喇叭口结构,线束入口的大端朝向远离固定支架1的方向设置,线束出口为喇叭口结构,线束出口的大端朝向远离固定支架1的方向设置,使得线束可以在线束出口进行发散,便于线束和其他电器配件的连接,且线束可以在固定支架1处进行汇集,固定支架1起到了聚拢的效果。
在线束穿过容纳槽11之后,固定带穿设于容纳槽11的侧壁,以将线束固定在容纳槽11内,避免线束出现位置移动,固定效果好。
可选地,如图1-2所示,两个容纳槽11彼此靠近的内侧壁相互连接,相比于两个容纳槽11为分体式结构,两个容纳槽11相互连接,保证良好一致性和同步性。在两个容纳槽11彼此远离的外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槽口12,槽口12为固定带提供了避让空间,固定带穿过槽口12,槽口12用于固定带的限位,避免出现固定带沿容纳槽11的槽壁滑动的情况。可选地,槽口12优选设置有两组,两组槽口12分别设置于靠近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的位置,以保证线束在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位置的固定。每组槽口12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槽口12,便于线束的缠绕。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带优选为车用尼龙扎带,槽口12和过孔13的尺寸和固定带的宽度需要匹配,采用尼龙扎带后可以使线束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固定支架1随线束一同供应给主机厂,因此当固定支架1安装在车架相应位置时,线束与车架对应固定,起到了线束定点装配作用。
进一步地,在两个容纳槽11彼此靠近的内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过孔13,固定带穿过过孔13,使得从其中一个槽口12穿过的线束依次穿过两个过孔13后,再从另一个槽口12穿出,进一步保证了对线束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在固定支架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部2,安装部2设置于车架上。利用安装部2实现对固定支架1的整体固定,固定效果好。可选地,安装部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部2对称设置于固定支架1的两侧,使得固定支架1的平衡性更好,并保证固定支架1安装方向的准确性。
具体地,在安装部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在车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安装件具体为螺栓,安装件分别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优选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中一个为通孔,另一个为螺栓孔,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生产成本较低。
如图3所示,固定支架1包括平直部14和过渡部15,过渡部15为弧形结构,平直部14和过渡部15彼此靠近的一端相互连接,平直部14和过渡部15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通过设置过渡部15,可对线束的走向进行引导,避免大角度弯折损坏线束。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商用车,包括车架和上述的线束固定装置,线束固定装置的安装部2安装于车架上,以实现线束的保护、固定、导向及定位。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支架(1),在所述固定支架(1)内开设有相互平行并列设置的两个容纳槽(11),两个所述容纳槽(11)一一对应用于容纳两个线束,所述容纳槽(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线束入口和线束出口,所述线束入口和所述线束出口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容纳槽(11)的截面为U形结构;
固定带,其穿设于所述容纳槽(11)的侧壁,用于所述线束的固定;
安装部(2),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外侧,所述安装部(2)设置于车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容纳槽(11)彼此靠近的内侧壁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容纳槽(11)彼此远离的外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槽口(12),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槽口(12),所述槽口(12)用于所述固定带的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容纳槽(11)彼此靠近的内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过孔(13),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过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平直部(14)和过渡部(15),所述过渡部(15)为弧形结构,所述平直部(14)和所述过渡部(15)彼此靠近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平直部(14)和所述过渡部(15)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线束入口和所述线束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入口为喇叭口结构,所述线束入口的大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支架(1)的方向设置,所述线束出口为喇叭口结构,所述线束出口的大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支架(1)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部(2)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部(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安装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采用PP材质制成。
10.一种商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的安装部(2)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CN202023158167.0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Active CN214084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8167.0U CN214084125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8167.0U CN214084125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4125U true CN214084125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2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8167.0U Active CN214084125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4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7135B2 (en) Branching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
US9029700B2 (en) Wire harness protector
EP2854232A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with connector
EP2533373A1 (en) Connector
JP3646919B2 (ja) 分岐コネクタ固定構造
CN214084125U (zh)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商用车
CN214044861U (zh) 一种线束保护盒
CN212726334U (zh) 一种电池盒及其平衡车
CN210273373U (zh) 一种线束支架和动力电池包
CN214929505U (zh) 一种地板线束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1579506U (zh) 线束导向和分线支架
KR101463165B1 (ko) 거치형 멀티박스
CN211150796U (zh) 一种用于固定abs线束端子的卡扣
CN220904889U (zh) 一种电器盒
CN213973882U (zh)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商用车
CN218039700U (zh) 一种电池信号线束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20622024U (zh) 用于发动机缸内线路走线及固定组件及发动机
CN218770243U (zh) 一体式支架线束组件
CN219918240U (zh) 扎带固定装置及电池包
CN213768460U (zh) 一种安全车载电源
CN219717015U (zh) 一种集成线束盒的液冷板结构及电池包
CN216969560U (zh) 线束保护装置
CN213212325U (zh) 固定组件
CN211969352U (zh) 一种连接器线束固定支架
CN218431123U (zh) 一种分线盒线束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