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9113U -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9113U
CN214079113U CN202022841434.8U CN202022841434U CN214079113U CN 214079113 U CN214079113 U CN 214079113U CN 202022841434 U CN202022841434 U CN 202022841434U CN 214079113 U CN214079113 U CN 214079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cooling rod
cooling
cavity
sand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14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国胜
江诚亮
欧洪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14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9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9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9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包括外形砂型,所述外形砂型的顶部设有冒口,其底部设有至少一根冷却棒,所述冷却棒的一端与外形砂型的底部内侧固定,另一端伸入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且处于冒口无法补缩的地方;所述冷却棒的材料与铸件的材料相同或接近。本实用新型具有构简单、降低铸件厚大部位出现缩松率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附件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背景技术
铸件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工件,用铸造方法生产,铸造是一种金属热成型方法,其过程是将液态的金属注入铸造型腔,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去除型腔,凝固的固态金属形状就是所需的铸件。型腔包括砂型型腔、金属型型腔等类型,砂型型腔属于一次性型腔,金属型型腔属于重复使用的型腔,本方案适用于砂型型腔。
液态的金属在型腔内凝固时会收缩,收缩情形包括铸件的整体收缩和铸件的局部收缩,整体收缩表现为铸件冷却至常温时其形状比型腔形状小,局部收缩又包含铸件外表面收缩和铸件内部收缩,外表面收缩表现为铸件表面出现凹陷,内部收缩表现为铸件内部出现空洞或疏松,内部收缩可造成铸件不致密,导致铸件性能受到影响。之所以内部收缩会形成空洞或疏松,是因为铸件的该位置结构厚大,凝固速度慢,不能与其他位置同时凝固,导致没有液体金属及时填补收缩空间造成的。
目前解决铸件收缩的方法主要是增加冒口,冒口一般设置在铸件的上面或侧面,体积较大,由于冒口凝固慢,冒口内的液态金属可以向凝固中的铸件流动进行凝固补缩,保证铸件不出现缩松,缩松留在了冒口内,冒口不属于成品铸件,铸件成型后切除冒口。
但,现有的冒口解决方案虽然有效,但有局限性,因为冒口必须布置在铸件的上面及侧面,那么其余铸件厚大的位置或者是冒口不易布置的位置就难以通过冒口的方法解决缩松问题。比如铸件的底部厚大部位。同时冒口与需要补缩的位置之间需要有足够宽的补缩流动通道,如果厚大位置与冒口之间形状较窄时,凝固较快,通道阻断,冒口也无法为厚大位置补缩。
另外,现有技术中在进一步处理铸件的厚大部位缩松时,采用在砂型底部的外侧设置一块冷铁达到降低铸件的厚大部位的缩松情况,但效果不理想,冷铁的应用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从而难以控制冷铁起到的激冷效果。如现有技术(大型灰铸铁工作台导轨面铸造缺陷的防止措施,李丹,徐小光,周桂梅,齐齐哈尔重型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现代铸铁2020/5)所记载。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降低铸件厚大部位出现缩松率的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及处理方法和相应的铸造方法。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包括外形砂型,所述外形砂型的顶部设有冒口,其底部设有至少一根冷却棒,所述冷却棒的一端与外形砂型的底部内侧固定,另一端伸入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且处于冒口无法补缩的地方;所述冷却棒的材料与铸件的材料相同或接近。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棒优螺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棒的直径为3~10mm。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棒的直径为4~8mm。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棒的安装数量根据型腔内部宽大位置的体积确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主要是增加冷铁引起激冷降温的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现有技术中采用在砂型底部的外侧设置冷铁对型腔内部的铁水降温,存在冷铁在浇注时的起始温度不同,造成各铸件的激冷降温效果不一,无法有效把控产品品质;且采用冷铁降温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需要采用额外防护措施;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型腔内部设置冷却棒,利用冷却棒熔接时吸热达到激冷降温作用,从而达到将铸件厚大部位与其他部位同时凝固,实现铸件整体均衡凝固,消除铸件厚大部位出现缩松等问题;而且,可以根据型腔的体积大小,选择合适大小、数量、长度的冷却棒,冷却棒的熔接吸热量可以经过计算得出,可以准确控制铸件厚大部位的凝固范围、速度,进而能够基本消除铸件厚大部位出现缩松、疏松、空洞的情况;冷却棒的材料与铸件相同或相近,熔接后的冷却棒不影响铸件的机械性能;铸件成型后将露出铸件外部的冷却棒切除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应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照以下附图,将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包括外形砂型(1,2),所述外形砂型(1,2)的顶部设有冒口4,其底部设有至少一根冷却棒7,所述冷却棒7的一端垂直固定在外形砂型(1,2)的底部内侧,另一端伸入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6,且处于冒口4无法补缩的地方。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6铸造出的铸件厚度大、体积大,由于冒口补缩的局限性,即使在砂型的顶部设置冒口4,在某些情况下也无法实现铸件厚大部位的完全补缩,造成铸件厚大部位缩松。本方案通过在砂型底部设置冷却棒7,浇筑时,冷却棒7在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6与铁水熔接后引起激冷降温的效应,进而加速该处铁水的凝固时间。所述冷却棒7的材料与铸件的材料相同或接近。
冷却棒7优选为螺杆结构,根据铸件的厚度进行匹配设计冷却棒的大小,其直径优选为3~10mm,螺杆结构的冷却棒7能够与液态金属有效、快速熔接,熔接后的冷却棒7不影响铸件机的械性能,通过铸件清理或机加工可以去除露在铸件外面的部分(浇注时安装在砂型内的部分)。冷却棒7的安装数量可根据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6的体积,安装一件或多件,越是厚大就可以多安装一些。
技术原理:铸造过程中,砂型的型腔决定铸件的形状和大小,越是铸件厚大的位置型腔内空间越大,也容易引起铸件缩松等缺陷,对于那些采用冒口也无法补缩完全的铸件厚大位置,在型腔内安装螺杆结构的冷却棒7。冷却棒7一端安装固定在外型砂型(1,2)上,另一端伸入到型腔内部得宽大位置6(由于此处铸件厚大部位离冒口较远,冒口无法对该处铸件厚大部位补缩)。冷却棒7表面做出螺纹形状,并且冷却棒7的材料与铸件的材料相同或接近。当液态金属注入到型腔内时,冷却棒7被金属液包围,冷却棒7急速升温,表面从螺纹形状尖端开始向内部与液态金属熔接,冷却棒7从常温升温到与液态金属同温状态以及表面的熔接过程吸收大量的热,可以对铸件厚大部位起到激冷降温作用,这样厚大的部位就能与其他部位同时凝固,实现铸件均衡凝固,进而消除缩松的目的。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处理方法,包括前述的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具体的,浇筑前,在外形砂型(1,2)的底部设置冷却棒7,所述冷却棒7的一端与外形砂型(1,2)的底部内侧固定,另一端伸入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6,且处于浇筑后冒口无法补缩的地方。冷却棒7为螺杆结构,其材料与铸件的材料相同或接近。
一种均衡凝固铸造方法,包括常规铸造方法,改进点在于,在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6采用前述的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以防止铸件厚大的位置出现疏松、缩松等铸造缺陷。待铸件成型之后切除露在铸件外部的冷却棒7。
结合图1,在上外形砂型1和下外形砂型2的型腔内部设置好砂芯3后合箱,型腔内部空间越大,铸造出的铸件越是厚大,铸件越容易出现缩松、空洞、疏松等铸造缺陷。虽然在上外形砂型1的顶部设置冒口4,但冒口4的设置位置及补缩范围具有局限性,冒口4只能补缩型腔5处成型的铸件,其对于较大的铸件厚大部位难以实现完全补缩。目前,对于冒口4无法补缩的铸件厚大部位所采用的方法是在下外形砂型2底部外侧设置冷铁,利用冷铁引起冒口无法补缩的铸件厚大部位6(即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对应位置的激冷反应,但该技术方案也存在使用受限,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本申请采用在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6内设置冷却棒7,冷却棒7的一端与下外形砂型2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伸入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6。这样,浇注时,冷却棒7被金属液包围,冷却棒急速升温,表面从螺纹形状尖端开始向内部与液态金属熔接,冷却棒从常温升温到与液态金属同温状态以及表面的熔接过程吸收大量的热,可以对铸件厚大部位起到激冷降温作用,这样铸件厚大的部位就能与其他部位同时凝固,达到均衡凝固,消除缩松的目的。铸件成型后切除冒口和冷却棒露在铸件外部的部分。冷却棒7的应用,填补了冒口4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补缩的缺陷。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以上描述做出众多变通是可能的,所以实施例和附图仅是用来描述一个或多个特定实施方式。
尽管已经描述和叙述了被看作本实用新型的示范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可以对其作出各种改变和替换,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另外,可以做出许多修改以将特定情况适配到本实用新型的教义,而不会脱离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中心概念。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在此披露的特定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可能还包括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实施例及其等同物。

Claims (5)

1.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包括外形砂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砂型的顶部设有冒口,其底部设有至少一根冷却棒,所述冷却棒的一端与外形砂型的底部内侧固定,另一端伸入型腔内部的宽大位置,且处于冒口无法补缩的地方;所述冷却棒的材料与铸件的材料相同或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棒优螺杆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棒的直径为3~1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棒的直径为4~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棒的安装数量根据型腔内部宽大位置的体积确定。
CN202022841434.8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Active CN214079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1434.8U CN21407911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1434.8U CN21407911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9113U true CN214079113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5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1434.8U Active CN21407911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9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39884A1 (en) Casting mould for casting a cast part and use of such a casting mould
CN102615268B (zh) 一种铝合金连杆的反重力挤压铸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4694799B (zh) 铝部件
CN113399641B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件的高致密度压铸成型方法
CN101130206A (zh) 蠕墨铸铁铸件的铸造方法
CN104785720A (zh) 压铸机调节螺母的铸造模具及铸造工艺
JPH0811279B2 (ja) ダイカスト鋳造方法
CN105817610A (zh) 一种改良的金属铸件铸造模具及其铸造方法
JP5035086B2 (ja) 粗材冷却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14079113U (zh)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
CN201201034Y (zh) 铝、镁合金砂型铸模
CN112453323A (zh) 一种铸件厚大部位均衡凝固铸造结构及方法
CN111250664A (zh) 一种低磅级大口径止回阀阀体铸件裂纹的预防方法
CN105312515A (zh) 宽厚板用钢锭的铸造设备及其方法
CN208600671U (zh) 一种便于对制品进行快速后处理的汽车配件铸造模具
JP2005305466A (ja) 溶湯鍛造装置および溶湯鍛造法
CN203556820U (zh) 一种管坯连铸用多边形曲面内壁结晶装置
CN112828245A (zh) 一种生产挤塑机筒体螺纹套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模具
CN105499493A (zh) 一种防止缩孔缩松的铸造工艺
CN110541095A (zh) 高性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备方法
JP2009262196A (ja) 鋳造方法および鋳型
CN104190895A (zh)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小变形耐压件的成形方法
JP2005131682A (ja) 鋳造用金型及び金型鋳造方法
JP2005334909A (ja) ダイキャスト方法
CN204770478U (zh) 压铸机调节螺母的铸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