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8847U -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8847U
CN214068847U CN202120014432.3U CN202120014432U CN214068847U CN 214068847 U CN214068847 U CN 214068847U CN 202120014432 U CN202120014432 U CN 202120014432U CN 214068847 U CN214068847 U CN 214068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movably connected
swing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44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yuan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yu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yuan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yu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44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8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8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8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有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电池外壳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内部包括有电池组本体,所述电池组本体右端活动连接有导电片。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外壳可以在内部进行电源排线,使得电池的正负极可以进行串联,使得电池组本体安装方向一致,也可以让电池组本体进行串联使用,通过电池内壳可以安装电池组本体,然后和电池外壳进行活动连接,使得电池组本体电池安装方向一致也能形成串联电池组进行供电,最后输送给固定片进行放电操作,通过按动按钮使得电池内壳可以取出。

Description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蓄电池。镍氢电池分为高压镍氢电池和低压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Ni(OH)2(称NiO电极),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氢化物,也称储氢合金(电极称储氢电极),电解液为6mol/L氢氧化钾溶液。镍氢电池作为氢能源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被人们注意;
双极性电极(BPE)是指一个不与外电源相连的浸入阳极与阴极间电解液中的导体。靠近驱动电极的阳极的一面起着阴极的作用,发生还原反应,而靠近驱动电极阴极的一面起着阳极的作用,发生氧化反应。这样一个电极能同时起到阳极与阴极的作用,因此,叫双极电极;
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传统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安装时常采用一正一反结构进行安装,需要在不同的方向进行电池安装,不是很方便,每次取出和安装电池常常需要找每个电池的负极方向进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有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电池外壳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端活动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内活动连接有导电螺丝,所述导电螺丝穿过垫片下侧外部活动杆连接有固定片;
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内部包括有电池组本体,所述电池组本体右端活动连接有导电片,所述电池组本体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内壳,所述电池内壳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片内侧固定连接至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上下两端固定活动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穿过导电板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外壳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电池外壳后侧上端活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下端固定连接推杆,所述推杆外部活动杆连接有电池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所述联动杆下端活动连接有卡扣。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外部活动杆连接有电池外壳,所述卡扣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后端固定连接至电池外壳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穿过卡槽活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槽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池外壳,所述卡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池内壳,所述电池内壳左右两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导电钮,所述导电钮穿过电池内壳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导电钮外部活动连接有导电球,所述电池内壳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电池外壳可以在内部进行电源排线,使得电池的正负极可以进行串联,使得电池组本体安装方向一致,也可以让电池组本体进行串联使用,通过电池内壳可以安装电池组本体,然后和电池外壳进行活动连接,使得电池组本体电池安装方向一致也能形成串联电池组进行供电,通过电池内壳的导电钮将电从导电钮传输给电池外壳,通过导点片可以进行导电,将电源通过电源线排线后传送给固定片,最后输送给固定片进行放电操作,通过按动按钮带动联动杆向下推动卡扣,使得卡扣与卡杆之间的卡紧关系解开,使得电池内壳可以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的电池外壳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的电池外壳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的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组件;101、电池外壳;102、导电螺丝;103、垫片;104、固定片;105、导电板;106、固定螺丝;107、导电球;108、盖板;109、卡杆;110、按钮;111、限位板;112、卡扣;113、联动杆;114、推杆;115、卡槽;2、电池组件;201、活动板;202、电池内壳;203、导电钮;204、弹簧;205、电池组本体;206、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包括外壳组件1,外壳组件1包括有电池外壳101,电池外壳101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108,电池外壳10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04,固定片104上端活动连接有垫片103,垫片103内活动连接有导电螺丝102,导电螺丝102穿过垫片103下侧外部活动杆连接有固定片104;
电池组件2,电池组件2内部包括有电池组本体205,电池组本体205右端活动连接有导电片206,电池组本体205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内壳202,电池内壳202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10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片104与外界电线进行连接和导电,通过导电螺丝102和垫片103对电线进行固定,通过电池外壳101可以在内部进行电源排线,使得电池的正负极可以进行串联,使得电池组本体205安装方向一致,也可以让电池组本体205进行串联使用,通过电池内壳202可以安装电池组本体205,然后和电池外壳101进行活动连接,使得电池组本体205本体电池安装方向一致也能形成串联电池组进行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片104内侧固定连接至电池外壳101,电池外壳101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板105,导电板105上下两端固定活动连接有固定螺丝106,固定螺丝106穿过导电板105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101。通过导电片206可以进行导电,将电源通过电源线排线后传送给固定片104。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外壳101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螺丝106,电池外壳101后侧上端活动连接有按钮110,按钮110下端固定连接推杆114,推杆114外部活动杆连接有电池外壳101。通过按钮110可以解开电池内壳202和电池外壳101的活动连接,进行电池组本体205的安装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114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联动杆113,联动杆113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101,联动杆113下端活动连接有卡扣112。通过按动按钮110带动联动杆113向下推动卡扣112,使得卡扣112与卡杆109之间的卡紧关系解开,使得电池内壳202可以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12外部活动杆连接有电池外壳101,卡扣112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1,限位板111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04,弹簧204后端固定连接至电池外壳101内部。通过弹簧204可以让卡扣112进行左右移动完成卡紧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12穿过卡槽115活动连接有卡杆109,卡槽115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池外壳101,卡杆109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池内壳202,电池内壳202左右两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导电钮203,导电钮203穿过电池内壳202固定连接有导电片206,导电钮203外部活动连接有导电球107,电池内壳202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01。通过电池内壳202的导电钮203将电从导电钮203传输给电池外壳101,最后输送给固定片104进行放电操作。
该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通过固定片104与外界电线进行连接和导电,通过导电螺丝102和垫片103对电线进行固定,通过电池外壳101可以在内部进行电源排线,使得电池的正负极可以进行串联,使得电池组本体205安装方向一致,也可以让电池组本体205进行串联使用,通过电池内壳202可以安装电池组本体205,然后和电池外壳101进行活动连接,使得电池组本体205本体电池安装方向一致也能形成串联电池组进行供电,通过电池内壳202的导电钮203将电从导电钮203传输给电池外壳101,通过导点片可以进行导电,将电源通过电源线排线后传送给固定片104,最后输送给固定片104进行放电操作,通过按动按钮110带动联动杆113向下推动卡扣112,使得卡扣112与卡杆109之间的卡紧关系解开,使得电池内壳202可以取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组件(1),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有电池外壳(101),所述电池外壳(101)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108),所述电池外壳(10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04),所述固定片(104)上端活动连接有垫片(103),所述垫片(103)内活动连接有导电螺丝(102),所述导电螺丝(102)穿过垫片(103)下侧外部活动杆连接有固定片(104);
电池组件(2),所述电池组件(2)内部包括有电池组本体(205),所述电池组本体(205)右端活动连接有导电片(206),所述电池组本体(205)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内壳(202),所述电池内壳(202)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04)内侧固定连接至电池外壳(101),所述电池外壳(101)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板(105),所述导电板(105)上下两端固定活动连接有固定螺丝(106),所述固定螺丝(106)穿过导电板(105)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01)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螺丝(106),所述电池外壳(101)后侧上端活动连接有按钮(110),所述按钮(110)下端固定连接推杆(114),所述推杆(114)外部活动杆连接有电池外壳(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14)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联动杆(113),所述联动杆(113)外部活动连接有电池外壳(101),所述联动杆(113)下端活动连接有卡扣(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2)外部活动杆连接有电池外壳(101),所述卡扣(112)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1),所述限位板(111)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04),所述弹簧(204)后端固定连接至电池外壳(10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2)穿过卡槽(115)活动连接有卡杆(109),所述卡槽(115)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池外壳(101),所述卡杆(109)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池内壳(202),所述电池内壳(202)左右两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导电钮(203),所述导电钮(203)穿过电池内壳(202)固定连接有导电片(206),所述导电钮(203)外部活动连接有导电球(107),所述电池内壳(202)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01)。
CN202120014432.3U 2021-01-05 2021-01-05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Active CN214068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4432.3U CN214068847U (zh) 2021-01-05 2021-01-05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4432.3U CN214068847U (zh) 2021-01-05 2021-01-05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8847U true CN214068847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69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4432.3U Active CN214068847U (zh) 2021-01-05 2021-01-05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8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8847U (zh)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CN210429903U (zh) 一种便捷的锂电储能电池
CN201072785Y (zh) 高功率碱性锌锰电池
CN109713180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电池连接结构
CN212323125U (zh) 一种优化生产及品质的Type-C接口充电电池结构
CN210668577U (zh) 一种带有接线口的锂电池
US4704194A (en) Electrode formation
CN112448020A (zh) 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N101931098A (zh) 一种方形电池
CN212725440U (zh) 一种具备转换功能的电池储备设备
CN207781670U (zh)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CN213026398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CN216450740U (zh) 一种圆柱聚合物电池
CN214013084U (zh) 一种便于更换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壳
CN205508955U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结构
CN215600468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04424325U (zh) 一种电池盖板及含有该盖板的锂离子电池
CN21037920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电连接结构
CN217720814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不间断供电装置
CN221041464U (zh) 一种回收利用的锂电池组结构
CN214753888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电芯
CN211555985U (zh) 一种组合式锂电池
CN209626300U (zh) 焊片电池
CN215220847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的负极结构
CN216980735U (zh) 一种双电芯结构的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