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1670U -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81670U CN207781670U CN201721647295.7U CN201721647295U CN207781670U CN 207781670 U CN207781670 U CN 207781670U CN 201721647295 U CN201721647295 U CN 201721647295U CN 207781670 U CN207781670 U CN 2077816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 battery
- anodal
- clamping device
- metal hydr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包括正极、芯体、负极和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芯体,所述芯体上端连接正极,所述芯体下端连接负极,所述外壳上方安装有用以对电池起到密封作用的上盖,所述上盖中心位置设置有正极集流片,所述正极集流片分别与下方的正极和上方的正极接触端相接触,所述负极下方设置有负极集流片,所述负极集流片与设置在外壳底部的负极接触端相接触,在所述正极接触端和负极接触端上分别连接有正极卡位装置与负极卡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在安装到产品内部时的连接牢固度,避免产品因发生碰撞而使电池从电池盒内脱落,有利于保证镍氢电池的正常运行,减少时间的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镍氢电池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蓄电池。镍氢电池分为高压镍氢电池和低压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Ni(OH)2(称NiO电极),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氢化物,也称储氢合金(电极称储氢电极),电解液为6mol/L氢氧化钾溶液。镍氢电池作为氢能源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被人们注意。镍氢电池已经是一种成熟的产品,目前国际市场上年生产镍氢电池数量约7亿只,日本镍氢电池产业规模和产量一直高居各国前列,美国和德国仅此于日本,在镍氢电池领域也开发和研制多年。我国制造镍氢电池原材料的稀土金属资源丰富,已经探明储量占世界已经探明总储量的80%以上。目前国内研制开发的镍氢电池原材料加工技术也日趋成熟。镍氢电池可以和锌锰电池、镉镍电池互换使用,今后圆形电池主要朝着产品规格的多样性和商业化方面发展,而方形电池的发展重点是作为动力车的动力源。
现有镍氢电池在安装到产品上时,通过为接触连接,当安装有镍氢电池的产品掉落到地上,经常会造成电池从电池盒内脱落,有时甚至会造成电池丢失的现象,造成找寻镍氢电池所花费的时间过多,耽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镍氢电池在装入产品内部,当产品掉落到地上,容易发生电池脱落,造成寻找电池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电池的两端设置卡位装置,使得电池与产品接触部位进行防脱落式连接,确保电池安装的牢固性,有效地防止电池从产品内发生掉落的现象,有利于产品的工作流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包括正极、芯体、负极和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芯体,所述芯体上端连接正极,所述芯体下端连接负极,所述外壳上方安装有用以对电池起到密封作用的上盖,所述上盖中心位置设置有正极集流片,所述正极集流片分别与下方的正极和上方的正极接触端相接触,所述负极下方设置有负极集流片,所述负极集流片与设置在外壳底部的负极接触端相接触,在所述正极接触端和负极接触端上分别连接有正极卡位装置与负极卡位装置,所述正极卡位装置固定连接在正极接触端上,所述负极卡位装置固定连接在负极接触端上。
进一步,所述正极卡位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正极接触端上,另外一端通过弹性力接触在正极接触端表面。
进一步,所述负极卡位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负极接触端上,另外一端通过弹性力接触在负极接触端表面。
进一步,所述正极卡位装置与负极卡位装置的开口方向一致。
应用上述结构时,当要将该镍氢电池装入产品内部时,可以将所述正极卡位装置与所述负极卡位装置的开口向下,所述负极卡位装置卡设在产品电池盒内部的弹簧上,所述正极卡位装置卡设在产品电池盒内部的触片上,通过所述正极卡位装置和所述负极卡位装置将电池予以固定,完成电池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在安装到产品内部时的连接牢固度,避免产品因发生碰撞而使电池从电池盒内脱落,有利于保证镍氢电池的正常运行,减少时间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2、正极;3、正极集流片;4、正极接触端;5、正极卡位装置;6、上盖;7、负极集流片;8、负极卡位装置;9、负极接触端;10、负极;11、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包括正极2、芯体11、负极10和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芯体11,所述芯体11上端连接正极2,所述芯体11下端连接负极10,所述外壳1上方安装有用以对电池起到密封作用的上盖6,上盖6用以对外壳1内部的芯体11和正极2、负极10进行密封,一是防止电解液的泄露,二是能够起到隔绝保护的作用,避免电池对人体造成危害;
所述上盖6中心位置设置有正极集流片3,正极集流片3通过点焊的方式与芯体11正极端相连,所述正极集流片3分别与下方的正极2和上方的正极接触端4相接触,正极集流片3用以起到导电的作用;
所述负极10下方设置有负极集流片7,所述负极集流片7与设置在外壳1底部的负极接触端9相接触,在所述正极接触端4和负极接触端9上分别连接有正极卡位装置5与负极卡位装置8,所述正极卡位装置5固定连接在正极接触端4上,所述负极卡位装置8固定连接在负极接触端9上。
进一步,所述正极卡位装置5一端固定连接在正极接触端4上,另外一端通过弹性力接触在正极接触端4表面,正极卡位装置5截面呈S型结构,用以使得正极卡位装置5的开口部位与正极接触端4连接紧密,避免造成接触不良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负极卡位装置8一端固定连接在负极接触端9上,另外一端通过弹性力接触在负极接触端9表面,负极卡位装置8与正极卡位装置5的结构相同,但是负极卡位装置8的形状较大与正极卡位装置5的形状,在使用中,负极端的负极卡位装置8起到主要的卡位作用,以防止电池轻易的脱落。
进一步,所述正极卡位装置5与负极卡位装置8的开口方向一致,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对电池进行快速安装,减少安装时间的浪费。
应用上述结构时,当要将该镍氢电池装入产品内部时,可以将所述正极卡位装置5与所述负极卡位装置8的开口向下,所述负极卡位装置8卡设在产品电池盒内部的弹簧上,所述正极卡位装置5卡设在产品电池盒内部的触片上,通过所述正极卡位装置5和所述负极卡位装置8将电池予以固定,完成电池的安装。
其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在安装到产品内部时的连接牢固度,避免产品因发生碰撞而使电池从电池盒内脱落,有利于保证镍氢电池的正常运行,减少时间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芯体、负极和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芯体,所述芯体上端连接正极,所述芯体下端连接负极,所述外壳上方安装有用以对电池起到密封作用的上盖,所述上盖中心位置设置有正极集流片,所述正极集流片分别与下方的正极和上方的正极接触端相接触,所述负极下方设置有负极集流片,所述负极集流片与设置在外壳底部的负极接触端相接触,在所述正极接触端和负极接触端上分别连接有正极卡位装置与负极卡位装置,所述正极卡位装置固定连接在正极接触端上,所述负极卡位装置固定连接在负极接触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卡位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正极接触端上,另外一端通过弹性力接触在正极接触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卡位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负极接触端上,另外一端通过弹性力接触在负极接触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卡位装置与负极卡位装置的开口方向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47295.7U CN207781670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47295.7U CN207781670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81670U true CN207781670U (zh) | 2018-08-28 |
Family
ID=63234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4729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81670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81670U (zh) |
-
2017
- 2017-11-30 CN CN201721647295.7U patent/CN20778167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032067A3 (en) | Nickel-metal hydride secondary battery | |
CN104064824A (zh) | 一种水系可充放电池 | |
CN104577224A (zh) | 制造超高温长寿命镍氢电池的方法 | |
CN108172854A (zh) | 一种含有氧化锌的碱性锌锰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01078172A3 (en) |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of high specific power and electrodes for said device | |
CN207781670U (zh) |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 |
CN201072785Y (zh) | 高功率碱性锌锰电池 | |
CN204216174U (zh) | 高低温超高倍率镍氢动力电池 | |
CN109713180A (zh) | 一种电子产品电池连接结构 | |
CN107958996B (zh) | 铁-储氢复合负电极、镍基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1466137U (zh) | 高能锌镍二次电池 | |
CN203800137U (zh) | 一种镍氢电池 | |
CN208539023U (zh) | 一种圆柱电池 | |
CN208767395U (zh) | 一种碱锰电池负极集流体铜针 | |
CN207637940U (zh) | 一种大电流镍氢电池 | |
CN202231110U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201796993U (zh) | 一种大容量涂膏式极板 | |
CN201608233U (zh) | 一种具有非圆形正极的1.5v锂/二硫化铁扣式电池 | |
CN104934563A (zh) | 一种圆柱锂电池 | |
CN207705346U (zh) | 一种低自放电镍氢电池 | |
CN214068847U (zh) | 改进型的双极性镍氢电池组 | |
CN212517254U (zh) | 一种碱性电池加长型集流体 | |
CN216450740U (zh) | 一种圆柱聚合物电池 | |
CN219350565U (zh) |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镍氢圆柱电池 | |
CN111261917B (zh) | 可溶性锰酸盐作为添加剂在锌镍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02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02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