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6559U - 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6559U
CN214056559U CN202022600693.1U CN202022600693U CN214056559U CN 214056559 U CN214056559 U CN 214056559U CN 202022600693 U CN202022600693 U CN 202022600693U CN 214056559 U CN214056559 U CN 214056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ase
bearing box
hydraulic cylind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06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Liang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Liang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Liang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Liang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06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6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6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6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包括底座、第二液压缸和上料机构,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左侧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后侧固定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前侧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推板相连接,所述承载箱顶部的前侧固定有导流通道,所述上料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右侧,且上料机构的顶部位于承载箱顶部的右侧。该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完成垃圾的压缩处理之后,压板向上移动至原来的位置,接着顶板向上移动,方便将压缩后的垃圾从承载箱内完全顶出,之后推板向前移动,方便将顶出的垃圾推至导流通道内,垃圾最终在导流通道的引导作用下滑落下来,方便完成下料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在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时需要使用到压缩装置,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压缩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为CN211441296U,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包括投料箱和底座,所述投料箱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均与投料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投料箱的内壁左侧铰接有压合装置和两个液压缸A,两个液压缸A与压合装置远离投料箱内壁左侧的一端铰接,投料箱的内壁右侧底端铰接有挡板,挡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远离挡板的一端均贯穿投料箱,该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通过设置投料箱、压合装置和连接装置,解决了市场上的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一般的压缩装置其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压缩完成之后不方便对其进行收集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压缩装置不便有序的完成上料操作,且有的垃圾中含有水分,在压缩垃圾的过程中不便将压榨出来的水分集中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压缩工作结束后难以自动完成下料操作,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压缩装置不便有序的完成上料操作,且有的垃圾中含有水分,在压缩垃圾的过程中不便将压榨出来的水分集中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压缩工作结束后难以自动完成下料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包括底座、第二液压缸和上料机构,
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左侧固定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的内顶部固定有第一液压缸,同时第一液压缸的下侧通过第一活塞杆与压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且承载箱固定在储水框的顶部,同时储水框的前侧贯穿固定有电动出水阀,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后侧固定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前侧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推板相连接,同时推板位于承载箱的上侧,所述承载箱顶部的前侧固定有导流通道,且导流通道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右侧,且上料机构的顶部位于承载箱顶部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和储水框均固定在底座上,且第二液压缸位于储水框的内侧,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杆,且第二活塞杆贯穿承载箱的底部与顶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板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第二支架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承载框、传送带装置和隔条,且承载框固定在底座上,同时承载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装置的外表面固定有隔条,且隔条等距离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1)将垃圾放置在传送带装置上后,垃圾可在传送带装置的运转作用下向左移动并最终落到承载箱内,方便完成上料操作,等距离分布的隔条可起到防退料的作用,使垃圾能够有序平稳的进入到承载箱内;
(2)完成上料操作后,压板向下移动并进入到承载箱内,方便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此时垃圾中的水分被压榨出来并穿过承载箱的底部流到储水框内,工作结束并打开电动出水阀后可排出储水框内的水分;
(3)完成垃圾的压缩处理之后,压板向上移动至原来的位置,接着顶板向上移动,方便将压缩后的垃圾从承载箱内完全顶出,之后推板向前移动,方便将顶出的垃圾推至导流通道内,垃圾最终在导流通道的引导作用下滑落下来,方便完成下料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架,3、第一液压缸,4、第一活塞杆,5、压板,6、承载箱,7、储水框,8、第二液压缸,9、第二活塞杆,10、顶板,11、电动出水阀,12、第二支架,13、电动伸缩杆,14、推板,15、导流通道,16、上料机构,1601、承载框,1602、传送带装置,1603、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根据图1所示,底座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有第一支架2,且第一支架2的内顶部固定有第一液压缸3,同时第一液压缸3的下侧通过第一活塞杆4与压板5相连接,第一支架2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6,且承载箱6固定在储水框7的顶部,同时储水框7的前侧贯穿固定有电动出水阀11,第二液压缸8和储水框7均固定在底座1上,且第二液压缸8位于储水框7的内侧,第二液压缸8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杆9,且第二活塞杆9贯穿承载箱6的底部与顶板10相连接,完成垃圾的压缩处理之后,压板5向上移动至原来的位置,接着顶板10在第二液压缸8和第二活塞杆9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方便将压缩后的垃圾从承载箱6内完全顶出,以便完成后续的下料操作。
根据图1和图2所示,底座1上端面的后侧固定有第二支架12,且第二支架12的前侧通过电动伸缩杆13与推板14相连接,同时推板14位于承载箱6的上侧,推板14通过电动伸缩杆13与第二支架12构成伸缩结构,完成顶料操作之后,推板14可在电动伸缩杆13的伸长作用下向前移动,方便将顶出的垃圾推至导流通道15内,垃圾最终在导流通道15的引导作用下滑落下来,承载箱6顶部的前侧固定有导流通道15,且导流通道15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
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上料机构16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右侧,且上料机构16的顶部位于承载箱6顶部的右侧,上料机构16包括承载框1601、传送带装置1602和隔条1603,且承载框1601固定在底座1上,同时承载框16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1602,将垃圾放置在传送带装置1602上后,垃圾可在传送带装置1602的运转作用下向左移动并最终落到承载箱6内,方便完成上料操作,传送带装置1602的外表面固定有隔条1603,且隔条1603等距离分布,等距离分布的隔条1603可起到防退料的作用,使垃圾能够有序平稳的进入到承载箱6内。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时,接通至外部电源,首先将垃圾放置在传送带装置1602上,再启动传送带装置1602,传送带装置1602运转,垃圾向左移动并最终落到承载箱6内,以此完成上料操作,等距离分布的隔条1603可起到防退料的作用,完成上料操作后,传送带装置1602暂停运转,启动第一液压缸3后,第一液压缸3带动第一活塞杆4伸长,压板5向下移动并进入到承载箱6内,以此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此时垃圾中的水分被压榨出来并穿过承载箱6的底部流到储水框7内,完成垃圾的压缩处理之后,压板5在第一活塞杆4的收缩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原来的位置,接着启动第二液压缸8,第二液压缸8带动第二活塞杆9伸长,从而带动顶板10向上移动,以此将压缩后的垃圾从承载箱6内完全顶出,之后推板14在电动伸缩杆13的伸长作用下向前移动,以此将顶出的垃圾推至导流通道15内,垃圾最终在导流通道15的引导作用下滑落下来,方便完成下料操作,之后顶板10和推板14均回到原来的位置,接着传送带装置1602继续运转,重复上述操作可有序的完成所有垃圾的上料、压缩和下料操作,工作结束并打开电动出水阀11后可排出储水框7内的水分,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包括底座(1)、第二液压缸(8)和上料机构(16),其特征在于:
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有第一支架(2),且第一支架(2)的内顶部固定有第一液压缸(3),同时第一液压缸(3)的下侧通过第一活塞杆(4)与压板(5)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6),且承载箱(6)固定在储水框(7)的顶部,同时储水框(7)的前侧贯穿固定有电动出水阀(11),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后侧固定有第二支架(12),且第二支架(12)的前侧通过电动伸缩杆(13)与推板(14)相连接,同时推板(14)位于承载箱(6)的上侧,所述承载箱(6)顶部的前侧固定有导流通道(15),且导流通道(15)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
上料机构(16),所述上料机构(16)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右侧,且上料机构(16)的顶部位于承载箱(6)顶部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8)和储水框(7)均固定在底座(1)上,且第二液压缸(8)位于储水框(7)的内侧,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杆(9),且第二活塞杆(9)贯穿承载箱(6)的底部与顶板(10)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通过电动伸缩杆(13)与第二支架(12)构成伸缩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6)包括承载框(1601)、传送带装置(1602)和隔条(1603),且承载框(1601)固定在底座(1)上,同时承载框(16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16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装置(1602)的外表面固定有隔条(1603),且隔条(1603)等距离分布。
CN202022600693.1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Active CN214056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0693.1U CN214056559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0693.1U CN214056559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6559U true CN214056559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00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0693.1U Active CN214056559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6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6169B (zh) 一种市政用河流垃圾收集处理设备
CN214056559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压缩装置
CN111923110B (zh) 一种矿用起动器生产用板盖切割装置
CN213801320U (zh) 一种用于农场的压缩式垃圾桶
CN111746027A (zh) 一种固体废物垃圾打包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298709A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废布余料压紧收集装置
CN215512390U (zh) 一种高效集料的废纸打包机
CN211710118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垃圾压缩机
CN218197129U (zh) 一种复合板加工用废料压缩回收装置
CN216800069U (zh) 一种市政用垃圾处理装置
CN212922977U (zh) 一种具有压缩功能的纸制品垃圾回收箱
CN216443128U (zh) 一种立式打包机
CN212629264U (zh) 一种农业废弃秸秆高效打捆装置
CN220923378U (zh) 一种自动上料型金属打包机
CN217726604U (zh) 一种印刷纸余料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20515704U (zh) 一种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余料收集装置
CN211106461U (zh) 一种塔式装订机
CN218344808U (zh) 自动上料分切机的搬运装置
CN217990401U (zh) 一种插针加工用废料回收装置
CN220140229U (zh) 一种牧草打包装置
CN217993618U (zh) 一种秸秆能源压块成型设备
CN216993184U (zh) 一种平台升降式打包机
CN217021525U (zh) 一种垃圾分类用可回收垃圾压缩装置
CN214056550U (zh) 一种垃圾滤液分离箱
CN213530538U (zh) 一种冲压机的废料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