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1560U - 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1560U
CN214051560U CN202023105387.7U CN202023105387U CN214051560U CN 214051560 U CN214051560 U CN 214051560U CN 202023105387 U CN202023105387 U CN 202023105387U CN 214051560 U CN214051560 U CN 214051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rubber plug
lifting rod
lifting
gas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53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芬芳
吴建钢
温宝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y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y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y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y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053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1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1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1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用于固液接触制备气体的化学反应,如磷化铝片与乙酸溶液接触制备磷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发生器包括锥形瓶、升降盘和带三通管的橡皮塞;使用时,先将反应液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将固体反应物置于托盘上,托盘与橡皮塞之间以升降杆连接,将升降杆和托盘放入锥形瓶内,塞紧橡皮塞后,由于升降杆上端露出于橡皮塞外,可以用手控制升降杆,使其下端的托盘缓慢下降至锥形瓶底部,固液接触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三通管导出;因此反应开始时容器已处于密闭状态,增加了安全性。橡皮塞下悬挂有托盘盖,托盘在锥形瓶内悬空时与托盘盖扣合,避免固体反应物吸潮变质。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化学或物理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常需通过固液反应制备气体,一般使用锥形瓶配合带三通管的橡皮塞作为气体发生器并导出气体,先将固体反应物加入到锥形瓶内,再加入反应液,随后塞紧橡皮塞,通过三通管在锥形瓶外的两个支管导出并收集气体。但部分反应由于产生的气体有毒,如磷化铝片与乙酸溶液反应制备磷化氢的实验中,固液接触后立即反应放出气体,且产生的磷化氢为无色剧毒气体,采用上述气体发生器进行反应时,即使迅速塞紧橡皮塞仍可能有气体溢出,具有一定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使用更加安全的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包括锥形瓶、升降盘和带三通管的橡皮塞;所述升降盘由升降杆和固定在升降杆下端的托盘组成,该托盘伸入锥形瓶中;所述橡皮塞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升降杆相适应的升降孔;所述升降孔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该升降孔中段开有同轴的密封槽,该密封槽内设有弹性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卡于密封槽内,该密封垫圈的内孔径略小于所述升降杆的直径;所述升降杆上端插入升降孔中并露出于所述橡皮塞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先加入反应液至锥形瓶中,再将固体反应物置于托盘上,托盘与橡皮塞之间以升降杆连接,将升降杆和托盘放入锥形瓶内,塞紧橡皮塞后,由于升降杆上端露出于橡皮塞外,可以用手控制升降杆,使其下端的托盘缓慢下降至锥形瓶底部,托盘侧壁较低,反应液漫过侧壁,从而使固液接触、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产生的气体从三通管在锥形瓶外的两个支管导出,因此反应开始时容器已处于密闭状态,增加了安全性。另外,由于橡皮塞的升降孔中段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卡有密封垫圈,因此密封垫圈被限位在密封槽内无法脱出;升降杆插入升降孔后,由于密封垫圈内孔径略小于升降杆直径,升降杆穿过具有弹性的密封垫圈后,密封垫圈收紧使接触部位气密性良好,避免气体泄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杆沿周向设有第一凸环,所述密封垫圈内壁设有与该第一凸环相适应的第一环槽,所述升降孔下段的孔径不小于该第一凸环的直径,该第一凸环与第一环槽卡合时所述托盘悬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升降杆与密封垫圈接触部位设置第一凸环和第一环槽的卡合连接,使得反应未开始前,可以将托盘固定在反应液上空,无需借助摩擦力或手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橡皮塞下表面悬挂有托盘盖,所述第一凸环位置与第一环槽卡合时,所述托盘位置与托盘盖扣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某些固体反应物易潮解,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固体反应物容易在未反应前与空气接触吸潮变质。在橡皮塞下设置悬挂托盘盖与托盘扣合,使得连接管路时、反应未开始前,在托盘中的固体反应物被托盘盖封闭在密闭空间中,不易吸潮;托盘盖悬挂不下降,不影响托盘下降后固液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盖上设有竖直的悬挂杆,该悬挂杆顶端设有横向限位柱,所述橡皮塞下表面设有与该横向限位柱相适应的插槽,该橡皮塞内设有与该插槽连通的圆形限位腔,该限位腔的直径大于该横向限位柱的长度,该横向限位柱插入插槽并在限位腔中绕悬挂杆旋转后作轴向卡扣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托盘盖通过悬挂杆与橡皮塞连接,悬挂杆顶部的横向限位柱插入橡皮塞的插槽内,由于圆形限位腔与插槽连通且水平空间较大,横向限位柱可进入限位腔并在限位腔内绕悬挂杆旋转,旋转后横向限位柱与插槽错位被卡在限位腔中。托盘盖与橡皮塞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在与所述托盘盖扣合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凸环,所述托盘盖上设有相适应的第二环槽,该第二凸环与第二环槽作气密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托盘与托盘盖通过第二凸环和第二环槽的匹配扣合,比简单接触扣合密闭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A处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腔在图3中C-C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托盘与托盘盖扣合的纵截面示意图;
其中,1-锥形瓶,2-橡皮塞,3-三通管,4-升降杆,5-托盘,6-密封垫圈,7-第一凸环,8-托盘盖,9-悬挂杆,10-横向限位柱,11-插槽,12-限位腔,13-第二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这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包括锥形瓶1、升降盘和带三通管3的橡皮塞2;所述升降盘由升降杆4和固定在升降杆下端的托盘5组成,该托盘5伸入锥形瓶2中;所述橡皮塞2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升降杆4相适应的升降孔;所述升降孔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该升降孔中段开有同轴的密封槽,该密封槽内设有弹性密封垫圈6,该密封垫圈6卡于密封槽内,该密封垫圈6的内孔径略小于所述升降杆4的直径;所述升降杆4上端插入升降孔中并露出于所述橡皮塞2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先加入反应液至锥形瓶1中,再将固体反应物置于托盘5上,托盘5与橡皮塞2之间以升降杆4连接,将升降杆4和托盘5放入锥形瓶2内,塞紧橡皮塞2后,由于升降杆4上端露出于橡皮塞2外,可以用手控制升降杆4,使其下端的托盘5缓慢下降至锥形瓶1底部,托盘5侧壁较低,反应液漫过侧壁,从而使固液接触、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产生的气体从三通管3在锥形瓶1外的两个支管导出,因此反应开始时容器已处于密闭状态,增加了安全性。另外,由于橡皮塞2的升降孔中段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卡有密封垫圈6,因此密封垫圈6被限位在密封槽内无法脱出;升降杆4插入升降孔后,由于密封垫圈6内孔径略小于升降杆4直径,升降杆4穿过具有弹性的密封垫圈6后,密封垫圈6收紧使接触部位气密性良好,避免气体泄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杆4沿周向设有第一凸环7,所述密封垫圈内壁设有与该第一凸环相适应的第一环槽,所述升降孔下段的孔径不小于该第一凸环7的直径,该第一凸环7与第一环槽卡合时所述托盘5悬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升降杆4与密封垫圈6接触部位设置第一凸环7和第一环槽的卡合连接,使得反应未开始前,可以将托盘5固定在反应液上空,无需借助摩擦力或手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橡皮塞2下表面悬挂有托盘盖8,所述第一凸环7位置与第一环槽卡合时,所述托盘位置与托盘盖扣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某些固体反应物易潮解,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固体反应物容易在未反应前与空气接触吸潮变质。在橡皮塞2下设置悬挂托盘盖8与托盘5扣合,使得连接管路时、反应未开始前,在托盘5中的固体反应物被托盘盖8封闭在密闭空间中,不易吸潮;托盘盖8悬挂不下降,不影响托盘5下降后固液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盖8上设有竖直的悬挂杆9,该悬挂杆9顶端设有横向限位柱10,所述橡皮塞2下表面设有与该横向限位柱10相适应的插槽11,该橡皮塞2内设有与该插槽11连通的圆形限位腔12,该限位腔12的直径大于该横向限位柱10的长度,该横向限位柱10插入插槽11并在限位腔12中绕悬挂杆9旋转后作轴向卡扣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托盘盖8通过悬挂杆9与橡皮塞2连接,悬挂杆9顶部的横向限位柱10插入橡皮塞2的插槽11内,由于圆形限位腔12与插槽11连通且水平空间较大,横向限位柱10可进入限位腔12并在限位腔12内绕悬挂杆9旋转,旋转后横向限位柱10与插槽11错位被卡在限位腔12中。托盘盖8与橡皮塞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5在与所述托盘盖8扣合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凸环13,所述托盘盖8上设有相适应的第二环槽,该第二凸环13与第二环槽作气密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托盘5与托盘盖8通过第二凸环13和第二环槽的匹配扣合,比简单接触扣合密闭性更好。

Claims (5)

1.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包括锥形瓶、升降盘和带三通管的橡皮塞;所述升降盘由升降杆和固定在升降杆下端的托盘组成,该托盘伸入锥形瓶中;所述橡皮塞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所述升降杆相适应的升降孔;所述升降孔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该升降孔中段开有同轴的密封槽,该密封槽内设有弹性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卡于密封槽内,该密封垫圈的内孔径略小于所述升降杆的直径;所述升降杆上端插入升降孔中并露出于所述橡皮塞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沿周向设有第一凸环,所述密封垫圈内壁设有与该第一凸环相适应的第一环槽,所述升降孔下段的孔径不小于该第一凸环的直径,该第一凸环与第一环槽卡合时所述托盘悬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塞下表面悬挂有托盘盖,所述第一凸环位置与第一环槽卡合时,所述托盘位置与托盘盖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盖上设有竖直的悬挂杆,该悬挂杆顶端设有横向限位柱,所述橡皮塞下表面设有与该横向限位柱相适应的插槽,该橡皮塞内设有与该插槽连通的圆形限位腔,该限位腔的直径大于该横向限位柱的长度,该横向限位柱插入插槽并在限位腔中绕悬挂杆旋转后作轴向卡扣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在与所述托盘盖扣合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凸环,所述托盘盖上设有相适应的第二环槽,该第二凸环与第二环槽作气密配合。
CN202023105387.7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Active CN214051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5387.7U CN214051560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5387.7U CN214051560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1560U true CN214051560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1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05387.7U Active CN214051560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1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43A (zh) 气体泄漏的检测
CN214051560U (zh) 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发生器
CN208470641U (zh) 一种药液防泄漏装置
CN204359781U (zh) 一种用于土壤碱解氮测定的扩散皿
CN217140351U (zh) 一种高密闭性水热反应釜
CN201803890U (zh) 一种实验用扩散皿
CN204602165U (zh) 一种化学反应用简易负压保压装置
CN211811314U (zh) 一种食品级硫酸储罐
CN218840474U (zh) 新型全接液立柱通过装置
CN201026451Y (zh) 一种烧杯盖
CN204021554U (zh) 一种自加热饮料罐
CN213132607U (zh) 一种dmo气体脱除塔分离罐的密封装置
CN205910048U (zh) 高压消解罐
CN201406421Y (zh) 发酵容器排气盖
CN203501428U (zh) 热水器
CN208320847U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测配试管
CN207848946U (zh) 储气罐结构
CN204447960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CN205708114U (zh) 试纸防潮储存罐
CN204338124U (zh) 气固相间歇釜式反应器
CN205833196U (zh) 试管
CN209989332U (zh) 一种乙炔生产用发生器
CN209254701U (zh) 一种改进型启普发生器
CN219313418U (zh) 一种倒料安全的硫酸桶
CN210934981U (zh) 一种混合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