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9464U - 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9464U
CN214039464U CN202023264884.1U CN202023264884U CN214039464U CN 214039464 U CN214039464 U CN 214039464U CN 202023264884 U CN202023264884 U CN 202023264884U CN 214039464 U CN214039464 U CN 214039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rying
air inlet
drying layer
preven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48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煜
熊训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orld High Tech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orld High Tech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orld High Tech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orld High Tech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648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9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9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9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包括下本体和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所述下本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离心机,且下本体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热源箱,所述下本体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烘干层外壳,且烘干层外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热风侧板。该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与现有的普通干燥层飞溅防止板相比,离心机产生的冷风量大于热源提供的热风风量使得烘干层内形成负压状态从而提高了粮食的速干效率,为避免负压的产生将粮食吸走干燥层,因此设置了防止板,让底部有粮食部位排风风道底部形成回流让粮食顺着干燥层流入下本体,也不会被负压的风量吸走,该防止板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大量批量产。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粮种的改进、单产的提高和国家对粮食烘干设备的投资增加,建设大、中、小型粮食烘干设施的越来越多,能否选配质量高、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可靠性好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烘干机至关重要,不同的粮食品种可以选用不同的烘干机,如以小麦、水稻为主的粮食产区可选择混流、混逆流型式的烘干机,如以玉米为主的产区,可选择多级顺流高温快速烘干机,如以水稻为主的产区,可选择顺逆流、混逆流等低温、大缓苏段烘干机,不同的粮食有不同的干燥工艺和不同的烘干温度,根据烘干期粮食数量的多少,也可选择不同型式的烘干工艺和烘干机,如粮食品种多,数量少或粮食分散存放,应选用小型分批式烘干机或小型移动式烘干机,如品种单一,数量大,烘干期短,应选用大型连续式烘干机为宜。
现有的干燥层飞溅防止板,热源提供的热风从烘干机的进风口进入烘干层内,离心风机作用下往烘干层外出风,离心风机产生的冷风量大于热源提供的热风风量使烘干层内形成负压状态可提高粮食的烘干速率,但干燥层底部的粮食会因负压的作用被吸出干燥层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烘干机干燥层底部的粮食会因负压的作用被吸出干燥层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包括下本体和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所述下本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离心机,且下本体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热源箱,所述下本体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烘干层外壳,且烘干层外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热风侧板,所述热风侧板的内部开设有热风进风口,且热风侧板的下端焊接有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所述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进风口中间防止板,且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位于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的上方,所述烘干层外壳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排风侧板,且排风侧板的内部设置有冷风出口,所述排风侧板的下端焊接有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且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冷风出口上部防止板。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的中轴线与热源箱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离心机的中轴线与下本体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烘干层外壳呈垂直状安装于下本体的上表面,且热风侧板与排风侧板之间关于烘干层外壳的中轴线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与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之间呈折弯形,且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与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35°。
优选的,所述冷风出口呈等距状安设于排风侧板的内部,且排风侧板的后表面与烘干层外壳的前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与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的高度相等,且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和冷风出口上部防止板的高度总和大于进风口中间防止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本体、烘干层外壳、热风侧板和热源箱的设置,使得在操作的过程中利用外部控制器控制热源箱启动,热源箱启动后为该烘干机提供热源,热源箱提供的热风先从下本体的热源进口处进入烘干机内,然后再由干燥层的热风侧板处的热风进风口进入烘干层外壳的烘干槽内进行对粮食进行烘干作业;
2、本实用新型通过离心机、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和排风侧板的设置,使得利用外部控制器控制离心机启动,在离心机往烘干机机体外抽冷风的作用下,冷风由烘干层外壳的排风侧板处的冷风出口抽出,热风和冷风的交替作用使干燥层内形成负压状态即适宜粮食烘干的温度,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和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呈三边折弯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能起到加强构件强度的作用,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主要起到防止飞溅的作用,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主要起到与热风侧板之间焊接固定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口中间防止板、冷风出口、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和冷风出口上部防止板的设置,使得进风口中间防止板用以阻止热风进风口处的粮食因烘干机烘干层外壳内部风压不稳定随风吹出干燥层内胆外,冷风出口处亦会发生粮食飘出的现象,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可阻止粮食随冷风飞溅出去,因干燥层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烘干层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风侧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风侧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本体;2、离心机;3、烘干层外壳;4、热风侧板;5、热风进风口;6、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7、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8、进风口中间防止板;9、排风侧板;10、冷风出口;11、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2、热源箱;13、冷风出口上部防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包括下本体1和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下本体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离心机2,且下本体1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热源箱12,离心机2的中轴线与热源箱12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离心机2的中轴线与下本体1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在操作的过程中利用外部控制器控制热源箱12启动,热源箱12启动后为该烘干机提供热源,热源箱12提供的热风先从下本体1的热源进口处进入烘干机内,然后再由干燥层的热风侧板4处的热风进风口5进入烘干层外壳3的烘干槽内进行对粮食进行烘干作业;
如图2和图3所示,下本体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烘干层外壳3,且烘干层外壳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热风侧板4,热风侧板4的内部开设有热风进风口5,且热风侧板4的下端焊接有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进风口中间防止板8,且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位于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的上方,烘干层外壳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排风侧板9,且排风侧板9的内部设置有冷风出口10,烘干层外壳3呈垂直状安装于下本体1的上表面,且热风侧板4与排风侧板9之间关于烘干层外壳3的中轴线相对称,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与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之间呈折弯形,且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与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35°,利用外部控制器控制离心机2启动,在离心机2往烘干机机体外抽冷风的作用下,冷风由烘干层外壳3的排风侧板9处的冷风出口10抽出,热风和冷风的交替作用使干燥层内形成负压状态即适宜粮食烘干的温度,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和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呈三边折弯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能起到加强构件强度的作用,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主要起到防止飞溅的作用,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主要起到与热风侧板4之间焊接固定的作用;
如图1和图5所示,排风侧板9的下端焊接有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且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冷风出口上部防止板13,冷风出口10呈等距状安设于排风侧板9的内部,且排风侧板9的后表面与烘干层外壳3的前表面之间紧密贴合,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与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的高度相等,且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和冷风出口上部防止板13的高度总和大于进风口中间防止板8,进风口中间防止板8用以阻止热风进风口5处的粮食因烘干机烘干层外壳3内部风压不稳定随风吹出干燥层内胆外,冷风出口10处亦会发生粮食飘出的现象,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可阻止粮食随冷风飞溅出去,因干燥层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
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外部控制器控制热源箱12启动,热源箱12启动后为该烘干机提供热源,热源箱12提供的热风先从下本体1的热源进口处进入烘干机内,然后再由干燥层的热风侧板4处的热风进风口5进入烘干层外壳3的烘干槽内进行对粮食进行烘干作业,在离心机2往烘干机机体外抽冷风的作用下,冷风由烘干层外壳3的排风侧板9处的冷风出口10抽出,热风和冷风的交替作用使干燥层内形成负压状态即适宜粮食烘干的温度,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和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呈三边折弯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能起到加强构件强度的作用,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主要起到防止飞溅的作用,进风口中间防止板8用以阻止热风进风口5处的粮食因烘干机烘干层外壳3内部风压不稳定随风吹出干燥层内胆外,冷风出口10处亦会发生粮食飘出的现象,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可阻止粮食随冷风飞溅出去,因干燥层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包括下本体(1)和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离心机(2),且下本体(1)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热源箱(12),所述下本体(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烘干层外壳(3),且烘干层外壳(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热风侧板(4),所述热风侧板(4)的内部开设有热风进风口(5),且热风侧板(4)的下端焊接有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所述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进风口中间防止板(8),且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位于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的上方,所述烘干层外壳(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排风侧板(9),且排风侧板(9)的内部设置有冷风出口(10),所述排风侧板(9)的下端焊接有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且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冷风出口上部防止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2)的中轴线与热源箱(12)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且离心机(2)的中轴线与下本体(1)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层外壳(3)呈垂直状安装于下本体(1)的上表面,且热风侧板(4)与排风侧板(9)之间关于烘干层外壳(3)的中轴线相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与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之间呈折弯形,且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与进风口边缘上部防止板(7)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出口(10)呈等距状安设于排风侧板(9)的内部,且排风侧板(9)的后表面与烘干层外壳(3)的前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与进风口边缘下部防止板(6)的高度相等,且冷风出口下部防止板(11)和冷风出口上部防止板(13)的高度总和大于进风口中间防止板(8)。
CN202023264884.1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Active CN214039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4884.1U CN214039464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4884.1U CN214039464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9464U true CN214039464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3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4884.1U Active CN214039464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9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7286A (zh) 一种烘干洗衣机
CN109554901A (zh) 一种烘干洗衣机
CN2907241Y (zh) 一种宠物清洁用的电热烘干箱
CN210705600U (zh) 一种双壁波纹管冷却干燥装置
CN106595175A (zh) 立式冷柜
CN214039464U (zh) 一种烘干机干燥层飞溅防止板
CN212854658U (zh) 一种节能喷雾干燥塔
CN108332318A (zh) 一种带有内螺纹的立式肋片管间接蒸发冷却芯体
CN20893976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壳
CN213657342U (zh) 一种连续循环式塑料颗粒快速烘干桶
CN211177190U (zh) 一种可回收热量的除湿机组
CN211372755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一体机
CN210153929U (zh) 一种高效蓄热式电采暖器
CN208419559U (zh) 一种玻璃清洗机内循环风干装置
CN208407527U (zh) 一种艺术设计样品上色干燥除尘装置
CN206724468U (zh) 用于提高固体蓄能供热风装置换热效率的循环风系统
CN206449957U (zh) 立式冷柜
CN218993858U (zh) 一种高洁净度硅片烘干槽
CN107812683B (zh) 一种用于涂层加工的设备
CN211929164U (zh) 一种带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漆包线烘炉
CN206131243U (zh) 一种水冷打风装置
CN211230869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离心式真空泵
CN213396433U (zh) 一种红外热风烘干结构
CN220109000U (zh) 一种饼干定型烘箱
CN204753139U (zh) 一种节能循环拉幅定型机用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