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8794U - 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8794U
CN214038794U CN202022715135.XU CN202022715135U CN214038794U CN 214038794 U CN214038794 U CN 214038794U CN 202022715135 U CN202022715135 U CN 202022715135U CN 214038794 U CN214038794 U CN 214038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pipe
fresh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51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龙
周伟峰
孟智
高旭
周孝华
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51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8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8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8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新风管包括导风件和固定件,导风件设置于新风管内,导风件的外周与新风管内壁之间留有过风间隙,导风件通过一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新风管内,固定件的设置使得导风件设置于新风管中时,进风侧的进风可以穿过过风间隙和固定件流动至出风侧,进风侧的气流可以顺利进入新风管直至出风侧,但从出风侧流向进风侧的气流会在流过导风件时,导风件使得气流方向改变,在经过迎风面时各个方向的气流汇聚形成阻碍和涡流,从而增大了气流通向进风侧的流动阻力,以此达到阻碍室内气流回流至室外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更加关注室内健康,新风功能日益成为每个家庭新的需求,但普通的新风空调机在室外大风天气情况下,因为室内外压差不同,室内空气会通过新风机回流到室外,使得室内温度剧烈波动,用户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旨在解决空调机新风回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风管,包括:
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新风管内,所述导风件与所述新风管内壁之间留有过风间隙;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新风管与所述导风件之间,以固定所述导风件。
具体地,所述导风件还包括:
迎风部,所述迎风部设置于所述导风件的进风侧;
导风部,所述导风部设置于所述导风件的出风侧,沿所述迎风部向所述出风侧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新风管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导风部的截面面积逐步减小。
具体地,所述迎风部为半球状,及/或所述导风部为圆锥状。
具体地,在同一个所述新风管的径向截面内,所述导风件各个位置与所述新风管内壁之间的过风间隙相等。
具体地,所述固定件包括:
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环绕在所述导风件周围,并连接所述导风件与所述新风管内壁,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过风间隙。
具体地,所述固定件包括:
固定环,所述导风件穿过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新风管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过风间隙;
至少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新风管内壁与所述固定环。
具体地,所述新风管内沿着所述的新风管的径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导风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新风管,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新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还设置有新风风机。
具体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
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连接所述新风管的出风口以及所述壳体的入风口,所述导向管弯折设置以改变流出所述新风管的气流的流向。
具体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新风管或者所述导向管内,或者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导风结构来解决室内空气回流的技术问题。新风管包括包括导风件和固定件,导风件设置于新风管内,导风件的外周与新风管内壁之间留有过风间隙,导风件通过一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新风管内,固定件的设置使得导风件设置于新风管中时,进风侧的进风可以穿过过风间隙和固定件流动至出风侧,进风侧的气流可以顺利进入新风管直至出风侧,但从出风侧流向进风侧的气流会在流过导风件时,导风件使得气流方向改变,在经过迎风面时各个方向的气流汇聚形成阻碍和涡流,从而增大了气流通向进风侧的流动阻力,以此达到阻碍室内气流回流至室外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管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装置一实施例新风管的局部结构放大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新风管 11 新风管内壁
20 导风件 21 迎风部
22 导风部 30 固定件
40 过滤件 50 新风风机
A 进风侧 B 出风侧
C 送风口 D 过风间隙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风管100。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新风管100包括:导风件20,所述导风件20设置于所述新风管100内,所述导风件20与所述新风管内壁11之间留有过风间隙D;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设置于所述新风管100与所述导风件20之间,以固定所述导风件20。
本实施例中,新风管100包括新风管100、导风件20以及固定件30,导风件20设置于新风管100内,导风件20的外周与新风管内壁11之间留有过风间隙D,导风件20通过一固定件30固定设置于新风管100内,固定件30一端连接新风管内壁11上,另一端与导风件20连接,固定件30的设置使得导风件20设置于新风管100中时,进风侧A的进风可以穿过过风间隙D和固定件30流动至出风侧B,进风侧A的气流可以顺利进入新风管100直至出风侧B,但从出风侧B流向进风侧A的气流会在流过导风件20时,导风件20使得气流方向改变,在经过迎风面时各个方向的气流汇聚形成阻碍和涡流,从而增大了气流通向进风侧A的流动阻力,以此达到阻碍室内气流回流至室外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导风件20包括:迎风部21,所述迎风部21设置于所述导风件20的进风侧A;导风部22,所述导风部22设置于所述导风件20的出风侧B,沿所述迎风部21向所述出风侧B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新风管100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导风部22的截面面积逐步减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20包括一迎风面,迎风面为新风管100正常使用时由进风侧A进入的气流最先接触到导风件20的面,为了减小进风气流的阻碍,迎风面设置为向进风侧A凸出,优选迎风面为一弧形面,弧形面的弧度凸出部分朝向新风管100的进风侧A,使得进风气流阻碍减小,可以顺利通过过风间隙D直至出风侧B,具体的,导风件20包括有迎风部21和导风部22,迎风部21设置于导风件20的进风侧A,迎风面设置于迎风部21上,导风部22设置于迎风部21朝向出风侧B的方向上,且导风部22远离迎风部21的一端朝向出风侧B延伸,在新风管100的径向截面上,且从进风侧A至出风侧B的方向上,导风部22的截面面积是逐步减小的,其截面的直径也是逐步减小的,使得室内空气回流至导风部22时,气流方向被导风部22切割并沿着导风部22的外接面流动,气流流动至迎风面时,不同方向的气流汇聚,形成流动阻碍,以此防止室内空气回流至室外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迎风部21为半球状,及/或所述导风部22为圆锥状。
本实施例中,导风件20的迎风部21与导风部22相互连接,迎风面的凸起方向远离导风部22的方向,迎风部21为半球状,使得进风侧A气流可顺利通过半球状的迎风面向着出风侧B流动,导风部22为圆锥状,使得因迎风面阻挡而分开的不同方向气流通过导风部22时,导风部22对气流的阻碍变小,并在气流汇聚时不会产生涡流和较大阻碍,反之,从出风侧B回流的气流就会在迎风面汇聚后形成较大阻碍,此导风件20的设置能使正常进气气流顺利通过导风件20至出风口,而回流的气流则形成较大阻碍,无法顺利通过新风管100,从而达到防止新风回流的目的。
具体地,在同一个所述新风管100的径向截面内,所述导风件20各个位置与所述新风管内壁11之间的过风间隙D相等。
本实施例中,导风件20与新风管内壁11之间设置有过风间隙D,且从进风侧A进的气流可以轻松穿过导风件20到达出风侧B,其中,导风件20的各个位置处,其径向截面的边缘与新风管内壁11之间的过风间隙D的距离均相等,即在进风路径上,导风件20的径向截面的中心与新风管100的径向截面的中心是重合的,使得从出风侧B回流的气流在导风部22被均匀分隔并沿各个方向继续流动,待气流从各个方向朝迎风面的的凸起面汇聚时,各个方向的气流可以相互阻碍与其流动方向不同甚至相反的气流,各方向回流气流的流动方向均被打乱,理论上可以形成相互抵消的趋势,从而使得回流气流难以继续前行,达到阻止气流回流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固定件30包括:多个支撑柱(图中未标注),多个所述支撑柱环绕在所述导风件20周围,并连接所述导风件20与所述新风管内壁11,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过风间隙D。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0包括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呈环状设置于导风件20的周围,每个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新风管内壁11,另一端连接导风件20,每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过风间隙D,使从进风侧A的进风气流可以顺利通过过风间隙D直至出风侧B。
在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3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支撑柱,一个或两个支撑柱设置于导风件20与新风管内壁11上,用以将导风件20设置于新风管100的正中央位置,且留有过风间隙D用以通风。
具体地,所述固定件30包括:固定环(图中未标注),所述导风件20穿过并固定于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新风管内壁11之间形成所述过风间隙D;至少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新风管内壁11与所述固定环。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0包括有一固定环和至少一个的支撑柱,固定环通过支撑柱连接并设置于新风管100内,导风件20设置于固定环内,且导风件20与固定环可拆卸设置,固定环与所述新风管内壁11之间形成过风间隙D,支撑柱设置于过风间隙D所在空间内,支撑柱为至少一个,当设置有两个或者多个支撑柱时,每两个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使得进风侧A的进风气流可顺利通过过风间隙D到达出风侧B。
具体地,所述新风管100内沿着所述的新风管100的径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导风件20。
本实施例中,新风管100内可以设置有多个导风件20,多个导风件20沿着新风管100的进风方向依次且间隔设置,其中,每个导风件20的迎风部21均朝向进风侧A,每个导风件20的导风部22均朝向出风侧B,多个导风件20的设置使得新风管100的设置,提升了新风管100的防止室内空气回流至室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风装置(图中未标注),包括如上所述的新风管100,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壳体(图中未标注)S,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新风管100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还设置有新风风机5050。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风装置,该新风装置包括上述的新风管100,还包括有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在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新风管100的出风口连接新风装置的进风口,来自新风管100进风侧A的新风气流通过导风件20到达新风管100的出风侧B,出风侧B连接新风装置的进风口,则新风气流可进入新风装置,用以提供新风给新风装置传递至室内。当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压差不同,产生室内气流向室外回流时,新风管100内的多个导风件20的设置阻止回流气流形成阻碍,达到防止回流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导向管(图中未标注),所述导向管连接所述新风管100的出风口以及所述壳体的入风口,所述导向管弯折设置以改变流出所述新风管100的气流的流向。
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还包括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连接新风管100的出风侧B,即连接新风管100的出风口,其另一端连接壳体的入风口。其中导向管的设置既可以是直管设置,也可以呈弯折设置,导向管的弯折设置用以改变气流的流通方向,适用于不同的新风装置的需求可以使用不同形状的导向管。
具体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过滤件40,所述过滤件40设置于所述新风管100或者所述导向管内,或者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处。
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还包括过滤件40,过滤件40设置于新风管100或者导向管内,或者设置于壳体的进风口处。在过滤件40设置于壳体的进风口处时,新风气流通过导向管连接壳体的一端流向过滤件40,经过滤件40过滤进入设置于可体内的新风风机5050内,经新风风机5050的送风口C将新风输送至室内。为了节省空间,过滤间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夹角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装置包括有防回流新风管100,即使在室外大风天气情况下,该新风管100可以起到阻碍室内空气通过新风机回流到室外的作用,从而保证室内空气洁净及避免室内温度剧烈波动,提升用户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新风装置装配结构可广泛应用于空调器室内机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新风管内,所述导风件与所述新风管内壁之间留有过风间隙;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新风管与所述导风件之间,以固定所述导风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还包括:
迎风部,所述迎风部设置于所述导风件的进风侧;
导风部,所述导风部设置于所述导风件的出风侧,沿所述迎风部向所述出风侧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新风管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导风部的截面面积逐步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部为半球状,及/或所述导风部为圆锥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管,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新风管的径向截面内,所述导风件各个位置与所述新风管内壁之间的过风间隙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环绕在所述导风件周围,并连接所述导风件与所述新风管内壁,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过风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固定环,所述导风件穿过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新风管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过风间隙;
至少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新风管内壁与所述固定环。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内沿着所述的新风管的径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导风件。
8.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新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还设置有新风风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
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连接所述新风管的出风口以及所述壳体的入风口,所述导向管弯折设置以改变流出所述新风管的气流的流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新风管或者所述导向管内,或者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处。
CN202022715135.X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Active CN214038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135.XU CN214038794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135.XU CN214038794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8794U true CN214038794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61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5135.XU Active CN214038794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8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225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038794U (zh) 一种新风管以及新风装置
CN105588232B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
CN215765427U (zh)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N108253544B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765680B (zh) 室外机出风罩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2673373U (zh) 一种风管式室内机
CN212618753U (zh) 天花机及空调器
CN109556184B (zh) 空调风道机构及空调器
CN109668220B (zh) 过墙管和空调器
CN111895504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371384U (zh) 空调器及其风道组件
JP3213593B2 (ja) 熱交換ユニット
CN217761357U (zh) 一种斜流增压管道风机
CN217031555U (zh) 空调器的新风管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511455U (zh) 新风装置及落地式空调器
CN216080074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80139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204208U (zh) 风管组件和移动空调器
CN217785393U (zh) 一种通风结构
CN213453894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913397U (zh) 出风格栅、出风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N217031393U (zh) 用于新风部件的壳体组件、新风部件和空调器
CN212619229U (zh) 空调器
CN211261012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