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8220B - 过墙管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过墙管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8220B
CN109668220B CN201910100320.7A CN201910100320A CN109668220B CN 109668220 B CN109668220 B CN 109668220B CN 201910100320 A CN201910100320 A CN 201910100320A CN 109668220 B CN109668220 B CN 109668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ll
passing
space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03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8220A (zh
Inventor
孙泽成
任志洁
唐群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03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8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8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8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8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8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2Refrigerant piping for connecting the separate outdoor units to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墙管和空调器。其中,过墙管用于贯穿墙体以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模块,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排水管;所述过墙管用于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以使室外空气经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进入到所述新风模块;所述过墙管还用于与所述排水管连接,以使所述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排水管与过墙管连接,从排水管流出的水通过过墙管的管内空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也即排水管不与过墙管并排过墙,从而减小了排水管和过墙管之间的间隙,合理化地利用空间。

Description

过墙管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墙管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管线穿过墙体时,位于墙体内的管线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过墙管和空调器,旨在合理化地利用墙体的穿墙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墙管,用于贯穿墙体以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模块,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排水管;
所述过墙管用于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以使室外空气经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进入到所述新风模块;所述过墙管还用于与所述排水管连接,以使所述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过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过墙管的管壁设有与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排水管连接至所述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通孔并嵌入于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墙管位于所述墙体中的为过墙段,位于所述室内的为室内段;
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室内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的所述过墙管的端部的轴向和所述通孔的轴向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墙管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贯穿所述墙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设有所述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沿室外空气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管体的进口大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出口,或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内空间渐缩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相交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连接处包覆海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管和电线;
所述过墙管的管壁的部分朝向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内凹形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供所述冷媒管和所述电线中的至少一者贯穿所述墙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墙管位于所述墙体中的为过墙段,所述过墙段的内凹管壁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避让空间和过墙管的管内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墙管位于所述墙体中的为过墙段,所述过墙段的管壁的壁厚为1mm~2.5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过墙管,所述过墙管用于贯穿墙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过墙管连接,以通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从室外吸入室外空气并输送至室内;以及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过墙管连接,以通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将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新风连接管,所述新风模块通过所述新风连接管与所述过墙管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管和电线;
在所述过墙管的管壁的部分朝向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内凹形成避让空间时,所述冷媒管和所述电线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避让空间贯穿所述墙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排水管与过墙管连接,从排水管流出的水通过过墙管的管内空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也即排水管不与过墙管并排过墙,从而减小了排水管和过墙管之间的间隙,合理化地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过墙管贯穿墙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过墙管 112 室内段
101 管内空间 120 第二管体
102 避让空间 121 通孔
103 通风孔 220 排水管
110 第一管体 300 新风连接管
111 过墙段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过墙管100,用于贯穿墙体以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模块,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排水管22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和图2所示,所述过墙管100用于与所述所述新风模块连接,以使室外空气经过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进入到所述新风模块;所述过墙管100还用于与所述排水管220连接,以使所述排水管220排出的水通过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由室内排出至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新风模块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用于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以对室内空气进行更新。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设置过墙管100,新风模块与过墙管100连接,通过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从室外吸入室外空气并输送至室内。
空调器室内机在工作的过程需要排水,例如,空调器室内机在制冷时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需要及时排放,因此设置排水管220,冷凝水通过排水管220进行排放。又例如,空调器室内机设有对过滤网进行清洗的水洗模块时,脏水也需要通过排水管220进行排放。目前的技术中,排水管200和过墙管100需要同时贯穿墙体,这样,排水管220的过墙段(位于墙体中的部分)和过墙管100的过墙段之间容易存在间隙。
此外,空调器还设有冷媒管和电线,冷媒管连接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外机,用于冷媒循环。电线连接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外机,用于传输电力和/或电信号等。冷媒管、电线、排水管220和过墙管100同时穿墙时,管线之间的间隙更大,从而不能合理化地利用墙体的穿墙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管220不与过墙管100并排贯穿墙体,而是与过墙管100连接,利用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将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也即过墙管100既能用于通风也能用于排水。通过如上方案,取消了原先存在于墙体的穿墙空间中的间隙(即过墙管100和排水管220之间的间隙),也即减小了原先存在于墙体的穿墙空间中的间隙(过墙管100、排水管220、电线和冷媒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合理化地利用空间。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过墙管100的一端连接;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壁设有与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连通的通孔121,所述排水管220连接至所述通孔121。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块连接至过墙管100的一端,可以插接连接,也可以螺纹连接,室外空气经由过墙管100进入到新风模块的风腔中。过墙管100的管壁设有与管内空间101连通的通孔121,如此,方便排水管220的连接,不会与新风模块的连接产生干涉。例如,通孔121的形式可以为插嘴,排水管220的出口端套设于插嘴,或排水管220直接贯穿通孔121并嵌入于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排水220管贯穿所述通孔121并嵌入于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在本实施例中,将排水管220嵌入于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即可保证从排水管220流出的水沿着管内空间101排出至室外,也即排水管220和过墙管100之间通过插接连接即可实现排水,如此,在空调器挂墙作业时,能降低作业的难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过墙管100位于所述墙体中的为过墙段111,位于所述室内的为室内段112;
所述排水管220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室内段112。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来说,墙体的穿墙空间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墙体的穿墙空间过大时,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对墙体的承载产生不利的影响,墙体的穿墙空间过小时,则不便于各管线的穿过。也即是说,墙体的穿墙空间具有一定的大小,也即过墙管100的过墙段111具有一定的大小,为了不占用过墙管100的过墙段111的管内空间,排水管220的出口端位于室内段112,从而避免占用过墙管100的过墙段111的管内空间,保证了空调的传输量。
为了避免管线的布置凌乱,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的所述过墙管100的端部的轴向和所述通孔121的轴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一般来说,为了便于新风模块与过墙管100的连接,也为了避免过墙管100的尺寸过大,新风模块需要通过新风连接管300与过墙管100进行连接,又由于过墙管100需要与排水管220进行连接,如此过墙管110连接较多的管线,通过过墙管100的端部的轴向和通孔121的轴向平行,也即连接至过墙管100的新风连接管300的端部和排水管220的端部大致呈相平行的状态,从而使得管线的布置更整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过墙管100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所述第一管体110贯穿所述墙体,所述第二管体120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管体120的管壁设有所述通孔121。
在本实施例中,将过墙管100设置为相交的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其中第一管体110贯穿墙体,第二管体120与新风模块连接。将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相交设置,即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之间呈一定的夹角,例如呈90°夹角,将第一管体110贯穿墙体后,第二管体120沿着墙体延伸设置,也即是朝向新风模块,如此方便过墙管100与新风模块的连接,避免过墙管100凸出墙体过多。
例如,新风模块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的一侧,新风模块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连接有新风连接管300,新风模块通过新风连接管300与过墙管100的第二管体120连接,第二管体120沿着墙体延伸设置,如此,第二管体120朝向新风模块,新风连接管300更易于与第二管体120连接,避免新风连接管300过多的弯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沿室外空气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管体120的进口大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出口,或所述第二管体120的管内空间渐缩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管体120具有进口和出口,靠近第一管体110的第二管体120端部视为第二管体120的进口,远离第一管体110的第二管体120端部视为第二管体120的出口,室外空气依次通过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一般来说,为了增大输送的风量,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的横截面(垂直于过墙管100的延伸方向)面积大于新风模块的新风进风口面积,因此为了便于过墙管100连接至新风模块的新风进风口,将第二管体120的出口设置为小于第二管体120的进口,如此,既保证了风量也便于新风模块与第二管体120的连接。
例如,新风模块的新风进风口连接有新风连接管300,新风连接管300连接至第二管体120,因为过墙管100的管径比新风连接管300的管径大,因此将第二管体120的出口设置为小于第二管体120的进口,如此方便与新风连接管300进行连接。在新风连接管300和第二管体120连接时,新风连接管300可插入第二管体120的出口实现连接。
对于第二管体120的管内空间的渐缩设置,正如上所述,第二管体120的出口设置为较小,以便于与新风模块连接。因此,为了降低风阻,将第二管体120的管内空间进行渐缩设置,例如由第二管体120的进口至第二管体120的出口,第二管体120的尺寸逐渐变小,也即室外空气在第二管体120内的传输过程并非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如此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排水管220贯穿所述通孔121且所述排水管220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10和所述第二管体120的相交处。排水管220的出口端位于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的相交处,便于水直接流进第一管体110的管内空间,又不占用第一管体110的管内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110和所述第二管体120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相交设置形成过墙管100,因此,为了便于过墙管100的制造(脱模),将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设置成两个单独的部件,再将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进行连接形成过墙管100。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的连接可以采用卡扣连接,如此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对接扣合即可;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的连接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也即第一管体110的端部和第二管体120的端部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相适应的螺纹,两者旋合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110和所述第二管体120的连接处包覆海绵。在本申请中,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为两个单独的部件,将两者相连在一起,虽然便于过墙管100的制造,但是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之间容易形成连接间隙,从而使得产生漏风,不便于室外空气的传输,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管体110和第二管体120的连接处包覆海绵,从而封堵可能存在的连接缝隙,避免漏风现象的出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管和电线;
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壁的部分朝向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内凹形成避让空间102,所述避让空间102用于供所述冷媒管和所述电线中的至少一者贯穿所述墙体。
在本实施例中,避让空间102对应于墙体的穿墙空间,连通室内和室外,冷媒管和电线130中的至少一者通过避让空间102贯穿墙体,也即能与过墙管100形成凹凸配合,如此进一步地降低管线之间的间隙,合理化地利用墙体的穿墙空间。
例如,以过墙管100和冷媒管为例,过墙管100位于下方,冷媒管位于上方,冷媒管在贯穿墙体时,冷媒管通过避让空间102,如此,冷媒管的过墙段嵌入于避让空间102中,相当于形成凹凸配合,降低了冷媒管和过墙管100左右两侧的空隙,即使电线没有穿过避让空间102(紧邻冷媒管贯穿墙体),但相对于没有避让空间102的方案,本实施例更能合理化地利用空间。
又例如,冷媒管和电线均通过避让空间102贯穿墙体,如此,冷媒管和电线的过墙段均嵌入于避让空间102中,如此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管线之间的空隙,最大化地利用墙体的穿墙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过墙管100位于所述墙体中的为过墙段111,所述过墙段111的内凹管壁设有通风孔103,所述通风孔103连通所述避让空间102和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
在本实施例中,过墙管100贯穿墙体后,过墙管100的其中一段是位于墙体中的,此段过墙管即为过墙段111。由于冷媒管和电线中的至少一者通过避让空间102贯穿墙体,过墙管100的过墙段111的内凹管壁不一定被贴合,因此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来提升过墙管输送的风量,在过墙段111的内凹管壁上设有通风孔103,通风孔103连通避让空间102和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新风模块通过过墙管100吸入室外空气的时候,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室外空气进入冷媒管和电线之间所形成的细小的间隙,继而通过通风孔103进入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跟随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的气流进入到新风模块中,如此,充分地利用空间来提升风量。正因为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因此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输送的空气并不会通过通风孔103溢出到避让空间102中,而是室外空气通过通风孔102进入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墙管100位于所述墙体中的为过墙段111,所述过墙段111的管壁的壁厚为1mm~2.5mm。
在本实施例中,墙体的穿墙空间的尺寸有限,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则会造成穿墙成本的提高,而且会影响墙体的结构强度,过小则不利用各管线的穿过。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对墙体的穿墙空间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过墙段111的壁厚设计为1mm~2.5mm,例如为1mm、1.5mm、2mm或2.5mm,如此,在保证室外空气的输送的前提下,降低对穿墙空间的占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过墙管100,所述过墙管100用于贯穿墙体。
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过墙管100连接,以通过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从室外吸入室外空气并输送至室内;所述排水管220与所述过墙管100连接,以通过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101空间将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
本实施例的过墙管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的过墙管100的结构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所述空调器包括: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过墙管100连接,以通过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从室外吸入室外空气并输送至室内;以及
排水管220,所述排水管220与所述过墙管100连接,以通过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将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新风连接管300,所述新风模块通过所述新风连接管300与所述过墙管10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管和电线;
在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壁的部分朝向所述过墙管100的管内空间101内凹形成避让空间102时,所述冷媒管和所述电线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避让空间102贯穿所述墙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过墙管,用于贯穿墙体以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模块,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排水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墙管用于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以使室外空气经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进入到所述新风模块;所述过墙管还用于与所述排水管连接,以使所述排水管排出的水通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管和电线;
所述过墙管的管壁的部分朝向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内凹形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供所述冷媒管和所述电线中的至少一者贯穿所述墙体;
所述过墙管位于所述墙体中的为过墙段,所述过墙段的内凹管壁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避让空间和过墙管的管内空间;
所述过墙段的管壁的壁厚为1mm~2.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过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过墙管的管壁设有与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排水管连接至所述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通孔并嵌入于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室内的为室内段;
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室内段。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的所述过墙管的端部的轴向和所述通孔的轴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墙管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贯穿所述墙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新风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设有所述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沿室外空气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管体的进口大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出口,或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内空间渐缩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相交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连接处包覆海绵。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过墙管,所述过墙管用于贯穿墙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过墙管连接,以通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从室外吸入室外空气并输送至室内;以及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过墙管连接,以通过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将水由室内排出至室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新风连接管,所述新风模块通过所述新风连接管与所述过墙管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管和电线;
在所述过墙管的管壁的部分朝向所述过墙管的管内空间内凹形成避让空间时,所述冷媒管和所述电线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避让空间贯穿所述墙体。
CN201910100320.7A 2019-01-31 2019-01-31 过墙管和空调器 Active CN109668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0320.7A CN109668220B (zh) 2019-01-31 2019-01-31 过墙管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0320.7A CN109668220B (zh) 2019-01-31 2019-01-31 过墙管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8220A CN109668220A (zh) 2019-04-23
CN109668220B true CN109668220B (zh) 2024-01-23

Family

ID=66150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0320.7A Active CN109668220B (zh) 2019-01-31 2019-01-31 过墙管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82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1104B (zh) * 2020-12-24 2022-04-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组件和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197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通风系统的空调
CN207094963U (zh) * 2017-08-18 2018-03-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管道组件和空调器
CN108709259A (zh) * 2018-05-30 2018-10-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连通管及空调器
CN209541045U (zh) * 2019-01-31 2019-10-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过墙管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197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通风系统的空调
CN207094963U (zh) * 2017-08-18 2018-03-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管道组件和空调器
CN108709259A (zh) * 2018-05-30 2018-10-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连通管及空调器
CN209541045U (zh) * 2019-01-31 2019-10-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过墙管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8220A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8220B (zh) 过墙管和空调器
CN2106019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873120U (zh) 新风管道及空调器
CN109668221B (zh) 过墙管和空调器
CN209819816U (zh) 空调新风管、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578015U (zh) 接管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630873U (zh) 新风管道组件和新风空调系统
CN209541045U (zh) 过墙管和空调器
CN213272816U (zh) 风管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114963485A (zh) 新风管组件和新风空调器
CN114992827A (zh) 新风管组件和新风空调器
CN109974263B (zh) 空调新风管、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99326U (zh) 厨房空调
CN220083296U (zh) 空调冷凝水排水系统
CN209541046U (zh) 过墙管和空调器
CN217715375U (zh) 新风管及空调器
CN215062771U (zh) 一种新风管结构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器
CN21526010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876326U (zh) 一种移动空调的排水组件及移动空调
CN104930607A (zh) 空调系统
CN215446681U (zh) 管路组件及空调器
CN221036168U (zh)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
CN210267519U (zh) 公共空间空调安装结构
CN217031555U (zh) 空调器的新风管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930261U (zh) 一体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