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5334U - 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 Google Patents

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5334U
CN214035334U CN202022823610.5U CN202022823610U CN214035334U CN 214035334 U CN214035334 U CN 214035334U CN 202022823610 U CN202022823610 U CN 202022823610U CN 214035334 U CN214035334 U CN 214035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hatch
handle
roller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36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go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36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5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5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5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包括外壳、舱口及舱门;外壳的内表面位于舱口的两侧均设有一根导轨,舱门靠近地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与对应的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动件;舱门远离地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与舱门铰接的连接柄,两个连接柄远离舱门的一端通过摆动柄进行连接;连接柄靠近摆动柄的一端还设有夹持于对应的导轨两侧的一对包胶滚轮;摆动柄通过皮带与设于外壳顶部的电机连接,摆动柄与舱门之间还设有用于使摆动柄沿靠近地面方向运动的回位拉簧。本实用新型在实现使舱门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外表面齐平的效果的前提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舱室中,都是通过滑动门来实现对舱门口的封闭及开放。由于活动的舱门同时要兼顾封闭舱门口以及便于收容在舱室内的功能,因此,现有的滑动门结构通常是采用垂直升降的滑动方式或,者通过增加额外的电机来辅助舱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来从而实现舱门的外表面与舱室的外表面平齐的效果。然而,如果采用垂直升降的方式,导致舱门势必不能与舱室的外表面平齐;而如果采用增加额外电机来辅助水平方向运动的方式,则又会导致整个结构较为复杂。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旨在改善现有的滑动门结构关闭时外表面不能齐平或者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实现封闭时舱门的外表面与舱室外表面齐平的效果的前提下,使得结构更为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包括外壳、开设于所述外壳靠近于地面一端的舱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舱口的舱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舱口的两侧均设有一根导轨,所述舱门靠近地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动件;所述舱门远离地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舱门铰接的连接柄,两个连接柄远离所述舱门的一端通过摆动柄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柄靠近所述摆动柄的一端还设有夹持于对应的所述导轨两侧的一对包胶滚轮;所述摆动柄通过皮带与设于所述外壳顶部的电机连接,所述摆动柄与所述舱门之间还设有用于使所述摆动柄沿靠近地面方向运动的回位拉簧;当所述舱门封闭所述舱口时,所述回位拉簧拉动所述摆动柄向下运动,使所述舱门向外运动进而使所述舱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齐平。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舱门的顶部固定有向内水平伸出的挡块,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在所述舱口顶部的位置设有导向轮;当所述舱门封闭所述舱口时,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向轮垂直抵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高度沿自所述外壳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一对导轨均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升降板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于所述升降板远离所述舱门一端且沿所述一对导轨相互靠近方向垂直延伸;所述一对包胶滚轮夹持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包括自所述舱门向所述升降板背离所述舱口方向弯折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舱门上,另一端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升降板背离所述舱口的一侧滚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还包括自所述舱门向靠近所述升降板方向弯折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舱门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升降板靠近所述舱口的一侧滚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舱门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背离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四滚轮分别滚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皮带与所述回位拉簧的一端均与所述摆动柄的中点处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通过在外壳内表面设置一对导轨以及在舱门内侧设置铰接的摆动柄,当舱门通过自身重力下降时,回位拉簧拉动摆动柄向下转动,由于连接柄通过一对包胶滚轮与导轨连接,从而使得摆动柄在向下转动的时候会迫使连接柄也向下转动,而连接柄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导致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也变长,又由于一对包胶滚轮至铰接处的距离为一个定值且一对包胶滚轮与导轨的连接处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几乎不产生变化,进而迫使舱门向外运动以适应连接柄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的变化,最终实现使舱门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外表面齐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的外表面角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的内表面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中A向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中A向剖视图中圈B中的放大图;
图6为图2所示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中滑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7为图2所示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中滑动件另一角度的放大立体图;
图8为图2所示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中圈C中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00、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10、外壳;11、舱口;12、皮带;13、电机;14、回位拉簧;15、导向轮;20、舱门;30、导轨;31、升降板;32、支撑板;21、连接柄;22、转轴;23、摆动柄;24、包胶滚轮;25、挡块;40、滑动件;41、第一连接块;411、第一滚轮;42、第二连接块;421、第二滚轮;43、第三连接块;431、第三滚轮;44、固定块;441、第四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100,用于在舱室中形成可开闭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100包括外壳10、开设于外壳10靠近于地面一端的舱口11以及用于封闭舱口11的舱门20。
外壳10的内表面边缘向内弯折形成了收容槽结构,舱门20可在收容槽结构内活动。外壳10内表面位于舱口11的两侧均设有一根导轨30,一对导轨30平行间隔设置。具体的,一对导轨30均包括垂直连接于外壳10的内表面的升降板31以及支撑板32,支撑板32的一端设于升降板31远离舱门20一端且沿一对导轨30相互靠近方向垂直延伸。即,升降板31与外壳10的内表面垂直连接,支撑板32与外壳10内表面平行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2与升降板31共同围设形成一个直角结构。其中,导轨30相对于外壳10的内表面的高度沿自外壳10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即,升降板31自底部向顶部方向相对外壳10内表面的高度不断增大,从而使得舱门20沿导轨30上升的时候与外壳10内表面的距离不断增大,保证舱门20沿一个方向向顶部运动,避免受到阻碍。
如图2-图5所示,舱门20远离地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与舱门20铰接的连接柄21。连接柄21呈长条状,一端与舱门20通过转轴22进行铰接,两个转轴22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连接柄21远离舱门20的一端通过摆动柄23进行连接。即,摆动柄23可随着连接柄21绕着转轴22转动。其中,摆动柄23与导轨30相垂直,与地面平行。如图5所示,连接柄21靠近摆动柄23的一端还设有夹持于对应的导轨30两侧的一对包胶滚轮24。即,连接柄21上设有一对分别抵接在支撑板32两侧的包胶滚轮24。当舱门20上下运动时,一对包胶滚轮24沿着支撑板32的两侧进行滚动且使得连接柄21不会从导轨30上脱离。其中,包胶滚轮24的外侧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进而实现静音滚动。
摆动柄23通过皮带12与设于外壳10顶部的电机13连接,当电机13运行时,可将皮带12卷绕或者放松,从而将摆动柄23带动上升或者下降。摆动柄23与舱门20之间还设有用于使摆动柄23沿靠近地面方向运动的回位拉簧14。即回位拉簧14与皮带12可分别沿竖直方向的两端拉动摆动柄23。在本实施例中,皮带12与回位拉簧14的一端均与摆动柄23的中点处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受力平衡。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8所示,舱门20的顶部固定有向内水平伸出的挡块25,外壳10的内表面在舱口11顶部的位置设有导向轮15。当舱门20封闭舱口11时,挡块25与导向轮15垂直抵接。即,舱门20的顶部设有顶部平面为水平面的挡块25,从而当挡块25与导向轮15抵接时,舱门20只能沿水平方向移动,而不能沿竖直方向移动。
请参阅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为:
当需要打开舱门20时,电机13运行,卷绕皮带12从而使摆动柄23向上转动,从而皮带12通过连接柄21对舱门20施加了一个可分解为水平向内、竖直向上的拉力。由于舱门20的顶部设有挡块25,从而拉力的竖直分量与导向轮15的垂直阻力相抵消,使得舱门20在拉力的水平分量的作用下向内水平移动,从而使得舱门20与舱口11错开,便于舱门20在皮带12的继续拉动下沿导轨30向上运动。又由于升降板31沿自底部向顶部的方向的高度不断增加,从而使得舱门20可沿着导轨30沿一个方向向上滑动直至完全外壳10内部。这其中,导向轮15起到了避免舱门20未向内摆动却向上滑动的情形发生,从而实现了避免舱门20发生碰撞以及上升不畅的效果。
当舱门20封闭舱口11时,电机13放松皮带12,使得舱门20通过自身重力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摆动柄23始终处于向上翻转状态,这一状态将一直持续到舱门20到达最底部。当舱门20达到最底部时,皮带12继续下放,此时皮带12失去拉力,回位拉簧14拉动摆动柄23向下运动。由于连接柄21通过一对包胶滚轮24与导轨30连接,从而使得摆动柄23在向下转动的时候会迫使连接柄21也绕着转轴22向下转动。而连接柄21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导致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也变长,又由于一对包胶滚轮24至铰接处(即转轴22)的距离为一个定值且一对包胶滚轮24与导轨30的连接处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几乎不产生变化,进而迫使舱门20向外运动以适应连接柄21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的变化。
当然,该过程也可反过来理解,可看做连接柄21以一对包胶滚轮24与支撑板32的夹持处为轴,连接柄21连接于舱门20的连接处(即转轴22处)沿该轴转动,当连接柄21从倾斜逐渐转动至水平时,其水平方向的长度(即连接柄21长度的余弦)是不断增加的,使得舱门20与导轨30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而导轨30在外壳10内是固定的,从而只能使舱门20向外运动,直至舱门20的外表面与外壳10的外表面齐平。这其中,由于导向轮15的存在,避免了舱门20未下到最底部时就向外运动的情形发生。
能够理解的是,由于舱门20关闭后,导向轮15压住舱门20顶部的挡块25,舱门20无法直接向上运动;此时舱门20与摆动柄23的铰接点(即转轴22)和导向轮15的连接线接近水平,且有回位拉簧14将摆动柄23向下拉,所以无法通过外部力移动舱门20,只能从内部驱动,从而实现安全防盗的功能,保证了设备的防盗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6与图7所示,舱门20靠近地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与对应的导轨30滑动连接的滑动件40。通过滑动件40与导轨30的固定作用使得舱门20不会沿着连接柄21摆动,提升了舱门20的可控性与稳固性。
具体的,如图6与图7所示,滑动件40包括自舱门20向升降板31背离舱口11方向弯折的第一连接块41。第一连接块41的一端固定于舱门20上,另一端设有第一滚轮411。第一滚轮411与升降板31背离舱口11的一侧滚动连接。滑动件40还包括自舱门20向靠近升降板31方向弯折的第二连接块42。第二连接块42的一端固定于舱门20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滚轮421。第二滚轮421与升降板31靠近舱口11的一侧滚动连接。即,第一滚轮411与第二滚轮421分别将升降板31的两侧进行夹持。
进一步的,滑动件40包括垂直连接于舱门20上的固定块44,固定块44靠近导轨30的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块43,第三连接块43背离固定块44的一侧设有第三滚轮431与第四滚轮441。第三滚轮431与第四滚轮441分别滚动连接于支撑板32的两侧。即,第三滚轮431与第四滚轮441将支撑板32的两侧进行夹持。
因此,通过在滑动件40上设置第一滚轮411、第二滚轮421、第三滚轮431与第四滚轮441,当舱门20在导轨30上运动时,通过滚轮的滚动来替代传统的滑动,降低了阻力,实现了几乎静音滚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100,通过在外壳10内表面设置一对导轨30以及在舱门20内侧设置铰接的摆动柄23,当舱门20通过自身重力下降时,回位拉簧14拉动摆动柄23向下转动,由于连接柄21通过一对包胶滚轮24与导轨30连接,从而使得摆动柄23在向下转动的时候会迫使连接柄21也向下转动,而连接柄21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导致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也变长,又由于一对包胶滚轮24至铰接处的距离为一个定值且一对包胶滚轮24与导轨30的连接处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几乎不产生变化,进而迫使舱门20向外运动以适应连接柄21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的变化,最终实现使舱门20的外表面与外壳10的外表面齐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8)

1.一种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开设于所述外壳靠近于地面一端的舱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舱口的舱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位于所述舱口的两侧均设有一根导轨,所述舱门靠近地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动件;所述舱门远离地面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舱门铰接的连接柄,两个连接柄远离所述舱门的一端通过摆动柄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柄靠近所述摆动柄的一端还设有夹持于对应的所述导轨两侧的一对包胶滚轮;所述摆动柄通过皮带与设于所述外壳顶部的电机连接,所述摆动柄与所述舱门之间还设有用于使所述摆动柄沿靠近地面方向运动的回位拉簧;当所述舱门封闭所述舱口时,所述回位拉簧拉动所述摆动柄向下运动,使所述舱门向外运动进而使所述舱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的顶部固定有向内水平伸出的挡块,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在所述舱口顶部的位置设有导向轮;当所述舱门封闭所述舱口时,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向轮垂直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高度沿自所述外壳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其特征在于,一对导轨均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升降板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于所述升降板远离所述舱门一端且沿所述一对导轨相互靠近方向垂直延伸;所述一对包胶滚轮夹持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自所述舱门向所述升降板背离所述舱口方向弯折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舱门上,另一端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升降板背离所述舱口的一侧滚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还包括自所述舱门向靠近所述升降板方向弯折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舱门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升降板靠近所述舱口的一侧滚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舱门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背离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四滚轮分别滚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与所述回位拉簧的一端均与所述摆动柄的中点处进行连接。
CN202022823610.5U 2020-11-30 2020-11-30 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Active CN214035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3610.5U CN214035334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3610.5U CN214035334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5334U true CN214035334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6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3610.5U Active CN214035334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5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6600B1 (ko) 가이드 레일에 대한 이탈방지 구조를 갖는 호차
CN214035334U (zh) 可齐平外表面的滑动门
CN210049773U (zh) 一种升降折叠门窗
CN102897636B (zh) 电梯的候梯厅门装置
CN218787086U (zh) 一种卷帘门内门防盗锁装置
CN112499446A (zh) 一种井道升降机轿厢的自动水平门装置
JP7187876B2 (ja)
EP1780163A1 (en) Door system
JP3455313B2 (ja) 障子窓
DE10124359C1 (de) Hubfalttor für Garagen und dergleichen
CN219887858U (zh) 一种电动尾门装置
CN219974263U (zh) 一种电动玻璃升降窗
CN219220117U (zh) 一种门窗提拉装置
CN213015922U (zh) 一种上翻门钢丝绳自动收紧装置
CN213683868U (zh) 一种智能车库卷闸门
CN219034502U (zh)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JPH0732809Y2 (ja) 突き出し式上げ下げ窓
CN218912554U (zh) 一种消音门扇提拉装置
CN217001367U (zh) 一种推拉门滑轮滑轨结构
JP4552061B2 (ja) 昇降キャビネット
CN210343028U (zh) 一种对开式掀盖门的自锁装置
JPH0543175Y2 (zh)
KR100867590B1 (ko) 엘리베이터 도어의 무단개폐제어시건장치
JP2981227B1 (ja) オ―バ―ヘッドドア
BE1012505A4 (fr) Porte basculante a panneau u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