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9961U - 一种包装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9961U
CN214029961U CN202022751071.9U CN202022751071U CN214029961U CN 214029961 U CN214029961 U CN 214029961U CN 202022751071 U CN202022751071 U CN 202022751071U CN 214029961 U CN214029961 U CN 214029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liquid outlet
cover
column head
outle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10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辉
季金平
沈凯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lopa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lopa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lopa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lopa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10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9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9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9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软管,用于容置液体或者膏体,包括:软管主体,所述软管主体一端封闭,所述软管主体的另一端具有出液柱头,绕所述出液柱头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出液柱头的内部与所述软管主体直通,且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以及向外凸的凸起部;软管盖,所述软管盖包括顶盖部以及内、外两层盖体,其中内层盖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螺纹相连,且所述顶盖部对应所述凸起部处的设置有出液口;在软管盖与所述软管主体旋紧后,所述顶盖部的内壁与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间隙配合,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出液口中。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管主体与软管盖之间会出现液体或者膏体残留、导致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盛放液体或膏体的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软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包装软管由软管2a和盖1a组成,由于软管2a上的出液通孔与现有盖1a上的出液口距离较远,且出液处的空间较大,也即A处的空间较大,会使得液体或者膏体残留在A处,导致浪费;若液体在A处聚集还会影响下次的使用,污染刚被挤出的液体,若膏体聚集在A处,还会影响下次使用时的出液量。另外,在注塑过程中,该结构的软管和盖的进胶点位于盖的出液口处,以此使进胶点外露,影响美观度。
正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软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管主体与软管盖之间会出现液体或者膏体残留、导致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软管,包括:软管主体,所述软管主体一端封闭,所述软管主体的另一端具有出液柱头,绕所述出液柱头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出液柱头的内部与所述软管主体直通,且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以及向外凸的凸起部;软管盖,所述软管盖包括顶盖部以及内、外两层盖体,其中内层盖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螺纹相连,且所述顶盖部对应所述凸起部处的设置有出液口;在软管盖与所述软管主体旋紧后,所述顶盖部的内壁与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间隙配合,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出液口中。
优选地,所述出液柱头由下向上呈外径逐渐减小的台阶状,由下向上分为第一台阶段和第二台阶段,所述第一台阶段的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软管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台阶段的周向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软管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出液柱头间形成一圈凹槽;所述软管盖在内层盖体的内部同轴设有密封凸圈,所述密封凸圈插设于所述凹槽中以周向密封。
优选地,所述密封凸圈的内壁具有向所述出液柱头侧凸起的密封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呈由下向上内径变小的圆台形,所述出液口的内径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外径一致。
优选地,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相对所述凸起部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顶盖部的内壁绕所述出液口设置有一圈凸状的密封圈,密封圈与所述凸起部的外壁接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软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减小了软管盖与软管主体间的距离,能够避免软管主体上的出通孔与软管盖上的出液口距离较远,液体或者膏体残留在两者间,导致浪费;污染之后挤出的液体或者膏体,以及影响下次使用时的出液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安装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安装软管的软管盖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安装软管的软管盖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施例中软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软管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施例中软管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施例中软管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软管盖
11 外层盖体
111 第一限位凸起
112 第二限位凸起
12 第二凸圈
13 第三凸圈
131 第二密封圈
14 第一密封圈
15 出液口
2 软管主体
21 第一台阶段
211 第一限位块
212 第二限位块
22 第二台阶段
221 第一凸圈
23 顶面
231 凸起部
232 通孔
1a 盖
1b 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软管,用于容置液体或者膏体,包括:软管主体2,所述软管主体2一端封闭,所述软管主体2的另一端具有出液柱头,绕所述出液柱头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出液柱头的内部与所述软管主体2直通,且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23具有至少一个通孔232以及向外凸的凸起部231;软管盖1,所述软管盖1包括顶盖部以及内、外两层盖体,其中内层盖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螺纹相连,且所述顶盖部对应所述凸起部231处的设置有出液口15;在软管盖1与所述软管主体2旋紧后,所述顶盖部的内壁与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间隙配合,所述凸起部231伸入所述出液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软管主体2的出液柱头的顶面23设置有通孔232,当软管盖1旋紧在软管主体2上时,软管盖1上顶盖部的内壁与出液柱头的顶面间隙配合,也即通孔232与软管盖1上的出液口15在闭合的时候,两者的间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出现液体或者膏体的残留在两者间,能够避免液体或者膏体的浪费。
具体的,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液柱头由下向上呈外径逐渐减小的台阶状,由下向上分为第一台阶段21和第二台阶段22,第一台阶段21的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11,如图4所示,软管盖1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211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111。第一限位块211和第一限位凸起111用于旋转过程中对软管盖1与软管主体2间相对位置的一个提醒限位,当旋动软管盖1的过程中,感觉到第一限位块211和第一限位凸起111碰撞则表示软管盖1旋紧到位。本实施例中软管盖1由塑料材质注塑而成,第一限位凸起111可在注塑过程中直接形成。
更优地,为了更好地使软管盖1与软管主体2进行一个周向的限位,如图7所示,第一台阶段21的周向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块212,两个第二限位块212相对软管主体2的轴线对称设置,软管盖1上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块212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112。第二限位块212与第二限位凸起112配合用于对软管盖1进行旋紧安装时极限位置的限位,避免旋紧过程中过度旋紧而损坏软管盖1。
如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主体2包括出液柱头,以及绕出液柱头外周设置的第一凸圈221(也即上述第一安装部);如图4和图5所示,软管盖1包括顶盖部、以及由内之外的两层盖体,即内层盖体也即第二凸圈12和外层盖体11,具体的,软管盖1上的第二凸圈12(也即内层盖体)上设置有与上述出液柱头外壁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凸圈12与出液柱头的内、外螺纹连接,实现以旋转的方式进行软管盖1的开启和闭合,且开启和闭合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连接的状态,避免了软管盖1脱离软管主体2后容易遗失的问题,且操作简单。
作为一优选方案,上述第一凸圈221(也即第一安装部)与出液柱头间形成一圈凹槽;软管盖1在第二凸圈12(也即内层盖体)的内部同轴设有密封凸圈(也即图中第三凸圈13),第三凸圈13插设于凹槽中以实现周向密封;为了提高密封性能,第三凸圈13的内壁具有向出液柱头侧凸起的密封凸起(也即图中第二密封圈131)。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顶盖部的内壁绕出液口15设置有一圈凸状的第一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4与凸起部231的外壁接触,用于软管盖1与软管主体2在旋紧状态时对出液口进行密封,防止液体或者膏体溢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软管盖1与软管主体2在旋紧状态时的密封性能,凸起部231呈由下向上内径变小的圆台形,出液口15的内径与凸起部231的顶部外径一致,圆台形的结构使得软管盖1上的凸起部231只能相对出液口15单向运动,密封性能更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7所示,绕凸起部231设置有两个通孔232,两个通孔232相对凸起部231对称设置,保证出液量的同时,使得出液更加均匀。通孔232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置,可多设置几个通孔232增加出液量,但应均匀分布,方便出液。
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软管盖1处于关闭状态时,也即凸起密封住出液口15时,如图2所示,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对软管盖1或者软管主体2进行旋转,软管盖1与软管主体2间出现空隙,此时软管盖1处于开启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按压软管主体2,软管主体2内的液体或者膏体由箭头所指的方向经由通孔232进入空隙处,并最终由出液口15挤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注塑过程中,可以将进胶点设置在软管主体的顶面23处而非凸起部231顶点位置,在使用过程中顶面被软管盖遮挡,避免了在注塑成型后,进胶点断面不平整,影响美观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软管,能够解决软管主体2与软管盖1之间会出现液体或者膏体残留、导致浪费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包装软管,用于容置液体或者膏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管主体(2),所述软管主体(2)一端封闭,所述软管主体(2)的另一端具有出液柱头,绕所述出液柱头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出液柱头的内部与所述软管主体(2)直通,且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232)以及向外凸的凸起部(231);
软管盖(1),所述软管盖(1)包括顶盖部以及内、外两层盖体,其中内层盖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螺纹相连,且所述顶盖部对应所述凸起部(231)处的设置有出液口(15);
在软管盖(1)与所述软管主体(2)旋紧后,所述顶盖部的内壁与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间隙配合,所述凸起部(231)伸入所述出液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柱头由下向上呈外径逐渐减小的台阶状,由下向上分为第一台阶段(21)和第二台阶段(22),所述第一台阶段(21)的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11),所述软管盖(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211)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段(21)的周向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12),所述软管盖(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12)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出液柱头间形成一圈凹槽;所述软管盖在内层盖体的内部同轴设有密封凸圈,所述密封凸圈插设于所述凹槽中以周向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圈的内壁具有向所述出液柱头侧凸起的密封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31)呈由下向上内径变小的圆台形,所述出液口(15)的内径与所述凸起部(231)的顶部外径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柱头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232),两个所述通孔(232)相对所述凸起部(231)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部的内壁绕所述出液口(15)设置有一圈凸状的密封圈(14),密封圈(14)与所述凸起部(231)的外壁接触。
CN202022751071.9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包装软管 Active CN214029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1071.9U CN2140299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包装软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1071.9U CN2140299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包装软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9961U true CN214029961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62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1071.9U Active CN2140299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包装软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29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88510A (en) Container closure
JPH03111263A (ja) ねじ蓋封鎖体を備えた容器
US2802605A (en) Dropper
BRPI0902018A2 (pt) tampa com rosca
CN214029961U (zh) 一种包装软管
US20190382169A1 (en) Sealable container arrangement
JP4954695B2 (ja) 詰め替え用容器
CN213524222U (zh) 一种化妆品密封罐
EP3616796B1 (en) Eco-friendly pumping device using the vacuum principle
CN104015996B (zh) 一种可靠密封瓶盖
CA3105113C (en) Eco-friendly pumping device using the principle of vaccum
US3804285A (en) Bottle with pourout neck
US2819825A (en) Dispensing plug seal
CN219097466U (zh) 一种管盖包装的密封型封堵结构
JP6848360B2 (ja) 密封口栓
JPH0647798Y2 (ja) キヤツプ機構
US2619265A (en) Closure plug and coaxial apertured sealing cap for containers
KR100560305B1 (ko) 화장품 용기의 구조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104787459A (zh) 一种防污染酱油瓶盖
CN219668907U (zh) 一种次抛包装瓶
CN220054806U (zh) 一种分装瓶
CN215923112U (zh) 一种组合密封盖及包含其的容器
CN219877653U (zh) 一种可替换体香剂瓶
JP2526809Y2 (ja) 容器のキャップ構造
JPH07132983A (ja) トイレ用洗剤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packaging hos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Shanghai Minhang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BLOPAK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100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