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0057U -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0057U
CN214020057U CN202022728775.4U CN202022728775U CN214020057U CN 214020057 U CN214020057 U CN 214020057U CN 202022728775 U CN202022728775 U CN 202022728775U CN 214020057 U CN214020057 U CN 214020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chamber
air inlet
vo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287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朋泽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287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005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8901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00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0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0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包括:尘气室,尘气室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尘气室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灰口;风管道,进风管道的出风端与尘气室的进风口连通;设置于进风管道内的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多个负载有脱硝催化剂的过滤件,多个过滤件设置于所述尘气室内部,且相邻的两个过滤件之间具有间隙;至少一个净气室,所述净气室设置于所述尘气室的一侧,尘气室内的气流流经所述过滤件后进入净气室;出风管道,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净气室的出风口连通。该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和实现脱硫脱硝除尘的协同处理,整体投资低,占地面积小。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环保和节能减排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我国已经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首。目前,工业企业的环保和污染控制是重中之重。工业企业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粉尘、硫化物、氮氧化物、VOC等,目前对于上述污染物的治理都是通过单一设施系统来完成的,通过除尘器收集和控制粉尘排放量,通过脱硫装置实现硫化物的达标排放,通过脱硝设施实现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通过VOC净化装置脱除VOC。
目前,这种单一设施存在的问题:一是各设施体系单独设置、单独运行,设备整体投资非常大,给使用单位造成资金紧张;二是上述各种治理设施串联排布,占地面积广,土地资源浪费大;三是整套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高,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非常大。因此,目前急需系统化、高效率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和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该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和实现脱硫脱硝除尘的协同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包括:
尘气室,所述尘气室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尘气室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灰口;
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尘气室的进风口连通;
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的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
多个负载有脱硝催化剂的过滤件,多个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尘气室内部,且相邻的两个过滤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过滤件内部和/或表面设置有脱硝催化剂;
至少一个净气室,所述净气室设置于所述尘气室的一侧,所述尘气室内的气流流经所述过滤件后进入所述净气室;
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净气室的出风口连通。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还包括预荷电装置,所述预荷电装置设置于多个所述过滤件的上游。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尘气室内的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相对于所述尘气室的侧壁倾斜设置。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位于所述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的上游,且所述导流装置引导气流螺旋下降。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所述过滤件为滤袋,所述滤袋内设置有脱硝催化剂模块。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管和与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连接的进风箱;所述出风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风管和与出风管的进风端连接的出风箱;
所述进风箱和出风箱均为喇叭状,所述进风箱的通风截面沿着靠近所述尘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风箱的通风截面沿着靠近所述净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所述净气室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净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尘气室的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还包括VOC催化剂模块,所述VOC催化剂模块设置于所述净气室内。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尘气室的出灰口连通的灰斗和与所述灰斗的底部连接的输灰装置。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中,所述尘气室和净气室均集成于同一箱体内,且所述尘气室与所述净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包括尘气室、进风管道、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多个过滤件、至少一个净气室和出风管道。
其中,尘气室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即尘气室的顶部可以开放形成一个进风口,该进风口的通风截面覆盖尘气室的整个顶部。或者,尘气室的顶部可以开设有多个进风口。带尘气流经尘气室顶部的进风口进入尘气室。尘气室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灰口,灰尘经尘气室底部的出灰口排出。
进风管道的出风端与尘气室的进风口连通,进风管道内的带尘气流经进风管道的出风端进入尘气室内。
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设置于进风管道内,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用于将脱硫催化剂雾化喷出。
多个过滤件均固定在尘气室内,过滤件的至少一端与尘气室的侧壁连接。过滤件上负载有脱硝催化剂,具体地,过滤件内部和/或表面设置有脱硝催化剂。
应用上述提供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时,带尘气流经进风管道和尘气室顶部的进风口进入尘气室,进风管道内的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将脱硫剂雾化喷出,具体地可以将脱硫剂雾化成直径0.05-0.8mm的雾滴,烟气进入进风管道内的脱硫剂雾化吸区后与脱硫剂接触反应,完成烟气中的硫化物的脱除。尘气室内的气体进入多个过滤件进行过滤,同时负载在过滤件上的脱硝催化剂与烟气内的氮氧化物反应,完成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经多个过滤件脱硝过滤后的气流进入净气室内,最终净气室内的气体能够经出风管道排出。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还可以包括VOC(易挥发的有机物质)催化剂模块,VOC催化剂模块设置于净气室内。VOC催化剂模块用于脱除烟气中的VOC。每个净气室内均设置有VOC催化剂模块。可以采用海绵状VOC催化剂模块。海绵状VOC催化剂模块比表面积是蜂窝状VOC催化剂模块的10倍以上,可以减少空间占用,提高VOC的催化效率。
上述过滤过程中,带尘气流经尘气室顶部的进风口进入尘气室,如此进风气流方向与粉尘的下落方向一致,粉尘可以下降至尘气室底部的出灰口,更加有利于粉尘的沉降,有效减少了扬尘。另外,烟气在进风管道内与脱硫剂接触反应,实现硫化物的脱除,在尘气室内与负载在过滤件上的脱硝催化剂反应,实现脱硝,最终实现了除尘脱硫脱硝的协同处理,整体投资低,占地面积小,同时大大提高了烟气处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层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的主视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层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的示意图。
在图1-3中:
1—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2—进风管,3—进风箱,4—预荷电装置,5—导流板,6—尘气室,7—过滤件,8—金属框架,9—振打装置,10—左净气室,11—左风箱,12—左出风管,13—右净气室,14—右风箱,15—右出风管道,16—灰斗,17—输灰装置,18—钢柱,19—VOC催化剂模块,20—单层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30—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1—导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该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和实现脱硫脱硝除尘的协同处理。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包括尘气室6、进风管道、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多个过滤件7、至少一个净气室和出风管道。
其中,尘气室6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即尘气室6的顶部可以开放形成一个进风口,该进风口的通风截面覆盖尘气室6的整个顶部。或者,尘气室6的顶部可以开设有多个进风口。带尘气流经尘气室6顶部的进风口进入尘气室6。尘气室6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灰口,灰尘经尘气室6底部的出灰口排出。
进风管道的出风端与尘气室6的进风口连通,进风管道内的带尘气流经进风管道的出风端进入尘气室6内。
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设置于进风管道内,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用于将脱硫催化剂雾化喷出。
多个过滤件7设置于尘气室6内部,且相邻的两个过滤件7之间具有间隙。即多个过滤件7均固定在尘气室6内,过滤件7的至少一端与尘气室6的侧壁连接。过滤件7上负载有脱硝催化剂,具体地,过滤件7内部和/或表面设置有脱硝催化剂。
优选地,尘气室6为方体状,多个过滤件7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过滤件7的轴向可以沿水平设置或者过滤件7的轴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此不作限定。
净气室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净气室设置于尘气室6的一侧,尘气室6内的气流流经过滤件7后进入净气室。
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净气室的出风口连通,即过滤后进入净气室内的气体能够经出风管道排出。
应用上述提供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时,带尘气流经进风管道和尘气室6顶部的进风口进入尘气室6,进风管道内的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将脱硫剂雾化喷出,具体地可以将脱硫剂雾化成直径0.05-0.8mm的雾滴,烟气进入进风管道内的脱硫剂雾化吸区后与脱硫剂接触反应,完成烟气中的硫化物的脱除。尘气室6内的气体进入多个过滤件7进行过滤,同时负载在过滤件7上的脱硝催化剂与烟气内的氮氧化物反应,完成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经多个过滤件7脱硝过滤后的气流进入净气室内,最终净气室内的气体能够经出风管道排出。上述过滤过程中,带尘气流经尘气室6顶部的进风口进入尘气室6,如此进风气流方向与粉尘的下落方向一致,粉尘可以下降至尘气室6底部的出灰口,更加有利于粉尘的沉降,有效减少了扬尘。另外,烟气在进风管道内与脱硫剂接触反应,实现硫化物的脱除,在尘气室6内与负载在过滤件7上的脱硝催化剂反应,实现脱硝,最终实现了除尘脱硫脱硝的协同处理,整体投资低,占地面积小,同时大大提高了烟气处理的工作效率。
尘气室6、净气室及其内部的装置共同形成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1。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还可以包括预荷电装置4,预荷电装置4设置于过滤件7的上游。即预荷电装置4位于多个过滤件7的上游,经尘气室6顶部的进风口进入尘气室6的带尘气流先经过预荷电装置4后,再经过过滤件7。具体地,预荷电装置4可以设置于尘气室6内,预荷电装置4设置于尘气室6的进风口与过滤件7之间。在尘气室6的进风口下侧设置预荷电装置4,可以使粉尘荷电,荷电后的细微粉尘可以凝聚成较大粒子,一部分随气流直接掉落出灰口,一部分在过滤件7表面形成结构疏松的粉尘层,同时粉尘荷电有利于捕集,可以大大提高尘气室6入口处的粉尘浓度。测试数据显示,设置预荷电装置4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过滤效率可提高一个数量级,而过滤阻力明显降低,有利于提高过滤速度,延长过滤件7的使用寿命。
预荷电装置4固定在尘气室6内部,其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接等方式与尘气室6相对固定。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尘气室6内的多个导流板5,并且多个导流板5相对于尘气室6的侧壁倾斜设置。即导流板5与尘气室6的侧壁和底壁之间均具有夹角。多个导流板5固定在尘气室6内,相邻的两个导流板5之间具有供气流通过的间隙。如此设置,带尘烟气在导流板5的引导下进入尘气室6,且带尘烟气经导流板5后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如此不但可以克服粉尘直接冲刷过滤件7且容易磨损过滤件7的缺点,还可以使尘气室6内部气流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进风死角的存在。
导流板5固定在尘气室6内部,具体地,导流板5可以螺栓连接、卡接或者焊接在尘气室6内,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多个导流板5可以沿着连续弯折线排布,或者导流板5与尘气室6侧壁之间的夹角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导流板5的形状、倾斜角度以及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进风管道内的导流装置31,导流装置31位于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的上游,且导流装置31引导气流螺旋下降。导流装置31内的气流通道为螺旋状,以使进风气流沿着导流装置31螺旋下降。优选地,脱硫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的多个喷头沿着进风通道的周向均匀设置,以使烟气全面的接触脱硫催化剂,脱硫效率更高。导流装置31的轴线与进风管道的轴线重合设置,有利于进风的扩散。
另一实施例中,过滤件可以为滤袋。当然,过滤件还可以为滤筒,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过滤件内设置有脱硝催化剂模块,即脱硝催化剂模块设置在过滤件内部。烟气从过滤件外表面进入过滤件内部进行过滤,进入过滤件内部的脱硝催化剂模块与烟气内氮氧化物反应实现脱硝。
当过滤件为滤袋时,脱硝催化剂模块设置于滤袋内部。
当然,脱硝催化剂还可以设置在过滤件的滤料上,在此不作限定。
该处需要说明的是,尘气室6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净气室连通的通孔,过滤件的出风口与尘气室6侧壁上的通孔连通,且过滤件的出风口与尘气室6侧壁密封连接,以保证正常过程时,尘气室6内的气体进入过滤件的内部,过滤件内部的气体流动至净气室内。
优选地,进风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管2和与进风管2的出风端连接的进风箱3,带尘气流依次经进风管2和进风箱3后进入尘气室6。进风箱3可以为喇叭状,并且进风箱3的通风截面沿着靠近尘气室6的方向逐渐增大。即进风箱3的出风端的通风截面大于进风端的通风截面。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进入尘气室6内的气流更加均匀。导流装置31和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均设置在进风管2内。
出风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风管和与出风管的进风端连接的出风箱,气流依次经出风箱和出风管后排出。出风箱可以为喇叭状,并且出风箱的通风截面沿着靠近净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出风气流更加均匀。
优选地,净气室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净气室分别设置于尘气室6的相对的两侧。两个净气室分别为左净气室10和右净气室13。左净气室10和右净气室13均与尘气室6内的过滤件7的出风口连通。出风管道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分别为左出风管12道和右出风管15,出风箱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分别为左出风箱11和右出风箱14。左出风箱11和左出风管12道与左净气室10内部连通,右出风箱14和右出风管15与右净气室13内部连通。
左出风箱11可以与左净气室10顶壁连接,右出风箱14可以与右净气室13顶壁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还可以包括VOC(易挥发的有机物质)催化剂模块,VOC催化剂模块19设置于净气室内。VOC催化剂模块19用于脱除烟气中的VOC。每个净气室内均设置有VOC催化剂模块19。可以采用海绵状VOC催化剂模块19。海绵状VOC催化剂模块19比表面积是蜂窝状VOC催化剂模块19的10倍以上,可以减少空间占用,提高VOC的催化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尘气室6内的金属框架8和设置于金属框架8上的振打装置9,振打装置9能够带动金属框架8和过滤件7震动。金属框架8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其固定连接的过滤件7。位于金属框架8内的过滤件7与金属框架8固定连接。金属框架8与其内部的过滤件7形成一个整体。金属框架8的一侧可以与尘气室6的内壁固定连接。振打装置9开启时,过滤件7表面的灰尘受到震动后表面堆积的灰尘脱落,实现清灰和再生。
具体地,金属框架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金属框架8分别为左金属框架和右金属框架,左金属框架和右金属框架分别与尘气室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左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的出风口与左净气室10连通,右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的出风口与右净气室13连通。左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的左端与尘气室6的左侧壁连接,左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的右端封闭或被滤料覆盖。右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的右端与尘气室6的右侧壁连接,右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的左端封闭或被滤料覆盖。
在本实施例中,脱硝催化剂模块可以为海绵状。海绵状的脱硝催化剂模块的表面积是蜂窝状脱硝催化剂的表面积的10倍以上,可以减少空间占用,提高氮氧化物的催化效率。脱硝催化剂模块可以采用低温脱硝催化剂,低温脱硝催化剂温度区间为140-220℃,在140℃即刻发挥脱硝作用。
为了及时收集落至出灰口的粉尘,上述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还包括与尘气室6的出灰口连通的灰斗16和与灰斗16的底部连接的输灰装置17。灰斗16的顶部开口与出灰口连接,如此,粉尘落至出灰口内进而进入灰斗16,最终通过输灰装置17转移。
上述实施例中,输灰装置17可以为螺旋杆装置、气动装置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尘气室6和净气室均集成于同一箱体内,且尘气室6与净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如此,过滤件7、预荷电装置4、导流板5和振打装置可以均集成在箱体内,更便于模块化制作加工,所有零部件基本在工厂加工完毕,运输到现场组装即可制成该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比普通除尘器减少施工周期2/3以上。箱体的下侧可以设置钢柱18以支撑该箱体。
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工况条件和过滤面积单层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20使用,也可以多个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叠加连接组合在一起使用,节省占地空间、提高生产效率。图3中即为三个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叠加连接组合的示意图。
如下提供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包括尘气室6、进风管道、进风箱3、导流装置31、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预荷电装置4、导流板5、多个过滤件7、VOC催化剂模块19、左净气室10、左金属框架、左出风箱11、左出风管12、左振打装置、右净气室、右金属框架、右振打装置、右出风箱14、右出风管15、脱硝催化剂模块、灰斗16和输灰装置17。其中,预荷电装置4和导流板5位于尘气室6内,且预荷电装置4位于导流板5上方。左金属框架和右金属框架在尘气室6内左右分布,左金属框架和右金属框架内均设置有多个过滤件7,左净气室10与左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出风口连通。右净气室13与右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出风口连通。左净气室10和右净气室13内均设置有VOC催化剂模块19。
上述实施例中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进行烟气处理时,带尘气流依次经进风管道和进风箱3进入尘气室6,烟气经进风管道内的倒流装置螺旋下降,且进风管道内的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将脱硫剂雾化喷出,烟气与喷出的脱硫剂反应实现脱硫。烟气在尘气室6内依次经预荷电装置4、导流板5,在预荷电装置4的作用下,部分微细粉尘凝结成大颗粒粉尘,经过导流板5后气流方向发生改变,部分大颗粒粉尘在惯性作用下,加速坠入灰斗16中。进入尘气室6的部分气流经左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过滤后进入左净气室10,另一部分气流经右金属框架内的过滤件7过滤后进入右净气室13。即含尘气流经由过滤件7表面进入内部,粉尘被截留在表面,烟气与负载在过滤件7上的脱硝催化剂反应实现脱硝,干净的气体经由过滤件7出风口分别进入两侧的净气室。两侧的净气室内的气体与VOC催化剂模块19反应脱除VOC,具体地烟气中的VOC与O2发生反应,生成CO2和H2O,实现高温烟气中的VOC的有效脱除。由此可知,该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采用上进风、侧出风的方式,含尘气流从尘气室6的上部进入到尘气室6,经过过滤件7过滤净化后经由尘气室6的左右两侧净气室和出风系统排出。进风气流走向和灰尘掉落方向一致,有利于灰尘快速向下沉降。
左金属框架和右金属框架上均设置振打装置9。含尘气流经过过滤件7过滤净化后进入到净气室,粉尘被截留在滤袋表面达到一定压力值后,开启振打装置9进行振打清灰,沉积在过滤件7表面的粉尘受到震动后掉落灰斗16中,经由输灰装置17从除尘器中输出。清灰后过滤件7得到再生,恢复低阻运行。经过过滤件7过滤净化后的气体分别进入左右两侧的净气室,净气室内设置有催化剂模块,可以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脱除,从而实现粉尘和氮氧化物的协同治理。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出风口和出风管道排出除尘器,两侧的出风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安装维护时,两侧的净气室可以打开,便于过滤件7安装检修。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气室(6),所述尘气室(6)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尘气室(6)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灰口;
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尘气室(6)的进风口连通;
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的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
多个负载有脱硝催化剂的过滤件(7),多个所述过滤件(7)设置于所述尘气室(6)内部,且相邻的两个过滤件(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过滤件内部和/或表面设置有脱硝催化剂;
至少一个净气室,所述净气室设置于所述尘气室(6)的一侧,所述尘气室(6)内的气流流经所述过滤件(7)后进入所述净气室;
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净气室的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荷电装置(4),所述预荷电装置(4)设置于多个所述过滤件(7)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尘气室(6)内的多个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相对于所述尘气室(6)的侧壁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的导流装置(31),所述导流装置(31)位于所述脱硫催化剂喷射装置(30)的上游,且所述导流装置(31)引导气流螺旋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滤袋,所述滤袋内设置有脱硝催化剂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管(2)和与所述进风管(2)的出风端连接的进风箱(3);所述出风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风管和与出风管的进风端连接的出风箱;
所述进风箱(3)和出风箱均为喇叭状,所述进风箱(3)的通风截面沿着靠近所述尘气室(6)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风箱的通风截面沿着靠近所述净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室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净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尘气室(6)的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VOC催化剂模块(19),所述VOC催化剂模块(19)设置于所述净气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尘气室(6)的出灰口连通的灰斗(16)和与所述灰斗(16)的底部连接的输灰装置(17)。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气室(6)和净气室均集成于同一箱体内,且所述尘气室(6)与所述净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CN202022728775.4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Active CN214020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8775.4U CN214020057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PCT/CN2020/138901 WO2022105008A1 (zh) 2020-11-23 2020-12-24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8775.4U CN214020057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0057U true CN214020057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6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28775.4U Active CN214020057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200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4993A (zh) * 2023-01-12 2023-03-17 天河(保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脱硝催化剂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4993A (zh) * 2023-01-12 2023-03-17 天河(保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脱硝催化剂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4496A (zh) 一种除尘及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05127751U (zh) 一种除尘及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14020057U (zh)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CN201320442Y (zh) 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CN101664621B (zh) 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CN108261918B (zh) 一种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设备及工艺
CN211562343U (zh) 一种炼钢系统的排烟除尘装置
CN213912956U (zh) 集成式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
CN208711431U (zh) 一种静电光催化脱汞除尘装置
CN112403231A (zh)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CN201147663Y (zh) 袋式除尘器
CN215196324U (zh) 一种油漆生产专用净化设备
CN108786454A (zh) 一种静电光催化脱汞除尘装置
WO2022105008A1 (zh) 一种模块化脱硫脱硝脱voc除尘一体系统
CN213527988U (zh) 一种新型气箱行喷高温脉冲布袋除尘设备
CN213995449U (zh) 模块化脱硝除尘设备
CN211159289U (zh) 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处理装置
CN210645692U (zh) 一种用于注塑车间环保除尘器
CN109046024B (zh)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CN214019702U (zh) 一种模块化振打除尘器
CN220802538U (zh) 一种用于细小粉尘的除尘装置
CN112452148A (zh) 模块化脱硝除尘设备
CN201899982U (zh) 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
CN110624409A (zh) 一种冶炼烟气制酸设备及其烟气净化装置
CN112246062A (zh) 一种集成式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