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0733U - 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0733U
CN214010733U CN202022801017.0U CN202022801017U CN214010733U CN 214010733 U CN214010733 U CN 214010733U CN 202022801017 U CN202022801017 U CN 202022801017U CN 214010733 U CN214010733 U CN 214010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fixing
sensor
plate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10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峰
张方舟
杨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10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0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0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0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该试验台架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底座、气囊展开夹具和屏幕模拟治具,所述气囊展开夹具设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安装乘员侧气囊;所述屏幕模拟治具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屏幕模拟治具位于所述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前部,所述屏幕模拟治具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用于测量击打屏幕力值。该实施方式通过采用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的屏幕模拟治具,能够准确测定气囊打开时对屏幕的作用力,为汽车乘员侧气囊的设计开发提供准确数据,有效提高设计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背景技术
汽车乘员侧气囊开发前期,需要分析气囊展开对风挡是否造成碎裂风险,现有分析仅通过模块中心与风挡夹角以及模块顶面到风挡垂直高度,从理论上分析分析风挡碎裂的风险。但气囊展开时击打风挡的确切位置及其击打力值不能准确测量,现有的工装夹具也无法确认。
上述现状使得乘员侧气囊产品开发存在潜在的失效风险,增加了研发成本和开发周期,产品存在的技术风险甚至可能影响到后期乘客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通过采用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的风挡模拟治具,能够准确测定气囊打开时对屏幕的作用力,为汽车乘员侧气囊的设计开发提供准确数据,有效提高设计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包括底座、气囊展开夹具和屏幕模拟治具,所述气囊展开夹具设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安装乘员侧气囊;
所述屏幕模拟治具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屏幕模拟治具位于所述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前部,所述屏幕模拟治具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用于测量击打屏幕力值。
可选地,所述屏幕模拟治具包括:屏幕模拟板、屏幕固定支架、固定立柱和固定板;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立柱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立柱上,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上;所述屏幕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所述屏幕模拟板设置在所述屏幕固定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立柱包括:屏幕移动立柱和屏幕固定立柱;所述屏幕固定立柱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屏幕移动立柱可移动地设置在屏幕固定立柱,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屏幕移动立柱上。
可选地,
所述固定板包括:屏幕上固定板和屏幕下固定板;所述屏幕下固定板上设置孔位,使用螺钉穿过所述屏幕下固定板和所述底座夹板的孔位,实现所述屏幕下固定板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所述屏幕上固定板上设有孔位,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屏幕上固定板的孔位和所述屏幕下固定板上的孔位,将所述屏幕上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屏幕下固定板上;所述屏幕固定立柱底部设有含有孔位的安装面,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屏幕固定立柱底部安装面的孔位和屏幕上固定板,将所述屏幕固定立柱设置在所述屏幕上固定板上;
所述屏幕固定立柱上设有立柱定位孔,所述屏幕移动立柱设有孔位,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屏幕移动立柱和所述屏幕固定立柱的立柱定位孔,将所述屏幕移动立柱固定在所述屏幕固定立柱上;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所述屏幕移动立柱上。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台架还包括立架和风挡模拟治具;
所述立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风挡模拟治具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风挡模拟治具位于所述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上部,所述风挡模拟治具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用于测量击打风挡力值。
可选地,所述风挡模拟治具包括:角度调节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风挡模拟板和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一端连接在立架,另一端连接所述风挡模拟板前端,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在立架上与所述风挡模拟板后端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设在所述风挡模拟板背面,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与所述风挡模拟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风挡模拟板上嵌有反力测定顶板,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与反力测定顶板之间。
可选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支架和第一传感器固定板;所述第一传感器支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反力测定顶板背面,所述第一传感器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反力测定顶板背面设有若干不贯通所述反力测定顶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孔位与所述螺纹孔,实现与所述反力测定顶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角度调节支架和角度调节固定支柱,所述所述角度调节固定支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角度调节支架一端与所述风挡模拟板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设有角度调节腰型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角度调节腰型孔将角度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柱上,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度固定支柱,所述高度固定支柱与所述风挡模拟板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高度固定支柱上还设有高度调节孔,通过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高度调节孔将高度固定支柱固定在所述立架上,
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通过两侧U型槽口卡接在所述风挡模拟板上,能够相对所述风挡模拟板上下移动并通过螺钉固定。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的屏幕模拟治具,能够准确测定气囊打开时对屏幕的作用力,为汽车乘员侧气囊的设计开发提供准确数据,有效提高设计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台架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台架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台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屏幕模拟治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包括底座10、气囊展开夹具8和屏幕模拟治具11,所述气囊展开夹具8设在底座10上,用于安装乘员侧气囊。屏幕模拟治具11设置在底座10上;屏幕模拟治具11位于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前部,屏幕模拟治具11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用于测量击打屏幕力值。
现有的试验台架没有中控大屏模拟夹具,无法测定大屏击打力。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的屏幕模拟治具,能够准确测定气囊打开时对屏幕的作用力,为汽车乘员侧气囊的设计开发提供准确数据,有效提高设计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
屏幕模拟板11.1位于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前部。可选地,屏幕模拟治具11包括:屏幕模拟板11.1、屏幕固定支架11.3、固定立柱和固定板。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传感器11.2、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固定板设置在底座10上,固定立柱设置在固定板上;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设置在固定立柱上,第二传感器11.2设置在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上;屏幕固定支架11.3设置在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上,屏幕模拟板11.1设置在所述屏幕固定支架11.3上。通过调整固定板在底座上的安装位置、固定立柱在固定板上的安装位置、以及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在立柱上的安装位置,可以调整屏幕模拟板在XYZ向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车型。
可选地,固定立柱包括屏幕移动立柱12.5和屏幕固定立柱12.6;屏幕固定立柱12.6设置在屏幕上固定板12.7上,屏幕移动立柱12.5可移动地设置在屏幕固定立柱12.6,以调整屏幕模拟板在Z向的位置,适应不同车型。
可选地,固定板包括:屏幕上固定板12.7和屏幕下固定板12.8。屏幕下固定板12.8上设置孔位,使用螺钉穿过所屏幕下固定板12.8和底座夹板101的孔位,实现屏幕下固定板12.8在底座10上的固定。屏幕上固定板12.7上设有孔位,通过螺钉穿过屏幕上固定板12.7的孔位和屏幕下固定板12.8上的孔位,将屏幕上固定板12.7固定在屏幕下固定板12.8上。屏幕固定立柱12.6底部设有含有孔位的安装面,通过螺钉穿过屏幕固定立柱12.6底部安装面的孔位和屏幕上固定板12.7,将屏幕固定立柱12.6设置在屏幕上固定板12.7上。屏幕固定立柱12.6上设有立柱定位孔1263,屏幕移动立柱12.5设有孔位,通过螺钉穿过屏幕移动立柱12.5和屏幕固定立柱12.6的立柱定位孔1263,将屏幕移动立柱12.5固定在屏幕固定立柱12.6上。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通过螺钉固定在屏幕移动立柱12.5上。
在图5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是布满矩阵型孔位的板状结构,螺钉穿过横向腰型孔1254和该孔位,将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固定在屏幕移动立柱12.5上,横向腰型孔1254可以实现屏幕模拟板在Y向左右微调。第二传感器11.2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上;屏幕固定支架11.3通过螺纹固定在第二传感器11.2上;屏幕模拟板11.1与屏幕固定支架11.3通过背面4个螺钉链接固定。如图5所示,屏幕下固定板12.8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在X方向上并排交替地设置腰型孔1281和定位孔1282,腰型孔1281和定位孔1282呈Y向延伸;屏幕下固定板12.8还设有调节孔1283,分布在板状结构Y向两侧边缘及板状结构中部呈Y向排列;螺钉穿过定位孔1282或腰型孔1281和底座夹板101上孔位,将屏幕下固定板12.8固定在底座10上。松开螺钉时可根据不同孔位的固定调整屏幕下固定板12.8在X向Y向定位,拧紧螺钉固定。
屏幕上固定板12.7为与屏幕下固定板12.8等宽的正方形板状结构,屏幕上固定板12.7四角的Y向边缘上设有沿X向延伸的腰型孔1271,屏幕上固定板12.7中部还设有四个定位孔(与圆盘1261固定作用,图中未示出),通过螺钉穿过腰型调节孔1271和屏幕下固定板12.8的调节孔1283,或部分固定底座夹板101上孔位,将屏幕上固定板12.7固定在屏幕下固定板12.8上。腰型调节孔1271可以实现屏幕模拟板11.1在X向前后微调。
屏幕固定立柱12.6是正方形立柱,底部焊接有圆盘1261,圆盘上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圆周向腰型孔1262;顶部四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立柱定位孔1263。螺钉穿过圆周向腰型孔1262和屏幕上固定板12.7中部的四个定位孔,将屏幕固定立柱12.6固定在屏幕上固定板12.7上,圆周向腰型孔1262可以实现屏幕固定立柱12.6绕Z向轴线旋转。连接柱1251是两片平行的板状结构,垂直于定位柱1252,连接柱1251和定位柱1252一体成型,定位柱1252上设有沿Y向分布的横向腰型孔1254。连接柱1251的两块板状结构夹住屏幕固定立柱12.6,连接柱上设有沿Z向延伸的立柱腰型孔1253,螺钉穿过立柱腰型孔1253和屏幕固定立柱12.6的立柱定位孔1263,将屏幕移动立柱12.5固定在屏幕固定立柱12.6上,立柱腰型孔1253可以实现屏幕模拟板在Z向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台架还可以包括立架20和风挡模拟治具30。立架20固定设置在底座10上。底座10上设有气囊展开夹具8,用于安装乘员侧气囊。风挡模拟治具30设置在立架20上。风挡模拟治具30位于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上部,风挡模拟治具30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用于测量击打风挡力值。通过采用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的风挡模拟治具,能够准确测定气囊打开时对风挡的作用力,为汽车乘员侧气囊的设计开发提供准确数据,有效提高设计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
气囊展开夹具8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10上,气囊展开夹具8形状与副驾驶乘员前侧的仪表板形状一致,气囊展开夹具8上设有供乘员侧气囊安装的凹陷部位。乘员侧气囊放进该凹陷部位后,使用螺钉紧固后,再进行点爆实验。气囊展开夹具8有一定刚度要求,可以是一体焊接而成、不可拆卸的,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气囊展开夹具,实验室根据项目选择对应的气囊展开夹。可选地,底座10上设有底座夹板101,其上设有矩阵型孔位;气囊展开夹具8左右两侧设有展开治具固定夹板9,其上设有矩阵型孔位,使用螺钉穿过展开治具固定夹板9和底座夹板101的孔位,实现气囊展开夹具8在底座10上的固定。在图1-3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气囊展开夹具8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展开治具固定夹板9,一体焊接成型,该展开治具固定夹板9是均匀布满矩阵型孔位的板状结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孔位的固定调整气囊展开夹具8在X向Y向定位。
风挡模拟治具30可以可移动地设置在立架20上,以便调整风挡模拟板3的角度和高度,适用于不同车型,根据不同车型气袋与风挡接触位置不同调整第一传感器的位置,从而精确测量击打风挡力值。可选地,风挡模拟治具30包括角度调节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风挡模拟板3和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角度调节装置一端连接在立架20,另一端连接风挡模拟板3前端,高度调节装置设在立架上与风挡模拟板3后端连接,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设在风挡模拟板3背面,第一传感器组件设在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与风挡模拟板3之间。
可选地,风挡模拟板3上嵌有反力测定顶板4。第一传感器组件设在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与反力测定顶板4之间。
第一传感器4.1可以可移动地设置在风挡模拟板3背面,以便根据不同车型气袋与风挡接触位置不同调整第一传感器的位置,从而精确测量击打风挡力值。可选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4.1、第一传感器支架4.2和第一传感器固定板4.3。第一传感器支架4.2可移动地设置在反力测定顶板4背面,第一传感器4.1一端通过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4.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上,第一传感器4.1另一端与第一传感器固定板4.3抵接。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设置在反力测定顶板4背面,其上设有矩阵型孔位以固定第一传感器固定板4.3;反力测定顶板4上设有矩阵型孔位以将第一传感器支架4.2固定在反力测定顶板4背面;第一传感器4.1设置在第一传感器固定板4.3和第一传感器支架4.2上。
如图4所示,风挡模拟治具30的风挡模拟板3是长方形板状结构,中间设有反力测定顶板4,反力测定顶板4背面布满矩阵型孔位,该孔位有一定深度,但不能被打穿,位于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正上部。反力测定顶板4背面通过4个螺钉与第一传感器支架4.2连接,通过调整螺钉在矩阵型孔位的位置可以实现第一传感器位置上下左右移动。第一传感器支架4.2与第一传感器4.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设定。可选地,第一传感器支架4.2通过螺纹与第一传感器4.1固定,第一传感器4.1通过8个螺钉与第一传感器固定板4.3连接,第一传感器固定板5上有多个孔位,通过螺钉与第一传感器固定板4.3连接,多孔位可以实现第一传感器4.1左右移动。
可选地,反力测定顶板4背面设有若干不贯通反力测定顶板4的螺纹孔,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4.2通过螺钉与反力测定顶板4连接。
可选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角度调节支架1和角度调节固定支柱2。角度调节固定支柱2固定设置在立架20上,角度调节支架1一端与风挡模拟板3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角度调节腰型孔,通过螺栓穿过角度调节腰型孔将角度固定支架1固定在角度调节支柱2上。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度固定支柱6。高度固定支柱6与风挡模拟板3后端固定连接,高度固定支柱6上还设有高度调节腰型孔,通过通过螺栓穿过高度调节腰型孔将高度固定支柱6固定在所述立架20上,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通过两侧U型槽口卡接在风挡模拟板3上,能够相对风挡模拟板3上下移动并通过螺钉固定。
如图1-3所示,立架20上设有角度调节支架1和高度固定支柱6,风挡模拟板3上端两侧分别连接角度调节支架1,角度调节支架1另一端设有腰型孔,螺钉穿过该腰型孔和立架定位孔,将角度调节支架1固定在立架上。角度调节支架1上端借助配重块和牵引机构,牵引角度调节支架1上端绕着Y向轴线旋转调整角度,到达指定位置后拧紧螺钉固定。风挡模拟板3下端两侧分别连接高度固定支柱6,高度固定支柱6设有Z向腰型孔,螺钉穿过腰型孔和立架上的定位孔,将高度固定支柱6固定在立架上。高度固定支柱6可通过高度调节扳手7旋转带动丝杆使其沿着导轨在Z向上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拧紧螺钉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风挡模拟治具30和屏幕模拟治具11将两个传感器组建装在试验台架上,能够在乘员侧气囊点爆实验时同时测定风挡反力及屏幕击打力,风挡反力力值可以用于前期分析风挡碎裂风险,屏幕击打力可以用于分析屏幕碎裂风险,有效提高设计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气囊展开夹具(8)和屏幕模拟治具(11),所述气囊展开夹具(8)设在所述底座(10)上,用于安装乘员侧气囊;
所述屏幕模拟治具(1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屏幕模拟治具(11)位于所述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前部,所述屏幕模拟治具(11)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组件,用于测量击打屏幕力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模拟治具(11)包括:屏幕模拟板(11.1)、屏幕固定支架(11.3)、固定立柱和固定板;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传感器(11.2)、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固定立柱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设置在所述固定立柱上,第二传感器(11.2)设置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上;所述屏幕固定支架(11.3)与所述第二传感器(11.2)连接,所述屏幕模拟板(11.1)设置在所述屏幕固定支架(11.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柱包括:屏幕移动立柱(12.5)和屏幕固定立柱(12.6);所述屏幕固定立柱(12.6)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屏幕移动立柱(12.5)可移动地设置在屏幕固定立柱(12.6),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设置在所述屏幕移动立柱(12.5)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包括:屏幕上固定板(12.7)和屏幕下固定板(12.8);所述屏幕下固定板(12.8)上设置孔位,使用螺钉穿过所述屏幕下固定板(12.8)和所述底座(10)上的底座夹板(101)的孔位,实现所述屏幕下固定板(12.8)在所述底座(10)上的固定;所述屏幕上固定板(12.7)上设有孔位,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屏幕上固定板(12.7)的孔位和所述屏幕下固定板(12.8)上的孔位,将所述屏幕上固定板(12.7)固定在所述屏幕下固定板(12.8)上;所述屏幕固定立柱(12.6)底部设有含有孔位的安装面,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屏幕固定立柱(12.6)底部安装面的孔位和屏幕上固定板(12.7),将所述屏幕固定立柱(12.6)设置在所述屏幕上固定板(12.7)上;
所述屏幕固定立柱(12.6)上设有立柱定位孔(1263),所述屏幕移动立柱(12.5)设有孔位,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屏幕移动立柱(12.5)和所述屏幕固定立柱(12.6)的立柱定位孔(1263),将所述屏幕移动立柱(12.5)固定在所述屏幕固定立柱(12.6)上;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11.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屏幕移动立柱(12.5)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架(20)和风挡模拟治具(30);
所述立架(20)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
所述风挡模拟治具(30)设置在所述立架(20)上;所述风挡模拟治具(30)位于所述乘员侧气囊展开方向的上部,所述风挡模拟治具(30)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用于测量击打风挡力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模拟治具(30)包括:角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风挡模拟板(3)和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一端连接在立架(20),另一端连接所述风挡模拟板(3)前端,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在立架上与所述风挡模拟板(3)后端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设在所述风挡模拟板(3)背面,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与所述风挡模拟板(3)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模拟板(3)上嵌有反力测定顶板(4),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与反力测定顶板(4)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4.1),第一传感器支架(4.2)和第一传感器固定板(4.3);所述第一传感器支架(4.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反力测定顶板(4)背面,所述第一传感器(4.1)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4.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上,所述第一传感器(4.1)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板(4.3)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测定顶板(4)背面设有若干不贯通所述反力测定顶板(4)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4.2)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4.2)孔位与所述螺纹孔,实现与所述反力测定顶板(4)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角度调节支架(1)和角度调节固定支柱(2),所述角度调节固定支柱(2)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架(20)上,所述角度调节支架(1)一端与所述风挡模拟板(3)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设有角度调节腰型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角度调节腰型孔将角度调节支架(1)固定在所述角度调节固定支柱(2)上,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度固定支柱(6),所述高度固定支柱(6)与所述风挡模拟板(3)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高度固定支柱(6)上还设有高度调节孔,通过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高度调节孔将高度固定支柱(6)固定在所述立架(20)上,
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支架(5)通过两侧U型槽口卡接在所述风挡模拟板(3)上,能够相对所述风挡模拟板(3)上下移动并通过螺钉固定。
CN202022801017.0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Active CN214010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1017.0U CN214010733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1017.0U CN214010733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0733U true CN214010733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1017.0U Active CN214010733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0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9717A (zh) * 2022-01-12 2022-05-10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点爆冲击力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9717A (zh) * 2022-01-12 2022-05-10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点爆冲击力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5955B2 (en) Test stand for the dynamic testing of an individual running gear component or of a complete axle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and also a method for testing upon said test stand
CN214010733U (zh) 一种用于测定乘员侧气囊展开作用力的试验台架
CN111912725A (zh) 一种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CN21157656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CN104502089A (zh) 一种检测汽车零部件抗弯刚度及吸能特性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8593309B (zh) 一种安全气囊静态试验装置
KR20080026817A (ko) 모의충돌시험용 공용대차
CN103439075A (zh) 车辆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动态冲击试验装置
CN207366219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测试装置
CN218865524U (zh) 一种电伺服驱动的减振器性能检测台
CN107884123A (zh) 一种用于测试台固定架的夹紧机构
CN111811838A (zh) 一种汽车无人驾驶试验模拟碰撞测定装置
KR20020039036A (ko) 차량의 현가계 가속 내구시험용 지그장치
CN107490487B (zh) 车门刚度试验装置
CN115876488A (zh) 一种汽车后托架总成疲劳试验装置
CN109211579A (zh) 柔性腿碰撞试验方法及碰撞用夹具
CN114459717A (zh) 安全气囊点爆冲击力测试装置
CN218156876U (zh) 一种座椅安全气囊通用点爆测试装置
CN220552617U (zh) 一种测量假人位移的点爆试验装置
CN208171599U (zh) 碰撞用夹具
CN208458927U (zh) 一种基于k&c试验台的电机装夹机构
CN218973838U (zh) 一种膝部气囊静态展开试验的工装
CN212844776U (zh) 一种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CN117109946A (zh) 汽车正面安全气囊静态起爆试验通用型平台
CN109357891B (zh) 一种多功能零部件试验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