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7663U -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7663U
CN214007663U CN202120001386.3U CN202120001386U CN214007663U CN 214007663 U CN214007663 U CN 214007663U CN 202120001386 U CN202120001386 U CN 202120001386U CN 214007663 U CN214007663 U CN 214007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crew
cylinder body
sealing washer
protecgu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013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林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Weisituo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Weisituo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Weisituo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Weisituo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013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7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7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7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包括缸体、支撑筒、端盖、尾部进气专用螺丝、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堵头螺丝、缓冲垫圈、前盖固定螺丝、唇型密封圈以及扁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缸体左侧设置有缓冲垫圈,缓冲垫圈左侧设置有唇型密封圈,唇型密封圈左侧设置有扁型密封圈,缸体右侧设置有端盖,端盖右侧设置有支撑筒,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气缸因位置限制而不可以更换维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避免焊渣飞溅到气管上损坏气管导致设备故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属于气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缸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出杆气缸是通过气缸前盖和后盖各设一个气孔通过PU软管与塑料快插接头连接控制伸出缩回,在实际使用中有焊割焊渣飞溅到PU软管和塑料快插接头上使其熔化,导致气缸不能正常运行。这时需要更换气管和接头进行维修,但是实际使用中为了不使焊渣飞出,气缸由后盖安装在后墙板且在后墙板预留只有气缸外径大小安装孔位用于气缸取出检修和前墙板只预留活塞杆伸出孔用于工作,墙板上、下、左、右全部焊死。如果气管和快插接头全部换成全金属的,则后墙板需要多打一个进气孔,不美观,若是一旦前盖出现漏气,由于都是金属管且预留维修孔只有气缸大,不好拆卸取出维修,综上所述按现有技术生产气缸,及其不适用该工况,现在急需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避免焊渣飞溅到气管上损坏气管导致设备故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包括缸体、前盖、后盖、支撑筒、端盖、活塞块、活塞杆、尾部进气专用螺丝、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堵头螺丝、缓冲垫圈、前盖固定螺丝、第一O型密圈、第二O型密圈、唇型密封圈以及扁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左侧设置有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左侧设置有唇型密封圈,所述唇型密封圈左侧设置有扁型密封圈,所述扁型密封圈左侧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左侧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左侧设置有前盖,所述前盖左侧设置有前盖固定螺丝,所述前盖固定螺丝下侧设置有堵头螺丝,所述缸体右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右侧设置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右侧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右侧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右侧设置有后盖固定专用螺丝,所述后盖固定专用螺丝下侧设置有尾部进气专用螺丝,所述尾部进气专用螺丝左侧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堵头螺丝环形侧面套装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和后盖均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分别与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和前盖固定螺丝相匹配,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等规格安装有两组,所述后盖底部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中心气孔,且中心气孔与缸体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进气专用螺丝与第一O型密封圈相套装,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等规格安装有两组,所述尾部进气专用螺丝内部开设有贯穿气孔,且贯穿气孔与缸体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缸体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分别与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和前盖固定螺丝相啮合,所述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和前盖固定螺丝均啮合有三组。
进一步地,所述唇型密封圈和缓冲垫圈均等规格设置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缸体、前盖、后盖、支撑筒、端盖、活塞块、活塞杆、尾部进气专用螺丝、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堵头螺丝、缓冲垫圈、前盖固定螺丝、唇型密封圈以及扁型密封圈,该设计将进出气孔均设置到气缸的尾部,这样进出气管均在气缸的尾部,从而避免焊渣飞溅到气管上,损坏气管,导致设备故障,解决了原有气缸因位置限制而不可以更换维修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于使用效果。
因前盖和后盖均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分别与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和前盖固定螺丝相匹配,第二O型密封圈等规格安装有两组,该设计方便对前盖和后盖进行安装固定,因唇型密封圈和缓冲垫圈均等规格设置有两组,该设计使气缸密封性更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避免焊渣飞溅到气管上损坏气管导致设备故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中:1-缸体、2-前盖、3-后盖、31-中心气孔、4-支撑筒、5-端盖、6-活塞块、7-活塞杆、8-尾部进气专用螺丝、9-后盖固定专用螺丝、10-堵头螺丝、11-缓冲垫圈、12-前盖固定螺丝、13-第一O型密圈、14-第二O型密圈、15-唇型密封圈、16-扁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包括缸体1、前盖2、后盖3、支撑筒4、端盖5、活塞块6、活塞杆7、尾部进气专用螺丝8、后盖固定专用螺丝9、堵头螺丝10、缓冲垫圈11、前盖固定螺丝12、第一O型密圈13、第二O型密圈14、唇型密封圈15以及扁型密封圈16,其特征在于:缸体1左侧设置有缓冲垫圈11,缓冲垫圈11左侧设置有唇型密封圈15,唇型密封圈15左侧设置有扁型密封圈16,扁型密封圈16左侧设置有活塞块6,活塞块6左侧设置有活塞杆7,活塞杆7左侧设置有前盖2,前盖2左侧设置有前盖固定螺丝12,前盖固定螺丝12下侧设置有堵头螺丝10,缸体1右侧设置有端盖5,端盖5右侧设置有支撑筒4,支撑筒4右侧设置有第二O型密圈14,第二O型密圈14右侧设置有后盖3,后盖3右侧设置有后盖固定专用螺丝9,后盖固定专用螺丝9下侧设置有尾部进气专用螺丝8,尾部进气专用螺丝8左侧设置有第一O型密圈13,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气缸因位置限制而不可以更换维修的问题。
堵头螺丝10环形侧面套装有密封圈,该设计提高了堵头螺丝10密封性,前盖2和后盖3均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分别与后盖固定专用螺丝9和前盖固定螺丝12相匹配,第二O型密圈14等规格安装有两组,后盖3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中心气孔31,且中心气孔31与缸体1相贯通,该设计方便对前盖2和后盖3进行安装固定,而中心气孔31方便压缩空气进入缸体1内部或从缸体1内部排出。
尾部进气专用螺丝8与第一O型密圈13相套装,第一O型密圈13等规格安装有两组,尾部进气专用螺丝8内部开设有贯穿气孔,且贯穿气孔与缸体1相贯通,该设计方便对缸体1进出气进行控制,缸体1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分别与后盖固定专用螺丝9和前盖固定螺丝12相啮合,后盖固定专用螺丝9和前盖固定螺丝12均啮合有三组,该设计方便对缸体1左右端面进行密封,唇型密封圈15和缓冲垫圈11均等规格设置有两组,该设计使气缸密封性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需要使活塞杆7伸出时,工作人员首先将中心气孔31借助外界耐压管道与外界压缩空气相接通,使外界压缩空气通过中心气孔31进入缸体1内部后腔室对活塞块6施加推力,同时缸体1前腔室压缩空气通过缸体1内部贯穿气孔经过尾部进气专用螺丝8排至外部,以此使活塞杆7伸出;当缸体1内部贯穿气孔经过尾部进气专用螺丝8与外界压缩空气相接通时,外界压缩空气会进入缸体1前腔室对活塞块6施加反向推力,与此同时,缸体1后腔室中压缩空气会通过中心气孔31排出至外部,以此使活塞杆7做收缩动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包括缸体、前盖、后盖、支撑筒、端盖、活塞块、活塞杆、尾部进气专用螺丝、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堵头螺丝、缓冲垫圈、前盖固定螺丝、第一O型密圈、第二O型密圈、唇型密封圈以及扁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左侧设置有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左侧设置有唇型密封圈,所述唇型密封圈左侧设置有扁型密封圈,所述扁型密封圈左侧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左侧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左侧设置有前盖,所述前盖左侧设置有前盖固定螺丝,所述前盖固定螺丝下侧设置有堵头螺丝,所述缸体右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右侧设置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右侧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右侧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右侧设置有后盖固定专用螺丝,所述后盖固定专用螺丝下侧设置有尾部进气专用螺丝,所述尾部进气专用螺丝左侧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螺丝环形侧面套装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后盖均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分别与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和前盖固定螺丝相匹配,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等规格安装有两组,所述后盖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中心气孔,且中心气孔与缸体相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进气专用螺丝与第一O型密封圈相套装,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等规格安装有两组,所述尾部进气专用螺丝内部开设有贯穿气孔,且贯穿气孔与缸体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分别与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和前盖固定螺丝相啮合,所述后盖固定专用螺丝和前盖固定螺丝均啮合有三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唇型密封圈和缓冲垫圈均等规格设置有两组。
CN202120001386.3U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Active CN214007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1386.3U CN214007663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1386.3U CN214007663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7663U true CN214007663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4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01386.3U Active CN214007663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7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07663U (zh)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CN204140344U (zh) 一种隔膜泵的密封结构
CN112503054A (zh) 一种通过气缸缸体内部构造实现气缸底部进出气的装置
CN201786808U (zh) 一种油缸结构
CN204879152U (zh) 一种带接头的燃气管
CN201568680U (zh) 一种带波纹管的伸缩节
CN201443488U (zh) 一种活塞式压缩机的填料结构
CN211550808U (zh) 天然气管接头
CN207796381U (zh) 一种外压自调节密封补偿器
CN209897480U (zh) 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系统
CN205654516U (zh) 一种密闭性好的沼气压缩机
CN202371175U (zh) 一种气动密封活接头
CN214742958U (zh) 一种双活塞气弹簧
CN202790965U (zh) 一种太阳能中空平板集热器的密封锁母及其集热器
CN220415665U (zh) 一种柱塞泵水封及柱塞泵
CN216950605U (zh) 一种高密封性气缸垫
CN211523132U (zh) 一种用于液压坝的高效率防漏油密封结构
CN213392967U (zh) 一种带增压补偿的液压锁紧缸
CN216845853U (zh) 一种新型胶圈密封换热器联箱
CN208816902U (zh) 一种耐高压的航空用不锈钢管
CN210545004U (zh) 一种工业溶剂加压装置
CN213840001U (zh) 一种聚乙烯承口管道
CN217875313U (zh) 一种超高压气瓶压力检测装置
CN213235614U (zh) 一种内置气腔储气节能油缸
CN207278453U (zh) 一种压缩机铜管用密封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