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5720U -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5720U
CN214005720U CN202022730352.6U CN202022730352U CN214005720U CN 214005720 U CN214005720 U CN 214005720U CN 202022730352 U CN202022730352 U CN 202022730352U CN 214005720 U CN214005720 U CN 214005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pile
section bar
wall
foundation structure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03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万曦
黄欣
卢炜槟
李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NC Huache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NC Huache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NC Huache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NC Huache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03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5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5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5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包括地基框架以及设置于地基框架的地桩本体,所述地桩本体包括管桩以及固定连接于管桩的桩头,所述管桩的外壁设置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设置有多组且绕管桩的轴线均布,每组所述固定爪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外壁的第一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的下端面的限位块,第一固定块、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卡槽。本申请具有提高地桩本体的抗沉降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指的是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基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生活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大型住宅楼、商场也随之拔地而起,在各种地基处理和基础工作中,必须要加固土体,使之能够增加地基结构强度。
目前,公开号CN110528553A为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拆装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X横梁、若干平行设置的Y横梁和若干地桩,所述X横梁和Y横梁垂直交叉设置,所述X横梁与Y横梁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盘,所述地桩通过一安装盘安装于连接盘下表面,所述相邻的X横梁通过连接盘连接,所述Y横梁与连接盘之间通过连接件安装连接。
针对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上述的地基结构中地桩的抗沉降性较低,地桩受到上部建筑的重载荷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提高地桩本体的抗沉降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包括地基框架以及设置于地基框架的地桩本体,所述地桩本体包括管桩以及固定连接于管桩的桩头,所述管桩的外壁设置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设置有多组且绕管桩的轴线均布,每组所述固定爪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外壁的第一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的下端面的限位块,第一固定块、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桩的外壁设置有固定爪,固定爪由第一固定块和限位块组成,第一固定块、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卡槽,从而提高管桩与地层土体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与地层之间的结合度,固定爪上的卡槽开口向下设置,有效提高管桩的抗沉降性,固定爪设置有多组且绕管桩的轴线均布,地桩所受的载荷应力通过固定爪平均分散至四周,进而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管桩内设置有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丝杆,所述丝杆螺纹套设有滑动座,所述管桩的外壁铰接有铰接杆,滑动座与铰接杆之间设置有两端对应铰接于滑动座和铰接杆的驱动杆,所述铰接杆设置有多根且绕管桩的轴线均布,所述驱动杆相对应设置有多根,所述管桩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供驱动杆滑移穿过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杆,滑动座由于驱动杆、铰接杆的转动限制沿丝杆的轴线方向滑移,实现铰接杆的开合,当地桩本体插设于土层时,转动丝杆驱动滑动座朝靠近铰接杆方向滑移,通过驱动杆带动加强杆的自由端转动,使得铰接杆的长度方向与管桩的径向平行,从而提高地桩本体下部与土层的咬合强度,加强管桩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进一步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管桩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供丝杆的顶部穿设的固定环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固定环外壁与管桩内壁之间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固定板上设置有穿设于定位孔的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桩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为丝杆的上部提供支撑载体,提高丝杆的稳定性,固定板上开设有定位孔,供插设钢筋,对钢筋进行有效定位,提高地桩本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操作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操作手轮,增大转动丝杆的扭矩,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对丝杆进行转动操作,操作手轮与丝杆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后续对管桩内部进行混凝土浇筑。
优选的,所述地基框架为矩形,所述地基框架包括一对沿横向设置的第一型材、一对沿纵向设置的第二型材以及四个连接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连接座,所述管桩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连接座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实现地桩本体与地基框架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均为槽钢,所述连接座包括一对呈上下分布的横板、固定连接于两横板中部之间的竖板以及固定连接于竖板且位于两横板之间嵌入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槽部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型材与连接座之间、第二型材与连接座之间均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座将第一型材、第二型材连接成一整体,增强整体结构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相邻所述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设置有支撑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有支撑梁,进一步提高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槽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支撑梁包括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连接块的支撑套筒以及沿轴向滑移插设于支撑套筒的滑动杆,所述支撑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母套,所述滑动杆为螺纹穿设于螺母套的螺纹杆,滑动杆的一端铰接于另外一个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连接块的安装距离具有较大的误差,根据两连接块的安装距离通过转动螺母套,从而调节滑动杆与支撑套筒的相对滑移位置,从而实现对支撑梁进行长度调节,即可使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型材以及第二型材连接在一起,提高安装支撑梁的便捷性以及安装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管桩的外壁设置有固定爪,固定爪由第一固定块和限位块组成,第一固定块、限位块以及管桩外壁之间形成卡槽,从而提高管桩与地层土体的咬合强度,提高管桩与地层之间的结合度,固定爪上的卡槽开口向下设置,有效提高管桩的抗沉降性,固定爪设置有多组且绕管桩的轴线均布,地桩所受的载荷应力通过固定爪平均分散至四周,进而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通过驱动杆带动加强杆的自由端转动,使得铰接杆的长度方向与管桩的径向平行,从而提高地桩本体下部与土层的咬合强度,加强管桩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进一步提高复合桩基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座以及地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管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基框架;11、第一型材;12、第二型材;13、连接座;131、横板;132、竖板;133、第二固定块;14、连接柱;15、第二法兰;16、连接块;17、支撑梁;171、支撑套筒;172、滑动杆;173、螺母套;2、地桩本体;21、管桩;22、桩头;23、第一法兰;24、丝杆;241、定位柱;25、滑动座;26、铰接杆;27、驱动杆;28、滑槽;29、钢筋;3、固定爪;31、第一固定块;32、限位块;33、卡槽;4、支撑架;41、固定环;42、固定板;43、定位孔;5、操作手轮;5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参照图1,包括地基框架1以及设置于地基框架1的地桩本体2,地基框架1为矩形。
参照图1、图2,地基框架1包括一对沿横向设置的第一型材11、一对沿纵向设置的第二型材12以及四个连接于第一型材11和第二型材12的连接座13,四个连接座13分别位于地基框架1的四个拐角处。第一型材11、第二型材12均为槽钢,连接座13包括一对呈上下分布的横板131、固定连接于两横板131中部之间的竖板132以及固定连接于竖板132且位于两横板131之间嵌入于第一型材11、第二型材12的槽部的第二固定块133,第二固定块133设置有两块且沿竖板132对称分布。横板131上螺纹连接有分别穿设于第一型材11、第二型材12以及第二固定块133的高强螺栓。位于下方的横板131的下端面凸出固定有连接柱14,连接柱14设置有第二法兰15。
第一型材11、第二型材12的槽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块16,相邻第一型材11与第二型材12之间设置有支撑梁17。支撑梁17包括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连接块16的支撑套筒171以及沿支撑套筒171的轴向滑移插设于支撑套筒171的滑动杆172,支撑套筒17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母套173,滑动杆172为螺纹穿设于螺母套173的螺纹杆,滑动杆172的一端铰接于另外一个连接块16。
参照图2、图3,地桩本体2包括轴线呈竖向设置的管桩21以及固定连接于管桩21下端部的桩头22,桩头22为锥形结构,桩头22的横截面从上往下逐渐变小。管桩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法兰23,第一法兰23、第二法兰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连接座13与地桩本体2的固定安装。管桩21位于其中部和上部的外周壁设置有固定爪3,固定爪3设置有多组且绕管桩21的轴线均布,每组固定爪3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21外壁的第一固定块3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1的下端面的限位块32,第一固定块31、限位块32以及管桩21外壁之间形成卡槽33。
参照图3、图4,管桩21内设置有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丝杆24,丝杆24与管桩21的轴线重合,丝杆24的上端凸出设置有方形定位柱241,丝杆24上设置有操作手轮5,操作手轮5上设置有供定位柱241插设的方形定位槽51,实现丝杆24与操作手轮5的可拆卸连接。丝杆24上同轴螺纹套设有滑动座25。管桩21的下端外周壁铰接有铰接杆26,滑动座25与铰接杆26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对应铰接于滑动座25和铰接杆26的驱动杆27。铰接杆26设置有多根且绕管桩21的轴线均布,驱动杆27相对应设置有多根,本实施例中,铰接杆26和驱动杆27的数量均为四根,管桩21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供驱动杆27滑移穿过的滑槽28。
参照图4、图5,管桩2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包括供丝杆24的顶部穿设的固定环41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固定环41外壁与管桩21内壁之间的固定板42,本实施例中,固定板42的数量为4个,相邻两个固定板42之间具有浇筑口,固定板42上开设有定位孔43,固定板42上设置有穿设于定位孔43的钢筋29,钢筋29的下端部抵接于管桩21的底部内壁,管桩21内浇注有混凝土。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的施工过程为:在基坑开设完成后,桩头22向下将管桩21打入基坑底部土体设计标高,然后通过操作手轮5驱动丝杆24转动,带动滑动座25朝靠近加强杆方向滑移,通过驱动杆27带动铰接杆26的自由端转动,使得铰接杆26的长度方向与管桩21的径向平行,向管桩21内部以及管桩21外壁与基坑之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将连接座13上的第二法兰15与管桩21上的第一法兰23固定连接,搭设第一型材11和第二型材12以及支撑梁17。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框架(1)以及设置于地基框架(1)的地桩本体(2),所述地桩本体(2)包括管桩(21)以及固定连接于管桩(21)的桩头(22),所述管桩(21)的外壁设置有固定爪(3),所述固定爪(3)设置有多组且绕管桩(21)的轴线均布,每组所述固定爪(3)包括固定连接于管桩(21)外壁的第一固定块(3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1)的下端面的限位块(32),第一固定块(31)、限位块(32)以及管桩(21)外壁之间形成卡槽(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21)内设置有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丝杆(24),所述丝杆(24)螺纹套设有滑动座(25),所述管桩(21)的外壁铰接有铰接杆(26),滑动座(25)与铰接杆(26)之间设置有两端对应铰接于滑动座(25)和铰接杆(26)的驱动杆(27),所述铰接杆(26)设置有多根且绕管桩(21)的轴线均布,所述驱动杆(27)相对应设置有多根,所述管桩(21)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供驱动杆(27)滑移穿过的滑槽(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2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包括供丝杆(24)的顶部穿设的固定环(41)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固定环(41)外壁与管桩(21)内壁之间的固定板(42),固定板(42)上开设有定位孔(43),固定板(42)上设置有穿设于定位孔(43)的钢筋(2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4)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操作手轮(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框架(1)为矩形,所述地基框架(1)包括一对沿横向设置的第一型材(11)、一对沿纵向设置的第二型材(12)以及四个连接于第一型材(11)和第二型材(12)的连接座(13),所述管桩(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法兰(23),所述连接座(13)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设置有第二法兰(15),所述第一法兰(23)、第二法兰(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11)、第二型材(12)均为槽钢,所述连接座(13)包括一对呈上下分布的横板(131)、固定连接于两横板(131)中部之间的竖板(132)以及固定连接于竖板(132)且位于两横板(131)之间嵌入于第一型材(11)、第二型材(12)的槽部的第二固定块(133),所述第一型材(11)与连接座(13)之间、第二型材(12)与连接座(13)之间均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型材(11)与第二型材(12)之间设置有支撑梁(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11)、第二型材(12)的槽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块(16),所述支撑梁(17)包括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连接块(16)的支撑套筒(171)以及沿轴向滑移插设于支撑套筒(171)的滑动杆(172),所述支撑套筒(17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母套(173),所述滑动杆(172)为螺纹穿设于螺母套(173)的螺纹杆,滑动杆(172)的一端铰接于另外一个连接块(16)。
CN202022730352.6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Active CN214005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0352.6U CN214005720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0352.6U CN214005720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5720U true CN214005720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0352.6U Active CN214005720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57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2624A (zh) * 2021-12-21 2022-03-25 安徽元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外载负荷结构的建筑施工用地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2624A (zh) * 2021-12-21 2022-03-25 安徽元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外载负荷结构的建筑施工用地锚装置
CN114232624B (zh) * 2021-12-21 2023-10-20 亚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外载负荷结构的建筑施工用地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86489U (zh) 大直径桩基钢筋笼孔口吊挂调节装置
CN208105259U (zh) 一种建筑工程锚杆施工装置
CN214005720U (zh) 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
CN215107488U (zh) 一种钢柱安装的抱箍校正结构
CN206591449U (zh) 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更换的抱箍式自动调平锚固装置
CN206554254U (zh) 一种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铰接柱脚结构
CN211446992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支撑组件
CN205531437U (zh) 核心筒钢柱支撑
CN210712857U (zh) 一种易装拆式基坑支护结构
CN203924352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钢柱柱脚
CN214005723U (zh) 一种钢管支架砼基础结构
CN110963420B (zh) 一种塔吊支撑梁的支座连接结构
CN208251060U (zh) 一种柔性桩复合地基结构
CN214656980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的桩基加固结构
CN114808973A (zh) 基于基坑盖件的提高钢筋笼对中性的基坑施工方法
CN110397303B (zh) 一种建筑加固结构
CN212506358U (zh) 土木工程柱型基桩结构
CN212760872U (zh) 一种可调式安装支架结构
CN211257784U (zh) 一种免穿墙悬挑型钢固定结构
CN110700106B (zh) 一种桥梁建造桥墩浇筑钢模板加固结构
CN113605439A (zh) 一种格构钢承台式塔吊基础
CN209082344U (zh) 一种斜拉式大跨度钢结构梁架
CN215562025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的加固装置
CN214402427U (zh) 一种用于凹凸槽方矩管的组合桁架
CN218373915U (zh) 软地基道路施工加固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