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4717U - 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4717U
CN214004717U CN202022255792.0U CN202022255792U CN214004717U CN 214004717 U CN214004717 U CN 214004717U CN 202022255792 U CN202022255792 U CN 202022255792U CN 214004717 U CN214004717 U CN 214004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shell
plate
annealing
window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57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青
乔东博
胡欣宇
李子俊
陆永利
姚艳茹
孙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557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4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4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4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属于冷轧技术领域。所述退火炉炉壳装置包括:第一炉壳、第二炉壳及筋板;所述第一炉壳通过所述筋板与所述第二炉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炉壳与所述第二炉壳相通,所述第一炉壳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炉壳的尺寸相一致;其中,所述筋板中部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炉壳的宽度,所述窗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炉壳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退火炉炉壳装置可以避免退火炉安装施工期间,气密试验影响耐材衬板施工工期,不需气密试验完成后再安装耐材衬板,施工便捷,保证炉子的保温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立式退火炉生产线在建设阶段炉区需要各段之间从炉壳上焊接隔板,对炉体进行气密性试验。在进行气密试验前,隔板位置不能够安装耐材,气密试验结束后对隔板进行切除,再安装耐材和内第一衬板,气密试验周期一般较长,退火炉耐材安装需要对隔板位置预留,严重影响耐材安装施工工期。
而且,随着炉龄的增长,炉区可能出现炉体或者管道焊缝开裂现象导致退火炉内氧含量高,最终导致带钢出现质量缺陷,需要重新对退火炉进行气密试验。如果按照建设期对炉体进行气密性试验,现场需要破坏性拆除耐材及第一衬板,焊接隔板进行试验,试验结束过后重新恢复耐材和第一衬板。在线做气密试验时拆装隔板,需要频繁拆装耐材及第一衬板,施工时间长,施工困难;同时回装耐材不是整体耐材,容易出现耐材回装不到位情况,对炉子保温性能影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退火炉安装施工期间气密试验影响耐材第一衬板施工工期,在线做气密试验时需要频繁拆装隔板、耐材及第一衬板,施工时间长,施工困难,在线进行气密试验回装耐材不是整体耐材,容易出现耐材回装不到位,对炉子保温性能影响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包括:第一炉壳、第二炉壳及筋板;所述第一炉壳通过所述筋板与所述第二炉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炉壳与所述第二炉壳相通,所述第一炉壳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炉壳的尺寸相一致;其中,所述筋板中部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炉壳的宽度,所述窗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炉壳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壳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衬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第一炉壳之间设置有第一耐火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板朝向所述筋板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筋板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板朝向所述第一炉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衬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炉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退火炉炉壳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炉壳及所述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及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炉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第一炉壳通过筋板与第二炉壳固定连接,第一炉壳与第二炉壳相通,第一炉壳的尺寸与第二炉壳的尺寸相一致,筋板中部开设有窗口,窗口的宽度小于第一炉壳的宽度,窗口的长度小于第一炉壳的长度,所以,当要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可以直接在窗口内安装隔板,将窗口封堵,避免退火炉安装施工期间,气密试验影响耐材第一衬板施工工期,在线进行气密试验时,不需拆装耐材及第一衬板,施工便捷,保证炉子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退火炉炉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火炉炉壳装置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火炉炉壳装置的B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包括:第一炉壳1、第二炉壳2及筋板3。
第一炉壳1通过筋板与第二炉壳2固定连接。
第一炉壳1与第二炉壳2相通,第一炉壳1的尺寸与第二炉壳2的尺寸相一致。
其中,筋板3中部开设有窗口4,窗口4的宽度小于第一炉壳1的宽度,窗口4的长度小于第一炉壳1的长度。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炉壳1通过筋板与第二炉壳2固定连接,第一炉壳1与第二炉壳2相通,第一炉壳1的尺寸与第二炉壳2的尺寸相一致,筋板3中部开设有窗口4,窗口4的宽度小于第一炉壳1的宽度,窗口4的长度小于第一炉壳1的长度,所以,当要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可以直接在窗口4内安装隔板,将窗口4封堵,避免退火炉安装施工期间,气密试验影响耐材第一衬板施工工期,在线进行气密试验时,不需拆装耐材及第一衬板,施工便捷,保证炉子的保温性能。
其中,筋板3材质采用不锈钢板,筋板3厚度≥10mm,防止筋板3处无耐材,在炉区加热后出现变形情况。
具体地,第一炉壳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衬板5。第一衬板5与第一炉壳1之间设置有第一耐火材料6,通过第一衬板5包裹第一耐火材料6。
其中,第一耐火材料6可以采用耐火砖或保温棉。
第一衬板5朝向筋板3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封板7;第一封板7与筋板3贴合。第一封板7朝向第一炉壳1,第一封板7与第一衬板5垂直,保证第一衬板5能够完全包裹第一耐火材料6。
第一衬板5通过第一连接件8与第一炉壳1固定连接。
第一衬板5与第一连接件8之间设置有第一压板9,保证第一衬板5与第一炉壳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连接件8可采用锚固钉,第一压板9设置在锚固钉的螺帽与第一衬板5之间。
具体地,第二炉壳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衬板。第二衬板与第二炉壳2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火材料,通过第二衬板包裹第二耐火材料。其中,第二耐火材料可以采用耐火砖或保温棉。第二衬板朝向筋板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封板;第二封板与筋板贴合。第二封板朝向第二炉壳2,第二封板与第二衬板垂直,保证第二衬板能够完全包裹第二耐火材料6。
第二衬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炉壳2固定连接。第二衬板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压板,保证第二衬板与第二炉壳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其中,第二连接件可采用锚固钉,第二压板设置在锚固钉的螺帽与第二衬板之间。
具体地,退火炉炉壳装置还包括:支撑板10。
支撑板10分别与第一炉壳1及筋板3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板10将第一炉壳1与筋板3连接为一体,保证稳定性。
支撑板10包括:第一板10-1及第二板10-2。
第一板10-1与第一炉壳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10-1可通过焊接与第一炉壳1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第二板10-2与筋板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10-2可通过焊接与筋板3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板10-2与第一板10-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10-2可与第一板10-1一体成型。第二板10-2与第一板10-1垂直。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壳、第二炉壳及筋板;
所述第一炉壳通过所述筋板与所述第二炉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炉壳与所述第二炉壳相通,所述第一炉壳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炉壳的尺寸相一致;
其中,所述筋板中部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炉壳的宽度,所述窗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炉壳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炉壳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衬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第一炉壳之间设置有第一耐火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衬板朝向所述筋板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封板;
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筋板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封板朝向所述第一炉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衬板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衬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炉壳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压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炉壳装置还包括: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炉壳及所述筋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退火炉炉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及第二板;
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炉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垂直。
CN202022255792.0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Active CN214004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5792.0U CN21400471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5792.0U CN21400471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4717U true CN214004717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9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5792.0U Active CN21400471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4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04717U (zh) 一种退火炉炉壳装置
CN217081735U (zh)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CN105865207A (zh) 一种适于阳极焙烧炉的顶部保温装置
CN2893373Y (zh) 直埋式真空蒸汽保温管件
CN101280955B (zh) 外燃式热风炉加热保温方法
CN208764926U (zh) 一种烧嘴连接结构
CN207162591U (zh) 一种用于锅炉底部支撑的柔性密封保温装置
CN201144212Y (zh) 干熄焦炉用隔热水封槽
CN206919680U (zh) 一种工业炉圆形检修口的密封结构
CN201196483Y (zh) 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
CN219178279U (zh) 一种耐火复合隔热模块
JPS6159113A (ja) ガス用の通路を構成する炉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4535058U (zh) 一种耐高温锅炉烟道连接膨胀器
CN210399543U (zh) 一种热风炉顶温热电偶安装装置
CN207936765U (zh) 节能型防爆门异型件及防爆门
CN2299241Y (zh) 锅炉炉墙密封罩
CN215673988U (zh) 一种装配式成品耐火风管
CN205228134U (zh) 一种高温熔盐电解槽密封式外加热炉
CN219315052U (zh) 一种金属靶材原胚热处理装置
CN212227092U (zh)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JP4358565B2 (ja) コークス炉上昇管の基部構造
CN202246405U (zh) 一种玻璃生产线退火窑内风管的连接结构
JPS6213392B2 (zh)
CN204676130U (zh) 一种助燃空气管道以及安装有该助燃空气管道的不锈钢罩式退火炉
CN210218929U (zh) 穿墙管保温及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