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7092U -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7092U
CN212227092U CN202020796501.6U CN202020796501U CN212227092U CN 212227092 U CN212227092 U CN 212227092U CN 202020796501 U CN202020796501 U CN 202020796501U CN 212227092 U CN212227092 U CN 212227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ll structure
economizer
aluminum silicate
refractory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65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兵
谷东梅
白正青
应锋
汪会林
杨志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965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7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7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7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涉及锅炉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冷却包墙结构和敷设于冷却包墙结构外侧的轻质外保温结构;冷却包墙结构为全膜式壁结构,即在省煤器区域四周形成的汽冷包墙结构或水冷包墙结构,冷却包墙结构吊挂在省煤器区域的顶板梁上,冷却包墙结构配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使通过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向冷却包墙结构内通入流动蒸汽或水进行冷却;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省煤器区域漏风现象的技术问题,并可有效减轻锅炉整体设计重量,在检修及更换省煤器管屏时仅需对汽冷包墙拆除恢复,无需烘炉,可快速完成省煤器区域保温密封结构安装,可达到理想密封效果,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供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省煤器作为锅炉的重要传热部件之一,其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下部用于回收所排烟的余热的一种装置,进而可以达到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的作用。由于该部件属于承压部件,其制造及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锅炉的高效、安全运行;常见的省煤器有钢管式和铸铁式两种,钢管式就是采用一组或多组的蛇形管和集箱组成,外部利用钢架、护板、炉墙进行密封,大多现场安装;对于铸铁省煤器基本上全部是现场安装,管子与弯头现场螺栓连接,省煤器位于锅炉尾部烟道内,无论是钢管省煤器还是铸铁省煤器,其密封性能尤为重要。
常规高温高压以下级别锅炉省煤器区域烟气温度在300℃-700℃之间,其保温方式如图 6所示,具体包括护板8与在护板内侧敷设保温浇注料9,以护板炉墙加内侧保温浇注料方式进行保温,但根据本申请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上述保温方式至少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保温浇注料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裂纹,检测其漏风率高达2%,造成密封效果不好,而保温效果下降,锅炉散热损失增加,且不易修复;另一方面,在省煤器使用过程中若更换省煤器管屏需对保温浇注料先拆除后恢复且需要烘炉,检修维护困难;同时保温浇注料容重较重且浇筑厚度较厚,显著增加锅炉整体设计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省煤器区域保温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目的在于省煤器区域保温采用新型冷却包墙结构加轻质外保温结构,以达到长时间较好的密封效果,解决现有省煤器区域漏风现象;且采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敷设轻质保温材料,可有效减轻锅炉整体设计重量,在检修及更换省煤器管屏时仅需对汽冷包墙拆除恢复,无需烘炉,可快速完成省煤器区域保温密封结构安装,并达到理想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包括冷却包墙结构和敷设于冷却包墙结构外侧的轻质外保温结构;所述冷却包墙结构为全膜式壁结构,即为在省煤器区域四周形成的汽冷包墙结构或水冷包墙结构,所述冷却包墙结构吊挂在省煤器区域的顶板梁上,在冷却包墙结构的内侧形成省煤器高烟道,在省煤器高烟道内布置有省煤器管屏及省煤器集箱,在冷却包墙结构上形成有供省煤器集箱出口端部穿过的通孔;所述冷却包墙结构配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使通过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向冷却包墙结构内通入流动蒸汽或水进行冷却。
本技术方案采用省煤器区域布置膜式壁结构的冷却包墙结构,同时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敷设的轻质外保温结构进行保温密封,将冷却包墙结构吊挂在省煤器区域的顶板梁上,如此其所有受内部热量影响能够自由膨胀,并可通过通入冷却包墙结构内的流动蒸汽或水进行冷却,冷却介质吸收的热量可重复利用,实现能源回收;本技术方案取代了现有通过在护板内侧敷设保温浇注料进行保温的方式,可有效避免在保温浇注料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裂纹的问题,同时避免保温浇注料拆除后恢复需烘炉的问题,既具有较好的保温密封效果,又可有效减轻锅炉整体设计重量,在检修及更换省煤器管屏时仅需对汽冷包墙拆除恢复,无需烘炉,可快速完成省煤器区域保温密封结构安装,并达到理想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冷却介质进口设于所述冷却包墙结构的下端,所述冷却介质进口设于所述冷却包墙结构的上端。由此冷却介质由下而上流动,便于控制流速以进行充分换热;作为优选,在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均配置有开关阀门,避免异物进入冷却包墙结构腔室内。
优选地,所述轻质外保温结构的材质至少包括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和硅酸铝耐火纤维毯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轻质外保温结构包括设于冷却包墙结构外侧的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毯,硅酸铝耐火纤维毯通过紧固结构固定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轻质外保温结构包括沿靠近冷却包墙结构外侧依次设置的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毯和玻璃棉板,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硅酸铝耐火纤维毯和玻璃棉板通过紧固结构固定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壁上。
优选地,在所述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内充填有耐火胶泥。
优选地,所述紧固结构包括铁丝网、弹性压板和均匀布置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壁上的支撑钉,支撑钉垂直固定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壁上,所述轻质外保温结构扣接在支撑钉上,在轻质外保温结构外侧铺设铁丝网并通过弹性压板将铁丝网压紧在支撑钉上。
优选地,在铁丝网的外侧铺设有一层外护板,外护板通过抽芯铝铆钉固定在支撑钉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省煤器区域护板替换成新型冷却包墙结构加轻质外保温结构,即在省煤器区域四周形成全膜式壁结构,由此其所有受热面能够依靠自身支撑,受内部热量影响能够自由膨胀,长期使用同样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可有效避免现有保温浇注料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裂纹导致漏风的情况,进而提高省煤器区域保温效果。
2.本实用新型冷却包墙结构为在省煤器区域四周形成汽冷包墙结构或水冷包墙结构的膜式壁结构,可通过通入冷却包墙结构内的流动蒸汽或水进行冷却,冷却介质吸收的热量可重复利用,实现锅炉散失热量回收利用;且冷却包墙结构可根据实际大小与运输条件进行分屏现场组装,拆卸安装方便。
3.本实用新型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敷设轻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可有效避免现有保温浇注料拆除后恢复需烘炉的问题,既具有较好的保温密封效果,又可有效减轻锅炉整体设计重量,在检修及更换省煤器管屏时仅需对汽冷包墙拆除恢复,无需烘炉,可快速完成省煤器区域保温密封结构安装,并达到理想密封效果,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图1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轻质外保温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轻质外保温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省煤器区域保温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省煤器区域;A1-高温烟气进口;A2-高温烟气出口; 2-省煤器管屏;3-汽冷包墙结构;4-轻质外保温结构;41-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2-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43-玻璃棉板;51-铁丝网;52-支撑钉;53-弹性压板;6-外护板;7-省煤器集箱出口端部;8-省煤器区域护板;9-保温浇注料;10-水冷包墙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包括冷却包墙结构和敷设于冷却包墙结构外侧的轻质外保温结构4;冷却包墙结构为全膜式壁结构,即为在省煤器区域1四周形成的汽冷包墙结构3或水冷包墙结构10,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包墙结构以汽冷包墙结构3为例,汽冷包墙结构3通过现有吊挂装置吊挂在省煤器区域1的顶板梁上,其受热能够向下自由膨胀,在汽冷包墙结构3的内侧形成省煤器高烟道,图1中A1示出了高温烟气进口,A2示出了高温烟气出口;在高烟道内布置有省煤器管屏2及省煤器集箱,在汽冷包墙结构3上形成有供省煤器集箱出口端部7穿过的通孔,如此便于保温密封结构拆除;汽冷包墙结构3配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作为本实施例优选,冷却介质进口(未示出)设于汽冷包墙结构3的下端,冷却介质进口 (未示出)设于汽冷包墙结构3的上端,以使通过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向汽冷包墙结构3内通入流动蒸汽进行冷却;本实施例提供的汽冷包墙结构3壳体材质常规采用管材20G,具体并不局限于此,也可根据省煤器区域1不同使用温度及压力选用 20/GB3087-2015 15CrMoG及12Cr1MoVG等材料。
由上所述,本实施例保温密封结构采用省煤器区域1布置膜式壁结构的汽冷包墙结构3,同时在汽冷包墙结构3外侧敷设的轻质外保温结构4进行保温密封,将汽冷包墙结构3吊挂在省煤器区域1的顶板梁上,如此其所有受内部热量影响能够自由膨胀,并可通过通入汽冷包墙结构3内的流动蒸汽进行冷却,冷却介质吸收的热量可重复利用,实现能源回收。
本实施例保温密封结构采用的轻质外保温结构4的材质至少包括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 42和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1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轻质外保温结构4包括设于汽冷包墙结构3外侧的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1,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1通过紧固结构固定在汽冷包墙结构3外侧壁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结构包括镀锌铁丝网51、弹性压板53和均匀布置在汽冷包墙结构3外侧壁上的支撑钉52,支撑钉52垂直固定在汽冷包墙结构外侧壁上,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1扣接在支撑钉52上,在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1外侧铺设铁丝网51并通过弹性压板53将铁丝网51压紧在支撑钉52上。
为使得轻质外保温结构4在汽冷包墙结构3外侧壁压接更加稳定,本实施例在镀锌铁丝网51的外侧铺设有一层外护板6,外护板6通过抽芯铝铆钉固定在铁丝网51外侧的支撑钉52上,外护板6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彩钢板。
由上所述,本实施例保温密封结构取代了现有通过在护板内侧敷设保温浇注料进行保温的方式,可有效避免在保温浇注料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裂纹的问题,同时避免保温浇注料拆除后恢复需烘炉的问题,既具有较好的保温密封效果,又可有效减轻锅炉整体设计重量,在检修及更换省煤器管屏2时仅需对汽冷包墙拆除恢复,无需烘炉,可快速完成省煤器区域1保温密封结构安装,并达到理想密封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包墙结构以水冷包墙结构10为例,以使向水冷包墙结构10内通入流动水进行冷却,为获得更好的密封保温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轻质外保温结构4包括沿靠近水冷包墙结构10外侧依次设置的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42、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1和玻璃棉板43,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42、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1和玻璃棉板43通过紧固结构固定在水冷包墙结构10外侧壁上,同时在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42内充填有耐火胶泥,以使轻质外保温结构4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结构包括镀锌铁丝网51、弹性压板53和均匀布置在水冷包墙结构 10外侧壁上的支撑钉52,支撑钉52垂直固定在水冷包墙结构10外侧壁上,充填有耐火胶泥的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42紧贴在水冷包墙结构10外侧壁,硅酸铝耐火纤维毯41和玻璃棉板43依次扣接在支撑钉52上,在玻璃棉板43外侧铺设铁丝网51并通过弹性压板53将铁丝网51压紧在支撑钉52上,以使轻质外保温结构4与水冷包墙结构10固接稳定。
同时,为使得轻质外保温结构4在水冷包墙结构10外侧壁压接更加稳定,本实施例在镀锌铁丝网51的外侧铺设有一层外护板6,外护板6通过抽芯铝铆钉固定在铁丝网51外侧的支撑钉52上,外护板6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彩钢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省煤器区域1护板替换成新型冷却包墙结构加轻质外保温结构4,即在省煤器区域1四周形成全膜式壁结构,由此其所有受热面能够依靠自身支撑,受内部热量影响能够自由膨胀,长期使用同样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可有效避免现有保温浇注料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裂纹导致漏风的情况,进而提高省煤器区域1保温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敷设轻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可有效避免现有保温浇注料拆除后恢复需烘炉的问题,既具有较好的保温密封效果,又可有效减轻锅炉整体设计重量,在检修及更换省煤器管屏2时仅需对汽冷包墙拆除恢复,无需烘炉,可快速完成省煤器区域1保温密封结构安装,并达到理想密封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包墙结构和敷设于冷却包墙结构外侧的轻质外保温结构;所述冷却包墙结构为全膜式壁结构,即为在省煤器区域四周形成的汽冷包墙结构或水冷包墙结构,所述冷却包墙结构吊挂在省煤器区域的顶板梁上,在所述冷却包墙结构的内侧形成省煤器高烟道,在省煤器高烟道内布置有省煤器管屏及省煤器集箱,在冷却包墙结构上形成有供省煤器集箱出口端部穿过的通孔;所述冷却包墙结构配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使通过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向冷却包墙结构内通入流动蒸汽或水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设于所述冷却包墙结构的下端,所述冷却介质进口设于所述冷却包墙结构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外保温结构的材质至少包括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和硅酸铝耐火纤维毯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外保温结构包括设于冷却包墙结构外侧的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毯,硅酸铝耐火纤维毯通过紧固结构固定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外保温结构包括沿靠近冷却包墙结构外侧依次设置的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一层硅酸铝耐火纤维毯和玻璃棉板,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硅酸铝耐火纤维毯和玻璃棉板通过紧固结构固定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酸铝耐火纤维散棉内充填有耐火胶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包括铁丝网、弹性压板和均匀布置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壁上的支撑钉,支撑钉垂直固定在冷却包墙结构外侧壁上,所述轻质外保温结构扣接在支撑钉上,在轻质外保温结构外侧铺设铁丝网并通过弹性压板将铁丝网压紧在支撑钉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铁丝网的外侧铺设有一层外护板,外护板通过抽芯铝铆钉固定在支撑钉上。
CN202020796501.6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Active CN212227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6501.6U CN212227092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6501.6U CN212227092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7092U true CN212227092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26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6501.6U Active CN212227092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7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27092U (zh) 一种适用于省煤器区域新型保温密封结构
CN110886665A (zh) 一种基于斯特林机的高温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及斯特林机
CN201825987U (zh) 一种新型的耐高温保护气体密封装置
CN207162591U (zh) 一种用于锅炉底部支撑的柔性密封保温装置
CN207147301U (zh) 一种急冷换热器管板隔热结构
CN206944763U (zh) 一种燃气灶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3309873U (zh) 增压锅炉的穿墙双密封结构
CN209370684U (zh) 一种耐高温补偿器
CN207591139U (zh) 散热制冷型双面防火墙
CN217715928U (zh) 一种用于方箱炉炉顶的密封结构
CN208042519U (zh) 卧式燃油气热载体加热炉
CN215337765U (zh) 一种浇铸埋管式低应力高效换热装置
CN201196483Y (zh) 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
CN2743352Y (zh) 干熄焦用高温补偿器
CN102410736A (zh) 纤维复合辐射管加热盖板
CN205782870U (zh) 一种分离器出口烟道及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CN205279822U (zh) 气液相中高温热管换热器
CN213873928U (zh) 一种具有隔热层的冷凝装置
CN208733876U (zh) 建筑隔墙结构
CN218582595U (zh) 一种保温型套筒式金属波纹补偿器
CN211041011U (zh) 一种高原锅炉用前烟箱结构
CN213208612U (zh) 一种节能型熔铝炉换热器
CN217422202U (zh) 一种改进型排渣锅炉柔性密封装置
CN213713959U (zh) 一种加热炉的炉顶结构
CN216478903U (zh) 一种锅炉支撑梁漏风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