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3272U -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 Google Patents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3272U
CN214003272U CN202023082483.4U CN202023082483U CN214003272U CN 214003272 U CN214003272 U CN 214003272U CN 202023082483 U CN202023082483 U CN 202023082483U CN 214003272 U CN214003272 U CN 214003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late
section
conveying
sepa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24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勇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24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3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3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3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包括前后布置的首段线体和尾段线体;首段线体包括首段机架以及料框阻挡板;首段机架上设有输送滚筒,首段机架上前后间隔设置有多对用于检测输送滚筒上料框位置的对射传感器,料框阻挡板连接于首段机架上,且可在相邻两个输送滚筒之间的间隔区间内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段的输送线体的首段线体和尾段线体的改造,实现了相同时间内,料框的双倍输送功能。提高了产品输送方面的能力,满足了自动化生产设备物料输送的需求。

Description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导致设备的增加,产能的加大,前期施工输送线体已经定型,无法满足更多的化成设备的物料输送,无论从改造成本,周期上都无法实际进行。目前新能源电池输送线体,在占用巨大空间面积后,输送能力上,仍然无法满足新能源生产设备产能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满足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物料输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包括前后布置的首段线体和尾段线体;所述首段线体包括首段机架以及料框阻挡板;所述首段机架上设有输送滚筒,所述首段机架上前后间隔设置有多对用于检测输送滚筒上料框位置的对射传感器,所述料框阻挡板连接于首段机架上,且可在相邻两个输送滚筒之间的间隔区间内上下运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首段机架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输送滚筒位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所述对射传感器为三对,分别为前对射传感器、中对射传感器以及后对射传感器,每对对射传感器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固定于所述左支撑板上,所述接收器固定于所述右支撑板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用于驱动料框阻挡板上升或者下降的顶升气缸。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料框阻挡板为两个,分别为前料框阻挡板和后料框阻挡板;所述前料框阻挡板和后料框阻挡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料框的长度。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料框阻挡板位于所述前对射传感器的前方,所述后料框阻挡板位于所述前对射传感器和中对射传感器之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输送滚筒转动的伺服电机。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尾段线体包括尾段机架,及设于尾段机架上的分框出框机构;所述分框出框机构包括分框导向板、分框阻挡件以及分框传感器;所述分框导向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分框阻挡件固定于所述尾段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分框导向板的后方,所述分框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尾段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分框阻挡件的后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分框阻挡件包括固定座、卡位板以及气缸;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卡位板与固定座铰接,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卡位板连接,以带动卡位板转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卡位板为L型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段的输送线体的首段线体和尾段线体的改造,实现了相同时间内,料框的双倍输送功能。提高了产品输送方面的能力,满足了自动化生产设备物料输送的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具体实施例中首段线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具体实施例中首段线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具体实施例中首段线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具体实施例中尾段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首段线体;11、首段机架;111、左支撑板;112、右支撑板;12、前料框阻挡板;13、后料框阻挡板;14、后对射传感器;15、中对射传感器;16、前对射传感器;17、顶升气缸;18、伺服电机;2、尾段线体;21、尾段机架;22、右限位板;23、左限位板;24、分框传感器;25、分框阻挡件;251、固定座;252、气缸;253、卡位板;S、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动化物流输送中,特别适合新能源电池的输送。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的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物流的快速发展。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新型自动化物流输送系统的建立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3,一种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包括前后布置的首段线体1和尾段线体2;首段线体1包括首段机架11以及料框阻挡板;首段机架11上设有输送滚筒,首段机架11上前后间隔设置有多对用于检测输送滚筒上料框S位置的对射传感器,料框阻挡板连接于首段机架11上,且可在相邻两个输送滚筒之间的间隔区间内上下运动。首段机架11包括左支撑板111和右支撑板112;输送滚筒位于左支撑板111和右支撑板112之间;对射传感器为三对,分别为前对射传感器16、中对射传感器15以及后对射传感器14,每对对射传感器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固定于左支撑板111上,接收器固定于右支撑板112上。机架上还固定有用于驱动料框阻挡板上升或者下降的顶升气缸17。料框阻挡板为两个,分别为前料框阻挡板12和后料框阻挡板13;前料框阻挡板12和后料框阻挡板13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料框的长度。前料框阻挡板12位于前对射传感器16的前方,后料框阻挡板13位于前对射传感器16和中对射传感器15之间。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输送滚筒转动的伺服电机18。
通过在首段线体1上设置三对对射传感器以及两个料框阻挡板,由于首段线体1是由一个伺服电机18进行驱动的,但是料框是一个一个进入的,因此,当第一个料框到位后,线体停止运行,第二个料框进入时,需要两个料框阻挡板用来阻挡料框S,使两个料框S的间距能够满足双框输送的工艺要求。另外,由于一个框位,只需要一个对射传感器,进行感应定位,因此,双框线体,第二个框进入线体后,需要在中间位置追加一对对射传感器,进行第二个框位料框到位的信号感应,所以需要设置三对对射传感器。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5,尾段线体2包括尾段机架21,及设于尾段机架21上的分框出框机构;分框出框机构包括分框导向板、分框阻挡件25以及分框传感器24;分框导向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左限位板23和右限位板22;分框阻挡件25固定于尾段机架21上且位于分框导向板的后方,分框传感器24固定于尾段机架21上且位于分框阻挡件25的后方。分框阻挡件25包括固定座251、卡位板253以及气缸252;固定座251固定于机架上,卡位板253与固定座251铰接,气缸252固定于固定座251上,气缸252的输出端与卡位板253连接,以带动卡位板253转动。卡位板253为L型形状。
具体的,首段线体1输送双料框后,由于设备每次需求料框S数量为1框,而且双料框S在输送过程中,还存在连框的可能性,因此,在尾段线体2上,设计了分框出框机构,来实现单料框S出框的功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段的输送线体的首段线体和尾段线体的改造,实现了相同时间内,料框S的双倍输送功能。提高了产品输送方面的能力,满足了自动化生产设备物料输送的需求。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布置的首段线体和尾段线体;所述首段线体包括首段机架以及料框阻挡板;所述首段机架上设有输送滚筒,所述首段机架上前后间隔设置有多对用于检测输送滚筒上料框位置的对射传感器,所述料框阻挡板连接于首段机架上,且可在相邻两个输送滚筒之间的间隔区间内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段机架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输送滚筒位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所述对射传感器为三对,分别为前对射传感器、中对射传感器以及后对射传感器,每对对射传感器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固定于所述左支撑板上,所述接收器固定于所述右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用于驱动料框阻挡板上升或者下降的顶升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阻挡板为两个,分别为前料框阻挡板和后料框阻挡板;所述前料框阻挡板和后料框阻挡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料框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料框阻挡板位于所述前对射传感器的前方,所述后料框阻挡板位于所述前对射传感器和中对射传感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输送滚筒转动的伺服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段线体包括尾段机架,及设于尾段机架上的分框出框机构;所述分框出框机构包括分框导向板、分框阻挡件以及分框传感器;所述分框导向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分框阻挡件固定于所述尾段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分框导向板的后方,所述分框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尾段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分框阻挡件的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框阻挡件包括固定座、卡位板以及气缸;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卡位板与固定座铰接,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卡位板连接,以带动卡位板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板为L型形状。
CN202023082483.4U 2020-12-18 2020-12-18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Active CN214003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2483.4U CN214003272U (zh) 2020-12-18 2020-12-18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2483.4U CN214003272U (zh) 2020-12-18 2020-12-18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3272U true CN214003272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2483.4U Active CN214003272U (zh) 2020-12-18 2020-12-18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3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7215B (zh) 一种电池检测产线
CN214003272U (zh) 输送线体双框运输分框机构
CN112875306A (zh) 一种开槽自动下料码垛机构
CN212604099U (zh) 一种标签连续传输喷印机
CN211282460U (zh) 一种玻璃瓶用转弯链板自动输送机
CN217806711U (zh) 一种快速取药的灵活伸缩机构
CN110562719A (zh) 一种刹车盘生产用自动下料装置
CN215556446U (zh) 链板缓存线
CN212449325U (zh) 一种用于圆棒料的自动进料机构
CN211077922U (zh) 一种上下同步放料的模切机
CN213261006U (zh) 一种pvc管材生产用牵引设备
CN210853020U (zh) 一种自动化下料称重装框设备
CN212274978U (zh) 一种食品安全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09834686U (zh) 一种板材自动运输架
CN113120628A (zh) 自动化的码门机
CN217866908U (zh)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玻璃的上片装置
CN217193144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串焊的放卷系统
CN213949797U (zh) 一种输送机用水平转向器
CN214326202U (zh) 一种链板式传送带机构
CN212892538U (zh) 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缓冲供料台
CN219545846U (zh) 一种下料装置
CN112086397B (zh) 一种用于晶体管制造的具有剔除功能的成型装置
CN212686800U (zh) 应用于改进型电池钢壳冲制自动生产线的平带传送台
CN211495736U (zh) 一种新型的运输工位及智能产品生产线
CN216579411U (zh) 一种双工位除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