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9484U - 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89484U CN213989484U CN202120149775.0U CN202120149775U CN213989484U CN 213989484 U CN213989484 U CN 213989484U CN 202120149775 U CN202120149775 U CN 202120149775U CN 213989484 U CN213989484 U CN 2139894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inner conductor
- conductor
- outer conductor
- threa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和通过绝缘支撑固定在外导体的内腔中心线上的内导体以及电缆,内导体与电缆的芯线相连,外导体与电缆的屏蔽层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的芯线的外露端部攻丝后形成螺纹段,内导体的端部上轴向开有与该螺纹段相螺纹连接的螺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芯线端部攻丝后形成螺纹段,因此与内导体连接时,只要将芯线的端部旋入到内导体的螺孔中即可,因而避免了焊接加热所带来的缺陷,也不会使芯线发生窜动,故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弊端,使得本实用新型同轴连同接器与电缆连接后,能使阻抗连续,并具有良好的驻波比和稳定的相位,从而使得同轴连接器具有更好的传输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同轴连接器是微波领域中的重要的传输部件,它主要有外导体、内导体和绝缘支撑三部分组成,内导体通过绝缘支撑固定在外导体内腔的中心线上,使内导体始终与外导体保持同轴关系。使用时,内导体与电缆的芯线连接,外导体则与电缆的屏蔽层相连。目前,该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大多采用焊接和免焊接的方式,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1265815U文献中所公开的焊接方式,和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760558U的文献中所披露的免焊接结构。
采用上述焊接或免焊接的方式,虽也能实现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但在实际使用时发现:若采用焊接方式,因焊接加热,容易使得绝缘层介电常数发生变化,随之导致阻抗变化,进而影响驻波,特别是高频状态下,这种缺陷会更加明显。而免焊接方式,需要在内导体上开槽收口,开槽也会影响阻抗的连续性,而且因为插拔方式,电缆的芯线会窜动,导致电长度发生变化,影响相位匹配。
故针对现有技术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能使连接电缆后的同轴连接器阻抗连续,并具有良好的驻波比和稳定相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和通过绝缘支撑固定在外导体的内腔中心线上的内导体以及电缆,所述内导体与电缆的芯线相连,所述外导体与电缆的屏蔽层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的芯线的外露端部攻丝后形成螺纹段,所述内导体的端部上轴向开有与该螺纹段相螺纹连接的螺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导体通过焊接杯与电缆的屏蔽层相连接,该焊接杯套在电缆外并位于所述外导体的内腔中,且该焊接杯的前端外周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该凸缘的外周边设计成多边形结构,所述外导体的内壁上设计有与该多边形结构相匹配的多边形孔,同时在该焊接杯上套设有与外导体的后端口相螺纹连接而能将焊接杯定位在外导体中的后螺套。采用这样的方案,使得焊接杯在后螺套转动时不会随之转动,从而也避免了电缆及内导体的转动,因而这样的改进方案,能保证焊接杯与电缆屏蔽层具有良好接触的同时能不影响同轴连接器的驻波性能,并能保证插损平稳。
在上述各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内导体上具有一小径段,绝缘支撑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中部开有与内导体的小径段相匹配的中心孔,该绝缘本体的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径向延伸的支臂,各所述支臂的延伸端均能落入到外导体内壁的定位槽中。通过各支臂可以支撑在外导体上,从而使得相邻支臂之间能容纳空气,即在同等条件下,同轴连接器中能容纳更多的空气,使得同轴连接器具有更好的传输特性。
同时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绝缘本体上开有一个位于相邻所述支臂之间且与所述中心孔相连通的豁口,该豁口的口径小于中心孔的直径,所述内导体的小径段通过该豁口滑入到中心孔中,如此设计,有利于内导体的装配,且这种结构可以用模具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芯线端部攻丝后形成螺纹段,因此与内导体连接时,只要将芯线的端部旋入到内导体的螺孔中即可,因而避免了焊接加热所带来的缺陷,也不会使芯线发生窜动,故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弊端,使得本实用新型同轴连同接器与电缆连接后,能使阻抗连续,并具有良好的驻波比和稳定的相位,从而使得同轴连接器具有更好的传输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焊接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绝缘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绝缘支撑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绝缘支撑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内导体与电缆相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深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该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内导体3、绝缘支撑4以及电缆5,其中外导体可以是一体件,但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装配和加工,该外导体制成分体式结构,即由第一外壳1和紧配在第一外壳1的内孔中的第二外壳2组合而成,内导体3通过绝缘支撑4固定在第二外壳2的内腔中心线上,电缆5按常规包括有保护层51、屏蔽层52、绝缘层53和导电层(即芯线54),内导体3与电缆的芯线54相连,外导体与电缆的屏蔽层52相连,本实施例中,将外露的芯线54的端部攻丝后形成螺纹段,内导体3的端部上轴向开有与该螺纹段相螺纹连接的螺孔31,请参见图2,如此,芯线54与内导体3连接时,只要将芯线54的端部旋入到内导体3的螺孔31中即可,故能避免二者因焊接加热带来的缺陷,也不会产生二者因插接连接发生的芯线窜动问题,从而使得这样的同轴连同接器与电缆连接后,能使阻抗连续,并具有良好的驻波比和稳定的相位。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还对第二外壳2与电缆5的屏蔽层52之间的连接作了改进,即还包括有与电缆的屏蔽层52相焊接固定的焊接杯6,该焊接杯6套在电缆5外并位于第一外壳1的内孔中,且该焊接杯6的前端外周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61,该凸缘的前端面与第二外壳2的后端面相接触,即外导体通过该焊接杯6与电缆的绝缘层52相连,并且该凸缘61的外周边设计成多边形结构,图3中所示,该多边形结构设计成正六边形结构,当然根据需要,可以是五边形或四边形等结构,相对应地,第一外壳1的内壁上设计有与该正六边形结构相匹配的正六边形孔11,请参见图4,同时在该焊接杯6上套设有与第一外壳1的后端口相螺纹连接而能将焊接杯6定位在第一外壳1的内孔中的后螺套7。通过多边形结构与多边形孔的配合,可以防止焊接杯6随后螺套7的转动而转动。而第一外壳1的前端口外还套有前螺套8,用来与外接的插头相连接。
并且为了确保焊接杯6能可靠夹紧电缆,上述焊接杯6的侧壁上开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且轴向延伸至焊接杯6的后端的缝隙62,利用该缝隙62,可以使焊接杯6的后端口在后螺套7轴向移动时,口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当口径变小时,可以紧紧地夹住电缆5,口径变大时,又便于装配时电缆5的插入。
同时为了减小同轴连接器的介电常数,还对上述绝缘支撑4的结构作了改进,为了配合安装该绝缘支撑4,在上述内导体3表面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卡槽而形成一小径段32,相对应的绝缘支撑4也仅一个,该绝缘支撑4包括带有轴向延伸的中心孔41的绝缘本体,请参见图5和图6,该绝缘本体的侧壁上开有供内导体3的小径段32滑入到中心孔41中的豁口42,豁口42的口径小于中心孔41的直径,绝缘本体的侧壁上还沿向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径向延伸的支臂43,本实施例中,支臂43设计成三个,豁口42位于相邻支臂43之间的绝缘本体上,且豁口42与相邻支臂43的臂面相圆滑过渡连接。
该绝缘支撑4与内导体3装配时,只要将内导体3的小径段32对准该豁口42,并作按压动作,让内导体3滑入到中心孔41中,使绝缘支撑4卡设在内导体3的小径段32中,从而使内导体3与绝缘支撑4能快速地装配到一起。
为了让绝缘支撑4进行轴向定位,在上述第二外壳2的插入端内壁上开有供上述绝缘支撑4的各支臂43的延伸端落入的定位槽21,装配时,将上述已成一体件的内导体3和绝缘支撑4插入到第二外壳2的内腔中,并使各支臂43的延伸端落入的定位槽21中,此时绝缘支撑4的各支臂43的一侧面(即图2中的右端面)抵靠在定位槽的侧面上,然后将带有内导体3和绝缘支撑4的第二外壳2紧配插入到第一外壳1的内孔中,直至第二外壳2的插入端(即为第二外壳的前端)触碰在第一外壳1的内孔的内台阶面12,这时,各支臂的另一侧面(即图2中的左侧面)抵靠在内台阶面12上,从而使各支臂43的延伸端在轴向上得到了可靠定位。
为了方便安装、施力,本实施例中,各支臂43的延伸端具有凸缘431,该凸缘431能落入到上述第二外壳2的定位槽21中,以提高支撑的强度。当然,也可以设计成如图7所示的结构,即支臂43从绝缘本体的根部向延伸端逐渐膨大,这样既满足绝缘支撑的强度,又确保能容纳更多的空气的要求。
为了能进一步容纳更多的空气,各上述支臂43的两侧分别开有轴向延伸的凹部432,同时将绝缘本体的最小壁厚L设计成小于同轴连接器所传输的波的1/2波长,使得该绝缘支撑4弹性好,同时能满足强度要求。
除了本实施例以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内导体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如图8的所示,该内导体包括有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一内导体3a和第二内导体3b,具体的,第一内导体3a的右端具有螺纹孔,且第一内导体3a的右端部的外径较小;第二内导体3b的左端能螺纹连接在第一内导体31的螺纹孔中,第二内导体3b的右端部开有所述的螺孔31。绝缘支撑4的中心孔41与第一内导体3a的右端部的外径相配合,在第一内导体3a与第二内导体3b连接前,先在第一内导体31的右端部上套上所述的绝缘支撑4,然后再与第二内导体3b相螺纹连接,如此,第一内导体3a的外径较小部位形成所述的卡槽,这样的方案同样使内导体3与绝缘支撑4快速地装配到一起。而绝缘本体的侧壁上同样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径向延伸的支臂中,支臂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成四个或五个。即这样的方案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和通过绝缘支撑(4)固定在外导体的内腔中心线上的内导体(3)以及电缆(5),所述内导体(3)与电缆(5)的芯线(54)相连,所述外导体与电缆的屏蔽层(5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的芯线(54)的外露端部攻丝后形成螺纹段,所述内导体(3)的端部上轴向开有与该螺纹段相螺纹连接的螺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通过焊接杯(6)与电缆的屏蔽层(52)相连接,该焊接杯(6)套在电缆(5)外并位于所述外导体的内腔中,且该焊接杯(6)的前端外周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61),该凸缘(61)的外周边设计成多边形结构,所述外导体的内壁上设计有与该多边形结构相匹配的多边形孔,同时在该焊接杯(6)上套设有与外导体的后端口相螺纹连接而能将焊接杯(6)定位在外导体中的后螺套(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3)上具有一小径段(32),所述绝缘支撑(4)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中部开有与内导体(3)的小径段(32)相匹配的中心孔(41),该绝缘本体的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径向延伸的支臂(43),各所述支臂的延伸端均能落入到外导体内壁的定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开有一个位于相邻所述支臂之间且与所述中心孔相连通的豁口(42),该豁口(42)的口径小于中心孔(41)的直径,所述内导体(3)的小径段(32)通过该豁口(42)滑入到中心孔(41)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49775.0U CN213989484U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49775.0U CN213989484U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89484U true CN213989484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725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49775.0U Active CN213989484U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894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65343A (zh) * | 2022-03-22 | 2022-06-2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同轴插座及车载射频同轴连接器 |
-
2021
- 2021-01-20 CN CN202120149775.0U patent/CN2139894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65343A (zh) * | 2022-03-22 | 2022-06-2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同轴插座及车载射频同轴连接器 |
CN114665343B (zh) * | 2022-03-22 | 2024-04-05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同轴插座及车载射频同轴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44272B1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threaded outer body | |
US9941608B2 (en) | Plug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compensation sleeve | |
US6786774B2 (en) | Two-conductor cable and phone plug assembly | |
EP1935061A2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 |
WO2021189788A1 (zh) | 新型sma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 |
CN209014616U (zh) | 一种测试治具 | |
CN202633583U (zh) | 射频连接器及其接触件 | |
CN213845753U (zh) | 一种带有弹性夹持结构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 | |
CN213989484U (zh) | 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 | |
CN208904356U (zh) | 一种sma型极细射频同轴连接器 | |
CN211206570U (zh) | 测试治具 | |
CN213989482U (zh) | 同轴连接器与电缆之间的防转动连接结构 | |
US3828304A (en) | Slide-on rf connector | |
JP2020173979A (ja) | 差動信号伝送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のシェル構造 | |
CN201238127Y (zh) | 射频同轴半刚电缆直式组装结构 | |
CN214622749U (zh) | 用于玻璃绝缘子连接器的测试工装 | |
CN208820103U (zh) | 一种v型射频转接器 | |
CN213989306U (zh) | 绝缘支撑及其同轴连接器 | |
CN221041826U (zh) | 一种三同轴连接器 | |
CN111146615A (zh) | 差异径长型同轴电缆端接结构 | |
CN212849181U (zh) | 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 | |
CN204517074U (zh) | 一种采用绞线插针的微小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结构 | |
CN218827989U (zh) | 一款新式结构射频同轴连接器 | |
CN211789718U (zh) | 同轴连接器 | |
CN216648657U (zh) | 一种电缆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