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6784U -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86784U CN213986784U CN202023049520.1U CN202023049520U CN213986784U CN 213986784 U CN213986784 U CN 213986784U CN 202023049520 U CN202023049520 U CN 202023049520U CN 213986784 U CN213986784 U CN 2139867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thimble
- photoelectric sensor
- fixing portion
- sli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包括插接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顶针和滑动件,所述顶针和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动件抵接于连接器上,并利用所述顶针推送端子至所述连接器的孔位内,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顶针和所述滑动件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利用所述顶针推送端子至所述连接器的孔位内,同时利用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顶针和所述滑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有效提高检测和插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束端子主要利用操作人员以手动的方式插接于连接器的孔位内,但仅靠人工插接的方式,容易出现插接不到位和损坏的现象,并对售后接线松脱埋下隐患,例如出现接触不良,电信号传输不稳定,甚至烧毁设备电路等问题。以低压连接器为例,其线束线径较小,存在线束强度小和抗弯折能力差缺陷,在线束压完端子并插接连接器的过程中,人工插接端子的力较大,使得线束出现弯折,进而无法推送端子插接到位,造成端子容易退针,以及出现接触不良和信号丢失等问题,以使其应用在汽车领域中出现车辆报警、异常,及无法正常行驶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端子插接不到位,导致退针现象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一种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包括插接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顶针和滑动件,所述顶针和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动件抵接于连接器上,并利用所述顶针推送端子至所述连接器的孔位内,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顶针和所述滑动件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
可选择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所述顶针相对固定,所述光电感应器固定于所述滑动件上,且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所述光电感应器相对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光电感应器粘结、焊接或螺接于所述滑动件上。
可选择地,所述插接机构还包括本体和至少一弹性件,所述顶针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本体和所述滑动件之间。
可选择地,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顶针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滑动件之间。
可选择地,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用于光电传感器引出线穿过的通孔。
可选择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所述顶针相对固定,所述信号接收器固定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信号发射器和所述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顶针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滑动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抵接部。
一种端子插接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还包括压接机,所述压接机与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连接。
可选择地,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连接器,并能够与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利用所述顶针推送端子至所述连接器的孔位内,同时利用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顶针和所述滑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使所述推送和检测作业同时进行,并能够及时向操作人反映,有效提高检测和插接效率,并有效避免因线束弯折而造成端子无法插接到位,进而防止端子退针造成的质量风险。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述插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的插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包括一插接机构110和一检测机构120,所述插接机构110包括一顶针111和一滑动件112,所述顶针111和所述滑动件112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动件112抵接于连接器200上,并使所述顶针111推送端子至所述连接器200的孔位210内,所述检测机构120用于检测所述顶针111和所述滑动件112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
所述顶针111的尺寸小于所述孔位210的尺寸,因此可抵接在所述端子的台阶上,并推送端子至所述孔位210内。并同时利用所述检测机构120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可见所述端子的插接和检测过程同时进行,以便操作人员及时调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利用顶针111插接所述端子,相对于人工手持的方式,有效避免出现因用力过大而造成线束弯折而无法使端子插接到位。
需要说明的是,端子的插接到位指的是端子的翅部卡接在孔位210的台阶上,以防止出现退针现象。因此所述检测机构120获取所述顶针111所述滑动件112的相对移动距离,可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检测机构120包括一光电传感器121和一光电感应器122,所述光电传感器121和所述顶针111相对固定,所述光电感应器122固定于所述滑动件112上,且所述光电传感器121和所述光电感应器122相对设置,当所述顶针111插接端子,并与所述滑动件112的相对移动时,所述光电传感器121感应所述光电感应器122位置变动,间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所述光电传感器121是实时感应所述光电感应器122的,即能够实时获取所述顶针111所述滑动件112的相对移动距离。
所述检测机构120还包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顶针111所述滑动件112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所述控制器可为PLC,并与所述光电传感器121信号连接,接收所述光电传感器121检测的信息,即所述顶针111所述滑动件112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具体地,根据孔位210台阶的深度等,来确定所述端子需要移动的距离,当所述光电传感器121感应所述光电感应器123移动的距离,其与确定的距离一致时,则所述端子插接到位,若不一致,则端子没有插接到位。其中,控制器可利用显示或报警等方式通知操作人员该端子是否插接到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120包括一信号发射器、一信号接收器和一控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所述顶针111相对固定,所述信号接收器固定于所述滑动件112上,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其中所述信号发射器和所述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利用所述信号发射器和所述信号接收器配合,来实时获取所述顶针111所述滑动件112的相对移动距离,并通过所述控制器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其中信号发射器可为红外或超声波发射器,并利用红外或超声波来测距。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光电传感器121和所述光电感应器122的位置可互换,即所述光电传感器121固定于所述滑动件112上,所述光电感应器122与所述顶针111相对固定。同理,所述信号发射器和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位置也可互换。
参考图1,所述光电感应器122可利用粘结、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在滑动件112上,以螺接为例,所述光电感应器122可为螺丝,直接螺接在所述滑动件112上,以使所述光电感应器122能够随着所述滑动件112一起移动。
参考图3,所述光电传感器121位于所述滑动件112背离所述连接器200的一侧,其可直接固定在所述顶针111上,并同样利用粘结、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当然所述光电传感器121可间接固定在所述顶针111上,具体地,参考图1至图3,所述插接机构110还包括一本体114,所述顶针111和所述光电传感器121固定于本体114上。
其中所述本体114可安装于压接机上,利用压接机带动所述顶针111对端子进行插接。具体地,压接机带动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下移,以使所述滑动件112抵接在所述连接器开设孔位210的端面上,并使所述顶针111推送端子穿入所述孔位210内,利用所述检测机构120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可实现自动插接和检测,有效提高检测和插接效率。当然所述本体114可为操作人员的手持部,以推动顶针111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14包括一第一固定部1141和一第二固定部1142,所述第一固定部11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142相连接,所述顶针111可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141,以使滑动连接在所述顶针111上的滑动件112,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41背离所述第二固定部1142的一侧。
继续参考图1,所述光电传感器12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41外壁上,且与固定在所述滑动件112上的光电感应器122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142上开设有用于光电传感器121引出线穿过的通孔11421。
所述第一固定部11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142均可呈柱状,且两者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14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142的横截面面积,以使所述光电传感器121能够与所述光电感应器122相对,以及使所述光电传感器121引出线能够呈直线穿过所述通孔11421。
如图2所示,所述顶针111与本体114为可拆卸连接,以便对损坏的顶针111进行更换。其中,所述顶针111可插接于所述本体114内部,另外还可采用螺接或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插接机构110还包括至少一弹性件113,所述弹性件113连接于所述本体114和所述滑动件112之间,防止所述滑动件112插接力解除后,出现脱离而无法复位的现象。
参考图2,所述弹性件1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114连接所述顶针111的端面上,所述弹性件11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件112朝向所述本体114的端面上,其中所述滑动件112套设于所述顶针111外部,以使多个所述弹性件113环绕于所述顶针111且间隔设置。
所述弹性件113可为弹簧顶针。
如图2所示,所述顶针111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1111,所述滑动件112内部设置有与限位部1111配合的抵接部1121。当所述限位部1111抵接在所述抵接部1121上时,所述顶针111背离所本体11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滑动件112外,即延伸至滑动件112外的一端作用在所述端子上,并推送端子至孔位210内。利用所述限位部1111和所述抵接部1121配合,以及所述弹性件113的弹性原理,以确定所述滑动件112的滑动距离,并能在滑动后复位。另外,所述限位部1111至所述顶针111上用于推送所述端子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其可与台阶深度一致,即当所述限位部1111抵接于所述连接器200开设所述孔位的端面上时,则所述端子插接到位,有效防止所述顶针111继续推送,而造成端子等损坏。
综上所述,利用所述顶针111推送端子至所述连接器200的孔位210内,同时利用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顶针111和所述滑动件112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使所述推送和检测作业同时进行,并能够及时向操作人员反映,有效提高检测和插接效率,并有效避免因线束弯折而造成端子无法插接到位,进而防止端子退针造成的质量风险。可适用低压连接器等,防止低压连接器的线径过小,而出现线束折弯,无法推送端子到位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端子插接检测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由于所述端子插接检测系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所述端子插接检测系统由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
所述端子插接检测系统还包括压接机,所述压接机与所述本体114连接,以带动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器200,以实现端子的插接作业。所述压接机可利用气动或液动控制。
所述端子插接检测系统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连接器200,并能够与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相对,可见,所述输送装置可连续且输送多个所述连接器200,并依次与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相对,以完成流水端子插接作业,自动化程度高,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的数量也可为多个,进一步提高端子插接效率。参考图3,所述连接器200上的孔位21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与所述孔位210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当压接机带动多个插接检测装置100同时下移并作用在所述连接器200上时,可使连接器200上的孔位210均插接有端子。
所述检测机构120的控制器可分别与所述压接机和所述输送装置信号连接,当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端子插接没有到位后,通过报警等方式通知操作人员,并同时停止所述压接机和所述输送装置停止运行,自动化程度高。
所述端子插接检测系统的方法步骤如下:
S100,所述输送装置输送连接器200移动,以使所述连接器200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相对;
S200,所述压接机带动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下移,使所述顶针111推送所述端子至所述连接器200的孔位210内,并利用所述压接机带动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上移复位,以待再次插接端子。
在步骤S200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100下移过程中,端子首先随着所述顶针111移动至孔位210内,然后所述滑动件112抵接在连接器200开设所述孔位210的端面上,随后顶针111的限位部1111抵接在连接器200上,直至完成端子的插接作业,在端子的插接过程中,所述顶针111和所述滑动件112发生相对移动,通过所述检测机构120检测两者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当所述端子插接到位后,则返回步骤S100,以连续对多个连接器200进行插接端子作业。当所述端子插接没有到位后,则停止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压接机运行,以待操作人员检测。
除此以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述本体114、所述滑动件112的形状、结构以及材质进行改变,只要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揭露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顶针和滑动件,所述顶针和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动件抵接于连接器上,并利用所述顶针推送端子至所述连接器的孔位内,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顶针和所述滑动件的相对移动距离,来判断所述端子是否插接到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所述顶针相对固定,所述光电感应器固定于所述滑动件上,且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所述光电感应器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感应器粘结、焊接或螺接于所述滑动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机构还包括本体和至少一弹性件,所述顶针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本体和所述滑动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顶针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滑动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用于光电传感器引出线穿过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所述顶针相对固定,所述信号接收器固定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信号发射器和所述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滑动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抵接部。
9.一种端子插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装置,还包括压接机,所述压接机与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插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连接器,并能够与所述端子插接检测装置相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49520.1U CN213986784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49520.1U CN213986784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86784U true CN213986784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724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49520.1U Active CN213986784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867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30701A (zh) * | 2020-12-17 | 2021-04-09 |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
-
2020
- 2020-12-17 CN CN202023049520.1U patent/CN2139867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30701A (zh) * | 2020-12-17 | 2021-04-09 |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30701A (zh) |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 |
CN213986784U (zh) | 端子插接检测装置及系统 | |
CN105591436B (zh) | 一种多车位移动式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504243A (zh) | 适用于检测电缆连接器的端子装配深度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1505483A (zh) | 一种连接器接口的测试治具及设备 | |
EP0616392A2 (en) | Matable connector | |
CN105971584A (zh) | 一种成孔成槽多参数综合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6872163A (zh) | 一种换挡器质量检验装置 | |
CN205840862U (zh) | 一种成孔成槽多参数综合检测装置 | |
CN208366582U (zh) | 接线端子与接插件连接可靠性模拟检测装置 | |
CN216385993U (zh) | 一种线色识别检测和二次锁装配设备 | |
CN113533944B (zh) | 一种智能设备主控板测试方法 | |
CN212674049U (zh) | 一种楼梯踏步宽度检测仪 | |
CN112024763B (zh) | 一种电缆弯曲敷设辅助装置 | |
CN216770457U (zh) | 电驱总成内卡簧检测工装 | |
CN210981800U (zh) | 一种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拉力检测装置 | |
JP2018206632A (ja) | 端子挿入方法及び端子挿入装置 | |
JP6629263B2 (ja) | 端子ズレ量検知方法、端子挿入方法、端子ズレ量検知装置、及び端子挿入装置 | |
CN220440100U (zh) | 一种端子机气缸顶杆 | |
CN210100057U (zh) | 用于设备间的定位结构及设备组合 | |
CN215343233U (zh) | 一种便于焊接和防呆的红外距离检测线束 | |
JP2797919B2 (ja) | コネクタ検査装置 | |
CN215681204U (zh) | 一种外导体压接装置 | |
CN213517000U (zh) | 一种用于超声缺陷检测的斜探头自动化扫查工装机构 | |
CN216925541U (zh) | 定位与角度检测器及用于物体定位与角度检测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