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0039U -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0039U
CN213980039U CN202022462348.6U CN202022462348U CN213980039U CN 213980039 U CN213980039 U CN 213980039U CN 202022462348 U CN202022462348 U CN 202022462348U CN 213980039 U CN213980039 U CN 213980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lation
building
tracks
underpinning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623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Wen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Wen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Wen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Wen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623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0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0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0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包括平移建筑,所述平移建筑下方设有若干个托换轨道,所述托换轨道下方设有若干个顶升装置,顶升装置与托换轨道滑动连接,在顶升装置下方设有平移轨道,阻止平移建筑下沉,预制混凝土枕梁可循环使用,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减少建筑平移过程中下轨道的工程量,在平移建筑通过软弱地基时,在软弱地基范围临时布置可重复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枕梁,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比通常做法更加环保,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平移工程,具有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优点,比传统做法更加环保,可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镇化建筑过程中,大量正常使用的建筑不得不提前拆除,建筑整体平移使得这些建筑能够避免被拆除,既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又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和建筑垃圾排放,此外,大量文物保护建筑受城市新规划的影响,也经常采用建筑平移技术易地保护。通常建筑物整体平移需要在平移路线上浇筑混凝土下轨道,当遇到软弱地基时就需要更大截面的混凝土下轨道,特别是当平移工艺需要暂停平移时,平移建筑长时间停留在软弱地基上造成下沉,不均匀下沉将影响平移建筑的安全,而且混凝土下轨道局部下沉后给后续平移工作带来困难,为防止平移建筑长时间停留时平移轨道局部下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包括平移建筑,所述平移建筑下方设有若干个托换轨道,所述托换轨道下方设有若干个顶升装置,顶升装置与托换轨道滑动连接,在顶升装置下方设有平移轨道,所述平移轨道一侧设有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通过固定板连接平移轨道,在平移轨道一侧设有枕梁,在枕梁上方设有钢梁,所述钢梁上方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顶紧平移建筑。
所述顶升装置为滑脚千斤顶,所述滑脚千斤顶的工作端顶紧托换轨道。
所述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千斤顶。
所述枕梁为预制混凝土枕梁,所述钢梁通过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枕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临时停止位置设置“预制混凝土枕梁”,将平移建筑临时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上,阻止平移建筑下沉,预制混凝土枕梁可循环使用,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减少建筑平移过程中下轨道的工程量,在平移建筑通过软弱地基时,在软弱地基范围临时布置可重复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枕梁,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比通常做法更加环保,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平移工程,具有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优点,比传统做法更加环保,可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平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移暂停时建筑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移暂停时建筑正面示意图
图4是预制混凝土枕梁平面布置图
图5是预制混凝土枕梁结构示意图
图6是预制混凝土枕梁安装立面示意图。。
其中,1.平移建筑,2.托换轨道,3.滑脚千斤顶,4.顶推千斤顶,5.平移轨道,6.预制混凝土枕梁,7.钢梁,8.支撑千斤顶,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附图1到6所示,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1装置,包括平移建筑1,所述平移建筑1下方设有若干个托换轨道2,托换轨道2至少有三个,所述托换轨道2下方设有若干个顶升装置,顶升装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数量,顶升装置与托换轨道2滑动连接,在顶升装置下方设有平移轨道5,平移轨道5根据托换轨道2的数量而定,如果有五个托换轨道2,就对应的有五个平移轨道5,所述平移轨道5一侧设有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通过固定板连接平移轨道5,固定板一端铰接顶推装置,另一端铰接平移轨道5,在平移轨道5一侧设有枕梁,在枕梁上方设有钢梁7,所述钢梁7上方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顶紧平移建筑1,顶推装置工作推动托换轨道2,托换轨道2固定在平移建筑1下方,即顶推装置推动平移建筑1移动,在托换轨道2下方设有可滑动的顶升装置,顶推装置推动顶升装置沿平移轨道5滑动,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4,过程沿附图1箭头方向移位一个千斤顶行程,顶推千斤顶4收缸后,将顶推千斤顶4及其顶推千斤顶4连接的支座向前移动并固定,再次顶推下一个行程,循环往复最终将平移建筑1移动到新址;顶推千斤顶4跟随建筑向前移动,一次顶推一个行程,大概1米,然后回缩向前移动顶推千斤顶4,再顶紧伸出下一个行程,如此循环反复顶进;在临时或遇到软弱地基时,在平移轨道5之间设置枕梁,枕梁上设置钢梁7,在钢梁7上设置用于支撑平移建筑1的支撑装置,平移作业重新开始前,卸下临时支撑千斤顶8,拆除钢梁7和枕梁,平移建筑1重新向前平移,当平移作业需要再次暂停时,或者再次遇到软弱地基时,重新将预制混凝土枕梁6、钢梁7、支撑千斤顶8安装在下一个暂停位置或软弱地基处,将平移建筑1重新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6上,通过多次循环步骤直至平移建筑1到达平移终点,将平移建筑1临时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6上,阻止平移建筑1下沉,预制混凝土枕梁6可循环使用,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减少建筑平移过程中下轨道的工程量,在平移建筑1通过软弱地基时,在软弱地基范围临时布置可重复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枕梁6,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比通常做法更加环保,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平移工程。
所述顶升装置为滑脚千斤顶3,所述滑脚千斤顶3的工作端顶紧托换轨道2,滑脚千斤顶为现有技术,具体参考 CN201921425837.5 ,名称为滑脚及既有建筑物的平移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
所述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4,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千斤顶8,支撑千斤顶8和顶推千斤顶4均为现有技术,本说明书中不在进行详细描述,具体的千斤顶分为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定律,也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不同的压力,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人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螺旋千斤顶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但不如液压千斤顶简易。
所述枕梁为预制混凝土枕梁6,所述钢梁7通过螺栓9连接预制混凝土枕梁6;钢梁7是用钢材制造的梁,厂房中的吊车梁和工作平台梁、多层建筑中的楼面梁、屋顶结构中的檩条等,都可以采用钢梁,钢梁包括型钢梁和组合梁,型钢梁用热轧成型的工字钢或槽钢等制成(见热轧型钢),檩条等轻型梁还可以采用冷弯成型的Z型钢和槽钢(见冷弯型钢);型钢梁加工简单、造价较廉,但型钢截面尺寸受到一定规格的限制。当荷载和跨度较大,采用型钢截面不能满足强度、刚度或稳定要求时,则采用组合梁;组合梁是由钢板或型钢焊接或铆接而成。由于铆接费工费料,常以焊接为主。常用的焊接组合梁为由上、下翼缘板和腹板组成的工形截面和箱形截面,后者较费料,且制作工序较繁杂,但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适用于有侧向荷载和抗扭要求较高或梁高受到限制等情况。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平移建筑1下有托换轨道2,滑脚千斤顶3安装在托换轨道2下,平移建筑1在顶推千斤顶4作用下移动,沿着如附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移位一个千斤顶行程,顶推千斤顶4收缸后,将顶推千斤顶4及其顶推千斤顶4连接的支座向前移动并固定,再次顶推下一个行程,循环往复最终将平移建筑1移动到新址;顶推千斤顶4跟随建筑向前移动,一次顶推一个行程,大概1米,然后回缩向前移动顶推千斤顶4,再顶紧伸出下一个行程,如此循环反复顶进
第二步:当平移作业需要临时停止时,或者通过软弱地基时,在平移轨道5之间、托换轨道2之下放置预制混凝土枕梁6,预制混凝土枕梁6上安装钢梁7,钢梁7通过螺栓9将连续多根预制混凝土枕梁6连接在一起,临时支撑千斤顶8将平移建筑11临时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6和钢梁7上;
第三步:平移作业重新开始前,卸下临时支撑千斤顶8,拆除钢梁7和预制混凝土枕梁6,平移建筑1重新向前平移,当平移作业需要再次暂停时,或者再次遇到软弱地基时,重新将预制混凝土枕梁6、钢梁77、支撑千斤顶8安装在下一个暂停位置或软弱地基处,将平移建筑1重新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6上,通过多次循环步骤直至平移建筑1到达平移终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平移建筑1下方设有若干个托换轨道2,托换轨道2至少有三个,所述托换轨道2下方设有若干个顶升装置,顶升装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数量,顶升装置与托换轨道2滑动连接,在顶升装置下方设有平移轨道5,平移轨道5根据托换轨道2的数量而定,如果有五个托换轨道2,就对应的有五个平移轨道5,所述平移轨道5一侧设有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通过固定板连接平移轨道5,固定板一端铰接顶推装置,另一端铰接平移轨道5,在平移轨道5一侧设有枕梁,在枕梁上方设有钢梁7,所述钢梁7上方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顶紧平移建筑1,顶推装置工作推动托换轨道2,托换轨道2固定在平移建筑1下方,即顶推装置推动平移建筑1移动,在托换轨道2下方设有可滑动的顶升装置,顶推装置推动顶升装置沿平移轨道5滑动,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4,过程沿附图1箭头方向移位一个千斤顶行程,顶推千斤顶4收缸后,将顶推千斤顶4及其顶推千斤顶4连接的支座向前移动并固定,再次顶推下一个行程,循环往复最终将平移建筑1移动到新址;顶推千斤顶4跟随建筑向前移动,一次顶推一个行程,大概1米,然后回缩向前移动顶推千斤顶4,再顶紧伸出下一个行程,如此循环反复顶进;在临时或遇到软弱地基时,在平移轨道5之间设置枕梁,枕梁上设置钢梁7,在钢梁7上设置用于支撑平移建筑1的支撑装置,平移作业重新开始前,卸下临时支撑千斤顶8,拆除钢梁7和枕梁,平移建筑1重新向前平移,当平移作业需要再次暂停时,或者再次遇到软弱地基时,重新将预制混凝土枕梁6、钢梁7、支撑千斤顶8安装在下一个暂停位置或软弱地基处,将平移建筑1重新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6上,通过多次循环步骤直至平移建筑1到达平移终点;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平移建筑1下有托换轨道2,滑脚千斤顶3安装在托换轨道2下,平移建筑1在顶推千斤顶4作用下移动,沿着如附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移位一个千斤顶行程,顶推千斤顶4收缸后,将顶推千斤顶4及其顶推千斤顶4连接的支座向前移动并固定,再次顶推下一个行程,循环往复最终将平移建筑1移动到新址;顶推千斤顶4跟随建筑向前移动,一次顶推一个行程,大概1米,然后回缩向前移动顶推千斤顶4,再顶紧伸出下一个行程,如此循环反复顶进
第二步:当平移作业需要临时停止时,或者通过软弱地基时,在平移轨道5之间、托换轨道2之下放置预制混凝土枕梁6,预制混凝土枕梁6上安装钢梁7,钢梁7通过螺栓9将连续多根预制混凝土枕梁6连接在一起,临时支撑千斤顶8将平移建筑1临时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6和钢梁7上;
第三步:平移作业重新开始前,卸下临时支撑千斤顶8,拆除钢梁7和预制混凝土枕梁6,平移建筑1重新向前平移,当平移作业需要再次暂停时,或者再次遇到软弱地基时,重新将预制混凝土枕梁6、钢梁7、支撑千斤顶8安装在下一个暂停位置或软弱地基处,将平移建筑1重新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6上,通过多次循环步骤直至平移建筑1到达平移终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临时停止位置设置“预制混凝土枕梁6”,将平移建筑1临时支撑在预制混凝土枕梁6上,阻止平移建筑1下沉,预制混凝土枕梁6可循环使用,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减少建筑平移过程中下轨道的工程量,在平移建筑1通过软弱地基时,在软弱地基范围临时布置可重复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枕梁6,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比通常做法更加环保,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平移工程,具有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优点,比传统做法更加环保,可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包括平移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建筑下方设有若干个托换轨道,所述托换轨道下方设有若干个顶升装置,顶升装置与托换轨道滑动连接,在顶升装置下方设有平移轨道,所述平移轨道一侧设有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通过固定板连接平移轨道,在平移轨道一侧设有枕梁,在枕梁上方设有钢梁,所述钢梁上方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顶紧平移建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为滑脚千斤顶,所述滑脚千斤顶的工作端顶紧托换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千斤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为预制混凝土枕梁,所述钢梁通过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枕梁。
CN202022462348.6U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Active CN213980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2348.6U CN213980039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2348.6U CN213980039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0039U true CN213980039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9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2348.6U Active CN213980039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0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2767A (zh) * 2020-10-29 2021-01-22 河南文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2767A (zh) * 2020-10-29 2021-01-22 河南文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7757B (zh) 箱梁架设中的高位落梁施工方法
CN106948268B (zh) 变截面钢箱梁顶推组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252767A (zh)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及其方法
CN104264706B (zh) 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13980039U (zh) 一种软弱地基平移建筑装置
CN100362200C (zh) 进行构件吊装的支撑移位方法和支撑系统
CN102286932B (zh) 移动模架桥台后方拼装自行上桥施工方法
CN209779634U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基坑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
CN203684113U (zh) 自动落梁平台装置
CN117166814A (zh) 一种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承重墙自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163104U (zh) 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构造
CN211141349U (zh) 一种轨排井龙门吊基础固定结构
CN209907211U (zh) 一种钢梁落梁装置
CN210105373U (zh) 一种混凝土建筑剪力墙置换加固支撑装置
CN209907206U (zh) 一种哑铃形拱肋安装的辅助装置
CN115285865A (zh) 交替支撑式钢平台与内爬塔吊的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09966B (zh) 一种利用简易格构柱叠合板体系构筑超厚混凝土顶板的施工方法
CN211421883U (zh) 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提升装置
CN103726449A (zh) 自动落梁平台装置及其用于更换铁路梁的施工方法
CN211285076U (zh) 一种铁路轨道架空加固结构
CN103255721A (zh) 一种高架桥施工方法
CN206844680U (zh) 钢连廊地面拼装荷载转移装置
CN216339675U (zh) 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周边侧墙模板支撑结构
CN217517655U (zh) 水利顶管穿越施工用竖井
CN214831861U (zh) 一种地震损伤桥墩快速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