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1914U - 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 Google Patents

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1914U
CN219011914U CN202223526709.4U CN202223526709U CN219011914U CN 219011914 U CN219011914 U CN 219011914U CN 202223526709 U CN202223526709 U CN 202223526709U CN 219011914 U CN219011914 U CN 219011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steel beams
horizontal steel
beam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67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江
唐越
晋才
王杨博
赵靖杰
吴振
孟志强
程欣欣
李东方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67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1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1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1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包括:外墙单侧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多根次龙骨、多个主龙骨及多个L型螺栓;模板支撑系统为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包括水平钢梁、纵向钢梁、竖向钢梁和斜向钢梁,所述竖向钢梁抵紧在主龙骨上;L型锚筋,穿过所述竖向钢梁的上下端将所述外墙单侧模板系统及模板支撑系统锚固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上附带的已完成的墙段上;地脚锚栓,穿过所述水平钢梁将所述模板支撑系统固定设置在下层楼板上;顶升系统,包括连接在所述水平钢梁之间的连系梁,以及可调节连接在所述连系梁上的顶升螺杆;移动轮,设置在所述模板支撑系统的水平钢梁上。本实用新型渗漏风险小、施工效率高、节能环保、方便移动。

Description

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背景技术
在逆作法施工地下室结构中,地下室外墙厚度较大,且紧贴基坑围护结构,在进行外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侧向压力。为保证外墙浇筑质量,通常采用止水螺杆对单侧模板进行支撑,止水螺杆密集,其施工效率低且后期可能发生渗漏的点位多,渗漏风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以解决单侧模板的止水螺杆支撑存在渗漏风险大、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包括:
外墙单侧模板系统,设置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之间,包括模板、多根次龙骨、多个主龙骨及多个L型螺栓,每个所述L型螺栓通过一个所述主龙骨及一根次龙骨对拉连接;
模板支撑系统,所述模板支撑系统为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所述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包括平行间隔布置的多道水平钢梁,用于将所有所述水平钢梁连接为一体的纵向钢梁,垂直设置在每根所述水平钢梁一端的竖向钢梁,以及斜向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钢梁与每根水平钢梁之间的斜向钢梁,所述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的水平钢梁设置在下层楼板上,所述竖向钢梁抵紧在外墙单侧模板系统的主龙骨上;
L型锚筋,穿过所述竖向钢梁的上下端将所述外墙单侧模板系统及模板支撑系统锚固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上附带的已完成的墙段上;
地脚锚栓,垂直穿过所述水平钢梁将所述模板支撑系统固定设置在下层楼板上;
顶升系统,包括成矩形分布连接在所述水平钢梁之间的连系梁,以及可调节连接在每根所述连系梁上的顶升螺杆;
移动轮,设置在所述模板支撑系统的水平钢梁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所述移动轮为滚轮,成行列矩阵分布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钢梁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在所述模板支撑系统通过所述顶升系统顶升后,后期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水平钢梁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所述斜向钢梁包括长斜向钢梁和短斜向钢梁,所述地脚锚栓包括位于所述短斜向钢梁外侧的内地脚锚栓,以及位于所述长斜向钢梁外侧的外地脚锚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每个所述主龙骨为双钢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所述次龙骨为木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所述模板为木模板、钢模板、铝模板或者塑料模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相邻所述水平钢梁的间距为600mm,所述次龙骨的间距为450mm。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还包括垫设在水平钢梁与下层楼板之间的钢垫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设在水平钢梁与地脚锚栓之间的钢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使用时,外墙单侧模板系统通过模板支撑系统抵紧挤压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之间,通过L型锚筋将外墙单侧模板系统及模板支撑系统锚固在上下层楼板上附带的已完成的墙段上,通过地脚锚栓将模板支撑系统固定设置在下层楼板上,该单侧支模体系中的模板通过模板支撑系统抵紧挤压,不破防防水层和基坑围护结构,能够避免传统止水螺杆通过防水层植筋在基坑围护结构导致地下室外墙施工之后渗漏风险大的问题,具有外墙渗漏风险小的优点。使用后,通过顶升系统的顶升螺杆对模板支撑系统向上提升,通过移动轮将模板支撑系统移动至下一施工位置进行循环周转使用,具有节能环保、绿色施工、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外墙单侧模板系统中的L型螺栓不穿过模板,减少了对模板的开孔,降低了地下室外墙施工后的渗漏风险,提高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在使用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在使用后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在使用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外墙单侧模板系统节点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水平钢梁与地脚锚栓节点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
100、基坑围护结构;
200、找平层;
300、防水层;
400、填充层;
500、上层楼板;
600、下层楼板;
700、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710、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1、模板,712、次龙骨,713、主龙骨,714、L型螺栓;720、模板支撑系统,721、水平钢梁,722、竖向钢梁,723、斜向钢梁,7231、长斜向钢梁,7232、短斜向钢梁,724、纵向钢梁,730、L型锚筋,740、地脚锚栓,750、顶升系统,751、连系梁,752、顶升螺杆,760、移动轮,770、钢垫板;
800、地下室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700,包括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0、模板支撑系统720、L型锚筋730、地脚锚栓740、顶升系统750和移动轮760,其中:
请参考图1和图4,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0,设置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500、600之间,包括模板711、多根次龙骨712、多个主龙骨713及多个L型螺栓714,每个所述L型螺栓714通过一个所述主龙骨713及一根次龙骨712对拉连接。此时,需在次龙骨712上开孔,以用于插入连接L型螺栓714。其中每个主龙骨713可以为双钢管,次龙骨712可以为木方,模板711可以为木模板、钢模板、铝模板和塑料模板等。
请参考图1和图2,模板支撑系统720,所述模板支撑系统720为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所述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包括平行间隔布置的多道水平钢梁721,用于将所有所述水平钢梁721连接为一体的纵向钢梁724,垂直设置在每根所述水平钢梁721一端的竖向钢梁722,以及斜向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钢梁722与每根水平钢梁721之间的斜向钢梁723,所述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的水平钢梁721设置在下层楼板600上,所述竖向钢梁722抵紧在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0的主龙骨713上。其中水平钢梁721、竖向钢梁722、斜向钢梁723和纵向钢梁均可以采用工字钢,其具有强度大的优点。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可以焊接或者栓接。
请参考图1和图2,L型锚筋730,水平穿过所述竖向钢梁722的上下端将所述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0及模板支撑系统720锚固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500、600上附带的已完成的墙段上。地下室的上层楼板500和下层楼板600施工时,包括上翻墙段、下翻墙墙段。
请参考图1,地脚锚栓740,垂直穿过所述水平钢梁721将所述模板支撑系统720固定设置在下层楼板600上。
请参考图1和图2,顶升系统750,包括成矩形分布连接在所述水平钢梁721之间的连系梁751,以及可调节连接在每根所述连系梁751上的顶升螺杆752。
请参考图2,移动轮760,设置在所述模板支撑系统720的水平钢梁721上。其中移动轮760可以为滚轮,成行列矩阵分布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钢梁721上。其中移动轮760也可以为万向轮,在所述模板支撑系统720通过所述顶升系统750顶升后,后期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水平钢梁721上,万向轮可以通过卡接或者栓接的方式可拆卸安装在水平钢梁721上,图中示例了移动轮760为后期设置的万向轮。
为了提高模板支撑系统720的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700,所述斜向钢梁723包括长斜向钢梁7232和短斜向钢梁7231,所述地脚锚栓740包括位于所述短斜向钢梁7231外侧的内地脚锚栓740,以及位于所述长斜向钢梁7232外侧的外地脚锚栓740。其中长斜向钢梁7232和短斜向钢梁7231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纵向钢梁724上。
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模板支撑体系720的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700,相邻所述水平钢梁721的间距可以为600mm,所述次龙骨712的间距可以为450mm,上述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请参考图1和图5,为了在下层楼板600不平时调整模板711的垂直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700,还包括垫设在水平钢梁721与下层楼板600之间的钢垫板770。通过水平设置的钢垫板770可以实现对模板711的垂直度的微调,以提高地下室外墙800的垂直度,保证其施工质量。
请参考图1和图5,为了提高模板支撑系统720的锚固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700,还可以包括插设在水平钢梁721与地脚锚栓740之间的钢垫板770。通过竖向插设在地脚锚栓740与水平钢梁721之间的钢垫板770能够对模板支撑系统720向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0方向挤压,提高对模板711的侧向挤压力,保证模板711不松动,以提高地下室外墙800的施工质量。其中钢垫板770可以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700,在逆作法施工地下室的上层楼板500、找平层200、防水层300、下层楼板600之后使用,当有填充层400时,需要填充层400施工完华再使用。使用时,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0通过模板支撑系统720抵紧挤压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600之间,通过L型锚筋730将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0及模板支撑系统720锚固在上下层楼板600上附带的已完成的墙段上,通过地脚锚栓740将模板支撑系统720固定设置在下层楼板600上,该单侧支模体系700中的模板711通过模板支撑系统720抵紧挤压,不破防防水层300和基坑围护结构100,能够避免传统止水螺杆通过防水层300植筋在基坑围护结构100导致地下室外墙800施工之后渗漏风险大的问题,具有外墙800渗漏风险小的优点。使用后,通过顶升系统750的顶升螺杆752对模板支撑系统720向上提升,例如:可以提升至离下层楼板600约20cm即可,通过移动轮760将模板支撑系统720移动至下一施工位置进行循环周转使用,具有节能环保、绿色施工、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其中顶升时可以配合千斤顶共同顶升,以提高顶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700,外墙单侧模板系统710中的L型螺栓714不穿过模板711,减少了对模板711的开孔,降低了地下室外墙800施工后的渗漏风险,提高了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其他层次的修改和变动。如此,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动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动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墙单侧模板系统,设置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之间,包括模板、多根次龙骨、多个主龙骨及多个L型螺栓,每个所述L型螺栓通过一个所述主龙骨及一根次龙骨对拉连接;
模板支撑系统,所述模板支撑系统为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所述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包括平行间隔布置的多道水平钢梁,用于将所有所述水平钢梁连接为一体的纵向钢梁,垂直设置在每根所述水平钢梁一端的竖向钢梁,以及斜向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钢梁与每根水平钢梁之间的斜向钢梁,所述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体的水平钢梁设置在下层楼板上,所述竖向钢梁抵紧在外墙单侧模板系统的主龙骨上;
L型锚筋,穿过所述竖向钢梁的上下端将所述外墙单侧模板系统及模板支撑系统锚固在地下室的上下层楼板上附带的已完成的墙段上;
地脚锚栓,垂直穿过所述水平钢梁将所述模板支撑系统固定设置在下层楼板上;
顶升系统,包括成矩形分布连接在所述水平钢梁之间的连系梁,以及可调节连接在每根所述连系梁上的顶升螺杆;
移动轮,设置在所述模板支撑系统的水平钢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为滚轮,成行列矩阵分布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钢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在所述模板支撑系统通过所述顶升系统顶升后,后期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水平钢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钢梁包括长斜向钢梁和短斜向钢梁,所述地脚锚栓包括位于所述短斜向钢梁外侧的内地脚锚栓,以及位于所述长斜向钢梁外侧的外地脚锚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龙骨为双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龙骨为木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为木模板、钢模板、铝模板或者塑料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水平钢梁的间距为600mm,所述次龙骨的间距为4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设在水平钢梁与下层楼板之间的钢垫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设在水平钢梁与地脚锚栓之间的钢垫板。
CN202223526709.4U 2022-12-27 2022-12-27 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Active CN219011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6709.4U CN219011914U (zh) 2022-12-27 2022-12-27 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6709.4U CN219011914U (zh) 2022-12-27 2022-12-27 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1914U true CN219011914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6709.4U Active CN219011914U (zh) 2022-12-27 2022-12-27 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1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1391A (zh) 一种独柱盖梁钢管柱贝雷梁施工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1517947U (zh) 一种桥梁箱梁预制用型钢台座
CN108951840B (zh) 基于定型支架单侧支模地下室弧形外墙施工方法
CN211947993U (zh) 大跨度现浇桥梁施工用支架
CN203238950U (zh) 悬空桁架支撑的混凝土梁模板
CN219011914U (zh) 逆作法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CN111424948A (zh) 一种高层建筑悬挑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平台
CN217149897U (zh) 一种钢管贝雷梁桥梁现浇支架
CN112609966B (zh) 一种利用简易格构柱叠合板体系构筑超厚混凝土顶板的施工方法
CN112095659B (zh) 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2428009U (zh) 一种超高层外防护架重型支撑结构
CN213137167U (zh) 箱梁型钢地胎
CN212175531U (zh) 一种超厚砼顶板采用钢管龙骨结构
CN213297130U (zh) 一种电动升降滑模装置
CN211973572U (zh) 一种解决钢管立柱与主体结构冲突的处理装置
CN217353526U (zh) 一种深基坑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CN211257062U (zh) 挡土墙拆除临时支撑体系
CN217777323U (zh) 一种制作高铁预制箱梁用的组合式台座
CN214498409U (zh) 直立薄壁侧墙模板系统
CN220504566U (zh) 一种混凝土柱顶悬挑钢梁的卸料平台
CN217028157U (zh) 一种用于钢网架顶升的可周转装配式基座装置
CN210066497U (zh) 一种预制工字梁边跨桥面铺装模板支撑装置
CN213597486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深降板装置
CN219101353U (zh) 一种新型钢结构自行式管廊模板台车
CN217581421U (zh) 一种后浇带支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