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6747U - 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6747U
CN213976747U CN202022448653.XU CN202022448653U CN213976747U CN 213976747 U CN213976747 U CN 213976747U CN 202022448653 U CN202022448653 U CN 202022448653U CN 213976747 U CN213976747 U CN 213976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ube
tube bundle
tube bank
s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86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洁
奚旭
黄军
陈健
赵英权
陶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86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6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6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6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壳体装配领域,公开了一种尤其适合重型设备套装时应用的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该套装结构中,管束组装在管板上形成管束组件,所述外壳通过抬吊方式连接于一对行车上,所述管束组件由分段且可拆卸的支撑工装呈卧式支撑,外壳、管束组件之间由卷扬机构连接,卷扬机构的拉绳穿过管束组件后与外壳连接,在管束组件接近于外壳的套装前端安装有一组导向轮,同一组导向轮包括沿其滚动方向前、后布置为一线的至少两个导向轮,在外壳下端内壁上安装有适配于所述导向轮的导向轨,导向轨的长度等于外壳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卧式套装结构,利用方便拆卸的导向轨和导向轮作为套装导向机构,配合卷扬机构和抬吊机构,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壳体装配领域,尤其是一种管束和外壳装配所用的工装。
背景技术
戴维甲醇合成塔是大型甲醇生产设备,其设备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外壳与管束之间有外收集器连接,并且管束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刚性非常差。外壳内包括四组管束,分为上下两组,每组管束为双管板结构,管束之间相互关联。外壳与管束套装是组装难点所在:组件长度为16500米,外壳重152吨,管束重量237吨,外壳内径尺寸DN4350米,外壳与管束套装后间隙非常小,仅2mm。
对于30吨以上重型外壳与5米以上长度的复杂管束套装,国外很多厂家采用立式套装,采用地坑将外壳放入坑中,用汽车吊将管束吊起,放入外壳内。这种方式简单,容易操作,但由于吊车工期、地坑条件等制约,不是每个厂家都具备这个套装条件。
采用卧式套装方式时,由于管束刚性太差,需要很大的保护工装,套装时又须拆除保护工装,但工装拆除时管束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需要考虑一种两全的套装结构用于完成重型外壳与复杂管束的套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尤其适合重型设备套装时应用的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可以简便地完成套装,并减少套装时管束受到伤害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管束组装在管板上形成管束组件,所述外壳通过抬吊方式连接于一对行车上,所述管束组件由分段且可拆卸的支撑工装呈卧式支撑,外壳、管束组件之间由卷扬机构连接,卷扬机构的拉绳穿过管束组件后与外壳连接,在管束组件接近于外壳的套装前端安装有一组导向轮,同一组导向轮包括沿其滚动方向前、后布置为一线的至少两个导向轮,在外壳下端内壁上安装有适配于所述导向轮的导向轨,导向轨的长度等于外壳的长度。
所述导向轮有前、后两组,除在管束组件接近于外壳的套装前端的那一组导向轮外,在管束组件远离于外壳的套装后端还有一组导向轮,两组导向轮与同一导向轨相配合。
所述导向轮通过可拆卸的工艺板与管束组件连接。
所述导向轨的两端以点焊方式与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管束为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四组,所述拉绳安装在外壳的轴线上。
所述管束组件为戴维甲醇合成塔的管束组件,该管束组件外还套装有外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体采用卧式套装结构,利用方便拆卸的导向轨和导向轮作为套装导向机构,配合卷扬机构和抬吊机构,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套装结构的纵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装结构中导向轮、导向轨的配合示意图(图1的A-A向)。
图中标记为:1-管束组件,2-导向轮,3-行车,4-外壳,5-导向轨,6-拉绳,7-卷扬机构,8-支撑工装,9-安装平台,10-外收集器,11-管板,12-工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包括已组装的管束组件和待套入的外壳,主要由卷扬机构、抬吊机构和导向机构配合形成,管束组件由分段且可拆卸的支撑工装呈卧式支撑,抬吊机构为一对行车,外壳通过抬吊方式连接于该对行车上,外壳、管束组件与卷扬机构依次排列,卷扬机构的拉绳穿过管束组件后与外壳连接,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和导向轨,在管束组件接近于外壳的套装前端安装有所述的一组导向轮,即沿滚动方向前、后布置为一线的至少两个导向轮,在外壳下端内壁上安装有适配于所述导向轮的导向轨,导向轨的长度等于外壳的长度。利用卷扬机构调整外壳相对于管束组件的轴向位置,利用抬吊机构微调外壳相对于管束组件的径向位置,利用导向机构在套装过程中进行导向和限位,易于操作,并可减小对管束的伤害风险。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完成戴维甲醇合成塔的套装。
首先将戴维甲醇合成塔的四组管束与外收集器10组装,形成刚性更好的管束组件1,并由分段且可拆卸的支撑工装8将管束组件1支撑起来,管束组件1的轴线在水平方向,即形成卧式支撑;在下部管束的前、后端的两个管板11上,通过工艺板12连接前、后两组导向轮2,同一组导向轮2包括沿其滚动方向前、后布置为一线的两个导向轮,在外壳4的壳体内壁上,于其下部中心位置处安装一根长度与壳体长度相同的槽钢作为导向轨5,其两端与壳体之间点焊连接。
在管束组件1的一端,用两台行车3将外壳4以抬吊方式吊起,调整外壳4的位置,使其外壳4的轴线与管束组件1的轴线同轴,在管束组件1的另一端布置卷扬机构7,卷扬机构7的拉绳6穿过管束组件后与外壳4连接,所述拉绳6安装在外壳4的轴线上。
卷扬机构7动作,将外壳4套入管束组件1的外侧,行车3配合行走,使其导向轮2与导向轨5相配合,边套边分段拆除管束的支撑工装8,在套装接近完成的时候,后端的导向轮2也与导向轨5相配合,直至套装完成。
拆除导向轨5和工艺板12连接的导向轮2。
利用以上的结构和工艺完成套装,相比于立式套装方式,卧式套装方式可减少吊车的占用时间,减少套装时管束受到伤害的风险,降低费用,尤其适合于重型外壳与复杂管束套装时应用。
利用上述的结构和工艺,申请人成功完成了重型戴维甲醇合成塔的套装。

Claims (6)

1.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管束组装在管板(11)上形成管束组件(1),其特征是:所述外壳(4)通过抬吊方式连接于一对行车(3)上,所述管束组件(1)由分段且可拆卸的支撑工装(8)呈卧式支撑,外壳(4)、管束组件(1)之间由卷扬机构(7)连接,卷扬机构(7)的拉绳(6)穿过管束组件(1)后与外壳(4)连接,在管束组件(1)接近于外壳(4)的套装前端安装有一组导向轮(2),同一组导向轮包括沿其滚动方向前、后布置为一线的至少两个导向轮,在外壳下端内壁上安装有适配于所述导向轮(2)的导向轨(5),导向轨(5)的长度等于外壳(4)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轮(2)有前、后两组,除在管束组件接近于外壳的套装前端的那一组导向轮外,在管束组件远离于外壳的套装后端还有一组导向轮,两组导向轮(2)与同一导向轨(5)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轮(2)通过可拆卸的工艺板(12)与管束组件(1)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轨(5)的两端以点焊方式与外壳(4)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束为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四组,所述拉绳(6)安装在外壳(4)的轴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束组件(1)为戴维甲醇合成塔的管束组件,该管束组件(1)外还套装有外收集器(10)。
CN202022448653.XU 2020-10-29 2020-10-29 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 Active CN213976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8653.XU CN213976747U (zh) 2020-10-29 2020-10-29 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8653.XU CN213976747U (zh) 2020-10-29 2020-10-29 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6747U true CN213976747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8653.XU Active CN213976747U (zh) 2020-10-29 2020-10-29 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6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2100U (zh) 小车水平变幅式塔机及起重小车吊具组合装置
CN111633398A (zh) 热交换设备管束安装及拆卸装置
CN213976747U (zh) 外壳与管束套装结构
CN103588092B (zh) 一种采用辅助装置更换钢丝绳的方法
CN107052835A (zh) 一种汽车轮毂一刀切夹具
CN205487568U (zh) 一种充电线缆用电缆绞线机
CN211277256U (zh) 一种绕管式换热器穿芯子工装
CN211166625U (zh) 一种用于移动充电桩的运输架和送电车
CN211162776U (zh) 一种液压轴承拆装机
CN205487555U (zh) 一种电缆成缆机
CN210756331U (zh) 一种拉杆箱边框的成型装置
CN115653637A (zh) 一种管片拆除设备
CN211310418U (zh) 一种电缆用收卷装置
CN112062031A (zh) 一种风管辅助安装工具
CN202913347U (zh) 索塔专用吊篮机构
CN201820633U (zh) 一种动车变压器总装台位装置
CN205762959U (zh) 无缝钢管生产用穿孔机的后置小车
CN219652583U (zh) 一种列管换热器生产用吊装装置
CN205762960U (zh) 后置小车的小车轮快捷拆装装置
CN216660876U (zh) 一种风塔转运工装
CN209974264U (zh) 高效节能型agc油缸更换用机构
CN214921880U (zh) 一种桁架焊接节点连接器
CN216137879U (zh) 一种自动上卷装置
CN211229712U (zh) 一种防钢丝绳断裂的立体停车设备
CN106944506B (zh) 四轴卧式整装波纹涵管型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