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9668U -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9668U
CN213969668U CN202021381753.9U CN202021381753U CN213969668U CN 213969668 U CN213969668 U CN 213969668U CN 202021381753 U CN202021381753 U CN 202021381753U CN 213969668 U CN213969668 U CN 213969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upport beam
fixed
supporting
slid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17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宁
高峰
邓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aosh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Sichuan Haoshi Modular Hous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aosh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aosh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Sichuan Haoshi Modular Hous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aosh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aosh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Sichuan Haoshi Modular Hous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aosh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aosh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17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9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9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9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包括:固定座、滑动支撑梁以及支撑座组件;滑动支撑梁为至少两个,且每个滑动支撑梁通过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座上;支撑座组件通过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设于对应的滑动支撑梁上,支撑座组件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其中,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被配置为:滑动支撑梁沿滑动支撑梁的宽度方向滑动至固定座的任一位置,滑动支撑梁均能与固定座固定;第二滑动固定结构配置为:支撑座组件沿滑动支撑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至滑动支撑梁的任一位置,支撑座组件均能与滑动支撑梁固定。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调节滑动支撑梁以及支撑座组件的位置,适用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背景技术
模块化建筑(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VolumetricConstruction,简称PPVC)将建筑分成若干空间模块,模块内的一切设备、管线、装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装修也可以完成。
将这些模块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就像“搭建积木”一样通过可靠地连接方式拼装在一起。是建筑工业化的高端产品,具备自身高度的完整性。
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行模块化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新宠,目前在学校、酒店、办公写字楼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
现有技术中,在对模块化建筑的框架进行焊接时,直接在简易工作台上进行焊接,当模块化建筑的框架的尺寸增大,工作台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包括:固定座、滑动支撑梁以及支撑座组件;滑动支撑梁为至少两个,且每个滑动支撑梁通过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座上;支撑座组件通过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设于对应的滑动支撑梁上,支撑座组件用于模块化建筑单元,其中,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被配置为:滑动支撑梁沿滑动支撑梁的宽度方向滑动至固定座的任一位置,滑动支撑梁均能与固定座固定;第二滑动固定结构配置为:支撑座组件沿滑动支撑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至滑动支撑梁的任一位置,支撑座组件均能与滑动支撑梁固定。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能够调节滑动支撑梁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能够调节支撑座组件在滑动支撑梁上的位置。这样,通过调节滑动支撑梁以及支撑座组件的位置,能够适应不用长度以及不同宽度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适用性更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座包括:基座和多个固定支撑梁,固定支撑梁固设于基座上且多个固定支撑梁平行设置,滑动支撑梁通过第一滑动固定结构与固定支撑梁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滑动支撑梁与固定支撑梁垂直设置,第一滑动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固设于滑动支撑梁上,底座上设有与滑动支撑梁垂直的第一长条孔;多个第一螺栓孔,设于固定支撑梁上,多个第一螺栓孔沿固定支撑梁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长条孔对应设置,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长条孔以及第一螺栓孔,以将底座固定在固定支撑梁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第一长条孔沿固定支撑梁的宽度方向设于底座的两侧,固定支撑梁上对应设有两列第一螺栓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基座的上侧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固定支撑梁固设于凹槽的底壁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还包括:定位梁,固设于凹槽的底壁上,每个定位梁与所有固定支撑梁固定连接,其中,定位梁为两个,两个定位梁分别与凹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抵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座组件包括:支撑座,通过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连接在滑动支撑梁上;定位组件,固设于支撑梁上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滑动固定结构包括:第二长条孔,设于支撑座的底板上;第二螺栓孔,设于滑动支撑梁上,多个第二螺栓孔沿滑动支撑梁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长条孔对应设置,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长条孔以及第二螺栓孔,以将支撑座固定在滑动支撑梁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第二长条孔沿滑动支撑梁的宽度方向设于底板的两侧,滑动支撑梁上对应设有两列第二螺栓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支撑板以及限位板,支撑板可拆卸设于支撑座的上侧且水平设置;限位板可拆卸设于支撑座的侧壁上且竖直设置,限位板从支撑板的边缘向上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焊接平台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焊接平台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焊接平台工装焊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固定座,11基座,111凹槽,12固定支撑梁,13定位梁,20滑动支撑梁,30支撑座组件,31支撑座,32定位组件,321支撑板,322限位板, 41底座,411第一长条孔,42第一螺栓孔,51第二长条孔,52第二螺栓孔, 60三角支撑板,70横梁,80纵梁,90第一箱角,100第二箱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包括:固定座10、滑动支撑梁20以及支撑座组件 30;滑动支撑梁20为至少两个,且每个滑动支撑梁20通过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座10上;支撑座组件30通过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设于对应的滑动支撑梁20上,支撑座组件30用于支撑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其中,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被配置为:滑动支撑梁20沿滑动支撑梁20的宽度方向滑动至固定座10的任一位置,滑动支撑梁20均能与固定座10固定;第二滑动固定结构配置为:支撑座组件30沿滑动支撑梁20的长度方向滑动至滑动支撑梁20的任一位置,支撑座组件30均能与滑动支撑梁20固定。
根据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模块化建筑的各个单元拼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
每个模块化建筑包括框架、填充在框架内的保温材料以及包裹于保温材料外的包件等。上述特征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加工时不同的模块化建筑模块单元框架尺寸不一致,如何高效焊接不同尺寸模块化建筑模块单元框架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能够调节滑动支撑梁20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能够调节支撑座组件30在滑动支撑梁20上的位置。这样,即能够在水平面上沿两个方向进行尺寸调节,通过调节滑动支撑梁20以及支撑座组件 30的位置,能够适应不用长度以及不同宽度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加工便捷。一个焊接平台工装即能够满足使用需求,能够减少生产线的占地空间。
参照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座10包括:基座11和多个固定支撑梁12,固定支撑梁12固设于基座11上且多个固定支撑梁12 平行设置,滑动支撑梁20通过第一滑动固定结构与固定支撑梁12连接。
其中,具体地,基座11为滚凝土浇筑形成,固定支撑梁12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基座11上。
具体地,参照和图1、图4以及图6,固定支撑梁12与滑动支撑梁 20垂直设置。
参照图2、图3、图5、图7以及图8,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滑动固定结构包括:底座41,固设于滑动支撑梁20上(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底座41上设有与滑动支撑梁20垂直的第一长条孔411;多个第一螺栓孔42,设于固定支撑梁12上,多个第一螺栓孔42沿固定支撑梁12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一连接件(例如为螺栓),与第一长条孔411 对应设置,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长条孔411以及第一螺栓孔42,以将底座41固定在固定支撑梁12上。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螺栓孔42,能够大范围调节底座41的位置,进而调节滑动支撑梁20的位置;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长条孔 411,能够沿第一长条孔411的延伸方向对滑动支撑梁20的位置进行微调,实现滑动支撑梁20位置的精确调节。
参照图2,第一长条孔411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支撑梁12的长度方向一致,即第一长条孔411的延伸方向与滑动支撑梁20的长度方向垂直。
参照图2、图3、图5、图7以及图8,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第一长条孔411沿固定支撑梁12的宽度方向设于底座41的两侧,固定支撑梁12上对应设有两列第一螺栓孔42。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两列第一螺栓孔42,能够使底座41固定更稳固,防止底座41发生松动而导致定位误差。
参照图1和图5,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基座11的上侧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凹槽111,固定支撑梁12固设于凹槽111的底壁上。
本方案中,通过将固定支撑梁12设置在凹槽111的底壁上,能够防止固定支撑梁12配被碰撞,使固定支撑梁12保持稳定,防止固定支撑梁12偏移或变形,进而保证定位精度。
参照图5,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还包括:定位梁13,固设于凹槽111的底壁上,每个定位梁 13与所有固定支撑梁12固定连接,其中,定位梁13为两个,两个定位梁13分别与凹槽11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抵靠。
本方案中,两个定位梁13分别与凹槽11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抵靠,以能够实现限位,防止固定支撑梁12松动,使定位更可靠。
进一步地,参照图5,在定位梁13和固定支撑梁12的连接位置设有三角支撑板60,三角支撑板60与定位梁13以及固定支撑梁12固定连接,以能够提高定位梁13与固定支撑梁12的连接强度。
同时,三角支撑板60上设有螺栓孔,膨胀螺栓穿过螺栓孔并固定在基座11内,以将三角支撑板60固定在基座11上,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固定支撑梁12松动。
其中,优选地,固定支撑梁12和滑动支撑梁20均为工字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撑梁12通过膨胀螺栓与凹槽111 的底壁固定后,继续在凹槽111的底部浇筑水泥,并将固定支撑座31部分埋没。这样,能够进一步对固定支撑座31进行限位,同时还能够限制定支撑座31因热胀冷缩导致的形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座组件30包括:支撑座31,通过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连接在滑动支撑梁20上;定位组件32,固设于支撑梁上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滑动固定结构包括:第二长条孔 51,设于支撑座31的底板上;第二螺栓孔52,设于滑动支撑梁20上,多个第二螺栓孔52沿滑动支撑梁20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二连接件(例如为螺栓),与第二长条孔51对应设置,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长条孔51以及第二螺栓孔52,以将支撑座31固定在滑动支撑梁20上。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二螺栓孔52,能够大范围调节支撑座31 的位置;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长条孔51,能够沿第二长条孔51的延伸方向对支撑座31位置进行微调,实现支撑座31位置的精确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第二长条孔51沿滑动支撑梁20 的宽度方向设于底板的两侧,滑动支撑梁20上对应设有两列第二螺栓孔 52。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两列第二螺栓孔52,能够使支撑座31固定更稳固,防止支撑座31发生松动而导致定位误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定位组件32包括:成对设置的支撑板321以及限位板322,支撑板321可拆卸设于支撑座31的上侧且水平设置;限位板322可拆卸设于支撑座31的侧壁上且竖直设置,限位板 322从支撑板321的边缘向上伸出。
具体地,支撑座31的上侧固设有水平的连接板(例如焊接固定),连接板上具有螺纹孔,支撑板321上也对应设有同轴线的螺纹孔,支撑板 321贴合在连接板上侧后,螺纹紧固件由下往上旋入连接板和支撑板321 上的螺纹孔,以将连接板和支撑板321固定。
同理,限位板322与支撑座31的侧壁也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
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支撑板321以及限位板322,便于支撑板321和限位板322的更换,当支撑板321或限位板322本身发生形变导致定位精度变化,能够及时更换支撑板321和限位板322。
参照图6至图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包括横梁70、纵梁80、第一箱角90、第二箱角100以及加固梁。
横梁70与纵梁80垂直设置,并形成框型结构,加固梁与横梁70平行设置且加固梁的两端与纵梁80焊接固定。
框型结构的拐角处设置第一箱角90,相邻两个纵梁80通过第二箱角100连接。
其中,第一箱角90和第二箱角100对应设有支撑座组件30。
其中,与第一箱角90对应的支撑座组件30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侧板,以在水平方向上对第一箱角90进行完全限位。与第二箱角100对应的支撑座组件30在外侧设有限位板322,以使第二箱角100的设置方向与纵梁80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只设置有横梁70、纵梁80、加固梁以及第一箱角90。
此时,只需设置四个与第一箱角90对应的支撑座组件30。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10)、滑动支撑梁(20)以及支撑座组件(30);
所述滑动支撑梁(20)为至少两个,且每个所述滑动支撑梁(20)通过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0)上;
所述支撑座组件(30)通过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设于对应的所述滑动支撑梁(20)上,所述支撑座组件(30)用于支撑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固定结构被配置为:所述滑动支撑梁(20)沿所述滑动支撑梁(20)的宽度方向滑动至所述固定座(10)的任一位置,所述滑动支撑梁(20)均能与所述固定座(10)固定;
所述第二滑动固定结构配置为:所述支撑座组件(30)沿所述滑动支撑梁(20)的长度方向滑动至所述滑动支撑梁(20)的任一位置,所述支撑座组件(30)均能与所述滑动支撑梁(2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包括:
基座(11)和多个固定支撑梁(12),所述固定支撑梁(12)固设于所述基座(11)上且多个所述固定支撑梁(12)平行设置,所述滑动支撑梁(20)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固定结构与所述固定支撑梁(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撑梁(20)与所述固定支撑梁(1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固定结构包括:
底座(41),固设于所述滑动支撑梁(20)上,所述底座(41)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支撑梁(20)垂直的第一长条孔(411);
多个第一螺栓孔(42),设于所述固定支撑梁(12)上,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42)沿所述固定支撑梁(12)的长度方向排列;
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长条孔(4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411)以及所述第一螺栓孔(42),以将所述底座(41)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撑梁(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长条孔(411)沿所述固定支撑梁(12)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底座(41)的两侧,所述固定支撑梁(12)上对应设有两列所述第一螺栓孔(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11)的上侧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凹槽(111),所述固定支撑梁(12)固设于所述凹槽(111)的底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梁(13),固设于凹槽(111)的底壁上,每个所述定位梁(13)与所有所述固定支撑梁(1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定位梁(13)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梁(13)分别与所述凹槽(11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组件(30)包括:
支撑座(31),通过第二滑动固定结构连接在所述滑动支撑梁(20)上;
定位组件(32),固设于所述支撑梁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固定结构包括:
第二长条孔(51),设于所述支撑座(31)的底板上;
第二螺栓孔(52),设于所述滑动支撑梁(20)上,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52)沿所述滑动支撑梁(20)的长度方向排列;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长条孔(5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长条孔(51)以及第二螺栓孔(52),以将所述支撑座(31)固定在所述滑动支撑梁(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长条孔(51)沿所述滑动支撑梁(20)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滑动支撑梁(20)上对应设有两列所述第二螺栓孔(5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2)包括:
成对设置的支撑板(321)以及限位板(322),所述支撑板(321)可拆卸设于所述支撑座(31)的上侧且水平设置;
所述限位板(322)可拆卸设于所述支撑座(31)的侧壁上且竖直设置,所述限位板(322)从所述支撑板(321)的边缘向上伸出。
CN202021381753.9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Active CN213969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1753.9U CN213969668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1753.9U CN213969668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9668U true CN213969668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8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1753.9U Active CN213969668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96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985A (zh) * 2021-09-10 2021-11-30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组装的组合式平台及安装方法
CN115229370A (zh) * 2022-06-30 2022-10-25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格构钢柱焊接质量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985A (zh) * 2021-09-10 2021-11-30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组装的组合式平台及安装方法
CN113714985B (zh) * 2021-09-10 2022-10-11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组装的组合式平台及安装方法
CN115229370A (zh) * 2022-06-30 2022-10-25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格构钢柱焊接质量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69668U (zh)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框架的焊接平台工装
RU112917U1 (ru) Узел соединен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го каркаса
US20020059756A1 (en) Modular units, modular structures having modular units,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modular structures
BR112015020099A2 (pt) unidades de edificação modulares e métodos de construção e transporte das mesmas.
KR20150024890A (ko) 골조 구조의 구조부재
KR20170142582A (ko) 건축물 커튼 월 외장 시스템 및 그 시공방법
US20130133284A1 (en) Purlin construction for roof structures
CN212742919U (zh) 拼装式活动板房
JP6860167B2 (ja) ボックスカルバートの構築方法、及びボックスカルバート
JP2000160861A (ja) 仮設床パネルの連結機構
JP2004092154A (ja) コンクリート型枠、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JPH11107440A (ja) 建築構造物の壁面パネル
JPH0623617Y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の取付構造
JP2566470Y2 (ja) 構築用アンカーボルトの固定装置
JP3221776B2 (ja) 自重受け金物の取付構造及び自重受け金物
US20190093335A1 (en) Composite floor joist
JP3119525B2 (ja) 外囲体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JP2006316507A (ja) 床材支持部材及び床材支持構造
JPH09203115A (ja) 梁の接合構造
CN216787427U (zh) 一种隔热降噪的钢框架建筑用钢结构
JPH0229125Y2 (zh)
JP7433118B2 (ja) 壁面ユニットの施工方法及び作業台
JPH0342173Y2 (zh)
JPH05321442A (ja) 浮床用高さ調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床構造
JPH033413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