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5185U -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5185U
CN213965185U CN202023000235.0U CN202023000235U CN213965185U CN 213965185 U CN213965185 U CN 213965185U CN 202023000235 U CN202023000235 U CN 202023000235U CN 213965185 U CN213965185 U CN 213965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plate
concentrator
pipe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002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青
宋新波
赵立军
王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odern Innov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odern Innov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odern Innov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odern Innov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002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5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5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5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包括:原料罐、换热器、蒸汽喷射泵、分离罐和成品罐。所述分离罐内部设有布液组件和搅动组件,所述布液组件设置在搅动组件上方,所述搅动组件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布液组件包括第一布液板,在第一布液板的顶面上设有导流锥。在第一布液板上设有多个导流槽,多个所述导流槽呈放射状分布在导流锥的周侧,且在导流槽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布液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能提升药液余热利用率,并增加二次蒸汽的引射量。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中药制剂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使用浓缩器对药液进行蒸发浓缩,通过浓缩的过程能使药液中的溶液部分沸腾汽化,从而提升药液中的溶质浓度。
由于大多数中药制剂均属于热敏性物质,为避免制剂发生变性,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选用TVR浓缩器对药液进行低温蒸发浓缩工作。在进行工作时,TVR浓缩器能通过喷射式热泵对部分二次蒸汽进行回收利用,因此能够提升蒸发浓缩设备的能源利用率,从而降低中药浓缩的经济成本。
但是,现有TVR浓缩器的二次蒸汽回收效率较低,1kg高压蒸汽只能引射0.3kg的二次蒸汽,因此无法大幅提升能源利用率。此外,在回收利用二次蒸汽时,浓缩后药液中仍存在大量余热,这部分热量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仍会导致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中药用浓缩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包括:原料罐、换热器、蒸汽喷射泵、分离罐和成品罐;所述原料罐通过原料管与换热器的原料进口相连通,换热器的原料出口通过进料管与分离罐相连通,且分离罐通过出料管与成品罐相连通;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一进气口与蒸汽进管相连通,第二进气口通过导气管与分离罐相连通,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换热器的蒸汽进口相连通,且在换热器的蒸汽出口还设有排气管;
所述分离罐内部设有布液组件和搅动组件,所述布液组件设置在搅动组件上方,所述搅动组件上设有导流孔,且搅动组件通过连接管与排气管相连通;所述布液组件包括第一布液板,在第一布液板的顶面上设有导流锥,所述导流锥设置在进料管的正下方;在第一布液板上设有多个导流槽,多个所述导流槽呈放射状分布在导流锥的周侧,且在导流槽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布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布液组件包括第二布液板,所述第二布液板设置在第一布液板下方,且在第二布液板上设有第二布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布液孔与第一布液孔错位布置,且第二布液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布液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布液组件还包括布液网,所述布液网设置在第一布液板和第二布液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的内部宽度沿导流锥向第一布液板侧壁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布液孔为多个,多个第一布液孔沿第一布液板的经线方向均匀布置,且多个第一布液孔的孔径沿导流锥向第一布液板侧壁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搅动组件包括中心管和搅拌叶,所述中心管与连接管转动连接,所述导流孔设置在中心管的侧壁上;所述搅拌叶设置在中心管的侧壁上,且搅拌叶与导流孔错位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中心管上,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能通过布液组件对进入分离罐的药液进行分流,通过分流的过程能提升药液的散热面积,从而加速分离罐内药液的水分蒸发和热量散发速度,进而提升本装置的能源回收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能通过搅动组件对分离罐内部的药液进行搅拌,通过搅拌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提升药液的热量流失速度,从而方便对热量进行回收。此外,搅动组件还通过连接管与排气管相连通,在进行工作时,搅动组件能将换热器导出的部分气体导入分离罐内部,这些气体能对分离罐内的热量进行转移,并提升蒸汽喷射泵的二次蒸汽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浓缩器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离罐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汽喷射泵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布液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搅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原料罐;12-换热器;13-蒸汽喷射泵;14-分离罐;15-成品罐;21-原料管;22-进料管;23-出料管;24-蒸汽进管;25-导气管;26-进气管;27-排气管;3-第一布液板;31-导流锥;32-导流槽;321-第一布液孔;4-第二布液板;41-第二布液孔;5-布液网;6-连接管;7-中心管;71-导流孔;72-搅拌叶;8-驱动电机;81-主动齿轮;82-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包括:原料罐11、换热器12、蒸汽喷射泵13、分离罐14和成品罐15。附图1为本浓缩器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原料罐11通过原料管21与换热器12的原料进口相连通,换热器12的原料出口通过进料管22与分离罐14相连通,且分离罐14通过出料管23与成品罐15相连通。
在进行工作时,待浓缩的药液将会由原料罐11进入换热器12当中进行加热,在加热完毕后进入分离罐14进行蒸汽与药液的分离,在蒸汽分离完毕后,浓缩药液将会进入成品罐15进行储藏。
作为示例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器12可选用板式换热器,工作人员也可选用其他形式的换热器对药液进行加热,以使得药液达到溶剂的蒸发温度。
为提升药液浓缩过程的能源利用率,本装置通过蒸汽喷射泵13对分离罐14内部的二次蒸汽进行循环利用。具体的,所述蒸汽喷射泵13的第一进气口与蒸汽进管24相连通,第二进气口通过导气管25与分离罐14相连通,出气口通过进气管26与换热器12的蒸汽进口相连通,且在换热器12的蒸汽出口还设有排气管27。
在进行工作时,蒸汽管道24能将热蒸汽导入换热器12内部,并通过热蒸汽对药液进行加热。此外,如图3所示,由于蒸汽喷射泵13的第二进气口通过导气管25与分离罐14相连通,因此当热蒸汽进入蒸汽喷射泵13后,热蒸汽的流动会使蒸汽喷射泵13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吸引分离罐14中的二次蒸汽。通过二次蒸汽的回收利用不仅能提升本装置的能源利用率,还能对导入换热器12的蒸汽温度进行控制,从而避免热敏性药液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变性。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蒸汽喷射泵13的二次蒸汽回收效率较低,1kg高压蒸汽只能引射0.3kg的二次蒸汽,因此无法大幅提升能源利用率。此外,在回收利用二次蒸汽时,浓缩后药液中仍存在大量余热,这部分热量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仍会导致能源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分离罐14内部设有布液组件和搅动组件,通过布液组件能对进入分离罐14的药液进行分流,从而增大药液的散热面积,方便对药液余热进行回收;通过设置搅动组件能进一步提升药液的散热速度,并加增强离罐14内部的气体流动效果,从而增加二次蒸汽的引射量。
具体的,所述布液组件设置在搅动组件上方。附图2为分离罐14的剖视图,附图4为布液组件的爆炸图,如图所示,布液组件包括第一布液板3。在第一布液板3的顶面上设有导流锥31,所述导流锥31设置在进料管22的正下方。此外,在第一布液板3上还设有多个导流槽32,多个所述导流槽32呈放射状分布在导流锥31的周侧,且在导流槽32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布液孔321。
当药液沿进料管22进入分离罐14内部后,导流锥31能对药液进行分流,从而使药液均匀进入各导流槽32内部。随后,药液将会沿导流槽32进行流动,并最终沿第一布液孔321向下运动。
可选的,为提升药液在第一布液板3上的均布效果,增大药液在导流槽32内部的散热面积,所述导流槽32的内部宽度沿导流锥31向第一布液板3侧壁方向逐渐增大。此外,为方便药液离开第一布液板3,所述第一布液孔321也可相应的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布液孔321应沿第一布液板3的经线方向均匀布置,且多个第一布液孔321的孔径沿导流锥31向第一布液板3侧壁方向逐渐增大。
如图4所示,为进一步提升药液在分离罐14内部的散热面积,所述布液组件还包括第二布液板4和布液网5。具体的,所述第二布液板4设置在第一布液板3下方,且在第二布液板4上设有第二布液孔41,所述布液网5设置在第一布液板3和第二布液板4之间。
当药液流过第一布液孔321后,布液网5能对药液进行阻挡,通过阻挡作用能降低药液的流速,从而为余热的回收提供充足的时间。当药液穿过布液网5后将会存留在第二布液板4上,此时第二布液孔41能再次对药液进行分流,从而使药液以液滴的方式向下流动。
可选的,为延长药液在布液组件内部的停留时间,所述第二布液孔41与第一布液孔321错位布置,且第二布液孔41的孔径小于第一布液孔321的孔径。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搅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搅动组件上设有导流孔71,且搅动组件通过连接管6与排气管27相连通。在开始工作后,搅动组件能对穿过布液组件的药液进行翻搅,通过翻搅的过程能提升药液的热量散发速度,从而增加本装置的能源利用率。此外,由于搅动组件与排气管27相连通,因此离开换热器12的部分蒸汽将会进入分离罐14内部。这些蒸汽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吸收药液散发的热量,并作为二次蒸汽进入导气管25内部,因此能增强离罐14内部的气体流动效果,并增加二次蒸汽的引射量。
具体的,所述搅动组件包括中心管7和搅拌叶72,所述中心管7与连接管6转动连接,所述导流孔71设置在中心管7的侧壁上。所述搅拌叶72设置在中心管7的侧壁上,且搅拌叶72与导流孔71错位布置。
在进行工作时,中心管7将会开始转动,此时搅拌叶72将会对药液进行翻搅,以为加快溶剂的蒸发速度。而导流孔71则能将换热器12导出的蒸汽导入药液内部,从而驱使分离罐14内部的气体向导气管25方向流动。
此外,为实现中心管7的转动,所述搅动组件还应包括:驱动电机8、主动齿轮81和从动齿轮82。所述主动齿轮81设置在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82设置在中心管7上,且从动齿轮82与主动齿轮81相啮合。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驱动方式驱使中心管7进行转动。
下面对上述方案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用浓缩器,能通过布液组件对进入分离罐的药液进行分流,从而提升药液的散热面积,加快药液的水分蒸发和热量散发速度。其次,本装置还能通过搅动组件对药液进行翻搅,从而进一步提升药液的余热散发速度。此外,本装置还能通过搅动组件将部分换热器导出的蒸汽导入分离罐,因此能够方便分离罐内部的热量进行转移,并提升二次蒸汽的引射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包括:原料罐(11)、换热器(12)、蒸汽喷射泵(13)、分离罐(14)和成品罐(15);所述原料罐(11)通过原料管(21)与换热器(12)的原料进口相连通,换热器(12)的原料出口通过进料管(22)与分离罐(14)相连通,且分离罐(14)通过出料管(23)与成品罐(15)相连通;所述蒸汽喷射泵(13)的第一进气口与蒸汽进管(24)相连通,第二进气口通过导气管(25)与分离罐(14)相连通,出气口通过进气管(26)与换热器(12)的蒸汽进口相连通,且在换热器(12)的蒸汽出口还设有排气管(27),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罐(14)内部设有布液组件和搅动组件,所述布液组件设置在搅动组件上方,所述搅动组件上设有导流孔(71),且搅动组件通过连接管(6)与排气管(27)相连通;所述布液组件包括第一布液板(3),在第一布液板(3)的顶面上设有导流锥(31),所述导流锥(31)设置在进料管(22)的正下方;在第一布液板(3)上设有多个导流槽(32),多个所述导流槽(32)呈放射状分布在导流锥(31)的周侧,且在导流槽(32)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布液孔(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组件包括第二布液板(4),所述第二布液板(4)设置在第一布液板(3)下方,且在第二布液板(4)上设有第二布液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液孔(41)与第一布液孔(321)错位布置,且第二布液孔(41)的孔径小于第一布液孔(321)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组件还包括布液网(5),所述布液网(5)设置在第一布液板(3)和第二布液板(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2)的内部宽度沿导流锥(31)向第一布液板(3)侧壁方向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液孔(321)为多个,多个第一布液孔(321)沿第一布液板(3)的经线方向均匀布置,且多个第一布液孔(321)的孔径沿导流锥(31)向第一布液板(3)侧壁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包括中心管(7)和搅拌叶(72),所述中心管(7)与连接管(6)转动连接,所述导流孔(71)设置在中心管(7)的侧壁上;所述搅拌叶(72)设置在中心管(7)的侧壁上,且搅拌叶(72)与导流孔(71)错位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药用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8)、主动齿轮(81)和从动齿轮(82),所述主动齿轮(81)设置在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82)设置在中心管(7)上,且从动齿轮(82)与主动齿轮(81)相啮合。
CN202023000235.0U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Active CN213965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0235.0U CN213965185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0235.0U CN213965185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5185U true CN213965185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4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00235.0U Active CN213965185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5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9916A (zh) 降低溶液聚合橡胶工艺中非甲烷总烃废气含量的系统
CN213965185U (zh) 一种中药用浓缩器
CN115445229A (zh) 一种闪蒸汽回收提压系统
CN106523366A (zh) 带有旋膜的增压型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及其回水方法
CN206027671U (zh) 一种柔顺剂生产过程中的加热与保温循环装置
CN209422985U (zh) 一种多功能蒸发器
CN213724900U (zh) 一种羰烷基环戊烯锰制备用提纯装置
CN108970488B (zh) 一种混酸方法及其混酸装置
CN211026029U (zh) 一种胶水生产系统
CN210229162U (zh) 一种强制循环蒸发器排料系统
CN211868308U (zh) 一种树脂管道式水洗结构
CN210845307U (zh) 一种从白刺种籽中提取花色苷的真空浓缩设备
CN202506149U (zh) 一种降膜真空浓缩罐
CN213313381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高效蒸发器
CN211798874U (zh) 一种二乙基甲苯二胺生产用分离装置
CN218131830U (zh) 一种烷基化反应器
CN215373602U (zh) 一种环保型油墨生产冷却塔
CN216934810U (zh) 一种碳酸乙烯酯生产用气液分离器
CN110075557A (zh) 一种多级切换式料液蒸发方法及装置
CN217830036U (zh) 一种树脂合成设备
CN215275784U (zh) 一种粉体浆料浓缩装置
CN217988598U (zh) 一种脂肪酸型柴油抗磨剂的生产装置
CN220951272U (zh) 一种便于回收物料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7526435U (zh) 三水醋酸钠连续结晶系统
CN109059415A (zh) 一种葛根汁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