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3303U -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3303U
CN213953303U CN202022053215.3U CN202022053215U CN213953303U CN 213953303 U CN213953303 U CN 213953303U CN 202022053215 U CN202022053215 U CN 202022053215U CN 213953303 U CN213953303 U CN 213953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amper
boss
oil
out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532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科琼
毛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532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3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3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3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阻尼器本体包括外壳体和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外壳体的顶部设置开口,内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凸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凸台相匹配的安装腔;内壳体从外壳体的开口处伸入至外壳体的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封闭,内壳体的壁体与凸台和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容纳腔内设置有阻尼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凸台和安装腔的相互配合,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仅存在一个安装缝隙,降低阻尼油泄漏的风险;通过在内壳体上设置换油口,能够使得内壳体两侧的阻尼油通过换油口相互流动,防止阻尼油发生堆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实际应用的功能在于吸收能量,降低频率响应的最大值,然后缓缓释放能量,从而达到消除突然的能量冲击。例如汽车内的安全拉手,没有阻尼器的拉手在松开之后,拉手就会“砰”的一声非常生硬的弹回去,增加阻尼器之后就能使拉手回位编的缓和,降低冲击量,目前汽车拉手上使用的阻尼器都是贯穿式的,提供阻尼效果的是内部的阻尼油,因为贯穿式的阻尼器会导致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存在有两个安装缝隙,阻尼油泄漏的风险较大。
因此,对上述技术问题做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凸台和安装腔的相互配合,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仅存在一个安装缝隙,降低阻尼油泄漏的风险。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所述阻尼器本体包括外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开口,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凸台;
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安装腔;
所述内壳体从外壳体的开口处伸入至所述外壳体的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封闭,所述内壳体的壁体与所述凸台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阻尼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阻尼油采用硅油;内壳体安装在外壳的容纳腔内部,外壳体上的凸台与内壳体上的安装腔相互配合,内壳体能够相对于外壳体发生转动,并将外壳体的容纳腔封闭,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仅存在一个安装缝隙,降低阻尼油泄漏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靠近顶部开口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内壳体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环形凸缘。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壳体安装到外壳体的容纳腔内,内壳体上的环形凸缘与外壳体上的环形凹槽匹配卡接,防止内壳体和外壳体发生分离。
进一步,所述环形凸缘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密封圈采用硅胶材质;密封圈安装在内壳体外部的安装槽内,内壳体和外壳体装配后,密封圈通过内壳体进入外壳体的容纳腔内,并与内壳体的内壁充分接触,防止容纳腔内的阻尼油泄漏。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凸台,所述凸台具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
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对应的第三台阶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相对应的第四台阶面。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溢油槽,所述溢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内壳体的底端,所述溢油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台阶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腔内设置溢油槽,能够增大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间隙,防止阻尼油过多时,影响阻尼力。
进一步,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平切面,所述平切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相通的换油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壳体上设置换油口,能够使得内壳体两侧的阻尼油通过换油口相互流动,防止阻尼油发生堆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凸台和安装腔的相互配合,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仅存在一个安装缝隙,降低阻尼油泄漏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内壳体和外壳体装配后,密封圈通过内壳体进入外壳体的容纳腔内,并与内壳体的内壁充分接触,防止容纳腔内的阻尼油泄漏;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通过在安装腔内设置溢油槽,能够增大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间隙,防止阻尼油过多时,影响阻尼力;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通过在内壳体上设置换油口,能够使得内壳体两侧的阻尼油通过换油口相互流动,防止阻尼油发生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阻尼器本体、2为外壳体、21为容纳腔、22为凸台、221为第一台阶面、222为第二台阶面、23为环形凹槽、3为内壳体、301为平切面、31为安装腔、311为第三台阶面、312为第四台阶面、32为环形凸缘、33为环形安装槽、34为溢油槽、35为换油口、4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1,所述阻尼器本体1包括外壳体2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体2内部的内壳体3;所述外壳体2的顶部设置开口,内部形成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内设置有凸台22;所述内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台22相匹配的安装腔31;所述内壳体3从外壳体2的开口处伸入至所述外壳体2的容纳腔21内,并将所述容纳腔21封闭,所述内壳体3的壁体与所述凸台22和所述外壳体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容纳腔21内设置有阻尼油。优选地,阻尼油采用硅油;内壳体3安装在外壳的容纳腔21内部,外壳体2上的凸台22与内壳体3上的安装腔31相互配合,内壳体3能够相对于外壳体2发生转动,并将外壳体2的容纳腔21封闭,使得外壳体2和内壳体3之间仅存在一个安装缝隙,降低阻尼油泄漏的风险。
所述外壳体2靠近顶部开口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23,所述内壳体3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23相匹配的环形凸缘32,内壳体3安装到外壳体2的容纳腔21内,内壳体3上的环形凸缘32与外壳体2上的环形凹槽23匹配卡接,防止内壳体3和外壳体2发生分离。
所述环形凸缘32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安装槽33,所述环形安装槽33内设置有密封圈4;优选地,密封圈4为O型密封圈4,密封圈4采用硅胶材质;密封圈4安装在内壳体3外部的安装槽内,内壳体3和外壳体2装配后,密封圈4通过内壳体3进入外壳体2的容纳腔21内,并与内壳体3的内壁充分接触,防止容纳腔21内的阻尼油泄漏。
所述外壳体2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凸台22,所述凸台22具有第一台阶面221和第二台阶面222;所述安装腔3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221相对应的第三台阶面311、以及与所述第二台阶面222相对应的第四台阶面312。所述内壳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溢油槽34,所述溢油槽3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内壳体3的底端,所述溢油槽3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台阶面311;通过在安装腔31内设置溢油槽34,能够增大内壳体3和外壳体2之间的间隙,防止阻尼油过多时,影响阻尼力。所述内壳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平切面301,所述平切面301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31相通的换油口35;通过在内壳体3上设置换油口35,能够使得内壳体3两侧的阻尼油通过换油口35相互流动,防止阻尼油发生堆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凸台和安装腔的相互配合,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仅存在一个安装缝隙,降低阻尼油泄漏的风险;内壳体和外壳体装配后,密封圈通过内壳体进入外壳体的容纳腔内,并与内壳体的内壁充分接触,防止容纳腔内的阻尼油泄漏;通过在安装腔内设置溢油槽,能够增大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间隙,防止阻尼油过多时,影响阻尼力;通过在内壳体上设置换油口,能够使得内壳体两侧的阻尼油通过换油口相互流动,防止阻尼油发生堆积。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6)

1.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本体(1),所述阻尼器本体(1)包括外壳体(2)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体(2)内部的内壳体(3);
所述外壳体(2)的顶部设置开口,内部形成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内设置有凸台(22);
所述内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台(22)相匹配的安装腔(31);
所述内壳体(3)从外壳体(2)的开口处伸入至所述外壳体(2)的容纳腔(21)内,并将所述容纳腔(21)封闭,所述内壳体(3)的壁体与所述凸台(22)和所述外壳体(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容纳腔(21)内设置有阻尼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靠近顶部开口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23),所述内壳体(3)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23)相匹配的环形凸缘(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缘(32)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安装槽(33),所述环形安装槽(33)内设置有密封圈(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凸台(22),所述凸台(22)具有第一台阶面(221)和第二台阶面(222);
所述安装腔(3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221)相对应的第三台阶面(311)、以及与所述第二台阶面(222)相对应的第四台阶面(3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溢油槽(34),所述溢油槽(3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内壳体(3)的底端,所述溢油槽(3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台阶面(311)。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平切面(301),所述平切面(301)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31)相通的换油口(35)。
CN202022053215.3U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Active CN213953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3215.3U CN213953303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3215.3U CN213953303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3303U true CN213953303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53215.3U Active CN213953303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3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0506B2 (en) Structure for fuel filling section of fuel tank
JP3929927B2 (ja) 液体封入マウント装置
KR20010021281A (ko) 유체 용기
JP3629485B2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CN21395330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拉手的阻尼器
CN204477272U (zh) 通气装置及车辆动力系统总成
US6655666B2 (en) Liquid-sealed vibration-proof device
CN109017576B (zh) 倒车镜
CN212960125U (zh) 一种rov翻车阀
JP4187137B2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KR100286740B1 (ko) 시스템키친의 곤로용 패킹
CN213734577U (zh) 一种带骨架凸条的液压皮碗
KR102017052B1 (ko) 하이드로 엔진마운트
JPS6315607Y2 (zh)
CN218152496U (zh) 一种新型的五阀组结构
CN201346961Y (zh) 一种汽车后桥通气塞
CN211195858U (zh) 一种油箱门开启机构防水垫片及其安装结构
CN214688868U (zh) 一种桥总成通气系统
CN218653140U (zh) 具有外壳支撑结构的滤清器
CN215166147U (zh) 一种负压消除装置
CN211481040U (zh) 一种启动机防水透气结构
CN213629434U (zh) 水锤消除罐
CN217055369U (zh) 一种水箱组件、散热器和车辆
CN219655262U (zh) 一种车桥用防尘唇加双唇结构油封
JP3690941B2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