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1324U -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1324U
CN213951324U CN202022951744.5U CN202022951744U CN213951324U CN 213951324 U CN213951324 U CN 213951324U CN 202022951744 U CN202022951744 U CN 202022951744U CN 213951324 U CN213951324 U CN 213951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page
tray
cover
gea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17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晶
李科锋
李长林
王维朋
史君林
潘文东
张海英
富尧
刘胜民
孙洪梅
张春辉
张宇坤
孙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First Machinery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First Machinery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First Machinery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First Machinery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517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1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1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1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属于零件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缺少专用的防渗装置,以对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包括:吊杆、托盘、间隔套、底座、和防渗套装置,吊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间隔套和托盘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并安装,以调节托盘高度,托盘上环形阵列开有多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套在待加工的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与齿轮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防渗装置,对零件非碳氮共渗面进行了防碳氮共渗保护,实现了碳氮共渗过程有效实施。该防渗装置在碳氮共渗过程中安全、可靠,装拆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齿轮的零件材质为20Cr1Ni4A,属于低合金结构钢,是整车中传动系统中一个重要零部件,图纸要求零件主动齿轮的轮齿部位进行碳氮共渗处理,其余部分不进行碳氮共渗。因该此零件在井式炉中进行生产,为保证零件的质量。生产过程中,在能够实施有效的碳氮共渗过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在碳氮共渗过程中对非碳氮共渗面的防渗保护。目前,缺少一个专门的防渗装置,对零件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实现碳氮共渗过程有效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缺少专用的防渗装置,以对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包括:吊杆、托盘、间隔套、底座、和防渗套装置,所述吊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间隔套和托盘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并建立安装,所述间隔套为一个或多个,用以调节托盘的安装高度,所述托盘上环形阵列开有多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套在待加工的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与齿轮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防渗套装置包括:上防渗罩、下防渗罩和下防渗罩耳,所述上防渗罩和下防渗罩均为筒状,所述上防渗罩套在齿轮上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套在齿轮下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侧壁上布置有下防渗罩耳,所述下防渗罩通过下防渗罩耳卡在托盘的通孔上,以使防渗套装置和齿轮与底座建立位置及间接连接关系。
优选的,所述托盘上还加工有异型通孔。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厚度为55mm,外圆直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11
所述防渗套装置安装孔的尺寸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12
优选的,所述间隔套的上下两个端面均加工有凹槽,且间隔套的外圆环形阵列加工有漏油槽。
优选的,所述间隔套与底座之间布置有支撑套。
优选的,所述吊杆的顶部加工有椭圆孔。
优选的,所述托盘中间加工有中心孔,所述托盘插入中心孔并与托盘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防渗罩装置实现了对主动齿轮零件在碳氮共渗时的非共渗面的防渗保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防渗装置,对零件非碳氮共渗面进行了防碳氮共渗保护,实现了仅对零件需要进行碳氮共渗处理的部分进行处理,同时对其余部分用防渗装置进行保护,不进行碳氮共渗,保证无漏渗现象,实现了碳氮共渗过程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满足产品性能要求。该装置在使用过程效果较好,与零件装配后与装置摆放平稳、碳氮共渗面未与其他平面贴合,在碳氮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漏渗问题,吊装平稳,较为安全可靠,装卸较为便捷,满足主动齿轮的防渗及控制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吊杆和底座组成的吊具装置用于在碳氮共渗时零件的吊装和运转。吊杆和底座焊接,整个焊接过程无漏焊现象,使吊具装置有足够的强度。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下变形较小,保证吊具装置在井式渗碳炉中能够放置平稳牢固,吊杆上端加工椭圆孔,方便零件进出炉的吊装及运转。
3、本实用新型的间隔套实现了平稳支撑托盘和齿轮。各间隔套中心均加工中心孔,便于吊具装置的拆装组合,其两个端面均加工凹槽,在外圆加工均匀分布的漏油槽,便于间隔套的减重和在淬火过冲中零件及装置表面的淬火油流动,间隔套可有不同的尺寸,便于调整托盘的使用高度,支撑套外圆尺寸大于间隔套外圆,起到平稳支撑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实现了支撑和摆放齿轮和防渗罩装置。通孔之间铸造异型通孔,有利于托盘的减重、碳氮共渗时炉内气氛的流通循环及在淬火过程中淬火油的流动,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变形较小,即提高托盘的使用寿命又减小了因装置受热变形导致的零件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齿轮的防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防渗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杆;2、托盘;3、间隔套;4、底座;5、防渗套装置;6、齿轮;7、支撑套;5-1、上防渗罩;5-2、下防渗罩;5-3、下防渗罩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考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缺少专用的防渗装置,以对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包括:吊杆1、托盘2、间隔套3、底座4、和防渗套装置5,所述吊杆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间隔套3和托盘2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1并建立安装,所述间隔套3为一个或多个,用以调节托盘2的安装高度,所述间隔套3与底座 4之间布置有支撑套7;所述托盘2上环形阵列开有四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5套在待加工的齿轮6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2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所述防渗套装置5包括:上防渗罩5-1、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5-2均为筒状,所述上防渗罩5-1套在齿轮6上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套在齿轮6下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侧壁上布置有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下防渗罩5-2通过下防渗罩耳5-3卡在托盘2的通孔上,以使防渗套装置5和齿轮6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托盘2上还加工有异型通孔;所述间隔套3的上下两个端面均加工有凹槽,且间隔套3的外圆环形阵列加工有漏油槽;所述吊杆1的顶部加工有椭圆孔;所述托盘2中间加工有中心孔,所述托盘2 插入中心孔并与托盘2焊接;所述底座4的厚度为55mm,外圆直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31
所述防渗套装置安装孔的尺寸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32
使用时,分别将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5-2罩在齿轮6上,配合部位进行密封。吊杆1穿入底座4组合焊接成一体,形成吊具装置,根据所需固定托盘2的高度选择适合厚度的间隔套3,将支撑套7和间隔套3通过中心孔依次串在吊具装置的杆部,用于支撑托盘2,托盘2中心孔穿过吊具装置的杆部放置在间隔套3上,组合成托盘吊具装置。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配合好后竖直放置在托盘2的四个孔内,此时,下防渗罩耳5-3搭在托盘2的孔边缘,摆放整齐平稳,防渗套装置5与主齿轮的配合面可用密封垫进行密封,也可根据下防渗罩5-2的高度合理选择间隔套3的使用数量。装配前应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清理零件及装置上面杂质和油污,同时不得有锈蚀现象,以免影响防渗效果。通过碳氮共渗处理及淬火完成后拆卸防渗罩,在零件非共渗面硬度表面检查,如果表面硬度在图纸规定心部硬度范围内,说明符合防渗要求。
防渗罩装置5实现了对主动齿轮零件在碳氮共渗时的非共渗面的防渗保护。防渗罩装置5的结构设计如下:上防渗罩5-1由上防渗罩底和上防渗罩筒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由下防渗罩筒和下防渗罩底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焊接,防渗罩配合面的粗糙度要与零件配合面的粗糙度保持一致,上、下防渗罩筒材质采用冷10-140x12,上、下防渗罩底材质采用Q235钢,焊接时焊缝均匀并防止焊接变形,不许有漏焊现象,焊后要清理焊渣。
吊杆1和底座4组成的吊具装置用于在碳氮共渗时零件的吊装和运转。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如下:材质底座4采用耐热钢铸造而成,吊杆1材质采用Q235钢,底座4中间加工中心孔,吊杆1底部插入底座4的中心孔并焊接牢固,整个焊接过程无漏焊现象,使吊具装置有足够的强度。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下变形较小,保证吊具装置在井式渗碳炉中能够放置平稳牢固,吊杆1上端加工椭圆孔,方便零件进出炉的吊装及运转。
间隔套3实现了平稳支撑托盘2和齿轮6。各间隔套3中心均加工中心孔,便于吊具装置的拆装组合,其两个端面均加工凹槽,在外圆加工均匀分布的漏油槽,便于间隔套3 的减重和在淬火过冲中零件及装置表面的淬火油流动,间隔套3可有不同的尺寸,便于调整托盘2的使用高度,支撑套7外圆尺寸大于间隔套外圆,起到平稳支撑作用。
托盘2实现了支撑和摆放齿轮6和防渗罩装置5。材质采用耐热钢铸造件,托盘厚度为55mm,外圆直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41
托盘表面铸造4个均匀分布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42
通孔,通孔之间铸造异型通孔,有利于托盘2的减重、碳氮共渗时炉内气氛的流通循环及在淬火过程中淬火油的流动,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变形较小,即提高托盘2的使用寿命又减小了因装置受热变形导致的零件变形。
该装置在使用过程效果较好,与零件装配后与装置摆放平稳、碳氮共渗面未与其他平面贴合,在碳氮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漏渗问题,吊装平稳,较为安全可靠,装卸较为便捷,满足主动齿轮的防渗及控制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缺少专用的防渗装置,以对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包括:吊杆1、托盘2、间隔套3、底座4、和防渗套装置5,所述吊杆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间隔套3和托盘2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1并建立安装,所述间隔套3为一个或多个,用以调节托盘2的安装高度,所述间隔套3与底座 4之间布置有支撑套7;所述托盘2上环形阵列开有四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5套在待加工的齿轮6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2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所述防渗套装置5包括:上防渗罩5-1、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5-2均为筒状,所述上防渗罩5-1套在齿轮6上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套在齿轮6下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侧壁上布置有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下防渗罩5-2通过下防渗罩耳5-3卡在托盘2的通孔上,以使防渗套装置5和齿轮6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托盘2上还加工有异型通孔;所述间隔套3的上下两个端面均加工有凹槽,且间隔套3的外圆环形阵列加工有漏油槽;所述托盘2中间加工有中心孔,所述底座4的厚度为55mm,外圆直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51
所述防渗套装置安装孔的尺寸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52
使用时,分别将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5-2罩在齿轮6上,配合部位进行密封。根据所需固定托盘2的高度选择适合厚度的间隔套3,将支撑套7和间隔套3通过中心孔依次串在吊具装置的杆部,用于支撑托盘2,托盘2中心孔穿过吊具装置的杆部放置在间隔套3上,组合成托盘吊具装置。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配合好后竖直放置在托盘2的四个孔内,此时,下防渗罩耳5-3搭在托盘2的孔边缘,摆放整齐平稳,防渗套装置5与主齿轮的配合面可用密封垫进行密封,也可根据下防渗罩5-2的高度合理选择间隔套3的使用数量。装配前应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清理零件及装置上面杂质和油污,同时不得有锈蚀现象,以免影响防渗效果。通过碳氮共渗处理及淬火完成后拆卸防渗罩,在零件非共渗面硬度表面检查,如果表面硬度在图纸规定心部硬度范围内,说明符合防渗要求。
防渗罩装置5实现了对主动齿轮零件在碳氮共渗时的非共渗面的防渗保护。防渗罩装置5的结构设计如下:上防渗罩5-1由上防渗罩底和上防渗罩筒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由下防渗罩筒和下防渗罩底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焊接,防渗罩配合面的粗糙度要与零件配合面的粗糙度保持一致,上、下防渗罩筒材质采用冷10-140x12,上、下防渗罩底材质采用Q235钢,焊接时焊缝均匀并防止焊接变形,不许有漏焊现象,焊后要清理焊渣。
间隔套3实现了平稳支撑托盘2和齿轮6。各间隔套3中心均加工中心孔,便于吊具装置的拆装组合,其两个端面均加工凹槽,在外圆加工均匀分布的漏油槽,便于间隔套3 的减重和在淬火过冲中零件及装置表面的淬火油流动,间隔套3可有不同的尺寸,便于调整托盘2的使用高度,支撑套7外圆尺寸大于间隔套外圆,起到平稳支撑作用。
托盘2实现了支撑和摆放齿轮6和防渗罩装置5。材质采用耐热钢铸造件,托盘厚度为55mm,外圆直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53
托盘表面铸造4个均匀分布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54
通孔,通孔之间铸造异型通孔,有利于托盘2的减重、碳氮共渗时炉内气氛的流通循环及在淬火过程中淬火油的流动,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变形较小,即提高托盘2的使用寿命又减小了因装置受热变形导致的零件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缺少专用的防渗装置,以对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包括:吊杆1、托盘2、间隔套3、底座4、和防渗套装置5,所述吊杆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间隔套3和托盘2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1并建立安装,所述间隔套3为一个或多个,用以调节托盘2的安装高度;所述托盘2上环形阵列开有四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5套在待加工的齿轮6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2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所述防渗套装置5包括:上防渗罩5-1、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 5-2均为筒状,所述上防渗罩5-1套在齿轮6上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 套在齿轮6下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侧壁上布置有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下防渗罩5-2通过下防渗罩耳5-3卡在托盘2的通孔上,以使防渗套装置5和齿轮6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托盘2上还加工有异型通孔;所述托盘2中间加工有中心孔,所述底座4的厚度为55mm,外圆直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61
所述防渗套装置安装孔的尺寸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62
使用时,分别将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5-2罩在齿轮6上,配合部位进行密封。根据所需固定托盘2的高度选择适合厚度的间隔套3,将间隔套3通过中心孔依次串在吊具装置的杆部,用于支撑托盘2,托盘2中心孔穿过吊具装置的杆部放置在间隔套3上,组合成托盘吊具装置。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配合好后竖直放置在托盘2的四个孔内,此时,下防渗罩耳5-3搭在托盘2的孔边缘,摆放整齐平稳,防渗套装置5与主齿轮的配合面可用密封垫进行密封,也可根据下防渗罩5-2的高度合理选择间隔套3的使用数量。装配前应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清理零件及装置上面杂质和油污,同时不得有锈蚀现象,以免影响防渗效果。通过碳氮共渗处理及淬火完成后拆卸防渗罩,在零件非共渗面硬度表面检查,如果表面硬度在图纸规定心部硬度范围内,说明符合防渗要求。
防渗罩装置5实现了对主动齿轮零件在碳氮共渗时的非共渗面的防渗保护。防渗罩装置5的结构设计如下:上防渗罩5-1由上防渗罩底和上防渗罩筒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由下防渗罩筒和下防渗罩底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焊接,防渗罩配合面的粗糙度要与零件配合面的粗糙度保持一致,上、下防渗罩筒材质采用冷10-140x12,上、下防渗罩底材质采用Q235钢,焊接时焊缝均匀并防止焊接变形,不许有漏焊现象,焊后要清理焊渣。
间隔套3实现了平稳支撑托盘2和齿轮6。各间隔套3中心均加工中心孔,便于吊具装置的拆装组合,间隔套3可有不同的尺寸,便于调整托盘2的使用高度。
托盘2实现了支撑和摆放齿轮6和防渗罩装置5。材质采用耐热钢铸造件,托盘厚度为55mm,外圆直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71
托盘表面铸造4个均匀分布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012080000072
通孔,通孔之间铸造异型通孔,有利于托盘2的减重、碳氮共渗时炉内气氛的流通循环及在淬火过程中淬火油的流动,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变形较小,即提高托盘2的使用寿命又减小了因装置受热变形导致的零件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缺少专用的防渗装置,以对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包括:吊杆1、托盘2、间隔套3、底座4、和防渗套装置5,所述吊杆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间隔套3和托盘2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1并建立安装,所述间隔套3为一个或多个,用以调节托盘2的安装高度;所述托盘2上环形阵列开有六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5套在待加工的齿轮6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2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所述防渗套装置5包括:上防渗罩5-1、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 5-2均为筒状,所述上防渗罩5-1套在齿轮6上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 套在齿轮6下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侧壁上布置有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下防渗罩5-2通过下防渗罩耳5-3卡在托盘2的通孔上,以使防渗套装置5和齿轮6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托盘2上还加工有异型通孔;所述托盘2中间加工有中心孔。
使用时,分别将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5-2罩在齿轮6上,配合部位进行密封。根据所需固定托盘2的高度选择适合厚度的间隔套3,将间隔套3通过中心孔依次串在吊具装置的杆部,用于支撑托盘2,托盘2中心孔穿过吊具装置的杆部放置在间隔套3上,组合成托盘吊具装置。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配合好后竖直放置在托盘2的六个孔内,此时,下防渗罩耳5-3搭在托盘2的孔边缘,摆放整齐平稳,防渗套装置5与主齿轮的配合面可用密封垫进行密封,也可根据下防渗罩5-2的高度合理选择间隔套3的使用数量。装配前应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清理零件及装置上面杂质和油污,同时不得有锈蚀现象,以免影响防渗效果。通过碳氮共渗处理及淬火完成后拆卸防渗罩,在零件非共渗面硬度表面检查,如果表面硬度在图纸规定心部硬度范围内,说明符合防渗要求。
防渗罩装置5实现了对主动齿轮零件在碳氮共渗时的非共渗面的防渗保护。防渗罩装置5的结构设计如下:上防渗罩5-1由上防渗罩底和上防渗罩筒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由下防渗罩筒和下防渗罩底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焊接,防渗罩配合面的粗糙度要与零件配合面的粗糙度保持一致,上、下防渗罩筒材质采用冷10-140x12,上、下防渗罩底材质采用Q235钢,焊接时焊缝均匀并防止焊接变形,不许有漏焊现象,焊后要清理焊渣。
间隔套3实现了平稳支撑托盘2和齿轮6。各间隔套3中心均加工中心孔,便于吊具装置的拆装组合,间隔套3可有不同的尺寸,便于调整托盘2的使用高度。
托盘2实现了支撑和摆放齿轮6和防渗罩装置5。材质采用耐热钢铸造件,通孔之间铸造异型通孔,有利于托盘2的减重、碳氮共渗时炉内气氛的流通循环及在淬火过程中淬火油的流动,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变形较小,即提高托盘2的使用寿命又减小了因装置受热变形导致的零件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缺少专用的防渗装置,以对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包括:吊杆1、托盘2、间隔套3、底座4、和防渗套装置5,所述吊杆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间隔套3和托盘2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1并建立安装,所述间隔套3为一个或多个,用以调节托盘2的安装高度;所述托盘2上环形阵列开有六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5套在待加工的齿轮6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2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所述防渗套装置5包括:上防渗罩5-1、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 5-2均为筒状,所述上防渗罩5-1套在齿轮6上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 套在齿轮6下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侧壁上布置有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下防渗罩5-2通过下防渗罩耳5-3卡在托盘2的通孔上,以使防渗套装置5和齿轮6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托盘2中间加工有中心孔。
使用时,分别将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5-2罩在齿轮6上,配合部位进行密封。根据所需固定托盘2的高度选择适合厚度的间隔套3,将间隔套3通过中心孔依次串在吊具装置的杆部,用于支撑托盘2,托盘2中心孔穿过吊具装置的杆部放置在间隔套3上,组合成托盘吊具装置。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配合好后竖直放置在托盘2的六个孔内,此时,下防渗罩耳5-3搭在托盘2的孔边缘,摆放整齐平稳,防渗套装置5与主齿轮的配合面可用密封垫进行密封,也可根据下防渗罩5-2的高度合理选择间隔套3的使用数量。装配前应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清理零件及装置上面杂质和油污,同时不得有锈蚀现象,以免影响防渗效果。通过碳氮共渗处理及淬火完成后拆卸防渗罩,在零件非共渗面硬度表面检查,如果表面硬度在图纸规定心部硬度范围内,说明符合防渗要求。
防渗罩装置5实现了对主动齿轮零件在碳氮共渗时的非共渗面的防渗保护。防渗罩装置5的结构设计如下:上防渗罩5-1由上防渗罩底和上防渗罩筒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由下防渗罩筒和下防渗罩底焊接形成,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焊接,防渗罩配合面的粗糙度要与零件配合面的粗糙度保持一致,上、下防渗罩筒材质采用冷10-140x12,上、下防渗罩底材质采用Q235钢,焊接时焊缝均匀并防止焊接变形,不许有漏焊现象,焊后要清理焊渣。
间隔套3实现了平稳支撑托盘2和齿轮6。各间隔套3中心均加工中心孔,便于吊具装置的拆装组合,间隔套3可有不同的尺寸,便于调整托盘2的使用高度。
托盘2实现了支撑和摆放齿轮6和防渗罩装置5。材质采用耐热钢铸造件,通孔之间铸造异型通孔,有利于托盘2的减重、碳氮共渗时炉内气氛的流通循环及在淬火过程中淬火油的流动,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变形较小,即提高托盘2的使用寿命又减小了因装置受热变形导致的零件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缺少专用的防渗装置,以对齿轮的非碳氮共渗面进行防碳氮共渗保护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包括:吊杆1、托盘2、间隔套3、底座4、和防渗套装置5,所述吊杆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间隔套3和托盘2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1并建立安装,所述间隔套3为一个或多个,用以调节托盘2的安装高度;所述托盘2上环形阵列开有六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5套在待加工的齿轮6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2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
使用时,将防渗套装置5套在待加工的齿轮6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配合部位进行密封。根据所需固定托盘2的高度选择适合厚度的间隔套3,将间隔套3通过中心孔依次串在吊具装置的杆部,用于支撑托盘2,托盘2中心孔穿过吊具装置的杆部放置在间隔套3上,组合成托盘吊具装置。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配合好后竖直放置在托盘2的六个孔内,此时,下防渗罩耳5-3搭在托盘2的孔边缘,摆放整齐平稳,防渗套装置5与主齿轮的配合面可用密封垫进行密封。装配前应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清理零件及装置上面杂质和油污,同时不得有锈蚀现象,以免影响防渗效果。通过碳氮共渗处理及淬火完成后拆卸防渗罩,在零件非共渗面硬度表面检查,如果表面硬度在图纸规定心部硬度范围内,说明符合防渗要求。
防渗罩装置5实现了对主动齿轮零件在碳氮共渗时的非共渗面的防渗保护。间隔套3 实现了平稳支撑托盘2和齿轮6。各间隔套3中心均加工中心孔,便于吊具装置的拆装组合,间隔套3可有不同的尺寸,便于调整托盘2的使用高度。
托盘2实现了支撑和摆放齿轮6和防渗罩装置5。材质采用耐热钢铸造件,通孔之间铸造异型通孔,有利于托盘2的减重、碳氮共渗时炉内气氛的流通循环及在淬火过程中淬火油的流动,耐热钢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变形较小,即提高托盘2的使用寿命又减小了因装置受热变形导致的零件变形。

Claims (8)

1.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1)、托盘(2)、间隔套(3)、底座(4)、和防渗套装置(5),所述吊杆(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间隔套(3)和托盘(2)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吊杆(1)并建立安装,所述间隔套(3)为一个或多个,用以调节托盘(2)的安装高度,所述托盘(2)上环形阵列开有多个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将防渗套装置(5)套在待加工的齿轮(6)的非碳氮共渗面上,防渗套装置(5)与齿轮(6)的整体竖直放入所述托盘(2)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套装置(5)包括:上防渗罩(5-1)、下防渗罩(5-2)和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上防渗罩(5-1)和下防渗罩(5-2)均为筒状,所述上防渗罩(5-1)套在齿轮(6)上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套在齿轮(6)下部的非碳氮共渗面上,所述下防渗罩(5-2)侧壁上布置有下防渗罩耳(5-3),所述下防渗罩(5-2)通过下防渗罩耳(5-3)卡在托盘(2)的通孔上,以使防渗套装置(5)和齿轮(6)与底座(4)建立位置及间接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2)的防渗套装置安装孔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厚度为55mm,外圆直径
Figure DEST_PATH_FDA0003161012070000011
所述防渗套装置安装孔的尺寸为
Figure DEST_PATH_FDA000316101207000001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3)的上下两个端面均加工有凹槽,且间隔套(3)的外圆环形阵列加工有漏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3)与底座(4)之间布置有支撑套(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的顶部加工有椭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2)中间加工有中心孔,所述托盘(2)插入中心孔并与托盘(2)焊接。
CN202022951744.5U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Active CN213951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1744.5U CN213951324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1744.5U CN213951324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1324U true CN213951324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14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1744.5U Active CN213951324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1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2044B (zh) 一种大型轴瓦巴氏合金开放式离心浇注方法
CN213951324U (zh) 一种齿轮的防渗装置
CN201136733Y (zh) 一种浇注电极用帽口的吊装夹具
WO2020029439A1 (zh) 一种用于熔炼炉炉底通气搅拌的透气塞及金属熔炼炉
CN209960968U (zh) 一种合金熔融装置
CN102131321B (zh) 电化学清理盐浴炉加热装置
CN106323002B (zh) 烧结机料面边沿防漏风装置
CN213708413U (zh) 一种l型结构平衡肘热处理吊具工装
CN210657010U (zh) 一种可热换的双胞胎透气砖
CN211225993U (zh) 一种转炉耳轴轴承辅助安装装置
CN208680169U (zh) 一种四辊式轧机机架工作辊耐磨衬板专用吊装工装
CN208964987U (zh) 核电用安注箱封头的热处理工装
CN220977095U (zh) 一种大尺寸的异形齿圈的淬火工装
CN108660300A (zh) 一种防止金属圆筒热处理吸气劣化和减少变形的方法
CN210367816U (zh) 一种密封退火工装
CN112410522A (zh) 一种淬火处理夹具
CN220532891U (zh) 一种法兰冷却用辅具
CN103903655B (zh) 控制形变的长行程分体式吊篮组件
CN202734550U (zh) 精炼炉铸铁型水冷炉盖
CN210116849U (zh) 一种bcs复合罐
CN210763885U (zh) 一种用于还原炉钟罩吊装的吊具
CN217536107U (zh) 一种盘管二氧化碳保护退火用工装
CN219637239U (zh) 一种高炉铸铁冷却壁
CN216274239U (zh) 一种单管真空炉用浸渍管
CN215237792U (zh) 一种磁复合特斯拉阀型狭缝透气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