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4606U -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44606U
CN213944606U CN202022994114.6U CN202022994114U CN213944606U CN 213944606 U CN213944606 U CN 213944606U CN 202022994114 U CN202022994114 U CN 202022994114U CN 213944606 U CN213944606 U CN 213944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tor
rotating shaft
dwa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41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忠南
蒋宇鹏
唐俊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QIA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QIA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QIA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QIA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941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44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44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44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一蜗杆,所述固定座内部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台。有益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改进,使得装置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不同体积的正方体模具进行定位固定工作,且能够带动其进行角度上较为精准的调节工作,使得装置对模具的定位工作更加的精准,有效地提高装置定位工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方体模具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定位工作,但是现有的装置不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不同体积的正方体模具进行定位固定工作,且定位后不可进行转动,使得装置对模具的定位工作不够灵活,大大地降低了装置定位工作的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定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一蜗杆,所述固定座内部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部的两端和两侧均布固定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轮、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蜗杆、第二转动轴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蜗轮,所述固定台内部靠近所述第二蜗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二蜗杆,所述固定台内侧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周侧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柱,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固定柱的部位固定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固定柱的周侧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均布开设有角度标,所述角度标位于所述固定盘的外侧,且所述固定盘的一侧固定有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周侧面均布开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所述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两端所述第二转动轴周侧面开设螺纹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内部位于所述固定柱的部位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容积与所述固定柱的体积相匹配,且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限位槽在所述固定柱的周侧面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装置接入外部电源,把方体模具放置在固定台内侧的顶端,第二转动轴在进行转动的同时,固定板能够带动推板进行移动,对模具的四周进行固定工作,便于对其进行定位,推板接触到模具的时候会继续移动一段距离,推板会迫使弹簧发生形变,使得限位柱进行与固定板相反方向的移动,从而达到与模具进行软性接触的效果,对模具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第一电机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配合工作,便于第二转动杆带动固定盘进行转动,达到带动模具进行角度调节的效果,使得装置能够带动模具进行更加有效的定位工作。
(2)、固定座的顶端均布开设有角度标,角度标位于固定盘的外侧,且固定盘的一侧固定有指标,使得装置能够带动模具进行角度上较为精准的调节工作,使得装置对模具的定位工作更加的精准,有效地提高装置定位工作的效率,第二转动轴的周侧面均布开设有螺纹,固定板与第二转动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固定板能够与第二转动轴通过转动连接,两端第二转动轴周侧面开设螺纹的方向相反,便于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同时,固定板能够在其周侧面进行移动,固定板通过限位槽在固定柱的周侧面滑动连接,便于装置能够与模具进行软性接触,起到缓冲的效果,对模具进行一定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固定座和固定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固定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座;2、固定盒;3、第一电机;4、第一转动杆;5、第一蜗杆;6、第二转动杆;7、第一蜗轮;8、固定盘;9、固定台;10、调节机构;11、第二电机;12、第二蜗轮;13、第一转动轴;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蜗杆;16、第二转动轴;17、第二锥齿轮;18、固定板;19、固定柱;20、弹簧;21、推板;22、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盒2,所述固定盒2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远离所述第一电机3一端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一蜗杆5,所述固定座1内部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6,所述第二转动杆6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一蜗轮7,所述第二转动杆6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8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杆6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台9,所述固定台9内部的两端和两侧均布固定有调节机构10,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第二电机11、第二蜗轮12、第一转动轴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蜗杆15、第二转动轴16和第二锥齿轮17,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蜗轮12,所述固定台9内部靠近所述第二蜗轮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3,所述第一转动轴13的两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转动轴13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二蜗杆15,所述固定台9内侧远离所述第二电机11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6,所述第二转动轴16靠近所述第一锥齿轮14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17,所述第二转动轴16的周侧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顶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柱19,所述固定柱19靠近所述固定板18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柱22,所述固定柱19远离所述限位柱22的一端固定有推板21,所述推板21位于所述固定柱19的部位固定有弹簧20,且所述弹簧20位于所述固定柱19的周侧面,所述第一电机3和所述第二电机11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将装置接入外部电源,把方体模具放置在固定台9内侧的顶端,固定台9内部的两端和两侧均布固定有调节机构10,第二电机11能够带动其输出端固定的第二蜗轮12进行转动,第二蜗轮12与第一转动轴13周侧面固定的第二蜗杆15配合工作,使得第一转动轴13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轴13两端固定的第一锥齿轮14一起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转动轴16靠近第一锥齿轮14一端固定的第二锥齿轮17通过啮合连接,所以第二锥齿轮17能够带动固定台9内侧远离第二电机11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轴16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16在进行转动的同时,第二转动轴16周侧面活动连接的固定板18能够带动固定柱19远离限位柱22一端固定的推板21进行移动,对模具的四周进行固定工作,便于对其进行定位,推板21接触到模具的时候会继续移动一段距离,推板21会迫使弹簧20发生形变,使得固定柱19带动其靠近固定板18一端固定的限位柱22进行与固定板18相反方向的移动,从而达到与模具进行软性接触的效果,对模具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固定盒2内部固定的第一电机3能够带动其输出端固定的第一转动杆4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杆4远离第一电机3一端周侧面固定的第一蜗杆5与第二转动杆6周侧面固定的第一蜗轮7配合工作,便于固定座1内部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杆6带动其顶端固定的固定盘8进行转动,达到带动模具进行角度调节的效果,使得装置能够带动模具进行更加有效的定位工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5,所述固定座1的顶端均布开设有角度标,所述角度标位于所述固定盘8的外侧,且所述固定盘8的一侧固定有指标,所述第二转动轴16的周侧面均布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板18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6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两端所述第二转动轴16周侧面开设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固定板18内部位于所述固定柱19的部位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容积与所述固定柱19的体积相匹配,且所述固定板18通过所述限位槽在所述固定柱19的周侧面滑动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固定座1的顶端均布开设有角度标,角度标位于固定盘8的外侧,且固定盘8的一侧固定有指标,使得装置能够带动模具进行角度上较为精准的调节工作,使得装置对模具的定位工作更加的精准,有效地提高装置定位工作的效率,第二转动轴16的周侧面均布开设有螺纹,固定板18与第二转动轴16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固定板18能够与第二转动轴16通过转动连接,两端第二转动轴16周侧面开设螺纹的方向相反,便于第二转动轴16进行转动的同时,固定板18能够在其周侧面进行移动,固定板18内部位于固定柱19的部位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容积与固定柱19的体积相匹配,且固定板18通过限位槽在固定柱19的周侧面滑动连接,便于装置能够与模具进行软性接触,起到缓冲的效果,对模具进行一定的保护。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将装置接入外部电源,把方体模具放置在固定台9内侧的顶端,调节机构10包括第二电机11、第二蜗轮12、第一转动轴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蜗杆15、第二转动轴16和第二锥齿轮17,第二电机11能够带动其输出端固定的第二蜗轮12进行转动,第二蜗轮12与第一转动轴13周侧面固定的第二蜗杆15配合工作,使得第一转动轴13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轴13两端固定的第一锥齿轮14一起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转动轴16靠近第一锥齿轮14一端固定的第二锥齿轮17通过啮合连接,所以第二锥齿轮17能够带动固定台9内侧远离第二电机11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轴16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16在进行转动的同时,第二转动轴16周侧面活动连接的固定板18能够带动固定柱19远离限位柱22一端固定的推板21进行移动,对模具的四周进行固定工作,便于对其进行定位,推板21接触到模具的时候会继续移动一段距离,推板21会迫使弹簧20发生形变,使得固定柱19带动其靠近固定板18一端固定的限位柱22进行与固定板18相反方向的移动,从而达到与模具进行软性接触的效果,对模具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固定盒2内部固定的第一电机3能够带动其输出端固定的第一转动杆4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杆4远离第一电机3一端周侧面固定的第一蜗杆5与第二转动杆6周侧面固定的第一蜗轮7配合工作,便于固定座1内部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杆6带动其顶端固定的固定盘8进行转动,达到带动模具进行角度调节的效果,使得装置能够带动模具进行更加有效的定位工作,固定座1的顶端均布开设有角度标,角度标位于固定盘8的外侧,且固定盘8的一侧固定有指标,使得装置能够带动模具进行角度上较为精准的调节工作,使得装置对模具的定位工作更加的精准,有效地提高装置定位工作的效率,第二转动轴16的周侧面均布开设有螺纹,固定板18与第二转动轴16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固定板18能够与第二转动轴16通过转动连接,两端第二转动轴16周侧面开设螺纹的方向相反,便于第二转动轴16进行转动的同时,固定板18能够在其周侧面进行移动,固定板18内部位于固定柱19的部位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容积与固定柱19的体积相匹配,且固定板18通过限位槽在固定柱19的周侧面滑动连接,便于装置能够与模具进行软性接触,起到缓冲的效果,对模具进行一定的保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盒(2),所述固定盒(2)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远离所述第一电机(3)一端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一蜗杆(5),所述固定座(1)内部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6),所述第二转动杆(6)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一蜗轮(7),所述第二转动杆(6)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8)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杆(6)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台(9),所述固定台(9)内部的两端和两侧均布固定有调节机构(10),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第二电机(11)、第二蜗轮(12)、第一转动轴(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蜗杆(15)、第二转动轴(16)和第二锥齿轮(17),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蜗轮(12),所述固定台(9)内部靠近所述第二蜗轮(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3),所述第一转动轴(13)的两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转动轴(13)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二蜗杆(15),所述固定台(9)内侧远离所述第二电机(11)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6),所述第二转动轴(16)靠近所述第一锥齿轮(14)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17),所述第二转动轴(16)的周侧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顶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柱(19),所述固定柱(19)靠近所述固定板(18)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柱(22),所述固定柱(19)远离所述限位柱(22)的一端固定有推板(21),所述推板(21)位于所述固定柱(19)的部位固定有弹簧(20),且所述弹簧(20)位于所述固定柱(19)的周侧面,所述第一电机(3)和所述第二电机(11)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端均布开设有角度标,所述角度标位于所述固定盘(8)的外侧,且所述固定盘(8)的一侧固定有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16)的周侧面均布开设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8)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6)通过所述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端所述第二转动轴(16)周侧面开设螺纹的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8)内部位于所述固定柱(19)的部位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容积与所述固定柱(19)的体积相匹配,且所述固定板(18)通过所述限位槽在所述固定柱(19)的周侧面滑动连接。
CN202022994114.6U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Active CN213944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4114.6U CN213944606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4114.6U CN213944606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44606U true CN213944606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1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4114.6U Active CN213944606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44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09692U (zh) 一种立式数控机床主轴摆动装置
CN203779235U (zh) 一种五轴加工中心
CN213944606U (zh) 一种模具定位机构
CN110666695B (zh) 一种平面抛光机用打磨辊均匀涂料装置
CN215237104U (zh) 一种多工位旋压机
CN216066923U (zh) 一种手机后壳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CN2105247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用转子抛光装置
CN207223615U (zh) 一种高精度数控磨床
CN207982069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定位功能的模具
CN2905309Y (zh) 改进的轮胎模专用刻字机床
CN214683962U (zh) 一种加工高精度抛光机设备驱动轴承的模具
CN114434357B (zh) 精密零配件生产用智能化自动校正机构
CN220881775U (zh) 一种高效的鞋底打磨装置
CN220574559U (zh) 一种协作机器人冲压线
CN219924260U (zh) 一种多工位转子片冲压模具
CN103878211B (zh) 一种摆线针轮传动方式的电磁驱动伺服折弯机
CN219212891U (zh) 一种锥齿轮轴加工限位机构
CN216607752U (zh) 一种3d相机引导焊接机械手
CN215853457U (zh) 一种分度盘机构
CN216758346U (zh) 一种剪板机的固料机构
CN216991126U (zh) 一种便于不同大小的塑料制品用打磨装置
CN215357629U (zh) 一种冲压模具制造用凹模单元去毛刺装置
CN203409653U (zh) 一种砂轮修正器
CN215431016U (zh) 异形金属零部件的雏形冲压成型装置
CN216859237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齿轮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