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2077U - 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2077U
CN213932077U CN202022826860.4U CN202022826860U CN213932077U CN 213932077 U CN213932077 U CN 213932077U CN 202022826860 U CN202022826860 U CN 202022826860U CN 213932077 U CN213932077 U CN 213932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urnace body
intermediate frequency
water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68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海兵
陈涛
杨坤鹏
聂鲁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Beihai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Beihai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Beihai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Beihai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68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2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2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2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线圈,所述炉体外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外表面的外冷却系统,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内线圈的内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有内冷却系统和外冷却系统,与现有技术中仅具有一种内冷却系统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中频炉的降温效果更好,尤其对于炉体外进行降温,可以有效提升车间和厂房的作业环境,并且本装置与锅炉用给水系统结合使用,一方面既能满足中频炉的降温需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锅炉用水提温需求,将两者结合使用后,中频炉可以不必再设置专用的冷却设备,节省成本,减少热量浪费,提高中频炉热量的利用率,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等优点。

Description

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中频炉加热主要应用在金属加工领域,热别是在有色金属铜包铝排加工领域应用尤为重要。
中频炉进行钢水融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中频炉工作温度通常达到1600℃,而炉内热量都散失在环境中,不仅会导致车间内温度较高,恶化了工人的劳动环境,而且热量的散失造成大量浪费;现有技术中,中频炉工作过程中需要冷却,尤其线圈是主要产生热量的装置,一般需要采用一套专用冷却装置,冷却方式是通过水泵将室外冷却水池里的冷却水直接输送到中频炉的各个线圈进行冷却。
锅炉用给水系统,主要包括除盐水箱、除氧器和锅炉,采用除氧器对供应至锅炉内的除盐水进行蒸汽加热除氧,除氧器需要将常温的除盐水加热至104℃左右,然后在通过给水泵供应至锅炉内,实现供热。其中将常温水加热至104℃左右的过程中,由于水的温度差距比较大,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造成能源消耗过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充分利用中频炉预热来对锅炉给水系统进行预热的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线圈,所述炉体外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外表面的外冷却系统,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内线圈的内冷却系统;
所述外冷却系统包括缠绕在所述炉体外周的外冷却盘管,所述外冷却盘管的进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箱的出水端,所述外冷却盘管的出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氧器的进水端;
所述内冷却系统的进水端延伸至所述炉体外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箱的出水端,所述内冷却系统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炉体外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氧器的进水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冷却盘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下部,所述外冷却盘管的出水端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冷却盘管的外侧罩有隔热护罩,所述隔热护罩的内壁上设置有热量反射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护罩设置为包围在所述外冷却盘管外侧的弧形护罩,所述弧形护罩可拆下连接在所述炉体外壁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冷却盘管与所述除盐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内冷却系统与所述除盐水箱之间的管理上设置有控制阀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线圈,所述炉体外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外表面的外冷却系统,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内线圈的内冷却系统;
所述外冷却系统包括缠绕在所述炉体外周的外冷却盘管,所述外冷却盘管的进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箱的出水端,所述外冷却盘管的出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氧器的进水端;
所述内冷却系统的进水端延伸至所述炉体外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箱的出水端,所述内冷却系统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炉体外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氧器的进水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有内冷却系统和外冷却系统,与现有技术中仅具有一种内冷却系统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中频炉的降温效果更好,尤其对于炉体外进行降温,可以有效提升车间和厂房的作业环境,并且本装置与锅炉用给水系统结合使用,一方面既能满足中频炉的降温需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锅炉用水提温需求,将两者结合使用后,中频炉可以不必再设置专用的冷却设备,节省成本,减少热量浪费,提高中频炉热量的利用率,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冷却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原理图。
图中:1-炉体;2-外冷却系统;21-外冷却盘管;22-隔热护罩;23-热量反射膜;3-内冷却系统;4-除盐水箱;5-除氧器;6-过滤器;7-控制阀一;8-控制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线圈(为现有技术,未在图中示出),所述炉体1外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1外表面的外冷却系统2,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1内线圈的内冷却系统3;所述外冷却系统2包括缠绕在所述炉体1外周的外冷却盘管21,所述外冷却盘管21的进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箱4的出水端,所述外冷却盘管21的出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氧器5的进水端;所述内冷却系统3的进水端延伸至所述炉体1外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箱4的出水端,所述内冷却系统3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炉体1外连接有过滤器6,所述过滤器6用于对内冷却系统的冷却水进行去杂,所述过滤器6的出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氧器5的进水端。所述外冷却系统2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外表面,用于为所述炉体1表面进行降温,防止热量通过所述炉体1表面传递至车间和厂房内,一方面可以减少热量的浪费,另一方面防止车间温度过高,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环境;所述内冷却系统3为现有技术中为线圈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主要用于对线圈进行降温,即直接对炉内进行降温,所述内冷却系统3为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有内冷却系统3和外冷却系统2,与现有技术中仅具有一种内冷却系统3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中频炉的降温效果更好,尤其对于炉体1外进行降温,可以有效提升车间和厂房的作业环境,并且本装置与锅炉用给水系统结合使用,一方面既能满足中频炉的降温需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锅炉用水提温需求,将两者结合使用后,中频炉可以不必再设置专用的冷却设备,所述内冷却系统3与所述外冷却系统2的冷却水为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也减少了中频炉的储水箱等,不仅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利用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进行对中频炉进行降温,减少热量浪费,提高中频炉热量的利用率。
所述外冷却盘管21为传热效果较好的钢管,与炉体1表面接触,所述外冷却盘管21为螺旋盘管,增加与所述炉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炉体1向所述外冷却盘管21的热传导效果。
所述外冷却盘管21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下部,所述外冷却盘管21的出水端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上部。将所述外冷却盘管21的进水端设置在下部,出水端设置在上部,是为了增加水流流动的阻力,提高热量传递效果。
所述外冷却盘管21的外侧罩有隔热护罩22,所述隔热护罩22设置为包围在所述外冷却盘管21外侧的弧形护罩,所述弧形护罩可拆下连接在所述炉体1外壁上,所述隔热护罩22的内壁上设置有热量反射膜23。所述隔热护罩22为弧形护罩,所述外冷却盘管21设置在所述弧形护罩的内侧。
由于热量会以热辐射的形式由所述炉体1表面向外发散,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热辐射均能接触到所述外冷却盘管21表面,在所述隔热护罩22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热量反射膜23,所述热量反射膜23具有反射作用,在此所述热量反射膜23的作用就是通过反射使得热辐射可以反射到所述外冷却盘管21的表面,参见图2中箭头的方向,使热量更进一步的朝向外冷却盘管21表面传导,进一步的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如果不设置有热量反射膜23,那么一部分热辐射照射到隔热护罩22将无法被所述外冷却盘管21吸收利用,而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所述热量反射膜23,使得热量利用率得到提高,即使得所述外冷却盘管21内水可以更快的提温。
所述弧形护罩可以保证热量不散失到车间或厂房内,而是最大程度的被所述外冷却盘管21吸收利用,一方面提高车间或厂房的作业环境,另一方面提高热量利用率。
锅炉用给水系统为现有技术中的一套单独系统,其通过管路将除盐水引入至本装置中,利用中频炉对除盐水进行提温,当然如果本装置不使用时,锅炉用给水系统仍然正常运行。参见图3,所述外冷却盘管21与所述除盐水箱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一7;所述内冷却系统3与所述除盐水箱4之间的管理上设置有控制阀二8。当所述控制阀一7和控制阀二8均关闭时,中频炉将不再为锅炉用给水系统提温,当所述控制阀一7开启、控制阀二8关闭时,所述外冷却系统2可以工作进行提温,当所述控制阀二8开启、控制阀一7关闭时,所述内冷却系统3可以正常提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外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外表面的外冷却系统,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炉体内线圈的内冷却系统;
所述外冷却系统包括缠绕在所述炉体外周的外冷却盘管,所述外冷却盘管的进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箱的出水端,所述外冷却盘管的出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氧器的进水端;
所述内冷却系统的进水端延伸至所述炉体外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盐水箱的出水端,所述内冷却系统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炉体外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连接至锅炉用给水系统的除氧器的进水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盘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下部,所述外冷却盘管的出水端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盘管的外侧罩有隔热护罩,所述隔热护罩的内壁上设置有热量反射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护罩设置为包围在所述外冷却盘管外侧的弧形护罩,所述弧形护罩可拆下连接在所述炉体外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盘管与所述除盐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内冷却系统与所述除盐水箱之间的管理上设置有控制阀二。
CN202022826860.4U 2020-11-30 2020-11-30 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Active CN213932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6860.4U CN213932077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6860.4U CN213932077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2077U true CN213932077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47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6860.4U Active CN213932077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2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7943A (zh) * 2021-09-14 2023-03-17 淮安零碳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生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7943A (zh) * 2021-09-14 2023-03-17 淮安零碳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生产系统
CN115807943B (zh) * 2021-09-14 2024-05-03 淮安零碳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96811U (zh) 水冷散热电机
CN213932077U (zh) 中频炉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8583784U (zh) 一种石墨化炉强制冷却机构
CN212856984U (zh) 一种激光清洗机冷却机构
CN213396660U (zh) 一种防爆水冷式热管换热器装置
JP2001041554A (ja) 厨房排熱回収システム
CN211814535U (zh) 一种液压泥炮用冷却装置
CN213021016U (zh) 一种电炉水冷装置
CN210320616U (zh) 10kw燃料电池废热利用热水器设备
CN211231004U (zh) 一种风机轴承座降温结构
CN203756382U (zh) 一种燃油加热装置
CN215951371U (zh) 一种用于工业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6844834U (zh) 一种空压机换热供暖系统
CN214119990U (zh)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CN214745816U (zh)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冷渣机
CN104946494A (zh) 一种带有热能回收装置的变频恒温冷却器
CN212456821U (zh) 一种流化床排管冷却管
CN213577732U (zh) 一种焊接式散热器管片钎焊预处理装置
CN218301980U (zh) 换热系统和光伏换热系统
CN213021017U (zh) 一种不锈钢管热处理炉的散热装置
CN218672823U (zh) 一种便携式快速冷却机
CN210738939U (zh) 一种用于热水循环泵的隔热结构
CN209738497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印刷机
CN211708467U (zh) 一种应用于电火花堆焊修复机的内部结构
CN211267555U (zh) 一种高效率水冷直流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