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1360U -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1360U
CN213921360U CN202022913373.1U CN202022913373U CN213921360U CN 213921360 U CN213921360 U CN 213921360U CN 202022913373 U CN202022913373 U CN 202022913373U CN 213921360 U CN213921360 U CN 213921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folding block
hinge shaft
hinge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33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芳富
王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irwa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irwa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irwa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irwa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133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1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1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1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连接片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和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二铰轴,第一铰链尾端铰接于第一铰轴,第一铰链前端活动连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二滑轨槽,第二铰链尾端铰接于第二铰轴,第二铰链前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滑轨槽;所述连接片左右侧各具有两个连接臂,四个连接臂高低交错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均具有两个弯曲臂,两个弯曲臂之间形成U型缺口,弯曲臂尾端装配于连接臂的缺口。本折叠接头装置折叠方便、强度高,易于制造、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接头,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应用于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全世界都在倡导节能减排,我国是当之无愧的自行车大国。折叠自行车、折叠电动车因其携带方便、占地空间小,已成为出行车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种类,并且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目前已有的折叠自行车、折叠电动车大多数会在车架中部设置折叠接头。例如中国专利CN201220642260.5公开了“折叠自行车使用的折叠接头”,其包括由铰链轴连接的空腔的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其铰链轴是唯一的转动轴,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仅适用于轻型折叠自行车;在骑行者体重较大或长期颠簸路面骑行时,存在变形或断裂的风险;另外,单铰链轴使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在打开时折叠角度受限,使得自行车折叠时比较费力,以及折叠后外形不够工整,不利于存放或包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折叠方便、承力强度高、易于制造的折叠接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连接片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和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二铰轴,第一铰链尾端铰接于第一铰轴,第一铰链前端活动连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二滑轨槽,第二铰链尾端铰接于第二铰轴,第二铰链前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滑轨槽;所述连接片左右侧各具有两个连接臂,四个连接臂高低交错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均具有两个弯曲臂,两个弯曲臂之间形成U型缺口,弯曲臂尾端装配于连接臂的缺口;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且联通;所述第一凹口固定设置第三铰轴,第二凹口固定设置第四铰轴;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锁紧装置。
所述锁紧装置具有偏心手柄和连接杆,所述偏心手柄前端铰接于第四铰轴,所述连接杆前端连接于第三铰轴,连接杆尾端连接于偏心手柄内侧。
所述连接杆前端螺纹连接于第三铰轴,螺钉贯穿手柄内侧设置的横杆,所述螺钉前端连接于连接杆尾端。
所述第一铰轴、第二铰轴、第三铰轴、第四铰轴的轴心线分别平行;所述第一滑轨槽与第二滑轨槽的滑槽方向均垂直于第一铰轴轴心线。
所述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为开口向内对向设置;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的开口错开。
所述第一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一容置槽,第一铰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第二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二容置槽,第二铰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所述连接片。
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一凹口分别位于第一折叠块异侧,所述第二容置槽与第二凹口分别位于第二折叠块异侧。
所述第一折叠块的第一铰轴侧和第二折叠块的第二铰轴侧结合面的边缘处均具有倒角。
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偏心手柄外表面与安置偏心手柄侧的第一折叠块外表面齐平;连接片外表面与安置连接片侧的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外表面齐平。
所述第一折叠块内侧边缘具有内口,第二折叠块内侧边缘具有凸起,所述内口与凸起咬合匹配。
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使用连接片和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作为转动枢纽,折叠方便,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牢固可靠;在折叠扣合状态,连接片以及偏心手柄均位于接头装置内侧,没有明显突出物,不会造成刮碰用户的风险,且外形美观;在展开本折叠接头装置时,由于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的活动性,可以做到180度的完美展开,从而自行车折叠后更加工整,易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扣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扣合状态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扣合状态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扣合状态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图4中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折叠状态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折叠状态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折叠状态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折叠状态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另一角度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中连接片与铰链结合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的第一铰链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的连接片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的连接片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折叠接头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15所示,本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1和第二折叠块2,连接片3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11和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二铰轴21,第一铰链4尾端铰接于第一铰轴,第一铰链前端活动连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二滑轨槽22,第二铰链5尾端铰接于第二铰轴,第二铰链前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滑轨槽12;所述连接片左右侧各具有两个连接臂31,四个连接臂高低交错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均具有两个弯曲臂,两个弯曲臂之间形成U型缺口,弯曲臂尾端装配于连接臂的缺口;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13与第二凹口23,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且联通;所述第一凹口固定设置第三铰轴14,第二凹口固定设置第四铰轴24;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锁紧装置6。
进一步地,如图13,所述第一铰链4具有两个弯曲臂41,所述两个弯曲臂在前端交汇形成活动部,该活动部可在第二滑轨槽内滑动,两个弯曲臂之间形成U型缺口42。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结构相同,以降低制造成本。如图14、15所示,连接片的四个连接臂高低交错排列设置是指,例如从上往下看,连接臂按照右、左、右、左的次序逐渐降低高度依次分布;当然,也可以按照左、右、左、右的次序逐渐降低高度依次分布,仅安装不同,对性能没有影响。
所述锁紧装置6具有偏心手柄和连接杆,所述偏心手柄前端铰接于第四铰轴,所述连接杆前端连接于第三铰轴,连接杆尾端连接于偏心手柄内侧。所述连接杆前端螺纹连接于第三铰轴,螺钉贯穿手柄内侧设置的横杆,所述螺钉前端连接于连接杆尾端。因此,通过旋转调节连接杆,可以实现调节偏心手柄松紧的功能,以满足不同需求场景以及不同使用者的力度喜好。
所述第一铰轴11、第二铰轴21、第三铰轴14、第四铰轴24的轴心线分别平行;所述第一滑轨槽12与第二滑轨槽22的滑槽方向均垂直于第一铰轴轴心线。所述滑槽方向是指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前端分别沿第一滑轨槽、第二滑轨槽的滑动运动方向。
如图9、10所示,所述第一滑轨槽12和第二滑轨槽22为开口向内对向设置;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的开口错开。所述开口向内是指朝向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面的方向。所述开口错开是指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的开口中心存在一定高度差。另外,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的位置和深度,用于限制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运动行程以及运动轨迹,同时保证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折叠到极限位置时,如图6至8所示,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的前端不会脱出于滑轨槽。
所述第一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一容置槽15,第一铰轴11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第二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二容置槽25,第二铰轴21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所述连接片3。
所述第一容置槽15与第一凹口13分别位于第一折叠块1异侧,所述第二容置槽25与第二凹口23分别位于第二折叠块2异侧。
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偏心手柄外表面与安置偏心手柄侧的第一折叠块、第二折叠块外表面齐平;连接片外表面与安置连接片侧的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外表面齐平。这样使得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后,各侧面没有明显凸出物,既不会造成刮碰损伤,也不影响到外观。
所述第一折叠块1内侧边缘具有内口16,第二折叠块2内侧边缘具有凸起26,所述内口与凸起咬合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内口和凸起可以为多对配合,例如内口和凸起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折叠块、第二折叠块扣合面的上、下侧或中部。另外,可以同时在第一折叠块内侧边缘设置内口和凸起,在第二折叠块内侧边缘相对应位置设置匹配的凸起和内口。这样,当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时,不会发生横向错动,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所述第一折叠块的第一铰轴侧和第二折叠块的第二铰轴侧结合面的边缘处均具有倒角。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第一折叠块设有倒角17,在第二折叠块设有倒角27,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在折叠时需要翻折,倒角的构造使得翻折时更加省力,同时避免发生干涉、碰撞。
本折叠接头装置的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折叠自行车或者折叠电动车车梁前、后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1)和第二折叠块(2),其特征在于:连接片(3)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11)和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二铰轴(21),第一铰链(4)尾端铰接于第一铰轴,第一铰链前端活动连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二滑轨槽(22),第二铰链(5)尾端铰接于第二铰轴,第二铰链前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滑轨槽(12);
所述连接片左右侧各具有两个连接臂(31),四个连接臂高低交错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均具有两个弯曲臂,两个弯曲臂之间形成U型缺口,弯曲臂尾端装配于连接臂的缺口;
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13)与第二凹口(23),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且联通;所述第一凹口固定设置第三铰轴(14),第二凹口固定设置第四铰轴(24);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锁紧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具有偏心手柄和连接杆,所述偏心手柄前端铰接于第四铰轴,所述连接杆前端连接于第三铰轴,连接杆尾端连接于偏心手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前端螺纹连接于第三铰轴,螺钉贯穿手柄内侧设置的横杆,所述螺钉前端连接于连接杆尾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轴、第二铰轴、第三铰轴、第四铰轴的轴心线分别平行;所述第一滑轨槽与第二滑轨槽的滑槽方向均垂直于第一铰轴轴心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为开口向内对向设置;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的开口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一容置槽(15),第一铰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第二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二容置槽(25),第二铰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所述连接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一凹口分别位于第一折叠块异侧,所述第二容置槽与第二凹口分别位于第二折叠块异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块的第一铰轴侧和第二折叠块的第二铰轴侧结合面的边缘处均具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偏心手柄外表面与安置偏心手柄侧的第一折叠块外表面齐平;连接片外表面与安置连接片侧的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外表面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块内侧边缘具有内口(16),第二折叠块内侧边缘具有凸起(26),所述内口与凸起咬合匹配。
CN202022913373.1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Active CN213921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3373.1U CN21392136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3373.1U CN21392136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1360U true CN213921360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4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3373.1U Active CN21392136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1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9146B (zh) 可折叠框架
CN213921360U (zh)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CN200948582Y (zh) 作业台
CN112896341B (zh) 一种运动型实用汽车用的收展式尾翼
CN214057808U (zh) 一种内藏式折叠器
CN218258234U (zh) 一种车架和推车
CN111984060B (zh) 多折式装置的折叠长度差补偿机构
CN203597523U (zh) 限位板控制机构及滑板车行李箱
CN115447650A (zh) 一种车架和推车
CN212313778U (zh)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CN216083304U (zh) 一种可自动弹开或收纳的铰链机构、眼镜架及眼镜
CN112046664A (zh)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CN210942096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折叠结构
CN102152830B (zh) 折叠车架
CN210734414U (zh) 一种可折叠车把手
CN112693548B (zh) 可折叠式自行车
CN203060734U (zh) 可折叠框架
CN210300016U (zh) 一种可以翻转折叠的桌子
CN2853577Y (zh) 一种内锁式折叠机构
CN201432766Y (zh) 自行车折叠器
CN208813494U (zh) 机臂折叠机构及无人机
CN218559063U (zh) 一种隐藏式碳钎维折叠结构
KR101071977B1 (ko) 차량용 어시스트핸들 장착 모듈
CN104970571B (zh) 一种家具抽屉的前面板与侧板连接结构
WO2004058003A2 (en) Table with expandable table to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