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17330U - 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17330U
CN213917330U CN202023137540.4U CN202023137540U CN213917330U CN 213917330 U CN213917330 U CN 213917330U CN 202023137540 U CN202023137540 U CN 202023137540U CN 213917330 U CN213917330 U CN 213917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ush rod
electric push
pip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75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雪飞
祁艳龙
祁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Junyou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Junyou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Junyou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Junyou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75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17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17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17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矩形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包括控制机构、收集装置和冷却装置,底座内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上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支撑杆连接有从动板,从动板上连接有支撑板,底座的内顶壁上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内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上连接有清扫机构,底座的顶端开设有与清扫机构匹配的收集槽,收集箱内连接有网板,收集箱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回收箱,风机上连通有主管,主管通过套管连通有分管,分管的底端连通有风头,其便于对碎屑和切削液进行清理和收集,实用性较高,并且便于对加工好的钢管进行冷却,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矩形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床是一种主要通过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其由主轴箱、进给箱、丝杠与光杠、刀架、尾架、车身和冷却装置等组成,车床在矩形管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1236688.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床,其大致描述为包括车床主体、走刀箱、控制面板、爪盘和车刀进给模具等,走刀箱设置在车床主体的左侧,控制面板设置在走刀箱的右侧,控制面板的右侧设置有爪盘,车刀进给模具通过燕尾导轨活动安装在车床主体中部,横向移动滑动件和纵向移动移动件,其在使用时,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适合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然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其对钢管进行加工过程中碎屑和切削液容易飞溅,后期不便于进行清理和收集,实用性较低,并且钢管加工完成后温度过高,冷却时间较长不便于进行拿取,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其便于对碎屑和切削液进行清理和收集,实用性较高,并且便于对加工好的钢管进行冷却,可靠性较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包括控制机构、收集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控制机构布置在底座上,底座内开设有内腔,内腔内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上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支撑杆连接有从动板,从动板上连接有支撑板,底座上开设有与支撑板匹配的凹槽,底座的内顶壁上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的顶端与外界相通,收集箱内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上连接有清扫机构,底座的顶端开设有与清扫机构匹配的收集槽,收集箱内连接有网板,收集箱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风机与底座滑动连接,风机上连通有主管,主管通过套管连通有分管,分管的底端连通有风头。
优选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两个从动杆,两个从动杆均与第二电动推杆转动连接,从动杆通过连接板连接有清扫板,两个清扫板的底端均连接有胶垫。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底端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连接有两个滚轮,底座的顶端开设有与滑动块匹配的滑动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从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之间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上罩装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网板的顶端连接有吸附布。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端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处铰接有门板,门板上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拉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通过底座,便于控制机构和第一电动推杆的安装,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支撑杆对从动板进行移动,以便于对支撑板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加工过程进行遮挡,减少碎屑和切削液的飞溅,同时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和清扫机构的配合,便于底座上的碎屑和切削液通过凹槽和收集槽进入收集箱中,并且通过网板,便于对切削液中的碎屑进行过滤,然后通过连接管和回收箱,便于对切削液进行回收,从而便于对碎屑和切削液进行清理和收集,实用性较高。
2.该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通过底座,便于风机的安装,通过主管和套管的配合,便于分管的转动连接,同时通过风头,便于对矩形管进行吹风,以便于对加工好的钢管进行冷却,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炸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机构;2、底座;3、第一电动推杆;4、连接杆;5、支撑杆;6、从动板;7、支撑板;8、收集箱;9、第二电动推杆;10、网板;11、连接管;12、回收箱;13、风机;14、主管;15、套管;16、分管;17、风头;18、从动杆;19、连接板;20、清扫板;21、胶垫;22、滑动块;23、保护罩;24、吸附布;25、门板;26、把手;27、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包括控制机构1、收集装置和冷却装置,收集装置包括底座2,控制机构1布置在底座2上,底座2内开设有内腔,内腔内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电动推杆3上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4,连接杆4通过支撑杆5连接有从动板6,从动板6上连接有支撑板7,底座2上开设有与支撑板7匹配的凹槽,便于对加工过程进行遮挡,减少了碎屑和切削液的飞溅,底座2的内顶壁上连接有收集箱8,收集箱8的顶端与外界相通,收集箱8内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9,第二电动推杆9上连接有清扫机构,底座2的顶端开设有与清扫机构匹配的收集槽,清扫机构包括两个从动杆18,两个从动杆18均与第二电动推杆9转动连接,两个从动杆18与第二电动推杆9之间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方便了从动杆18在第二电动推杆9上的转动,从动杆18通过连接板19连接有清扫板20,两个清扫板20的底端均连接有胶垫21,方便了对底座2上的碎屑和切削液进行清扫。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动推杆9上罩装有保护罩23,便于对第二电动推杆9进行防护,收集箱8内连接有网板10,网板10的顶端连接有吸附布24,方便了对切削液中的碎屑进行过滤,收集箱8通过连接管11连接有回收箱12,便于对切削液进行回收,冷却装置包括风机13,风机13与底座2滑动连接,风机13的底端连接有滑动块22,滑动块22上连接有两个滚轮,底座2的顶端开设有与滑动块22匹配的滑动槽,方便了风机13在底座2上的滑动,以便于对矩形管进行冷却,风机13上连通有主管14,主管14通过套管15连通有分管16,分管16的底端连通有风头17,方便了对加工好的矩形管进行冷却,底座2的前端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处铰接有门板25,门板25上安装有把手26,便于对回收箱12进行安装和拆卸,回收箱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拉把27,方便了对回收箱12内的切削液进行处理。
上述的风机13、第一电动推杆3和第二电动推杆9均为市面上购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规设备,风机13的型号为PYHL-14A,第一电动推杆3和第二电动推杆9的型号均为LX1000-063,本专利中我们只是对其进行使用,并未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其设定方式、安装方式和电性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只要按照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试操作即可,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且风机13、第一电动推杆3和第二电动推杆9均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即可。
综上所述,本方案中涉及的控制机构1为专利号为CN201711236688.3公开的已授权技术,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并非本专利的创新点,本专利的创新点重点在于收集装置和冷却装置,因此本专利对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不再做详细赘述,该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首先将该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固定放置在所需使用的地点,通过控制机构1对矩形管进行加工,同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3,使连接杆4带动支撑杆5向上移动,方便了从动板6带动支撑板7向上移动,从而方便了对加工过程进行遮挡,减少了碎屑和切削液的飞溅,加工完成后通过滑动块22在底座2上移动风机13,并且在套管15上转动分管16使风头17对矩形管进行吹风,方便了对加工好的钢管进行冷却,可靠性较高,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9,使从动杆18带动连接板19进行移动,方便了底座2上的碎屑和切削液通过收集槽进入收集箱8中,通过网板10对切削液中的碎屑进行了过滤,过滤后的切削液通过连接管11进入了回收箱12中,完成了对切削液的回收,方便了对碎屑和切削液进行清理和收集,实用性较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包括控制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底座(2),控制机构(1)布置在底座(2)上,底座(2)内开设有内腔,内腔内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电动推杆(3)上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4),连接杆(4)通过支撑杆(5)连接有从动板(6),从动板(6)上连接有支撑板(7),底座(2)上开设有与支撑板(7)匹配的凹槽,底座(2)的内顶壁上连接有收集箱(8),收集箱(8)的顶端与外界相通,收集箱(8)内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9),第二电动推杆(9)上连接有清扫机构,底座(2)的顶端开设有与清扫机构匹配的收集槽,收集箱(8)内连接有网板(10),收集箱(8)通过连接管(11)连接有回收箱(12),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13),风机(13)与底座(2)滑动连接,风机(13)上连通有主管(14),主管(14)通过套管(15)连通有分管(16),分管(16)的底端连通有风头(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包括两个从动杆(18),两个从动杆(18)均与第二电动推杆(9)转动连接,从动杆(18)通过连接板(19)连接有清扫板(20),两个清扫板(20)的底端均连接有胶垫(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3)的底端连接有滑动块(22),滑动块(22)上连接有两个滚轮,底座(2)的顶端开设有与滑动块(22)匹配的滑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从动杆(18)与第二电动推杆(9)之间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上罩装有保护罩(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10)的顶端连接有吸附布(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前端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处铰接有门板(25),门板(25)上安装有把手(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拉把(27)。
CN202023137540.4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Active CN213917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7540.4U CN213917330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7540.4U CN213917330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17330U true CN213917330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7540.4U Active CN213917330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17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129A (zh) 一种环保型工业加工用车床
CN213917330U (zh) 一种矩形管生产用节能型车床
CN217776388U (zh) 一种数控车床碎屑收集装置
CN217094624U (zh) 一种高压硅堆加工用除尘装置
CN215587740U (zh) 一种搓丝机的双工位搓丝机构
CN211162133U (zh) 一种有收集废料功能的切割装置
CN112453596A (zh) 一种手电钻套头制造机器
CN215942281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工作台面的数控机床
CN218137340U (zh) 一种具有废屑收集功能的转轴外圆磨床
CN218427194U (zh) 带有碎屑回收结构的数控机床
CN21288688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输水管道除锈设备
CN214976054U (zh) 一种石墨舟清洗机的粉尘回收机构
CN220051027U (zh) 一种基于龙门数控钻铣床用废液的集采机构
CN218532396U (zh) 金属板材直角折弯机的折弯机构
CN220993754U (zh) 一种数控车床碎屑收集装置
CN218194195U (zh) 一种具有除尘组件的塑料模具加工用修边装置
CN218891231U (zh) 一种具有清扫结构的铣床
CN220007299U (zh) 一种可过滤分离金属屑的不锈钢制品生产用抛光机
CN217222667U (zh) 一种瓦楞辊加工用灰尘收集装置
CN21828277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视调频机器维护用除尘装置
CN219817141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12350291U (zh) 一种3d打印机清砂取件装置
CN218285807U (zh) 一种亚克力板切割装置
CN220881788U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制品表面处理的打磨装置
CN220533861U (zh) 一种便于收集废屑的陶瓷加工用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