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5607U -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5607U
CN213895607U CN202022964355.6U CN202022964355U CN213895607U CN 213895607 U CN213895607 U CN 213895607U CN 202022964355 U CN202022964355 U CN 202022964355U CN 213895607 U CN213895607 U CN 213895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ing
rotating
station
discharging
materia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643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星
沈于东
彭灿
刘涛
霍富
姜宏
胡伟
谈宝权
何程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ureavia Hi Tech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ureavia Hi Tech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ureavia Hi Tech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ureavia Hi Tech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643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5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5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5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包括能够在玻璃窑炉卸料的接料称量工位处理玻璃液的卸料运转处理机构;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上设有具备称量单元的接料容器,用于在接料称量工位承接玻璃液和执行称量;还设有运转驱动机构,所述运转驱动机构包括基台和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基台转动连接的旋转立柱,所述接料容器连接在所述旋转立柱上,以在所述旋转立柱的带动下运转到所述接料称量工位。本方案可连续自动准确的测量卸料量的大小,避免人工在称量过程中的意外烫伤,提高卸料量的测量准确性,有利于工艺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的生产制造中,由于玻璃液对窑炉炉体耐火材料的侵蚀和玻璃原料中掺杂的杂物无法被熔化,导致窑炉底部的玻璃液中产生结石、气泡等影响玻璃质量的缺陷,故需要定期或长期将熔窑或流道底部的卸料孔打开放出杂物,以提高玻璃液的质量,这个过程称为卸料,单位时间内卸料流出玻璃液的质量称为卸料量。
卸料的操作普遍使用电加热或燃枪加热的方式,对砖材的卸料孔进行加热,使卸料孔内的硬玻璃软化掉落,然后窑内的玻璃液开始从卸料孔流出。最初玻璃液开始流出时,由于卸料孔的温度相对较低,使流过卸料孔的玻璃液温度降低黏度增大,导致玻璃液的流出速度较慢;在玻璃液流出的几分钟内,由于高温玻璃液经过卸料孔时对其流动传热,导致卸料孔温度快速上升,流过卸料孔的玻璃液温度升高黏度减小,玻璃液的流出速度快速增大,单位时间内卸料量增大;同时,由于卸料操作是在垂直空间进行,且玻璃液具有一定的黏度,玻璃液在重力作用下会持续进行卸料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卸料流出的玻璃液中仅含有少量引起玻璃缺陷的杂物,故需要控制卸料量的大小,以达到既放出杂物保证玻璃质量,又达到保证工艺稳定,节约生产资源和能耗的目的。因此,在玻璃液卸料的过程中,需要实时的对玻璃液的卸料量进行称重,以更好的对玻璃液的卸料量进行控制,在已知的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的是人工对卸料量进行称重,这样的称重方式一方面由于玻璃液的温度很高,人工称重的方式容易导致称重过程中的意外烫伤,另一方面,人工称重的方式容易导致测量误差,不利于称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连续自动准确的测量卸料量的大小,避免人工在称量过程中的意外烫伤,提高卸料量的测量准确性,有利于工艺的稳定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包括能够在玻璃窑炉卸料的接料称量工位处理玻璃液的卸料运转处理机构;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上设有具备称量单元的接料容器,用于在接料称量工位承接玻璃液和执行称量;还设有运转驱动机构,所述运转驱动机构包括基台和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基台转动连接的旋转立柱,所述接料容器连接在所述旋转立柱上,以在所述旋转立柱的带动下运转到所述接料称量工位。
本方案的称重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旋转立柱绕基台转动,使得与旋转立柱连接的接料容器转动到接料称重工位,需要处理的玻璃液在接料称重工位流动到接料容器内,接料容器承接玻璃液并通过称重单元对接料容器内的玻璃液进行称重;因此本方案的卸料称重过程全程不需要人工进行参与,由此就避免了人工在称重过程中的意外烫伤,同时本方案采用称重单元进行玻璃液的称重,与人工称重的方式相比,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整个工艺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旋转立柱连接的转臂,在所述转臂远离其连接所述旋转立柱的一端设有接料槽,且在所述转臂与所述旋转立柱连接的位置设有重量传感器,以利用所述重量传感器对所述接料槽内的玻璃液进行称重,所述重量传感器还与外部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
这样,在进行称重处理时,旋转立柱带动转臂转动,使得转臂上的接料槽转动到接料称重工位承接玻璃液,然后接料槽内的玻璃液重量通过重量传感器进行称重,重量传感器将称取的玻璃液重量进一步传递给外部数据处理系统,以对玻璃窑炉卸料处理的玻璃液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位于卸料回收工位的回收箱,所述转臂与所述旋转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转臂通过相对所述旋转立柱转动能够将玻璃液卸料到所述回收箱中。
这样,转臂与旋转立柱转动连接,当旋转立柱带动转臂转动到卸料回收工位上时,转臂相对旋转立柱转动,使得转臂接料槽内的玻璃液卸料到回收箱中,以便转臂的接料槽进行下一次的接料。
优选的,所述转臂与所述旋转立柱之间通过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转动连接。
这样,利用旋转气缸或旋转电机来带动转臂的转动,旋转电机和旋转气缸的控制简单,且使用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转臂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转臂周向均布在所述旋转立柱上,所述接料槽设有多个且与所述转臂一一对应设置。
这样,通过设置多个转臂,并将接料槽与转臂一一对应设置,当旋转立柱带动其中一个转臂上的接料槽运行到接料称重工位时,该位置的接料槽承接从卸料孔流出的玻璃液并在该工位处完成接料槽内玻璃液的称重;然后旋转立柱带动下一个位置的转臂上的接料槽运行到接料称重工位处,运转到接料称重工位处的接料槽承接从卸料孔流出的玻璃液并在该工位处完成接料槽内玻璃液的称重,如此往复,即可实现对玻璃液连续的卸料称重处理。
优选的,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冷却机构,用于对运转至卸料冷却工位的接料容器中的玻璃液进行冷却,所述旋转立柱能够驱动所述接料容器在接料称量工位和冷却机构所处的卸料冷却工位轮流运转。
这样,本方案的称重处理装置在使用时,运行过程中,旋转立柱驱动接料容器先运行到接料称重工位处,接料容器承接从卸料孔流出的玻璃液并在该工位处完成接料容器内玻璃液的称重,然后旋转立柱进一步驱动接料容器运转到卸料冷却工位,此时冷却机构对运转到该工位处的接料容器中的玻璃液进行冷却,使得玻璃液与接料容器之间产生温度差,以便能够将在称重完成后将接料容器内的玻璃液倒出进行下一次的称重,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卸料称重处理流程;在进行下一次的卸料称重处理时,旋转立柱再一次将接料容器驱动到接料称重工位,如此往复,即可实现对玻璃液连续的卸料称重处理。
优选的,所述接料称量工位与所述卸料回收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所述卸料回收工位与所述卸料冷却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相同。
这样,可以使得旋转立柱带动转臂转动特定的角度后到达下一个工位,以便对接料容器内的玻璃液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旋转立柱上周向均布有四个所述转臂,所述接料称量工位与所述卸料回收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所述卸料回收工位与所述卸料冷却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均为90°。
这样,本方案的称重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定义接料称重工位的位置为A,卸料冷却工位的位置为B,卸料回收工位的位置为C,运行过程中,旋转立柱绕基台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立柱上的四个转臂转动,当其中一个转臂的接料槽转动到卸料孔的正下方(即接料称量工位A)时,另外两个转臂的接料槽分别位于冷却机构的出水口正下方(即卸料冷却工位B)、回收箱的正上方(即卸料回收工位C),此时位于卸料孔正下方转臂上的接料槽开始接料,接料结束后旋转立柱带动转臂向冷却机构的方向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位于转臂与旋转立柱连接位置的重量传感器将对此时接料槽内的玻璃液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该称量结果进一步传递给外部数据处理系统,以得到接料槽内玻璃液的重量数据,当接有玻璃液的接料槽转动到冷却机构时,冷却水从冷却机构的出水口处向下流出,流下的冷却水用于对接料槽进行冷却,使得接料槽与接料槽内的玻璃液之间形成温度差,以便于将玻璃液从接料槽倒出,当接料槽冷却完成后,旋转立柱继续带动转臂向回收箱的方向转动,当转臂带动接料槽转动到回收箱的正上方时,转臂相对旋转立柱转动,使得接料槽的开口向下,此时接料槽内的玻璃液将从接料槽内倒出到回收箱内,当接料槽内的玻璃液倒出后,转臂相对旋转立柱回转,使得接料槽回到开口向上的初始状态,由此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卸料称重处理过程并准备下一次的接料操作,在进行下一次的卸料称重处理时,旋转立柱再一次将接料容器驱动到接料称重工位,如此往复,即可实现对玻璃液连续的卸料称重处理。
同时本方案的称重处理装置在运行时,四个位置的转臂可以同时工作,即一个位置的转臂用于对卸料孔的玻璃液进行承接,当该转臂转动到冷却机构的位置时,相邻的转臂又刚好转动到卸料孔的位置,这样,卸料冷却工位B和接料称重工位A就可以同时工作,进一步的,当该转臂转动到回收箱的上方时,与其相邻的转臂又刚好转动到卸料冷却工位B的位置,而另一个转臂刚好转动到接料称重工位A的位置,这样,接料称量工位A、卸料冷却工位B、卸料回收工位C就可以同时工作,如此往复,就可以实现三个工位的同时工作,实现了对玻璃液的可连续自动称重和卸料,大大提高了卸料称重的处理效率。
同时,本方案通过设置四个转臂,在该装置运行过程中,任一转臂的工作过程为,先转动到卸料孔的正下方进行玻璃液的承接、然后转动到冷却机构的出水口处进行冷却、然后再转动到回收箱的位置进行玻璃液的倒出、然后转臂在回转回到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的接料操作,因此通过设置四个转臂,可以使得转臂上的接料槽在将玻璃液倒出后可以运行到下一个工位后再进行回转复位,由此就避免了转动过程中转臂的回转运动,使得转臂在准确复位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接料操作,避免了转臂复位不准确导致的卸料称重处理过程不准确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水管固定架,所述水管固定架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接料槽能够转动到与所述出水口相对,以使得冷却水能够从所述出水口向下流动到所述接料槽内对所述接料槽进行冷却。
这样,通过设置水管固定架,并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水管固定架上,以方便对冷却机构的整体位置的固定,使得出水口能准确的保持在接料槽的正上方位置,以便冷却水可以更好的对接料槽进行冷却。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止水阀和红外感应器,所述止水阀安装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红外感应器安装在靠近所述出水口的所述水管固定架上,所述红外感应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感应器还与所述止水阀电连接,并在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反射信号时控制所述止水阀打开,且在所述红外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反射信号时控制所述止水阀关闭。
这样,通过设置止水阀和红外感应器,当转臂转动到冷却机构的出水口正下方是,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经转臂反射到红外接收器,此时红外传感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止水阀的打开,冷却水经出水口流到接料槽内,当转臂转动离开冷却机构的出水口位置时,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光不能反射到红外接收器,此时红外传感器控制止水阀的关闭,冷却水不从出水口处流出,这样就使得冷却水只有在接料槽达到出水口的正下方时才流出,而接料槽离开出水口的正下方时自动关闭,实现了冷却水的自动控制,同时也避免了冷却水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接水槽,所述接料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让冷却水流过的过水孔,所述接料槽能够转动到所述接水槽的正上方。
这样,通过设置接水槽,当冷却水向下流动到接料槽内时,冷却水将从接料槽底部的过水孔处流出到接水槽内,一方面用于对冷却水的收集,另一方面也使得冷却水不断的流过接料槽,以便对接料槽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接水槽和所述回收箱均安装在所述基台上。
这样,由于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各转臂接料槽内有的充满了玻璃液,有的接料槽内没有玻璃液,这样就会使得整个装置各个位置的重量分布不均,通过将接水槽和回收箱安装在基台上,接料槽内流出的冷却水和玻璃液都收集到了接水槽和回收箱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量分布不均的位置,使得基台具有更好的支撑性,提高整个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基台上设有电动旋转盘,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电动旋转盘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电动旋转盘能够带动所述旋转立柱绕所述基台转动。
这样,通过设置电动旋转盘,利用电动旋转盘带动旋转立柱绕基台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中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中四个转臂在旋转立柱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中基台和旋转立柱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台1、电动旋转盘2、旋转立柱3、转臂4、接料槽5、旋转气缸6、重量传感器7、水管固定架8、进水口9、出水口10、红外感应器11、止水阀12、接水槽13、回收箱14、螺栓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包括卸料运转处理机构及运转驱动机构。玻璃窑炉卸料设置有接料称量工位,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能够在接料称量工位对玻璃液进行处理,卸料运转处理机构上设有具备称量单元的接料容器,用于在接料称量工位承接玻璃液和执行称量。运转驱动机构包括基台1和竖向设置并与基台1转动连接的旋转立柱3,接料容器连接在旋转立柱3上,以在旋转立柱3的带动下运转到接料称量工位。
本方案的称重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旋转立柱3绕基台1转动,使得与旋转立柱3连接的接料容器转动到接料称重工位,需要处理的玻璃液在接料称重工位流动到接料容器内,接料容器承接玻璃液并通过称重单元对接料容器内的玻璃液进行称重。因此本方案的卸料称重过程全程不需要人工进行参与,由此就避免了人工在称重过程中的意外烫伤,同时本方案采用称重单元进行玻璃液的称重,与人工称重的方式相比,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整个工艺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与旋转立柱3连接的转臂4,在转臂4远离其连接旋转立柱3的一端设有接料槽5,且在转臂4与旋转立柱3连接的位置设有重量传感器7,以利用重量传感器7对接料槽5内的玻璃液进行称重,重量传感器7还与外部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
这样,在进行称重处理时,旋转立柱3带动转臂4转动,使得转臂4上的接料槽5转动到接料称重工位承接玻璃液,然后接料槽5内的玻璃液重量通过重量传感器7进行称重,重量传感器7将称取的玻璃液重量进一步传递给外部数据处理系统,以对玻璃窑炉卸料处理的玻璃液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位于卸料回收工位的回收箱14,转臂4与旋转立柱3转动连接,转臂4通过相对旋转立柱3转动能够将玻璃液卸料到回收箱14中。
这样,转臂4与旋转立柱3转动连接,当旋转立柱3带动转臂4转动到卸料回收工位上时,转臂4相对旋转立柱3转动,使得转臂4接料槽5内的玻璃液卸料到回收箱14中,以便转臂4的接料槽5进行下一次的接料。
在本实施例中,转臂4与旋转立柱3之间通过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6转动连接。
这样,利用旋转气缸6或旋转电机来带动转臂4的转动,旋转电机和旋转气缸6的控制简单,且使用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转臂4设有多个,多个转臂4周向均布在旋转立柱3上,接料槽5设有多个且与转臂4一一对应设置。
这样,通过设置多个转臂4,并将接料槽5与转臂4一一对应设置。当旋转立柱3带动其中一个转臂4上的接料槽5运行到接料称重工位时,该位置的接料槽5承接从卸料孔流出的玻璃液并在该工位处完成接料槽5内玻璃液的称重,然后旋转立柱3带动下一个位置的转臂4上的接料槽5运行到接料称重工位处,运转到接料称重工位处的接料槽5承接从卸料孔流出的玻璃液并在该工位处完成接料槽5内玻璃液的称重。如此往复,即可实现对玻璃液连续的卸料称重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冷却机构,用于对运转至卸料冷却工位的接料容器中的玻璃液进行冷却,旋转立柱3能够驱动接料容器在接料称量工位和冷却机构所处的卸料冷却工位轮流运转。
这样,本方案的称重处理装置在使用时,运行过程中,旋转立柱3驱动接料容器先运行到接料称重工位处,接料容器承接从卸料孔流出的玻璃液并在该工位处完成接料容器内玻璃液的称重,然后旋转立柱3进一步驱动接料容器运转到卸料冷却工位。此时冷却机构对运转到该工位处的接料容器中的玻璃液进行冷却,使得玻璃液与接料容器之间产生温度差,以便能够将在称重完成后将接料容器内的玻璃液倒出进行下一次的称重,同时防止高温玻璃液对工人或设备造成烫伤损害,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卸料称重处理流程。在进行下一次的卸料称重处理时,旋转立柱3再一次将接料容器驱动到接料称重工位,如此往复,即可实现对玻璃液连续的卸料称重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接料称量工位与卸料回收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卸料回收工位与卸料冷却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相同。
这样,可以使得旋转立柱3带动转臂4转动特定的角度后到达下一个工位,以便对接料容器内的玻璃液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如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立柱3上周向均布有四个转臂4,接料称量工位与卸料回收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卸料回收工位与卸料冷却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均为90°。
这样,本方案的称重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定义接料称重工位的位置为A,卸料冷却工位的位置为B,卸料回收工位的位置为C。运行过程中,旋转立柱3绕基台1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立柱3上的四个转臂4转动。当其中一个转臂4的接料槽5转动到卸料孔的正下方(即接料称量工位A)时,另外两个转臂4的接料槽5分别位于冷却机构的出水口10正下方(即卸料冷却工位B)、回收箱14的正上方(即卸料回收工位C)。此时位于卸料孔正下方转臂4上的接料槽5开始接料,接料结束后旋转立柱3带动转臂4向冷却机构的方向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位于转臂4与旋转立柱3连接位置的重量传感器7将对此时接料槽5内的玻璃液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该称量结果进一步传递给外部数据处理系统,以得到接料槽5内玻璃液的重量数据。当接有玻璃液的接料槽5转动到冷却机构时,冷却水从冷却机构的出水口10处向下流出,流下的冷却水用于对接料槽5进行冷却,使得接料槽5与接料槽5内的玻璃液之间形成温度差,以便于将玻璃液从接料槽5倒出,同时防止高温玻璃液对工人或设备造成烫伤损害。当接料槽5冷却完成后,旋转立柱3继续带动转臂4向回收箱14的方向转动。当转臂4带动接料槽5转动到回收箱14的正上方时,转臂4相对旋转立柱3转动,使得接料槽5的开口向下,此时接料槽5内的玻璃液将从接料槽5内倒出到回收箱14内。当接料槽5内的玻璃液倒出后,转臂4相对旋转立柱3回转,使得接料槽5回到开口向上的初始状态,由此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卸料称重处理过程并准备下一次的接料操作。在进行下一次的卸料称重处理时,旋转立柱3再一次将接料容器驱动到接料称重工位,如此往复,即可实现对玻璃液连续的卸料称重处理。
同时本方案的称重处理装置在运行时,四个位置的转臂4可以同时工作,即一个位置的转臂4用于对卸料孔的玻璃液进行承接,当该转臂4转动到冷却机构的位置时,相邻的转臂4又刚好转动到卸料孔的位置,这样,卸料冷却工位B和接料称重工位A就可以同时工作,进一步的,当该转臂4转动到回收箱14的上方时,与其相邻的转臂4又刚好转动到卸料冷却工位B的位置,而另一个转臂4刚好转动到接料称重工位A的位置,这样,接料称量工位A、卸料冷却工位B、卸料回收工位C就可以同时工作,如此往复,就可以实现三个工位的同时工作,实现了对玻璃液的可连续自动称重和卸料,大大提高了卸料称重的处理效率。同时,四个转臂持续性自动称重和卸料,在需要严格控制卸料量的工况下,能够对当前卸料量的快慢进行精确的测算,进而保证卸料速度的准确性。
同时,本方案通过设置四个转臂4,在该装置运行过程中,任一转臂4的工作过程为,先转动到卸料孔的正下方进行玻璃液的承接、然后转动到冷却机构的出水口10处进行冷却、然后再转动到回收箱14的位置进行玻璃液的倒出、然后转臂4在回转回到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的接料操作,因此通过设置四个转臂4,可以使得转臂4上的接料槽5在将玻璃液倒出后可以运行到下一个工位后再进行回转复位,由此就避免了转动过程中转臂4的回转运动,使得转臂4在准确复位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接料操作,避免了转臂4复位不准确导致的卸料称重处理过程不准确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机构包括水管固定件8,水管固定件8上设有进水口9和出水口10,接料槽5能够转动到与出水口10相对,以使得冷却水能够从出水口10向下流动到接料槽5内对接料槽5进行冷却。
这样,通过设置水管固定件8,并将进水口9和出水口10设置在水管固定件8上,以方便对冷却机构的整体位置的固定,使得出水口10能准确的保持在接料槽5的正上方位置,以便冷却水可以更好的对接料槽5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机构还包括止水阀12和红外感应器11,止水阀12安装在进水口9和出水口10之间,红外感应器11安装在靠近出水口10的水管固定件8上。红外感应器11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感应器11还与止水阀12电连接,并在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发射器的反射信号时控制止水阀12打开,且在红外接收器未接收到红外发射器的反射信号时控制止水阀12关闭。
这样,通过设置止水阀12和红外感应器11,当转臂4转动到冷却机构的出水口10正下方时,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经转臂4反射到红外接收器。此时红外传感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止水阀12的打开,冷却水经出水口10流到接料槽5内。当转臂4转动离开冷却机构的出水口10位置时,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光不能反射到红外接收器。此时红外传感器控制止水阀12的关闭,冷却水不从出水口10处流出,这样就使得冷却水只有在接料槽5达到出水口10的正下方时才流出。而接料槽5离开出水口10的正下方时自动关闭,实现了冷却水的自动控制,同时也避免了冷却水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机构还包括接水槽13,接料槽5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让冷却水流过的过水孔,接料槽5能够转动到接水槽13的正上方。
这样,通过设置接水槽13,当冷却水向下流动到接料槽5内时,冷却水将从接料槽5底部的过水孔处流出到接水槽13内,一方面用于对冷却水的收集,另一方面也使得冷却水不断的流过接料槽5,以便对接料槽5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基台1上设有电动旋转盘2,旋转立柱3与电动旋转盘2固定连接,以使得电动旋转盘2能够带动旋转立柱3绕基台1转动。
这样,通过设置电动旋转盘2,利用电动旋转盘2带动旋转立柱3绕基台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基台1呈圆台形,且圆台形基台1的上底面积小于下底面积。
这样,基台1设置为圆台形,且圆台形基台1的上底面积小于下底面积,从而使得基台1与地面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基台1的稳定性,同时基台1上底面积在满足电动旋转盘2的安装要求下可以设计的较小,由此可以在保证基台1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使用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基台1上开设有通孔,电动旋转盘2安装在通孔内,且通孔的内径与电动旋转盘2的外径相适应。
这样,以便将电动旋转盘2更好的安装在基台1上。
如附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台1上开设有螺栓孔15,基台1通过安装在螺栓孔15处的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这样,通过螺栓实现基台1与地面的连接,同时方便基台1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转臂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与对应位置的旋转立柱3垂直。
这样,四个转臂4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垂直于旋转立柱3,可以使得各个转臂4的工作条件保持一致,保证每次卸料称重的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接料槽5焊接在转臂4上。
这样,焊接的方式简单,且焊接性能稳定可靠。
实施例二:以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接水槽13和回收箱14均安装在基台1上。
这样,由于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各转臂4接料槽5内有的充满了玻璃液,有的接料槽5内没有玻璃液,这样就会使得整个装置各个位置的重量分布不均。通过将接水槽13和回收箱14安装在基台1上,接料槽5内流出的冷却水和玻璃液都收集到了接水槽13和回收箱14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量分布不均的位置,使得基台1具有更好的支撑性,提高整个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3)

1.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在玻璃窑炉卸料的接料称量工位处理玻璃液的卸料运转处理机构;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上设有具备称量单元的接料容器,用于在接料称量工位承接玻璃液和执行称量;还设有运转驱动机构,所述运转驱动机构包括基台和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基台转动连接的旋转立柱,所述接料容器连接在所述旋转立柱上,以在所述旋转立柱的带动下运转到所述接料称量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旋转立柱连接的转臂,在所述转臂远离其连接所述旋转立柱的一端设有接料槽,且在所述转臂与所述旋转立柱连接的位置设有重量传感器,以利用所述重量传感器对所述接料槽内的玻璃液进行称重,所述重量传感器还与外部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位于卸料回收工位的回收箱,所述转臂与所述旋转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转臂通过相对所述旋转立柱转动能够将玻璃液卸料到所述回收箱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与所述旋转立柱之间通过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转臂周向均布在所述旋转立柱上,所述接料槽设有多个且与所述转臂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运转处理机构还包括冷却机构,用于对运转至卸料冷却工位的接料容器中的玻璃液进行冷却,所述旋转立柱能够驱动所述接料容器在接料称量工位和冷却机构所处的卸料冷却工位轮流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称量工位与所述卸料回收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所述卸料回收工位与所述卸料冷却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立柱上周向均布有四个所述转臂,所述接料称量工位与所述卸料回收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所述卸料回收工位与所述卸料冷却工位之间间隔的角度均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水管固定架,所述水管固定架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接料槽能够转动到与所述出水口相对,以使得冷却水能够从所述出水口向下流动到所述接料槽内对所述接料槽进行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止水阀和红外感应器,所述止水阀安装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红外感应器安装在靠近所述出水口的所述水管固定架上,所述红外感应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感应器还与所述止水阀电连接,并在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反射信号时控制所述止水阀打开,且在所述红外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反射信号时控制所述止水阀关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接水槽,所述接料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让冷却水流过的过水孔,所述接料槽能够转动到所述接水槽的正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和所述回收箱均安装在所述基台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上设有电动旋转盘,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电动旋转盘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电动旋转盘能够带动所述旋转立柱绕所述基台转动。
CN202022964355.6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895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64355.6U CN21389560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64355.6U CN21389560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5607U true CN213895607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64355.6U Active CN21389560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5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8682A (zh) * 2022-01-24 2022-04-15 小洋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铅粉自动填充用下料缓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8682A (zh) * 2022-01-24 2022-04-15 小洋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铅粉自动填充用下料缓冲装置
CN114348682B (zh) * 2022-01-24 2023-02-07 小洋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铅粉自动填充用下料缓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8166B (zh) 一种用于玻璃窑炉卸料量调控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13895607U (zh) 一种玻璃窑炉卸料的称量处理装置
CN108330234A (zh) 一种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回收实验装置
CN207996666U (zh) 一种制备固化剂用的搅拌装置
CN204470583U (zh) 铝合金车轮强力铸造加液系统
CN109049712A (zh) 3d打印零件后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09255807U (zh) 铸台自动化进料机械装置
CN210305677U (zh) 一种避免产生内部缺陷的引线框架铜合金铸锭装置
CN208171009U (zh) 一种改进的真空冶炼炉
CN112122618A (zh) 稀散金属制粒设备
CN111389322A (zh) 一种水热-热处理自动化实验平台
CN208194344U (zh) 采用熔融滴落式造粒来加工橡胶助剂的设备
CN113772945B (zh) 软玻璃光纤预制棒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20540776U (zh) 一种高温液态物料输送装置
CN212142549U (zh) 水热-热处理自动化实验平台
CN210410590U (zh) 一种水性树脂生产用自动加热装置
CN111590020B (zh) 覆膜砂混砂机
CN114774205A (zh) 自动化灌蜡设备及工艺
CN208382989U (zh) 保温检测管及震源药柱单头转盘式装药装置
CN207231206U (zh) 用于基氏流动度测量的温控电炉
CN218224626U (zh) 一种提纯熔料炉自动浇铸装置
CN213886028U (zh) 一种料桶自夹紧机构及加热器
CN219342008U (zh) 一种防堵供料机
CN219839624U (zh) 用于玻璃管生产系统的玻璃管壁厚控制装置及生产系统
CN110722731A (zh) 一种熔断器绝缘防护套生产用注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