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4746U -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4746U
CN213874746U CN202120068640.1U CN202120068640U CN213874746U CN 213874746 U CN213874746 U CN 213874746U CN 202120068640 U CN202120068640 U CN 202120068640U CN 213874746 U CN213874746 U CN 213874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od
lower fixing
upper fixing
fix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86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华
饶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ongb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ongb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ongb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ongb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86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4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4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4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台、设于装置台内的扭矩传感器、设于装置台的动力机构、设于装置台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扭矩传感器的下固定块、绕管柱轴线均匀设于下固定块的数个下固定气缸、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下固定气缸动力杆且朝向管柱移动的数块下紧固块、固定连接于装置台且位于下固定块背离扭矩传感器一侧的上固定块、设于上固定块且一一对应于每一个下固定气缸的上固定气缸、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上固定气缸动力杆且朝向管柱移动的数块上紧固块,下固定块朝向上固定块的侧面贯穿开设有供管柱插入的下固定孔,上固定块贯穿开设有对齐于下固定孔的上固定孔,具备管柱的种类变换时也能快速开始检测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部件扭矩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上设有较多截面呈圆形或是方形的管柱,一般起到提供整个车架的支撑作用,为此要求汽车管柱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为了确保一批管柱在安装前具备足够的强度,需要对该批管柱进行抽样检测,其中一项重要的检测为管柱的扭矩检测。
现有对管道的扭矩检测一般均是通过电机带动一个扭矩传感器转动,然后扭矩传感器带动被检测的管柱转动,被检测的管柱远离扭矩传感器一端受到固定无法转动,通过扭矩传感器以及相应的分析设备可以得出管柱的扭矩承受极限值。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一般的关键需要通过更换不同的接口以实现对不同截面种类和大小的管柱进行固定,存在检测管柱种类改变时不能迅速开始检测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在一定范围内检测管柱的种类改变,也能较为快速开始检测,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台、设于装置台内且可检测管柱所承受扭矩数值的扭矩传感器、设于装置台且带动扭矩传感器转动的动力机构、设于装置台且对管柱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扭矩传感器的下固定块、绕管柱轴线均匀设于下固定块的数个下固定气缸、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下固定气缸动力杆且朝向管柱移动的数块下紧固块、固定连接于装置台且位于下固定块背离扭矩传感器一侧的上固定块、设于上固定块且一一对应于每一个下固定气缸的上固定气缸、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上固定气缸动力杆且朝向管柱移动的数块上紧固块,下固定块朝向上固定块的侧面贯穿开设有供管柱插入的下固定孔,上固定块贯穿开设有对齐于下固定孔的上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柱对应于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中插入,然后上固定气缸和下固定气缸连通于外部气源,使得下紧固块和上紧固块均朝向管柱的外壁移动并紧贴,然后扭矩传感器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存在一个转动的趋势,继而使得下固定块同步获得一个转动的趋势,以使得管柱受下紧固块固定的一端存在一个转动的趋势,而管柱受上紧固块固定的一端无法转动,继而使得管柱自身承受扭矩,继而使得扭矩传感器可以获得管柱所受到的扭矩数值,同时不管管柱截面呈矩形还是圆形,均可较为快速的受到固定,使得检测可以较为快速的开始。
可选的,所述扭矩传感器朝向下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螺丝盘,螺丝盘背离下固定块的侧面穿设有数个螺纹连接于下固定块的固定螺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将下固定块从扭矩传感器上拆卸,对扭矩传感器或是下固定块进行检修维护。
可选的,上固定块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下固定块的套管,套管内壁、上固定孔、下固定孔的直径和轴线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管柱受到扭距的部分位于套管中,继而在施加给管柱的扭矩超出管柱的承受扭矩极限值后发生一定的破坏形变时,管柱不易对装置台内部造成损坏,同时,也便于将管柱通过上固定孔对应插入至下固定孔,较为便利。
可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于装置台内的动力电机、同轴固定连接于动力电机输出轴的电机齿轮、同轴设于扭矩传感器转动轴线处且转动连接于装置台的齿轮杆、同轴固定连接于齿轮杆且啮合于电机齿轮的杆齿轮,杆齿轮的直径大于电机齿轮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动力电机通过电池齿轮和杆齿轮之间的啮合能够施加给管柱的扭矩更大,以便测出管柱的扭矩承受极限值。
可选的,所述扭矩传感器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杆,齿轮杆插接于连接杆,齿轮杆固定连接有可插接于连接杆的带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将扭矩传感器从齿轮杆上拆除,使得对于扭矩传感器能够较为便利地进行维护或是更换。
可选的,所述下紧固块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固定气缸动力杆的开槽块、插接于开槽块的插接块、固定连接于插接块且可紧贴于管柱表面的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将橡胶块从开槽中拆卸进行更换,使得橡胶块和管柱表面保持较大的摩檫力。
可选的,所述装置台转动连接有台杆,台杆朝向上固定块背离下固定块侧面的一侧处设有两块可贴合于管柱内壁相对位置处的限位块,台杆设有带动两块限位块沿管柱径向相远离的的限位块带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柱插接于下固定孔和上固定孔中,然后再将台杆转动至管柱的上方处,再将管柱内部对应于限位块调节,使得管柱的位置获得一个初步的固定,继而使得管柱在受到上紧固块和下紧固块的固定时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处,也不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手持。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台杆的台杆块、转动连接于台杆的转轴杆、铰接于转轴杆的两根铰接杆、同轴固定连接于转轴杆的旋钮,两根铰接杆远离转轴杆一端分别铰接于两块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台杆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旋钮,使得转轴杆同步被带动进行转动,继而使得铰接杆同步移动,以带动相应的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能够靠近或是远离于管柱的内壁,以便对管柱进行一个预固定或是将检测完成的管柱进行取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管柱受到扭距的部分位于套管中,继而在施加给管柱的扭矩超出管柱的承受扭矩极限值后发生一定的破坏形变时,管柱不易对装置台内部造成损坏,同时,也便于将管柱通过上固定孔对应插入至下固定孔,较为便利;
转动旋钮,使得转轴杆同步被带动进行转动,继而使得铰接杆同步移动,以带动相应的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能够靠近或是远离于管柱的内壁,以便对管柱进行一个预固定或是将检测完成的管柱进行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主体结构图;
图2是齿轮杆和连接杆相近一端处的部分剖视,用于展示连接杆孔和带动块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固定块上表面的部分剖视用于展示下紧固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是去除台杆的上固定块和装置台上表面的俯视,用于展示限位块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装置台;11、橡胶块;12、台杆;13、限位块;14、台杆块;15、转轴杆;16、铰接杆;17、旋钮;18、连接杆孔;19、带动块槽;2、扭矩传感器;21、套管;22、动力电机;23、电机齿轮;24、齿轮杆;25、杆齿轮;26、连接杆;27、带动块;28、开槽块;29、插接块;3、下固定块;31、下固定气缸;32、下紧固块;33、上固定块;34、上固定气缸;35、上紧固块;36、下固定孔;37、上固定孔;38、螺丝盘;39、固定螺丝;4、下紧固槽;41、插接槽;42、上固定块孔;43、上紧固槽;44、限位块槽;45、块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参照图1,包括呈竖直且内部中空的装置台1,装置台1的一竖直侧面设置连通于装置台1内部的开口,装置台1的开口处可转动连接一块玻璃面板,装置台1内部安装有可绕自身竖直中心线转动的扭矩传感器2,扭矩传感器2转动平面呈水平,扭矩传感器2可将管柱所受到的扭矩转换为电信号,以进行分析,装置台1内部安装有可对管柱固定的固定机构以及带动扭矩传感器2转动的动力机构。
参照图1和图2,动力机构包括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装置台1内部的动力电机22,动力电机22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端面呈水平的电机齿轮23,装置台1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有呈竖直的齿轮杆24,齿轮杆24的转动轴线和扭矩传感器2的转动轴线相同,齿轮杆24转动平面呈水平,齿轮杆24绕自身轴线转动,齿轮杆24圆周外壁同轴固定连接有啮合于电机齿轮23的杆齿轮25,杆齿轮25的直径大于电机齿轮23的直径,齿轮杆24上端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呈竖直的带动块27,扭矩传感器2底面固定连接有呈竖直的连接杆26,连接杆26底面开设有呈竖直的连接杆孔18,齿轮杆24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连接杆孔18,连接杆孔18圆周内壁开设有呈竖直的带动块槽19,带动块槽19贯穿于连接杆26的底面,齿轮杆24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呈竖直的带动块27,带动块27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带动块槽19,当齿轮杆24抵接于连接杆孔18内部的水平顶面时,杆齿轮25和连接杆26之间存在足够的间距。
参照图2和图3,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扭矩传感器2上部且呈水平的螺丝盘38,螺丝盘38轴线和扭矩传感器2的转动轴线相同,螺丝盘38上表面贴合有呈水平的下固定块3,下固定块3竖直中心线和螺丝盘38的轴线相同,螺丝盘38下表面绕自身轴线均匀穿设有数个螺纹连接于下固定块3下表面的固定螺丝39,下固定块3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呈竖直的下固定孔36,下固定孔36轴线和螺丝盘38轴线相同,下固定块3绕下固定孔36的轴线均匀连接有四个下固定气缸31,下固定气缸31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下固定块3的竖直外壁,下固定块3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四个连通于下固定孔36的下紧固槽4,下紧固槽4长度方向平行于下固定孔36的径向,四个下紧固槽4绕下固定孔36轴线均匀布置,每一个下固定气缸31的动力杆沿下固定孔36径向对应在一个下紧固槽4内移动,每一个下固定气缸31的动力杆均安装有呈竖直的下紧固块32,下紧固块32上表面高度低于下固定块3的上表面高度。
参照图3和图4,下紧固块32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固定气缸31动力杆且呈竖直的开槽块28,开槽块28沿下紧固槽4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下紧固槽4内壁,开槽块28上表面开设有呈竖直的插接槽41,插接槽41水平截面呈T形,插接槽41沿竖直方向紧密插接有呈竖直的插接块29,插接块29水平截面呈T形,插接块29外露插接槽4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呈竖直的橡胶块11,橡胶块11紧贴于管柱的圆周外表面。
参照图1和图5,装置台1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呈竖直且连通于装置台1内部的上固定块孔42,上固定块孔42内壁焊接有呈水平的上固定块33,上固定块33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呈竖直的上固定孔37,上固定孔37轴线和下固定孔36轴线相同,上固定块33下表面转动连接有呈竖直的套管21,套管21底端固定连接于下固定块3上表面,套管21轴线和上固定孔37轴线相同,套管21内壁、上固定孔37、下固定孔36直径相一致,管柱和套管21内壁存在间距,上固定块33绕上固定孔37的轴线均匀连接有四个上固定气缸34,上固定气缸34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上固定块33的竖直外壁,上固定块33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四个连通于上固定孔37的上紧固槽43,上紧固槽43长度方向平行于上固定孔37的径向,四个上紧固槽43绕上固定孔37轴线均匀布置,每一个上固定气缸34的动力杆沿上固定孔37径向对应在一个上紧固槽43内移动,每一个上固定气缸34的动力杆均安装有呈竖直的上紧固块35,上紧固块35和下紧固块32相同设置,故不再赘述。
参照图1和图5,装置台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外部形状呈L形的台杆12,台杆12水平段高度高于台杆12竖直段高度,台杆12转动平面呈水平,台杆12水平段远离台杆12竖直段一端可移动至上固定孔37的正上方,结合图6所示,台杆12水平段下方安装有两块限位块13,两块限位块13相背一端可抵接于管柱的内壁,台杆12安装有带动两块限位块13沿管柱径向相远离的的限位块带动机构,限位块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台杆12水平段远离台杆12竖直段的一端下表面的台杆块14,台杆块14呈矩形体且台杆块14可沿竖直方向伸入至管柱的内部,台杆块14两相对竖直外壁均沿上固定孔37径向开设有限位块槽44,两块限位块13沿上固定孔37径向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块槽44,台杆块14上表面开设有呈竖直且连通于两个限位块槽44的块内槽45,块内槽45水平底面转动连接有呈竖直的转轴杆15,转轴杆15转动轴线和上固定孔37轴线相同,转轴杆15圆周外壁相对两位置处均铰接有铰接杆16,铰接杆16两端分别铰接于两块限位块13的相近侧面,铰接杆16的两端转动平面呈水平,台杆12水平段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同轴固定连接于转轴杆15的旋钮17。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实施原理为:将管柱对应于上固定孔37放入,并且管柱的底端位于下固定孔36中,然后转动台杆12,使得台杆块14位于管柱的正上方,再将管柱略微上移,使得台杆块14位于管柱中,转动旋钮17,使得两块限位块13相远离并且两块限位块13抵接于管柱的内壁,然后上固定气缸34和下固定气缸31连通外部气源,使得所有的上紧固块35和下紧固块32均紧贴于管柱的外壁,然后动力电机22连通于外部电源,继而使得扭矩传感器2和下固定块3趋向于转动,使得管柱承受扭矩,扭矩传感器2获得相应的数值,直至管柱承受的扭矩数值发生突变或是不再变化。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台(1)、设于装置台(1)内且可检测管柱所承受扭矩数值的扭矩传感器(2)、设于装置台(1)且带动扭矩传感器(2)转动的动力机构、设于装置台(1)且对管柱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扭矩传感器(2)的下固定块(3)、绕管柱轴线均匀设于下固定块(3)的数个下固定气缸(31)、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下固定气缸(31)动力杆且朝向管柱移动的数块下紧固块(32)、固定连接于装置台(1)且位于下固定块(3)背离扭矩传感器(2)一侧的上固定块(33)、设于上固定块(33)且一一对应于每一个下固定气缸(31)的上固定气缸(34)、一一对应设于每一个上固定气缸(34)动力杆且朝向管柱移动的数块上紧固块(35),下固定块(3)朝向上固定块(33)的侧面贯穿开设有供管柱插入的下固定孔(36),上固定块(33)贯穿开设有对齐于下固定孔(36)的上固定孔(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感器(2)朝向下固定块(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螺丝盘(38),螺丝盘(38)背离下固定块(3)的侧面穿设有数个螺纹连接于下固定块(3)的固定螺丝(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块(33)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下固定块(3)的套管(21),套管(21)内壁、上固定孔(37)、下固定孔(36)的直径和轴线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于装置台(1)内的动力电机(22)、同轴固定连接于动力电机(22)输出轴的电机齿轮(23)、同轴设于扭矩传感器(2)转动轴线处且转动连接于装置台(1)的齿轮杆(24)、同轴固定连接于齿轮杆(24)且啮合于电机齿轮(23)的杆齿轮(25),杆齿轮(25)的直径大于电机齿轮(23)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感器(2)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杆(26),齿轮杆(24)插接于连接杆(26),齿轮杆(24)固定连接有可插接于连接杆(26)的带动块(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紧固块(32)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固定气缸(31)动力杆的开槽块(28)、插接于开槽块(28)的插接块(29)、固定连接于插接块(29)且可紧贴于管柱表面的橡胶块(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台(1)转动连接有台杆(12),台杆(12)朝向上固定块(33)背离下固定块(3)侧面的一侧处设有两块可贴合于管柱内壁相对位置处的限位块(13),台杆(12)设有带动两块限位块(13)沿管柱径向相远离的限位块带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台杆(12)的台杆块(14)、转动连接于台杆(12)的转轴杆(15)、铰接于转轴杆(15)的两根铰接杆(16)、同轴固定连接于转轴杆(15)的旋钮(17),两根铰接杆(16)远离转轴杆(15)一端分别铰接于两块限位块(13),限位块(13)滑动连接于台杆块(14)。
CN202120068640.1U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Active CN213874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8640.1U CN21387474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8640.1U CN21387474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4746U true CN213874746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5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8640.1U Active CN21387474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4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9688B (zh) 用于检测轮毂轴承螺纹、裂纹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3874746U (zh) 一种汽车部件扭矩检测装置
CN115854817B (zh) 一种中间壳体螺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8822107U (zh) 一种轴承生产用检测装置
WO2023065737A1 (zh) 一种用于差速器总成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9443754A (zh) 一种差速器齿轮间隙以及力矩检测装置
CN215199743U (zh) 一种定位准确的光学仪器加工用数控钻床
CN112326941B (zh) 一种基于混凝土极端环境下的应变测试装置
CN115420617A (zh) 一种用于耐火材料生产线的检测装置
CN212432519U (zh) 一种齿轮检测仪
CN209432435U (zh) 一种差速器齿轮间隙以及力矩检测装置
CN109696353B (zh) 一种产品设计用材料强度测试装置
CN213956177U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百分表检测装置
CN220650039U (zh) 耐久泥水轴承试验台
CN211304810U (zh) 一种丝杆摇柄
CN220283197U (zh) 一种用于铁块的探伤检测仪
CN220271011U (zh) 光缆的拉伸旋扭一体机
CN220960930U (zh) 一种耐磨擦拭验机用夹具
CN110779753A (zh) 车载千斤顶试验设备
CN219848084U (zh) 一种数据监测设备
CN216410049U (zh) 一种便携式特种设备检验装置
CN115451837B (zh) 一种汽车管件的尺寸检测设备
CN218723947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内壁光洁度检测装置
CN218994271U (zh) 一种主轴精度检测装置
CN212151000U (zh) 柔性线路板检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