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6954U -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6954U
CN213856954U CN202022623076.3U CN202022623076U CN213856954U CN 213856954 U CN213856954 U CN 213856954U CN 202022623076 U CN202022623076 U CN 202022623076U CN 213856954 U CN213856954 U CN 213856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oling channel
channel
pip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230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彬
朴性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kou Modern Xingy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kou Modern Xingy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kou Modern Xingy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kou Modern Xingy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230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6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6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6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及冷却系统,模具本体包括侧壁及设置有通道孔的下端部,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第一连通管及若干出气管,第一冷却通道及第二冷却通道均设置在所述侧壁内,且第二冷却通道位于第一冷却通道的下方,若干出气管均连通通道孔,压缩空气依次经过进气管、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第一连通管、出气管,最后带有热量的压缩空气排出。冷却系统采用循环式风冷,风不容易乱串,冷却效果好,模具温度控制差异小,对品质控制良品率高,能耗的利用率高,对环境噪音影响小,有效改善了生产环境,冷却铸件时方向性顺序凝固好。

Description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一种能使坯料成形为模铸件的工具。铸造模具是模铸件生产中必需的关键工艺装备,是设备每一行程都需要使用的工具,在模铸件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铝、镁合金轮毂在航空、交通运输装备,特别是汽车制造业有很大需求空间,现有镁、铝合金轮毂利用传统设备制造方法是用固态金属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变形,如铸造、旋压等,其产品机械性能高、能满足高性能车辆的需求,由于在对轮毂进行铸造的过程中,模具发热比较严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热量难以及时的消散,使得模具内的温度较高,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模具尺寸发生变化,容易对铸造产品的精确度产生影响。
现有汽车铝轮毂铸造模具均采用开放式风冷对模具进行冷却,虽然能够对模具进行一定的热量消散,但是开放式风冷的冷却风容易乱串,影响其他局部位置内部组织(X-Ray铸件内部组织),对整体模具温度控制差,对品质控制良品率偏低,对压缩空气能耗的循环利用率低,造成成本的浪费,对环境噪音影响较大,不利于生产,铸件方向性顺序凝固差,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能够将现有铸造轮毂模具的开放式风冷系统改善为循环式冷却系统,提高了对品质控制的良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环境噪声影响小,且铸件方向性顺序凝固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包括:
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侧壁和下端部,所述下端部设置有通道孔;
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进气管、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第一连通管以及若干出气管,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侧壁内,且与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侧壁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若干所述出气管,若干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均连通所述通道孔。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和所述下端部形成内腔室,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外盖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环槽与第一盖板形成所述第一冷却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外盖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环槽与第二盖板形成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凹槽,若干所述凹槽均连通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第二环槽,若干所述凹槽外均盖设有第三盖板,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三盖板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第一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通管包括环形通道管以及若干直管,所述环形通道管与若干所述出气管连接,若干所述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环形通道管连接。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直管均沿所述环形通道管的径向均布设置,所述环形通道管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设置在同一水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垂直于所述环形通道管所在的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垂直于所述下端部所在的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端部内设置有连通所述通道孔的若干第二通道,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通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模具本体内设置冷却系统,第一冷却通道与第二冷却通道均设置在侧壁内,且第二冷却通道位于第一冷却通道的下方,进气管连接第一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冷却通道以及出气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在进行冷却时,压缩空气经过进气管流入第一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内的压缩空气流入第二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内的压缩空气经过第一连通管流入出气管,然后经过出气管流入通道孔,最后将带有热量的压缩空气排出。冷却系统采用循环式风冷,风不容易乱串,冷却均匀且冷却效果更好,模具温度控制差异小,稳定性强,对品质控制良品率高,压缩空气利用率高,能耗的利用率高,对环境噪音影响小,有效地提升并改善了生产环境,且冷却铸件时方向性顺序凝固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中第一冷却通道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的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中第一冷却通道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的另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模具本体;101、侧壁;102、下端部;103、通道孔;20、冷却系统;201、进气管;202、第一冷却通道;2021、第一环槽;2022、第一盖板;203、第二冷却通道;2031、第二环槽;2032、第二盖板;204、第一连通管;2041、环形通道管;2042、直管;205、出气管;206、第二连通管;207、第一通道;2071、凹槽;2072、第三盖板;208、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模具本体10以及冷却系统20,冷却系统20设置在模具本体10内,模具本体10包括侧壁101和下端部102,下端部102设置有通道孔103;冷却系统20包括进气管201、第一冷却通道202、第二冷却通道203、第一连通管204以及若干出气管205,进气管201连接有压缩空气,第一冷却通道202设置在侧壁101内,且与进气管201连接;第二冷却通道203设置在侧壁101内,且位于第一冷却通道202的下方,第二冷却通道203与第一冷却通道202连通;第一连通管204的一端与第二冷却通道203连接,第一连通管204的另一端连接若干出气管205,若干出气管205的另一端均连通通道孔103。在冷却系统20工作时,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201进入第一冷却通道202,在第一冷却通道202附近进行降温,随后第一冷却通道20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二冷却通道203,第二冷却通道203附近的温度下降,然后第二冷却通道203内的压缩空气进过第一连通管204流入出气管205,最后由出气管205流入通道孔103排出。
可选地,侧壁101和下端部102之间形成有内腔室,通过设置内腔室能够有效减少侧壁101的厚度以及下端部102的厚度,同时增大了模具本体10的散热面积,能够进行充分且有效的冷却。
进一步地,下端部102内设置有连通通道孔103的若干第二通道208,出气管20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通道208连通通道孔103,通过在下端部102设置第二通道208,一方面能够便于出气管205内的压缩空气的排出,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下端部102进行冷却的能力,保证了冷却系统20对模具本体10的冷却效率。
侧壁101靠近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槽2021,第一环槽2021外盖设有第一盖板2022,第一环槽2021与第一盖板2022形成第一冷却通道202;侧壁101靠近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槽2031,第二环槽2031在第一环槽2021的下方,第二环槽2031外盖设有第二盖板2032,第二环槽2031与第二盖板2032形成第二冷却通道203,通过设置有第一环槽2021与第一盖板2022形成的第一冷却通道202,以及第二环槽2031与第二盖板2032形成的第二冷却通道203,一方面能够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第一冷却通道202与第二冷却通道203均与模具本体10一体成型,其冷却效果好。
作为第一冷却通道202与第二冷却通道203连通的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冷却通道202连接有第二连通管206,第二连通管206设置在内腔室内且与第二冷却通道203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冷却通道202与第二冷却通道203的连通,通过设置在内腔室的第二连通管206,一方面实现了第一冷却通道202与第二冷却通道203的连通,另一方面第二连通管206暴露在内腔室内也能够增大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冷却系统20的冷却能力。
作为第一冷却通道202与第二冷却通道203连通的另一种方式,如图3所示,侧壁101靠近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凹槽2071,若干凹槽2071均连通第一环槽2021与第二环槽2031,若干凹槽2071外均盖设有第三盖板2072,凹槽2071与第三盖板207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207,第一通道207连通第一冷却通道202与第二冷却通道203,一方面能够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第一通道207均与模具本体10一体成型,其冷却效果好。
第一连通管204包括环形通道管2041以及若干直管2042,环形通道管2041与若干出气管205连接,若干直管2042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却通道203连接,另一端与环形通道管2041连接,环形通道管2041的设计能够增加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使经过环形通道管2041内的压缩空气的热量能够向外界散走一部分,且结构稳定。
可选地,若干直管2042均沿环形通道管2041的径向均布设置,且环形通道管2041与第二冷却通道203设置在同一水平面。通过将直管2042均沿环形通道管2041的径向均布设置,增强环形通道管2041与第二冷却通道203的稳定性;环形通道管2041与第二冷却通道203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时,环形通道管2041与第二冷却通道203之间的距离小,一方面能够节省直管2042的长度,即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第二冷却通道203与环形通道管2041之间能够互相支撑,其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出气管205垂直于环形通道管2041所在的平面,此时,出气管205不仅能够用于空气的流动,也能够实现对环形通道管2041的支撑,保证环形通道管2041处于结构稳定的状态,避免了环形通道管2041由于自身的重量向下偏移,将与其连接的直管2042压弯甚至折断的情况发生,降低了冷却系统20的损坏风险。
更进一步地,出气管205垂直于下端部102所在的平面,进一步增强支撑作用,此时,第二冷却通道203在横向以及纵向均能得到支撑,不易发生偏移;环形通道管2041与第二冷却通道203在横向上互相支撑,且环形通道管2041在纵向上被支撑出气管205支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进气管201、直管2042以及出气管205之间均呈交错设置,从而保证压缩空气能够充分在第一冷却通道202、第二冷却通道203以及环形通道管2041内流通,保证冷却效率,且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在进行冷却时,压缩空气经过进气管201流入第一冷却通道202,第一冷却通道202内的压缩空气流入第二冷却通道203,第二冷却通道203内的压缩空气经过第一连通管204流入出气管205,然后经过出气管205流入通道孔103,最后将带有热量的压缩空气排出。冷却系统20采用循环式风冷,风不容易乱串,冷却效果好,模具温度控制差异小,稳定性强,对品质控制良品率高,压缩空气利用率高,同时能耗的利用率高,冷却系统20在工作时对环境噪音影响小,有效地提升并改善了生产环境,且循环式风冷冷却铸件时方向性顺序凝固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本体(10),所述模具本体(10)包括侧壁(101)和下端部(102),所述下端部(102)设置有通道孔(103);
冷却系统(20),所述冷却系统(20)包括进气管(201)、第一冷却通道(202)、第二冷却通道(203)、第一连通管(204)以及若干出气管(205),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02)设置在所述侧壁(101)内,且与所述进气管(201)连接;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03)设置在所述侧壁(10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02)的下方,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03)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02)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03)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204)的另一端连接若干所述出气管(205),若干所述出气管(205)的另一端均连通所述通道孔(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01)和所述下端部(102)形成内腔室,所述侧壁(101)靠近所述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槽(2021),所述第一环槽(2021)外盖设有第一盖板(2022),所述第一环槽(2021)与第一盖板(2022)形成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01)靠近所述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槽(2031),所述第二环槽(2031)外盖设有第二盖板(2032),所述第二环槽(2031)与第二盖板(2032)形成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01)靠近所述内腔室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凹槽(2071),若干所述凹槽(2071)均连通所述第一环槽(2021)与所述第二环槽(2031),若干所述凹槽(2071)外均盖设有第三盖板(2072),所述凹槽(2071)与所述第三盖板(2072)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02)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03)的第一通道(2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204)包括环形通道管(2041)以及若干直管(2042),所述环形通道管(2041)与若干所述出气管(205)连接,若干所述直管(204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0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环形通道管(204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直管(2042)均沿所述环形通道管(2041)的径向均布设置,所述环形通道管(2041)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03)设置在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05)垂直于所述环形通道管(2041)所在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05)垂直于所述下端部(102)所在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6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02)连接有第二连通管(206),所述第二连通管(206)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0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102)内设置有连通所述通道孔(103)的若干第二通道(208),所述出气管(20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208)连通所述通道孔(103)。
CN202022623076.3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Active CN213856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3076.3U CN21385695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3076.3U CN21385695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6954U true CN213856954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5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23076.3U Active CN21385695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6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7335A (zh) * 2022-10-26 2023-01-31 山东大学 一种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金属凝固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7335A (zh) * 2022-10-26 2023-01-31 山东大学 一种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金属凝固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7293A (zh) 带有冷却装置的轮毂模具
CN213856954U (zh)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CN102554130A (zh) 一种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排气歧管铸造方法
CN202316926U (zh) 带有冷却装置的轮毂模具
CN209818175U (zh) 一种摩托车立式发动机的水冷机构
CN110380595A (zh) 一种地铁牵引变流器用组合式风冷装置
CN112296272A (zh) 一种铸造轮毂循环风冷却模具
CN203330381U (zh) 具有快速冷却结构的轮毂模具
CN206117391U (zh) 新能源车风冷电机的机壳
CN216325039U (zh) 一种用于球墨铸铁件的冷却系统
CN203459647U (zh) 空心铸铁冷铁
CN201862748U (zh) 一种立式分段半连铸装置
CN213195542U (zh) 一种水冷模具下模用冷却结构
CN210880493U (zh) 一种工业用吹膜机冷却装置
CN211218588U (zh) 立式半连铸圆铸锭结晶器
CN210754976U (zh)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CN104416884A (zh) 高效内置循环冷却系统模具
CN202779700U (zh) 一种小尺寸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顶模
CN206779173U (zh) 一种铝扁管挤压模具
CN201728239U (zh) 液氮冷却模垫
CN112045163A (zh) 一种大型5g通讯散热器零件的压铸模具的新型浇铸系统
CN219025855U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模具
CN113083928A (zh) 一种挤压模具冷却通道结构及冷却方法
CN213224213U (zh) 汽车轮毂铸造模具
CN202963382U (zh) 汽车发动机箱体翻转重力铸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