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4976U -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54976U
CN210754976U CN201921505846.5U CN201921505846U CN210754976U CN 210754976 U CN210754976 U CN 210754976U CN 201921505846 U CN201921505846 U CN 201921505846U CN 210754976 U CN210754976 U CN 210754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e
cooling pipe
cooling
tap
conical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58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党
章伟
张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Jinfei motorcycle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fei Motorcycle Wh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fei Motorcycle Wh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fei Motorcycle Wh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58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54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54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54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锥及铸造模具,其中,分流锥包括:锥头;冷却管,与锥头相连;支撑组件,包括锥底和锥身,锥身的底部与锥底相连,顶部与锥头相连;其中,锥身套设在冷却管的外周侧,并与冷却管之间设有间隙,锥身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内设置有排气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锥,既能实现分流锥的排气效果,又能够达到快速冷却分流锥的目的,降低了铸件的针孔、疏松等铸造缺陷,提高了铸件的结构强度,缩短了分流锥的冷却周期,进而缩短了铸件的生产周期。

Description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流锥及包括该分流锥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铝合金轮毂重力铸造工艺在使用砂芯铸造工艺中分成两种模式,共同点是砂芯都套在分流锥上,不同点是:第一种模式是砂芯所在型腔有窗口,可以直接从窗口处打排气塞排气;第二种模式是砂芯所在型腔是封闭式,只能从分流锥上打排气塞排气。分流锥处于整个轮毂的中心位置,是最后冷却部位,为了提高冷却效果,需要对分流锥处进行冷却,第一种模式由于分流锥不排气,可以通水冷却,但分流锥的安装是通过两块模具板夹紧固定,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分流锥中的冷却水遇热形成蒸汽后容易从缝隙中进入铸造型腔中造成铸造缺陷或报废;第二种模式由于分流锥承担排气任务,所以分流锥不能冷却,只能自然冷却,铸造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排气不畅,冷却周期长降低了铸造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分流锥的铸造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分流锥,包括:锥头;冷却管,与所述锥头相连;支撑组件,包括锥底和锥身,所述锥身的底部与所述锥底相连,顶部与所述锥头相连;其中,所述锥身套设在所述冷却管的外周侧,并与所述冷却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锥身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排气塞。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分流锥,包括锥头、冷却管和支撑锥底。冷却管与锥头相连,通过向冷却管内通冷水或通气以起到热交换的目的,从而可以起到冷却锥头的效果,进而能够通过锥头进一步冷却锥身,支撑组件包括锥底和锥身,锥身的底部与锥底相连,锥身的顶部与锥头相连,其中,锥身套设在冷却管的外周侧,并与冷却管之间设有间隙,通过在锥身上开设排气孔,并在排气孔上设置排气塞,排气塞具有排气功能,铸造型腔内的气体通过砂芯、锥身上的排气塞和锥身与冷却管之间的间隙处快速排出模具,有效解决了分流锥排气和冷却不能同时进行的技术问题,降低了铸件的针孔、疏松等铸造缺陷,提高了铸件的结构强度,缩短了分流锥的冷却周期,进而缩短了铸件的生产周期。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分流锥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锥头与所述冷却管一体成型,所述锥头与所述冷却管的连接部设有螺纹;和/或,所述锥身与所述锥底一体成型,所述锥底上设有用于与模具相连的连接部。
锥头与冷却管一体成型,因此无需增加用于固定冷却管的结构,锥头与冷却管之间无连接缝隙,冷却水或冷却风可在冷却管内持续流动,不会从连接缝隙中进入模具型腔中,确保冷却工艺稳定可靠,在锥头与冷却管的连接部设置螺纹,便于锥身通过螺纹与锥头连接成一体,有助于减少产品的结构,提高产品装配效率。
锥身与锥底一体成型无连接缝隙,锥底上设有与模具相连的连接部,提高锥身与锥底的结构强度,简化加工工艺,便于锥底安装在模具上,提高锥身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管的轴线与所述锥头的轴线方向相同。
通过将冷却管与锥头同轴设置,即冷却管的轴线位于锥头的中心轴线上,以达到均匀冷却锥头的效果,同时保证冷却管与锥身之间的间隙大小相同,以达到均匀排气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冷却和排气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管远离所述锥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锥底的底部。
通过将冷却管远离锥头的一端凸出于锥底的底部,从而可以避免冷却管内的水或水蒸汽从锥身与冷却管之间的间隙流入型腔或堵塞间隙进而影响排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锥头与所述锥身螺纹连接。
通过分别在锥头和锥身相连的一端设置螺纹,以使锥头和锥身螺纹连接,实现锥头和锥身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将冷却管内的水冷或风冷与型腔内的排气通道(排气塞及锥身与冷却管之间的间隙)分隔开来,避免相互串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锥身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锥身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有助于提高支撑机构对锥头支撑的稳定性,且整体结构较为规整,有助于分流锥对铸造金属熔液的分流,使充型更加平稳,减少裹气等质量问题,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锥还包括:通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管内;或者,所述分流锥还包括:通气管,设置在所述冷却管内。
分流锥还包括设置在冷却管内的通水管,通水管用于向冷却管内通冷水,起到热交换的目的,从而可起到冷却锥头的目的,进而有效缩短了分流锥的冷却周期。
分流锥还包括设置在冷却管内的通气管,通气管用于向冷却管内循环通气,从而可将分流锥内的热气带出,同样可以加快分流锥的冷却速度,缩短分流锥的冷却周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气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沿所述锥身的周侧间隔设置;
所述排气塞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塞设置在多个所述排气孔内。
排气孔和排气塞的数量均为多个,增加了排气孔和排气塞的数量,从而提高了排气效率,进而提高了铸件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流锥,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的铸造型腔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铸造模具,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流锥,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分流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分流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分流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分流锥,10锥头,101螺纹,20冷却管,30支撑组件,301锥底,302锥身,3021排气塞,40通水管,2铸造模具,21模具本体,211铸造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流锥1,包括:锥头10;冷却管20,与锥头10相连;支撑组件30,包括锥底301和锥身302,锥身302的底部与锥底301相连,顶部与锥头10相连;其中,锥身302套设在冷却管20的外周侧,并与冷却管20之间设有间隙,锥身302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内设置有排气塞3021。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流锥1,包括锥头10、冷却管20和支撑锥底301。冷却管20与锥头10相连,通过向冷却管20内通冷水或通气以起到热交换的目的,从而可以起到冷却锥头10的效果,进而能够通过锥头进一步冷却锥身,支撑组件30包括锥底301和锥身302,锥身302的底部与锥底301相连,锥身302的顶部与锥头10相连,其中,锥身302套设在冷却管20的外周侧,并与冷却管20之间设有间隙,通过在锥身302上开设排气孔,并在排气孔上设置排气塞3021,排气塞3021具有排气功能,铸造型腔内的气体通过砂芯、锥身302上的排气塞3021和锥身302与冷却管20之间的间隙处快速排出模具,有效解决了分流锥1排气和冷却不能同时进行的技术问题,降低了铸件的针孔、疏松等铸造缺陷,提高了铸件的结构强度,缩短了分流锥1的冷却周期,进而缩短了铸件的生产周期。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分流锥1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锥头10与冷却管20一体成型,所述锥头与所述冷却管的连接部设有螺纹101。
锥头10与冷却管20一体成型,因此无需增加用于固定冷却管20的结构,锥头10与冷却管20之间无连接缝隙,冷却水或冷却风可在冷却管20内持续流动,不会从连接缝隙中进入模具型腔中,确保冷却工艺稳定可靠,在锥头10与冷却管20的连接部设置螺纹101,便于锥身302通过螺纹与锥头10连接成一体,有助于减少产品的结构,提高产品装配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锥身302与锥底301一体成型,锥底301上设有用于与模具相连的连接部。
锥身302与锥底301一体成型无连接缝隙,锥底301上设有用于与模具相连的连接部,提高锥身302与锥底301的结构强度,简化加工工艺,便于锥底301安装在模具上,提高锥身302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却管20的轴线与锥头10的轴线方向相同,如图1至图3所示。
通过将冷却管20与锥头10同轴设置,即冷却管20的轴线位于锥头10的中心轴线上,以达到均匀冷却锥头10的效果,同时保证冷却管20与锥身302之间的间隙大小相同,以达到均匀排气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冷却和排气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却管20远离锥头10的一端凸出于锥底301的底部。
通过将冷却管20远离锥头10的一端凸出于锥底301的底部,从而可以避免冷却管20内的水或水蒸汽从锥身302与冷却管20之间的间隙流入型腔或堵塞间隙进而影响排气,如图1所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锥头10与锥身302螺纹连接。
通过分别在锥头10和锥身相连的一端设置螺纹,以使锥头10和锥身302螺纹连接,实现锥头10和锥身302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将冷却管20内的水冷或风冷与型腔内的排气通道(排气塞3021及锥身302与冷却管20之间的间隙)分隔开来,避免相互串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锥身302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如图1所示。
锥身302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有助于提高支撑机构对锥头10支撑的稳定性,且整体结构较为规整,有助于分流锥1对铸造金属熔液的分流,使充型更加平稳,减少裹气等质量问题,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分流锥1还包括:通水管40,设置在冷却管20内,如图2所示。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分流锥1还包括:通气管,设置在冷却管20内。
分流锥1还包括设置在冷却管20内的通水管40,通水管40用于向冷却管20内通冷水,起到热交换的目的,从而可起到冷却锥头10的目的,进而有效缩短了分流锥1的冷却周期。
分流锥1还包括设置在冷却管20内的通气管,通气管用于向冷却管20内循环通气,从而可将分流锥1内的热气带出,同样可以加快分流锥1的冷却速度,缩短分流锥1的冷却周期。
在上述实施例中,排气孔包括多个,多个排气孔沿锥身302的周侧间隔设置;排气塞30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气塞3021设置在多个排气孔内,如图1和图2所示。
排气孔和排气塞3021的数量均为多个,增加了排气孔和排气塞3021的数量,从而提高了排气效率,进而提高了铸件生产效率。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2,包括:模具本体21;和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分流锥1,设置在模具本体21的铸造型腔211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铸造模具2,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分流锥1,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锥,有效解决了分流锥排气和冷却不能同时解决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铸件的结构强度,缩短了分流锥的冷却周期,进而缩短了铸件的生产周期。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分流锥,其特征在于,包括:
锥头;
冷却管,与所述锥头相连;
支撑组件,包括锥底和锥身,所述锥身的底部与所述锥底相连,顶部与所述锥头相连;
其中,所述锥身套设在所述冷却管的外周侧,并与所述冷却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锥身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排气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头与所述冷却管一体成型,且所述锥头与所述冷却管的连接部设有螺纹;和/或
所述锥身与所述锥底一体成型,所述锥底上设有用于与模具相连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管的轴线与所述锥头的轴线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管远离所述锥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锥底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头与所述锥身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身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锥还包括:通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管内;或者
所述分流锥还包括:通气管,设置在所述冷却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沿所述锥身的周侧间隔设置;
所述排气塞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塞设置在多个所述排气孔内。
9.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本体;和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流锥,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的铸造型腔内。
CN201921505846.5U 2019-09-11 2019-09-11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Active CN210754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5846.5U CN210754976U (zh) 2019-09-11 2019-09-11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5846.5U CN210754976U (zh) 2019-09-11 2019-09-11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54976U true CN210754976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5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5846.5U Active CN210754976U (zh) 2019-09-11 2019-09-11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549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8967A (zh) * 2019-09-11 2019-12-06 浙江今飞摩轮有限公司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CN110538967B (zh) * 2019-09-11 2024-07-02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8967A (zh) * 2019-09-11 2019-12-06 浙江今飞摩轮有限公司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CN110538967B (zh) * 2019-09-11 2024-07-02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2936U (zh) 重力铸造铝合金车轮铸造模具
CN106256483B (zh) 一种正反向轮辋制作方法及正反向轮辋
CN210754976U (zh)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CN104550774B (zh) 多辐条铝合金车轮定向凝固装置
CN106424573A (zh) 一种筒形铸件补缩方法
CN110538967A (zh)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US3527287A (en) Continuous-casting mold assembly
CN110538967B (zh) 分流锥及铸造模具
CN102962415B (zh) H型组合式结晶器
CN204276841U (zh) 一种宽窄面分别冷却的组合式结晶器
JPH05269563A (ja) 車両用軽合金ホイールの低圧鋳造方法
CN211888890U (zh) 一种汽车铝合金车轮重力铸造模具
CN211990881U (zh) 一种低压铸造车轮模具
CN212191123U (zh) 浇口杯
CN211218588U (zh) 立式半连铸圆铸锭结晶器
CN103341598A (zh) 铜包铝复合材料铸造用结晶器
CN212094224U (zh) 一种利用砂芯铸造的装置
CN208680500U (zh) 一种铝合金车轮底模冷却风盒
CN217315738U (zh) 一种小冒口大寸位汽车轮毂模具
CN211990882U (zh) 一种车轮低压铸造模具
CN205967347U (zh) 汽车方向盘金属骨架的精密快速成型模具
CN105081224A (zh) 球墨铸铁厚壁铸件补缩用保温发热冒口及其降温方法
CN205967348U (zh) 具有冷却管路的方向盘快速成型模具
CN213437161U (zh) 一种装有成型耐火材料的钢包滑动结构
CN215356061U (zh) 一种风电轴类铸件的铸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Situn village, situn community, Shengjing street, Fuyuan County, Quj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nan Jinfei motorcycle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16 No.1, jinyidong expressway, Jin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NFEI MOTORCYCLE WHEE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