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0168U -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0168U
CN213850168U CN202020737355.XU CN202020737355U CN213850168U CN 213850168 U CN213850168 U CN 213850168U CN 202020737355 U CN202020737355 U CN 202020737355U CN 213850168 U CN213850168 U CN 213850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ater storage
steam
water
work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73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刘孝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373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0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0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0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盖体,机座及盖体合围形成工作空间,机座的工作空间部分内设有加工组件,加工组件用于盛放食材,盖体设有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导风板、风扇和第一加热件,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第二加热件和分隔部,储水腔位于工作空间内并用于容纳水源,分隔部伸入储水腔内以将储水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加热区和储水区,第二加热件位于加热区并加热水源以产生蒸汽,蒸汽直接或在风扇带动下作用食材。设置分隔部将储水腔分隔成加热区和储水区,加热区能够快速高效产生蒸汽,并且能够产生足够将食材蒸制成熟的蒸汽,使得空气炸锅具备了纯蒸的功能,空气炸锅的使用范围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区别于原有通过热油油炸的方式,空气炸锅使用空气作为热量传递载体,有效降低食物的含油量,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饮食。现有空气炸锅包括机座以及铰接在机座上方的盖体,机座内设有加工组件,加工组件包括炸锅,盖体内设有热风组件。需要加工食材时,打开盖体,将食材放入炸锅,热风组件加热空气并带动空气在炸锅内旋转对食材进行加热加工。
为了提升空气炸锅的功能,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CN201780018042.X公开了一种可产生蒸汽的空气炸锅,通过产生蒸汽来改善烹饪环境,提升烹饪效果。但该方案仍存在如下效果:由于需要设置维持系统及储水器来保证烹饪室内的水的预定水平,结构设置复杂,使用者在操控空气炸锅是,不论加工前或者加工后,均需要对烹饪室内及另外设置的储水器分别操控,操控繁琐,而对于烹饪室与储水器之间的连接路径,使用者需要更复杂的结构去清理,甚至无法有效清理,长时间使用,空气炸锅的整体卫生性大大降低。同时,位于烹饪室内的水仅在热风循环时产生蒸汽以提升加工空间的温度,无法产生大量的蒸汽以实现例如纯蒸的功能,并没有使空气炸锅的功能大范围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通过直接在工作空间设置储水腔,并对储水腔设置加热装置来主动产生蒸汽,蒸汽由工作空间直接产生并直接作用于食材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所述机座及盖体合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机座的工作空间部分内设有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用于盛放食材,所述盖体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导风板、风扇和第一加热件,其中,所述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第二加热件和分隔部,所述储水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用于容纳水源,所述分隔部伸入所述储水腔内以将所述储水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加热区和储水区,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区并加热水源以产生蒸汽,所述蒸汽直接或在风扇带动下作用食材。
优选的,所述加工组件放置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且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二加热件在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分隔部的投影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分隔部为设置于所述加工组件底部的环形件,所述环形件伸入储水腔内且与工作空间底壁之间设有供水流通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环形件由所述加工组件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环形件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通道。
优选的,所述环形件底部还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有缺口以形成供水源流通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加工组件包括炸锅和设置于炸锅内的炸篮,所述炸锅设有蒸汽通道,所述炸篮架设于炸锅内并设有炸篮孔,且炸篮孔与蒸汽通道在竖向方向不重合。
优选的,所述蒸汽通道位于所述炸锅底部对应所述加热区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分隔部为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的水箱,所述水箱形成储水区并分隔形成加热区。
优选的,所述分隔部为所述工作空间底壁向下设置的凹陷,所述凹陷空间形成所述加热区。
优选的,所述加热区和储水区之间设有连通管路,所述分隔部为设置于设置于所述连通管路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设置第二加热件来主动产生蒸汽,蒸汽产生效率高,并且能够产生足够将食材蒸制成熟的蒸汽,使得空气炸锅具备了纯蒸的功能,而进一步结合空气炸锅烘烤的功能,使得空气炸锅的使用范围大大提升。并且,由于储水腔直接设置于加工空间内,在使用后,可直接对储水腔进行彻底清理,储水腔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垢能够及时清理完,而不会由于不方便清理加热区的水垢残留而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水垢过多导致的加热效率降低,这样,空气炸锅对于水源的选择范围大大降低,无需像现有产品中为了降低水垢而仅能使用纯净水,而长时间使用也不会造成效率降低。进一步设置排气结构,将工作空间内的蒸汽由排气管排出,使得工作空间内多余的蒸汽可由排气结构导出,避免了蒸汽由工作空间的缝隙处渗漏而不受控的排出,还可避免蒸汽不受排出时导致工作空间内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压力危险。设置分隔部,以将储水腔分隔形成加热区和储水区,第二加热件设置于加热区以产生蒸汽,并且储水区与加热区连通并在加热区水源减少时向加热区注水以使加热区能持续产生蒸汽。第二加热件用于加热加热区的水源,而非整个储水腔,使得加热区的水源能快速产生蒸汽,以实现对食材的加工,避免了由于大量水源需要加热而导致的蒸汽产生慢。储水区与加热区连通,并持续向加热区注水,可保证加热区能持续的产生蒸汽,保证空气炸锅的正常加工。而由于储水腔位于工作空间内,虽然第二加热件直接作用于加热区,但产生的蒸汽及热传递,也会使得储水区的水源温度逐步上升,与加热区的温差减小,这样,在后续注入加热区后,避免了新注入的水源由于温度过低而导致的蒸汽产生效率下降,可防止由于加热区的注水而使得蒸汽产生出现波浪性供应的现象产生,保证了对食材的加工效果。
2.直接由工作空间分隔形成储水腔,不需要再设置单独的储水容器或其他储水装置,同时无需设置复杂的传输管路,结构简单,操控方便简单。储水腔由工作空间直接分隔形成,储水腔产生的蒸汽直接在工作空间内产生,并作用于食材,蒸汽不需再设置传输路径,减少了蒸汽传输时造成的能量损耗以及蒸汽传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即保证了加热效率,又保证了加热的清洁。第二加热件在轴向的投影位于分隔部的投影区域内,可保证第二加热件主要对加热区内的水进行加热,保证了加热区能够快速高效的产生蒸汽。
3.直接在加工组件底部设置环形件来形成分隔部,当安装加工组件后,即可直接将储水腔分隔形成加热区和储水区,而无需再设置单独的分隔件,结构设置简单,环形件与工作空间之间设置供水流通的通道,方便储水区的水源向加热区补充,而当加工组件拿开后,整体储水腔开放,方便对储水腔的清洗。
4.环形件与工作空间之间设置间隙以形成通道,整体通道位于储水腔的底部,这样,储水区内的水能够完全的与加热区相连通,保证了储水区内的水能够完全流入加热区内以被加热产生蒸汽,避免存在残留水而浪费空间。
5.由于产生蒸汽过程中需要补充的水量不大,因此加热区与储水区之间的通道无需设置较大的口径,在环形件底部设置密封件,使得加工组件在安装到位后,加工组件底部通过密封件与工作空间底壁完全贴合,使得加热区与储水区之间的传热最小,保证了加热区的加热效率。在密封件上设置缺口,来保证加热区和储水区之间能够保证下沉连通,甚至于说,设置较小的缺口,以控制水的流量,使得加热区与储水区之间具有一定的液位差,可进一步提升加热区的加热效率,加快蒸汽的产生。
6. 设置炸锅和炸篮,将炸篮架设于炸锅内,食材放置于炸篮上以实现加工,炸锅设置蒸汽通道以将蒸汽引入炸锅内并对食材进行加工,炸锅设置炸篮孔以方便蒸汽由炸篮孔上升而对食材进行加工。进一步的,炸篮孔与蒸汽通道在竖向方向不重合,可避免由蒸汽通道进入的蒸汽直接由炸篮孔上升,这样,进入炸锅的蒸汽,首先由炸篮阻挡一下,再由其他位置的炸篮孔上升,可保证蒸汽在炸锅内分散均匀,提升加工效果。
7.蒸汽通道位于加热区对应区域内,加热区产生的蒸汽,可快速的由蒸汽通道流入炸锅内,并对炸锅内的食材进行加工,加工效率更高,避免了蒸汽需要多种传输管路时带来的能量损耗。
8.在工作空间内设置水箱以形成储水区,这样,可先将水放置在水箱内,再进一步将水箱安装在工作空间内,方便将水流入储水腔内,避免直接向位于工作空间内的储水腔加水时水洒出的风险。
9.直接由工作空间凹陷以形成加热区,水源及加热均位于凹陷的空间内,热量集中,水之间传递较少,加热区的加热效率高,蒸汽产生速度快,效率高。
10.加热区和储水区之间设置连接管路,依靠控制阀来分隔加热区和储水区,控制阀进一步控制加热区的水位处于预设的水平,这样,即使储水区加入较多的水量,加热区的水位也能够维持在预设的水平,保证了在不同加水量的情况下加热区均能够快速高效的产生蒸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二实施例炸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三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四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五实施例状态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五实施例状态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六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七实施例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对应名称如下:
1.机座;2.盖体;21.热风组件;211.导风板;212.风扇;213.第一加热件;3.工作空间;31.分隔环;32.第二密封件;33.水箱;331.水箱孔;4.加工组件;41.炸锅;42.炸篮;421.炸篮孔;43.蒸汽通道;44.分隔件;441.环形件;442.通道;443.密封件;444.缺口;46.沉台;5.蒸汽组件;51.储水腔;511.加热区;512.储水区;513.管路;52.第二加热件;53.控制阀;531.阀腔;532.阀件;533.通孔;534.密封面;535.弹性密封件;536.阀盖;537.浮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对于“上游”、“下游”等位置关系,是基于流体正常流动时位置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如图1-11所示,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优选的,所述盖体与机座铰接,所述盖体也可与机座可拆卸连接,在工作空间内设置加工组件用于盛放食材,盖体设置热风组件以对食材进行加热,风扇带动热空气在工作空间内循环以使得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设置蒸汽组件,使得空气炸锅在加工过程中增加蒸或蒸烤功能,提升了空气炸锅的使用范围,大大改善了空气炸锅的功能限定。蒸汽组件设置储水腔及分隔部,储水腔直接设置在工作空间内,依靠分隔部形成加热区和储水区,第二加热件直接对加热区内的水进行加热并产生蒸汽,由于整体位于工作空间内,产生的蒸汽可直接注入加工组件内并对食材进行加工,避免了长距离传输蒸汽时带到的能量损耗。而储水腔位于工作内,还方便对于储水腔的清理,特别是加热区直接设置在工作空间内,使用完成后即可对加热区进行清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垢等残留能够方便的清理干净,避免了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加热区产生水垢而使得加热效率降低。
实施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空气炸锅包括机座1、盖体2,所述盖体2与所述机座1铰接且可旋转的设置于机座1上部,所述机座1与盖体2合围形成工作空间3。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热风组件21、加工组件4及蒸汽组件5,所述热风组件设置于盖体2上,所述热风组件21包括风扇212和第一加热件213,所述盖体2还设有导风板211,所述导风板211设置于风扇212和第一加热件213上部,所述导风板211将盖体2分隔形成工作空间部分和盖体内腔部分。所述加工组件4设置于所述机座1的工作空间部分内,所述加工组件4包括炸锅41及炸篮42,所述炸篮42架设于炸锅41内,且炸篮42上设置有炸篮孔421,炸篮孔421用于蒸汽的传输以及热风的循环。所述蒸汽组件5包括储水腔51及第二加热件52。
所述热风组件21、加工组件4及蒸汽组件5均设置于工作空间内,且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其中,当炸锅41放置于加工空间3内后,炸锅41底壁与加工空间3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炸锅41底壁与加工空间3底壁之间形成所述储水腔51。炸锅41上还设有用于蒸汽传输的蒸汽通道43,且在竖向方向上,蒸汽通道43与炸篮孔421不重合,进一步的,所述蒸汽通道43在竖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加热区511的区域内,这样,加热区产生的蒸汽,直接由蒸汽通道43进入炸锅41内,并且,当蒸汽进入炸锅内时,首先与炸篮接触,而由于接触部分没有炸篮孔,蒸汽会被向四散分解,从而使得蒸汽能快速的充满整体炸锅内部空间;同时,蒸汽不会由炸篮孔直接作用于食材,避免了食材直接与蒸汽接触而导致的加热不均匀。储水腔直接由工作空间分隔形成,充分利用了工作空间的现有结构,结构简单,易于设置,且储水腔位于工作空间底部,水源注入后不易漏出或撒出,保证了蒸汽组件的工作可靠,而蒸汽由储水腔产生后,蒸汽自然上升,并由蒸汽通道注入炸锅内,充分利用了蒸汽的自然属性,不需要再设置管路将蒸汽传导,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而热风组件位于加工组件4上方,其中第一加热件可通过热辐射及加热空气后依靠风扇带动在炸锅内循环以对食材进行加工,食材在整体工作空间的中部,受热均匀,工作效率高。
如图3所示,所述蒸汽组件还设有分隔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件44,所述分隔件44将储水腔51分隔形成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其中第二加热件52位于加热区511的区域内,以主要对加热区511内的水源进行加热。所述分隔件44为设置于所述炸锅41底壁的环形件441,所述环形件441由炸锅底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环形件441底部与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通道442,储水区512和加热511之间的水源通过通道442连通。在工作时,第二加热件52对水源进行加热,水源在储水腔内循环而使得水源整体温度上升而持续产生蒸汽,设置分隔件44,阻隔整体储水腔内水源的循环,使得被加热的水源更多的在加热区内循环,而储水腔内的水源仅接收到少量的热量,这样,加热区内的水源能快速的被加热至产生蒸汽,而当加热区的水源消耗后,储水腔内的水通过通道持续注入加热区内,保证了加热区的水源充足。而储水区的水源虽然不会立即达到沸腾的状态,但随着加热的持续,位于储水区内的水源温度也持续上升,这样,当水由储水区注入加热区时,不会由于温差过大而使得加热区内水源温度降低而影响蒸汽的快速产生,整体加工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所述空气炸锅还设有排气结构56,所述排气结构56包括排气管561,所述产排气管561连通所述工作空间3及外部空间,其中,排气管561与工作空间处设有进气口562,排气管561与外部设有出气口563。优选的,所述进气口562设置于导风板211的顶壁,所述出气口563设置于盖体的顶部,这样,由工作空间底部上升的蒸汽,上升过程中完成对食材的加工,而多余的蒸汽可由进气口处进入排气管并最终排出工作空间,特别是加工完成后,当风扇也关闭后,排气结构能持续的将蒸汽由工作空间内导出,避免了导出不彻底时残留的蒸汽在开盖时影响使用者。
所述储水腔的体积与整体工作空间的体积的比值为P,优选的,P≤1/2,例如可以是1/10、1/9、2/9、1/8、3/8、1/7、2/7、3/7、1/6、1/5、2/5、1/4、1/3等。如果储水腔的体积设置过大,则整体工作空间内较大的空间用于盛放水源,可放置食材的空间较小,使得空气炸锅的整体使用率大大降低。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气炸锅可设置不同的加工模式,在不同的加工模式下,储水腔可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在不使用蒸汽的功能状态下,储水腔无需放置水源,此时,储水腔的空间可用于放置食材并完成加工,使得工作空间的整体利用率大大提升,而不像现有的空气炸锅,无论何种加工状态下,水源的空间均无法加以利用,使得在不使用蒸汽功能时的空间浪费较多。
所述加热区和储水区的体积比为Q,0.1≤Q≤1,例如可以是0.2、0.3、0.4、0.5、0.6、0.7、0.8、0.9等。如果加热区和储水区体积比设置过小,则相对的加热区的体积设置较小,虽然能快速产生蒸汽,但由于水量过少,蒸汽量偏低,无法充分满足蒸汽加工的需求。如果Q设置过大,则加热区内水量偏多,使得加热区产生蒸汽的速度降低,并不能很好的起到快速产生蒸汽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所述机座与盖体扣合,盖体可分离的设置在机座上,或者所述盖体与机座通过水平旋转扣合。
可以理解的,所述热风组件可设置于加工组件侧部,并通过导风装置将热空气导向加工组件内。或者,所述热风组件位于工作空间的延伸空间内,通过空气管路将热风导入加工组件内。
可以理解的,所述环形件也可设置为不封闭的环状,这时,环形件与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可不设置间隙,而缺口不封闭的空间导通加热区和储水区。
可以理解的,所述环形件也可设置于工作空间的底壁,并向上延伸形成,环形件设置有缺口以连通加热区和储水区。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气口可设置于工作空间的侧壁。所述出气口可设置于空气炸锅的侧壁。
可以理解的,所述机座部分的工作空间在横向方向上分隔出储水腔,这样,当打开盖体时,加工部分放置在一侧,而储水腔位于另一侧,这样,对于食材和水的放置顺序没有要求,并且可向储水腔内补充水源。
可以理解的,所述储水腔内可不设置分隔件,第二加热件直接对位于储水腔内的水源进行加热并产生蒸汽。
可以理解的,所述机座与盖体一体设置,所述机座和盖体合围形成工作空间,在机座的一侧,设置可供加工组件放入的开口,当加工组件放入机座后,同时封闭工作空间。
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差异在于:所述分隔部还包括设置于分隔件底部的密封件。
如图4所示,所述环形件441底部安装有密封件443,所述密封件443优选的设置为弹性材质,例如硅胶,在炸锅安装到位后,密封件443与工作空间底壁相贴合,密封件443设置有缺口444,缺口444用于连通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设置密封件443,可进一步减少加热区和储水区之间的热交换,提升加热区的加热效率,而由于产生蒸汽过程中水源相对损耗较小,利用缺口即可实现补充水源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所述密封件也可设置为非封闭的环状,密封件安装到位后,至少有部分环形件底壁没有密封件,利用非封闭段实现加热区和储水区的连通。
实施例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的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差异在于:所述分隔部为所述工作空间底壁向下凹陷形成沉台。
如图5所示,所述工作空间底壁设有下沉的凹陷并形成沉台46,沉台46在空间上将储水腔分隔形成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所述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之间设有连通的管路513,所述管路513一端与储水区512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沉台46的侧壁连通,这样,储水区的水源可完全通过管路注入加热区,而不会残留在储水区。第二加热件52设置于沉台46的外侧底部,第二加热件52为加热管,通过焊接固定于沉台46外侧,当然,第二加热件也可设置于沉台46的外侧侧壁,第二加热件也可直接与沉台一体铸造成型,沉台进一步与机座安装,以构成工作空间。
炸锅41底壁设置环形件441,所述环形件441由所述炸锅41底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环形件441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相抵触以分隔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优选的,所述环形件441底壁还设有密封件443,所述密封件443强化环形件441与工作空间底壁之间的隔离效果。
可以理解的,所述管路可包括设置在工作空间底壁的槽和盖,盖可盖合在槽上以形成管路,这样,当需要清洗管路时,可拆除盖以对槽进行清洗,保证了加工空间的卫生性。
实施例四: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的第四实施例,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差异在于:所述工作空间3底壁设置分隔环。
如图6所示,所述工作空间3底壁设有下沉的沉台46,所述沉台46将储水腔分隔形成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所述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通过管路513连通。
所述工作空间3还设有分隔环31,所述分隔环31由工作空间底壁向上延伸形成,且分隔环31位于沉台46的上端边缘处。所述分隔环31分隔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优选的,所述分隔环31上端还设有第二密封件32,当炸锅41放置于工作空间3内时,炸锅41底部与第二密封件32相贴合,以分隔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
优选的,分隔环处形成台阶,沉台安装于台阶处,并且沉台与台阶处设置有密封件。这样,需要加热的沉台可设置为金属等材质,以利用传热以及更好的产生蒸汽,而非加热区的工作空间部分设置为塑料件等,易于生产制造,且成本相对较低。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加热件可设置为伸入加热区的加热柱,加热柱内设置加热管,加热柱浸入加热区的水源内,可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
实施例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的第五实施例,如图7、8所示,与实施例一在差异在于:连通所述加热区和储水区的管路上还设有控制阀。
如图7、8所示,所述储水腔分隔形成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所述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之间通过管路513连通,所述管路513上还设有控制阀53,所述控制阀53包括阀腔531和阀件532,所述阀腔531一端设有供水流通的通孔533,另一端设置连通管并与加热区511连通,所述阀件532位于阀腔531内,整体位于与加热区511连通的水域内,所述阀件532依靠浮力来打开或封闭通孔533,以控制储水区的水向加热区流通。所述阀件532的工作方式是:如图7所示,当水被注入储水区或者当加热区511内的水被持续加热而变化成蒸汽后,由于加热区没有水或者水量不足,水位下降,与加热区511连通的阀腔531内的水对阀件532产生的浮力不足以抵抗储水区512的水对阀件532产生的压力,迫使阀件532离开通孔533,进而打开通孔533,使得储水区内的水可注入加热区511内,以补充加热区内的水源,当加热区内的水重新达到预设水平时,阀件532重新封闭通孔533,以维持加热区的水位;如图8所示,当加热区的水到达预设水平时,加热区的水对阀件532产生向上的浮力,并推动阀件532向上运动并到达通孔533处,以封闭通孔533,避免储水区512内的水持续向加热区511注入。
所述通孔533处设有锥形或弧形的密封面534,这样,当阀件532上升至通孔533处时,可与密封面534更好的贴合以封闭通孔533。所述阀腔531由设置于储水区512底部的阀盖536构成,所述阀盖536安装于储水区512外侧底壁,优选的,阀盖设有盖体及盖板,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储水区底壁。且与储水区512密封连接,阀盖536内部中部以形成阀腔531,阀盖536内设有浮动槽537,阀件532可在浮动槽537内移动,当阀件532移动至通孔533处时可封闭通孔533,而在浮动槽 537的其他位置时,阀件532与腔体531之间具有供水流过的间隙。所述管路513可设置为直管或弯管,以配合加热区和储水区之间的连接设置,管路和阀盖可一体设置,连通并控制加热区和储水区之间的水流。
可以理解的,阀盖可直接焊接于储水区底壁。或者,阀盖与储水区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例如储水区底壁设置螺纹,阀盖设置相应的螺纹并旋转安装于储水区底壁。
可以理解的,所述阀件可设置为弹性材质,这样,当阀件与通孔相接触时,阀件可被压迫变形,从而提升阀件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六: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的第六实施例,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五在差异在于:控制阀还包括设置于通孔处的弹性密封件。
如图9所示,所述通孔533连通储水区和加热区,并且在通孔533处设置阀件532,以打开或封闭所述通孔533。所述通孔533处进一步设置有弹性密封件535,当所述阀件532上升至所述通孔533处时,所述阀件532与所述弹性密封件535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为硅胶等具有弹性的软性材质,这样,当阀件532与弹性密封件535相接触时,阀件532可压迫弹性密封件535变形,以更好的密封所述通孔533。
实施例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的第七实施例,如图10-11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差异在于:所述分隔部为放置于打磨储水腔内的水箱。
如图10-11所示,所述加工组件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形成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有水箱33,所述水箱33可拆卸的放置在储水腔内,水箱33将储水腔分隔形成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其中,水箱33的内部容积形成储水区512。加热区511和储水区512之间设有管路,水箱33底壁还设有水箱孔331,水箱孔331与管路连通以将水从水箱33内注入加热区511,优选的,水箱孔331处还设有弹性密封塞,以使得水箱33取放时水不会从水箱内漏出。
通过设置水箱,使用者在向储水腔内加水时,可先将水加入水箱内,再将水箱放入储水腔内,这样,减少直接向储水腔内加水时存在在洒出风险,操控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所述机座及盖体合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机座的工作空间部分内设有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用于盛放食材,所述盖体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导风板、风扇和第一加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第二加热件和分隔部,所述储水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用于容纳水源,所述分隔部伸入所述储水腔内以将所述储水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加热区和储水区,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区并加热水源以产生蒸汽,所述蒸汽直接或在风扇带动下作用食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放置在所述工作空间内且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二加热件在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分隔部的投影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为设置于所述加工组件底部的环形件,所述环形件伸入储水腔内且与工作空间底壁之间设有供水流通的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由所述加工组件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环形件与所述工作空间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通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底部还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有缺口以形成供水源流通的通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包括炸锅和设置于炸锅内的炸篮,所述炸锅设有蒸汽通道,所述炸篮架设于炸锅内并设有炸篮孔,且炸篮孔与蒸汽通道在竖向方向不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位于所述炸锅底部对应所述加热区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为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的水箱,所述水箱形成储水区并分隔形成加热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为所述工作空间底壁向下设置的凹陷,所述凹陷的空间形成所述加热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区和储水区之间设有连通管路,所述分隔部为设置于所述连通管路的控制阀。
CN202020737355.XU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Active CN213850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7355.XU CN213850168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7355.XU CN213850168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0168U true CN213850168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7355.XU Active CN213850168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0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4801B (zh) 木桶飯電飯煲
WO2021062991A1 (zh) 一种多功能蒸汽炸锅
CN212368823U (zh) 一种蒸汽式食物电烤器具
CN213850168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CN213155468U (zh) 一种操控方便的空气炸锅
CN212912906U (zh)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汽炸锅
CN213155467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
CN213129186U (zh) 一种方便高效的空气炸锅
CN214964507U (zh) 一种加工快速的烹饪器具
CN211408590U (zh)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3993248U (zh) 烹饪装置
CN113243772A (zh) 一种操控方便的空气炸锅
CN210204499U (zh) 电烤箱
CN21226112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129185U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空气炸锅
CN218683864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CN21496471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0051213B (zh)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CN217959809U (zh) 煎烤机
CN215686969U (zh)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CN215383313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217744062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217827568U (zh) 一种具有蒸汽加湿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5348445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
CN215383323U (zh)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