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6969U -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6969U
CN215686969U CN202120356719.4U CN202120356719U CN215686969U CN 215686969 U CN215686969 U CN 215686969U CN 202120356719 U CN202120356719 U CN 202120356719U CN 215686969 U CN215686969 U CN 215686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torage
boiling
steam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67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王金铜
杨开清
苏荣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67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6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6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6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机座及盖体限定出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内设有加工组件、热风组件,加工组件用于放置食材,热风组件加热工作空间内空气且使热空气在工作空间内循环并对加工组件内食材进行烹制,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组件,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隔水罩及加热件,储水腔用于容纳水源,隔水罩罩合于储水腔内,将储水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预热区和沸腾区,隔水罩内腔由下至上收缩以形成沸腾区,并在顶部形成与加工组件连通的出气口,加热件位于隔水罩的轴向投影区域内。设置隔水罩形成沸腾区,提升蒸汽产生速度,保证蒸汽功能快速实施;由下至上收缩形成沸腾区,集中蒸汽快速产生,并能均匀注入。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热风循环来烹饪食材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炸锅,使用空气作为热量传递载体,有效降低食物的含油量,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饮食。现有的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座以及铰接在机座上方的盖体,机座内设有加工组件,加工组件包括炸锅,盖体内设有热风组件。需要加工食材时,打开盖体,将食材放入炸锅,热风组件加热空气并带动空气在炸锅内旋转对食材进行加热加工。
为了提升空气炸锅的功能,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在空气炸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蒸汽装置,来向空气炸锅提供蒸汽,这样,空气炸锅即可实现热风循环烹制,还可实现蒸汽进行蒸制,大大提升了空气炸锅的功能使用范围。但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的蒸汽装置需要设置蒸汽发生器来产生蒸汽,同时还需要设置水箱来提供水源,设置水泵来将水箱内的水源注入蒸汽发生器。结构设置过于复杂,空气炸锅的整机成本大幅上升;同时,多个配件之间需要管路相互连接,还增加了传输可靠性降低,存在水路、蒸汽传输泄压的风险。还有,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在长时间加热产生蒸汽后,会产生水垢,特别是使用较硬的水质时,蒸汽发生器会快速产生水垢而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加热效率降低、蒸汽产生速度减慢,进而影响空气炸锅的正常使用。虽然可通过要求使用者使用纯净水来减缓蒸汽发生器产生水垢的机会,但这一方面造成用户使用空气炸锅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再者,蒸汽装置通常为密闭的传输管路,而依靠水泵进行供水传输,蒸汽发生器加热产生蒸汽并进行传输,这种前提下,如果未使用蒸汽功能时,水会残留在整体循环管路中,即使是密封的管路,如果长时间存放,也会存在水源变质的风险,进而使得空气炸锅的安全卫生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直接设置储水腔及加热件来产生蒸汽,进一步设置隔水罩来缩减蒸汽产生速度,使得空气炸锅具有蒸汽功能,同时蒸汽模块开放易清洗,安全卫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所述机座及盖体限定出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内设有加工组件、热风组件,所述加工组件用于放置食材,所述热风组件加热所述工作空间内空气且使热空气在工作空间内循环并对加工组件内食材进行烹制,其中,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组件,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隔水罩及加热件,所述储水腔用于容纳水源,所述隔水罩罩合于所述储水腔内,将所述储水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预热区和沸腾区,所述隔水罩内腔由下至上收缩以形成沸腾区,并在顶部形成与加工组件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隔水罩的轴向投影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隔水罩包括由下至上逐步收缩的分隔板。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上端连接设置,所述出气口包括设置于分隔板顶端的多个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隔水罩还包括与分隔板底端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盖板及支撑板,所述盖板沿横向向外延伸,所述支撑板设置于盖板外缘并沿轴向延伸以与储水腔底壁接触,所述支撑板还设有连通预热区和沸腾区的连通口。
优选的,所述隔水罩中部还设有连通预热区和沸腾区的泄压孔。
优选的,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沸腾区的进水口位于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下,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预热区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上。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至所述储水腔底壁的距离为D1,所述储水腔最大液位高度为D,2/5≤D1/D≤4/5。
优选的,所述隔水罩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隔板外侧壁的外分隔板,所述外分隔板底端与所述分隔板连接且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外分隔板上端位于所述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上方,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外分隔板之间构成隔离腔。
优选的,所述隔水罩还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沸腾区的进水口位于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下,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预热区的出水口与隔离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增加蒸汽组件,增加空气炸锅的功能,空气炸锅同时具备单烘烤、单蒸制、蒸烤模式,功能多样,提升空气炸锅的用户满意度。蒸汽组件直接设置设置储水腔来盛水,并设置加热件来加热储水腔内的水源直接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直接注入加工组件内,不再需要水泵来供水,也不需要水路、蒸汽传输管路等传输途径,也不存在传输过程中泄漏,产品工作更可靠。蒸汽直接在储水腔内产生,使用直接向储水腔内加水即可,而在使用完成后,开放的储水腔可方便用户清洗,这样,即使加热过程中产生水垢,使用者在使用后也能够方便的将储水腔内的水垢清除,特别是储水腔内壁可设置不粘涂层,加热件设置于储水腔外部,可最大限度的避免水垢的产生,使用者可直接使用自来水即可使用蒸汽功能,使用者使用要求低,使用成本低。而用户使用完成后,储水腔内多余的水源可方便的被清理,不会在空气炸锅内残留,如果不再使用蒸汽功能,不再加水即可,仅当再使用蒸汽功能时,再向储水腔内加水即可实现该功能,不会由于水源长时间残留而导致的卫生污染,卫生性更高。进一步的,设置隔水罩将储水腔分隔形成预热区和沸腾区,在加热产生蒸汽时,优先加热沸腾区的水源,来快速产生蒸汽,而预热区内的水源持续预约并向沸腾区供水,以补充沸腾区水源不足。这样,简易的蒸汽组件即可实现蒸汽的产生和供应,并且,不需要将储水腔内全部水源加热至沸腾来产生蒸汽,并不会过长的延长蒸汽的产生时间,保证用户正常使用蒸汽相关功能。隔水罩由下至上收缩形成沸腾区,在隔水罩的顶部形成蒸汽集中区域,进而由顶部的出气口快速向加工组件内注入蒸汽,还可将出气口设置为多个,并且出气口方向不同,使得出气快速均匀。
2.直接利用分隔板来实现隔水罩的分隔功能,结构简单易实现,并且板状的分隔板不会占据过多空间,储水腔的体积利用率高,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沸腾区快速加热的功能。
3.分隔板上端连接,形成连接的结构件,保证分隔板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进而在分隔板的顶端设置出气口,出气口可在分隔板顶端均匀有序设置,保证出气的均匀稳定。
4.进一步设置支撑板,用于支撑隔离板以形成第一隔离区,保证第一隔离区的空间尺寸设置,蒸汽组件在工作过程中稳定可靠。在支撑板上设置进水开口,保证进水顺畅,工作稳定可靠。
5.进一步设置泄压孔,当沸腾区内压力过高时,能够将沸腾区内水源导出沸腾区,避免隔水罩位于沸腾区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的隔水罩被推开,保证隔水罩稳定可靠工作。
6.进水口位于液位下,以及时将沸腾区内多余的水源排出,减少蒸汽产生,进而实现降低压力;出水口位于液位以上,避免正常放置时沸腾区内水源由出水口排出,保证隔水罩的正常工作。
7.如果比例设置过小,则进水口与储水腔底壁过近,在泄压时,沸腾区内过多的水源被压向预热区,影响沸腾区内蒸汽的正常产生;而如果比例设置过大,则进水口上方的水源过少,泄压时,仅有少量的水源能够排出,不利用正常的泄压过程,并且,储水腔内消耗仅在少量消耗后,进水口即与水源脱离,完全失去泄压作用。
8.进一步再设置隔离腔,将预热区和沸腾区的隔离强化,这样,预热区的水源与沸腾区的水隔离更好,当加热沸腾区的水源时,避免预热区过多的将沸腾区的热量吸收,加速沸腾区的水源快速沸腾并产生蒸汽,蒸汽产生速度更快。
9.泄压孔与隔离区连通,在泄压时将水源导入隔离区,泄压效果更好。
10.出水口位于最大液位以下,避免正常放置时水源从泄压孔流入隔离区,保证隔水罩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隔水罩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隔水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二实施例隔水罩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三实施例隔水罩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第三实施例隔水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各部件名称如下:
11.机座;12.盖体;13.加工组件;14.扇叶;15.加热管;16.电机;2.储水腔;3.隔水罩;20.加热件;21.预热区;22.沸腾区;23.第二隔离区;24.第一隔离区;31.外分隔板;32.内分隔板;33.隔离板;34.支撑板;340.进水开口;35.存水盘;36.蒸汽进口;311.上封闭板;312.下封闭板;41.内分隔板;42.外分隔板;43.出气口;44.泄压孔;441.进水口;442.出水口;45.隔离板;450.进水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对于“上游”、“下游”等位置关系,是基于流体正常流动时位置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如图1-9所示,包括机座及盖体,所述盖体与机座铰接或者可拆卸的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机座及盖体限定了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内设有加工组件、热风组件,其中,所述工作空间是相对于机座及盖体开放的空间,加工组件直接放置在机座上并被盖体封闭,可以理解的,所述机座或盖体也可设有用于形成工作空间的腔体,加工组件放置在腔体内,以实现烹饪加工。优选的,热风组件设置在盖体上,当盖体封闭加工组件时,热风组件可直接对加工组件内食材进行烹制。其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管、扇叶和电机,发热管用于向工作空间提供热量,电机驱动扇叶旋转以在工作空间内形成热风循环,以更加均匀的烹制食材。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设置蒸汽发生器来产生蒸汽,本申请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隔水罩及加热件,优选的,所述机座设有用于盛放水的储水腔及用于加热水源的加热件,所述隔水罩设置在储水腔内,以将储水腔内水源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预热区和沸腾区,优选的,所述加热件位于沸腾区的区域内,这样,加热件优先加热沸腾区的水源,而不必加热整体储水腔内水源,以快速产生蒸汽,并向加工组件提供蒸汽。进一步的,隔水罩还设有隔离区,隔离区位于预热区和沸腾区之间,能够延长预热区和沸腾区的传输路径,这样,预热区和沸腾区之间的水源流动需要经过具有较长路径的隔离区,避免预热区较低的水源直接注入沸腾区时,造成沸腾区内水源快速下降,而影响正常的蒸汽供应。
实施例一。
作为本申请所述一种空气炸锅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5所示,所述空气炸锅包括机座11及与机座11连接的盖体12,所述机座11呈L形,包括底部及竖向向上延伸的侧部,所述盖体12通过侧部与机座11连接,使得机座11与盖体12限定出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内设有加工组件13,优选的,所述加工组件13包括设置在机座11上的锅体,所述锅体底部开口。所述盖体12通过耦合器与机座11电连接,所述盖体12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扇叶14及加热管15,当盖体12盖合于加工组件13上时,扇叶14及加热管15位于加工组件13上,以加热并在加工组件13内形成热风循环,用于烹制加工组件13内的食材,所述盖体12内还设有用于驱动扇叶14的电机16。
所述空气炸锅还设有蒸汽组件,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2、隔水罩3及加热件20,所述储水腔2设置于所述机座11上,所述加热件20设置于机座11内并贴合于储水腔2外侧壁,以直接加热所述储水腔2内水源,所述隔水罩3四合于所述储水腔2内,以将所述储水腔2分隔形成预热区21、沸腾区22,其中,所述沸腾区22与所述加工组件13连通,以将产生的蒸汽注入加工组件13内,用于烹制加工组件13内的食材。优选的,所述储水腔2内最大储水体积为V,所述沸腾区内储水体积为V1,5%≤V1/V≤30%。如果沸腾区体积占比过小,虽然可快速的将水源加热沸腾以产生蒸汽,但空间过小,不利于隔水罩及加热件的结构设置,也导致加热件无法设置较大的加热功率,最终导致加热效率降低;如果沸腾区体积占比过大,则沸腾区内水源过多,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蒸制食材时烹饪时间延长,用户满意度降低。
所述隔水罩3包括位于分隔部及隔离部,其中,所述分隔部包括外分隔板31及内分隔板32,所述隔离部包括隔离板33及支撑板34。所述外分隔板31及内分隔板32在上端封闭连接,所述隔离板33与外分隔板31下端连接,且所述隔离板33沿隔水罩横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板34设置于隔离板33的外缘,并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板34上还设有进水开口340。所述分隔部将储水腔分隔形成位于外部的预热区21和位于内侧的沸腾区22,其中,所述外分隔板31与预热区21内水源接触,而内分隔板32与沸腾区22内水源接触。横向延伸设置的隔离板33与储水腔底部之间形成第一隔离区24,上端连接的外分隔板31与内分隔板32内部形成第二隔离区23。当隔水罩安装到位后,第二隔离区23内由于封闭作用,内部空气在压力作用下,避免水源进入,进而起到隔离预热区和沸腾区的作用。
所述蒸汽组件的工作过程如下:向储水腔内注水至需求容量,然后安装隔水罩,当然,也可先安装隔水罩再向储水腔内注水。隔水罩将储水腔内水源分隔,启动空气炸锅,加热件开始发热并加热沸腾区内水源,由于隔水罩的分隔作用,沸腾区与预热区之间的热量交换得以大大降低。特别是由于隔离区的作用,沸腾区与预热区之间的热量交换少,保证沸腾区内水源被快速加热至沸腾而产生需求的蒸汽。当沸腾区的水源被加热蒸发而降低时,预热区的水源通过进水开口流向第一隔离区,由于隔离板的分隔作用,位于第一隔离区的水源体积较小,在流向沸腾区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吸热并达到沸腾状态,这样,补充至沸腾区的水量即保证沸腾区内容量的需求,又不会影响到沸腾区正常蒸汽的产生。
所述隔离板33与储水腔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储水腔最大液位高度为H,h/H≤1/4。如果h/H的比值设置过大,则第一隔离区自身的高度过高,通过第一隔离区的水源体积过大,不能更好的起到隔离预热区和沸腾区的作用,并且向沸腾区注入的水源由于体积大,不能快速的加热至沸腾状态,进而导致沸腾区内水源温度降低,影响蒸汽的正常产生。
所述外分隔板31和内分隔板32的下端分离,使得第二隔离区23为下方开口的开放区域,当隔水罩放置到位后,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水源无法进入第二隔离区23内,这样,预热区21和沸腾区22之间通过空气进行强化隔离,热量交换更加缓慢,保证沸腾区22产生蒸汽效果更好。所述隔水罩2设置为圆形,所述外分隔板31由下至上的直径逐渐变小,所述内分隔板31由下至上的直径逐渐变大,使得第二隔离区23由下至上的投影面积逐渐变小。向上收缩的设置,方便隔水罩自身产品的实现;同时,向上收缩的第二隔离区,也避免隔水罩向储水腔内安装时过多的水源注入第二隔离区内;再者,内分隔板32还使得沸腾区底部面积小于上部面积,保证产生的蒸汽不会流向第二隔离区,还使得沸腾区产生的蒸汽注入加工组件时更加均匀,流速稳定,避免蒸汽过于集中时带来的喷射。
在轴向方向上,所述内分隔板32的下端高度高于外分隔板31的下端高度,这样,当储水腔内水源整体消耗过多后,水量降低,此时,加热件能够完成对储水腔内整体水源的加热。当水源高度下降至内分隔板32下端以下时,仅依靠外分隔板及隔离板的分隔作用,而无需再设置依靠空气隔离的第二隔离区,即可满足隔离的需求,还可避免过度隔离造成热量损耗,提高加热件的使用效率。
所述隔水罩3还包括存水盘35,所述存水盘35设置于所述隔水罩3上端,当隔水罩3安装到位后,所述存水盘35分隔加工组件13和储水腔,所述存水盘35设有存水腔体,加工组件在上方落入存水盘的区域内,而存水盘下方能够覆盖所述储水腔。加工组件底部还设有与存水盘连通的排水通孔,隔水罩3中心区域,设有连通沸腾区22和加工组件13的蒸汽出口36。在空气炸锅烹制食材过程中,对食材进行烹制完成的蒸汽,一部分通过排气通道排出工作空间,另一部分冷凝并释放热量,冷凝水将食材上的油、盐等多余物质带离食材,使得食材能够脱脂、脱盐,更加健康。而产生的冷凝混合物,落入加工组件内,并通过排水通孔,进一步落入存水盘内并储存,避免冷凝混合物直接滴入储水腔内而被再次循环加热,提高空气炸锅烹制的卫生性。
直接在机座上设置开放的储水腔以产生蒸汽,向储水腔加水方便,而当空气炸锅烹制完成后,使用者能够很方便的直接对储水腔进行清洁,并且储水腔内多余的水源也能够方便的被回收,而不会在空气炸锅内残留,卫生性得以保证。通过直接清理储水腔,即使储水腔内产生水垢,也能够在使用后方便的清理干净,即使长期使用后水垢堆积,也方便使用者使用清洗水垢的物质直接清理,储水腔内壁还可通过设置不粘涂层来最大可能的减缓水垢的产生。这样,空气炸锅使用普通的自来水即可实现烹制,而无需使用要求更加高的纯净水,方便了使用者,还使得空气炸锅的使用成本降低。
可以理解的,所述机座可容纳加工组件的工作空间,例如机座设有侧壁,侧壁、底壁及盖体一起构成工作空间,加工组件放置在工作空间内并被侧壁遮挡,储水腔设置于侧壁与底壁形成的空间内,在使用空气炸锅时,首先向工作空间的储水腔内注水,再安装隔水罩,最后放置加工组件并封闭盖体。
可以理解的,所述加工组件内还可设置炸篮,食材放置于炸篮上,炸篮与加工组件之间形成空腔,加工组件除与沸腾区连通的蒸汽通道外,不设置其他通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混合物,直接储存在炸篮下方的空腔内。
可以理解的,所述储水腔内设置筋条,所述隔水罩可直接放置在筋条上以分隔形成预热区和沸腾区,筋条之间设有连接预热区和沸腾区的输水通道。所述隔水罩可不设置隔离部,而仅设置分隔部。
实施例二。
作为本申请所述空气炸锅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隔水罩3形成封闭的第二隔离区23。
所述隔水罩3包括外分隔板31、内分隔板32,所述外分隔板31和内分隔板32上端通过上封闭板311连接,下端通过下封闭板312连接,形成封闭的第二隔离区23。所述外分隔板31下端还连接有横向延伸设置的隔离板33,所述隔离板33外缘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支撑板34。
所述隔水罩3通过封闭的第二隔离区23以分隔预热区和沸腾区,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不会进入第二隔离区内部,避免了过多蒸汽注入第二隔离区时对隔水罩施加向上的压力而使得隔水罩脱离安装位置,隔水罩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的,封闭的第二隔离区还可设置为真空状态,最大限度进行热量隔离,避免沸腾区的热量过多的被预热区吸收。
所述外分隔板与内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为L,L≤20mm。对于隔水罩而言,仅是对预热区和沸腾区产生一定的隔离,而并非完全将两者之间进行热量隔绝,因此,不需要设置过大的距离,能够保证沸腾区能够快速高效的产生蒸汽即可,而如果距离设置过大,虽然能够很好的起到隔离的作用,但也会使得预热区与沸腾区的水源温差过大,当预热区水源向沸腾区补充时,使得沸腾区内温度下降,而使得沸腾区内蒸汽产生不均匀。同时,过大的距离也使得第二隔离区的体积过大,占据储水腔内空间过大,降低了储水腔的有效使用体积。
可以理解的,所述隔离板也可设置为双层,以在横向形成封闭的第一隔离区,其中,第一隔离区与第二隔离区连接或不连接。
实施例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的第三实施例,如图7-9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隔水罩设有上方开口的第二隔离区23。
所述机座11设有储水腔2,所述储水腔2内设有隔水罩,所述隔水罩为环形的回转体。所述隔水罩包括由下至上逐步收缩的内分隔板41,所述内分隔板41呈锥形。所述隔水罩还包括设置于内分隔板41外侧的外分隔板42,所述外分隔板42底部与内分隔板41连接,沿隔水罩轴向向上延伸形成,使得所述内分隔板41与外分隔板42在上侧形成上方开口的第二隔离区23,这样,所述隔水罩将储水腔分隔形成预热区21和沸腾区22,其中,预热区21与外分隔板42的外侧壁相接触,沸腾区22与内分隔板41的内侧壁接触,预热区21和沸腾区22的至少部分之间,间隔第二隔离区23。所述隔水罩还包括与内分隔板41底端连接的隔离板45,所述隔离板45设有连通预热区21和沸腾区22的进水开口450。
所述内分隔板41上端设有与加工组件13连通的出气口43,所述出气口43可伸入加工组件13内,且出气口43可设置为多个,多个出气口43的开口方向不同,这样,能够更加均匀、快速的将蒸汽注入加工组件13内。
所述隔水罩还设有泄压孔44,所述泄压孔44连通沸腾区22和第二隔离区23,其中,所述泄压孔44位于沸腾区22的进水口441位于所述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下,所述泄压孔44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区23的出水口442位于所述储水貌合神离的最大液位以上。这样设置,在蒸汽组件正常工作时,由于液位的最大高度低于所述泄压孔44的出水口442的高度,沸腾区的水不会由泄压孔流向第二隔离区,如果沸腾区22内的产生的蒸汽过多,出气口43不能完全将蒸汽排出时,此时,位于隔水罩内的蒸汽向上推动隔水罩、向下压迫沸腾区22内的水源,使得沸腾区22内的水源通过泄压孔44流向第二隔离区,可防止蒸汽将隔水罩推离安装位置,保证隔水罩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
所述进水口441与储水腔底壁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储水腔最大液位高度为D,2/5≤D1/D≤4/5。如果比例设置过小,则进水口与储水腔底壁过近,在泄压时,沸腾区内过多的水源被压向预热区,影响沸腾区内蒸汽的正常产生;而如果比例设置过大,则进水口上方的水源过少,泄压时,仅有少量的水源能够排出,不利用正常的泄压过程,并且,储水腔内消耗仅在少量消耗后,进水口即与水源脱离,完全失去泄压作用。
可以理解的,所述泄压孔处可设置泄压阀,泄压阀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打开,以使沸腾区内水源流向隔离区或者预热区,此时,出水口的高度可位于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下,或者位于最大液位以上。
可以理解的,所述隔水罩可仅设置内分隔板,而不形成第二隔离区,所述泄压孔连通所述沸腾区和预热区,并在泄压时将沸腾区内水流向预热区。
可以理解的,现有的空气炸锅,由于设置蒸汽组件,可仅设置机座及加工组件,在不设置盖体时,设置简单的上盖来遮挡加工组件,而实现如蒸锅、蒸汽火锅等功能。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包括机座及与机座连接的盖体,所述机座及盖体限定出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内设有加工组件、热风组件,所述加工组件用于放置食材,所述热风组件加热所述工作空间内空气且使热空气在工作空间内循环并对加工组件内食材进行烹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组件,所述蒸汽组件包括储水腔、隔水罩及加热件,所述储水腔用于容纳水源,所述隔水罩罩合于所述储水腔内,将所述储水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预热区和沸腾区,所述隔水罩内腔由下至上收缩以形成沸腾区,并在顶部形成与加工组件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隔水罩的轴向投影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包括由下至上逐步收缩的分隔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上端连接设置,所述出气口包括设置于分隔板顶端的多个透气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还包括与分隔板底端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盖板及支撑板,所述盖板沿横向向外延伸,所述支撑板设置于盖板外缘并沿轴向延伸以与储水腔底壁接触,所述支撑板还设有连通预热区和沸腾区的连通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中部还设有连通预热区和沸腾区的泄压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沸腾区的进水口位于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下,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预热区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至所述储水腔底壁的距离为D1,所述储水腔最大液位高度为D,2/5≤D1/D≤4/5。
8.如权利要求2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隔板外侧壁的外分隔板,所述外分隔板底端与所述分隔板连接且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外分隔板上端位于所述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上方,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外分隔板之间构成隔离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还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沸腾区的进水口位于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下,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预热区的出水口与隔离区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储水腔的最大液位以上。
CN202120356719.4U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Active CN215686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6719.4U CN215686969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6719.4U CN215686969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6969U true CN21568696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6719.4U Active CN215686969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6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6208A (zh) 使用蒸汽加热和/或烹饪食物的电设备
CN104643904B (zh) 防串味蒸锅
CN203693348U (zh) 一种供水与气液分离一体式储水盒
CN214964507U (zh) 一种加工快速的烹饪器具
CN215686969U (zh) 一种加工方便的空气炸锅
CN21496471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04146827U (zh) 烹饪装置
CN209826258U (zh) 一种新型蒸饭保温电饭煲
CN213993248U (zh) 烹饪装置
CN210871023U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213248354U (zh) 一种蒸箱翅片水箱
CN21266166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0051212B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蒸汽进出装置及蒸汽饭煲
CN21795976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3155467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
CN214856005U (zh) 烹饪设备
CN21752474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3940558A (zh) 空气炸锅
CN215226897U (zh) 一种具有蒸汽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3850168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CN217365379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4128103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8791873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CN220423719U (zh) 一种具有蒸汽装置的烹饪设备
CN218683864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