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5004U - 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 Google Patents

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5004U
CN213845004U CN202022804127.2U CN202022804127U CN213845004U CN 213845004 U CN213845004 U CN 213845004U CN 202022804127 U CN202022804127 U CN 202022804127U CN 213845004 U CN213845004 U CN 213845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ing
current transformer
aviation plug
ze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41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华
张丽
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Energy Huitong Liaon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Energy Huitong Liaon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Energy Huitong Liaon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Energy Huitong Liaon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41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5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5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5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s For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该电流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航插母头、零序小铁芯、零序二次绕组、绝缘浇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小铁芯、所述零序二次绕组和所述绝缘浇注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零序二次绕组均匀绕制在所述零序小铁芯上,所述绝缘浇注体分布在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零序二次绕组之间,零序二次绕组通过出线端子和所述航插母头相连,所述绝缘外壳为环形,所述航插母头为阶梯型凸台,所述航插母头的底部嵌入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可以防止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出现开路的情况。

Description

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所接负载阻抗很小,相当于短路,二次侧的电压很低,但当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出现开路故障时,二次电流为零,一次电流所产生的磁通迅速增加,铁芯磁通饱和,在二次侧可能产生数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高压,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会对仪表、继电器的结构造成损坏。
二次回路中试验接收端子的结构设计或制造质量上存在缺陷,测试人员工作中的失误或工作时不认真,如恢复接线时按错位置;二次回路中电流过大,未使用合适的导线,端子接头压接不紧,致使仪表、继电器等损坏,都会使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
因此,实用新型人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用于解决上述零序电流互感器开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解决了作业人员误接线和线路出现开路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该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包括:
绝缘外壳、航插组件、零序小铁芯、零序二次绕组、绝缘浇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小铁芯、所述零序二次绕组和所述绝缘浇注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零序二次绕组均匀绕制在所述零序小铁芯上,所述绝缘浇注体分布在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零序二次绕组之间,所述航插组件包括相配合的航插母头和航插公头,所述绝缘浇注体上有出线通道,所述出线通道中有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的一端连接着所述零序二次绕组,所述出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着所述航插母头,所述航插母头为阶梯型凸台,所述航插母头的底部嵌入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外侧面上;所述航插公头与所述航插母头的配合面上设置有防水胶圈,以避免航插公头与所述航插母头之间进水,所述航插公头与外接仪表或保护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航插母头的内部沿着圆周方向布设有至少一对外接端子和至少一对防开路端子,所述外接端子和所述防开路端子连接,且所述防开路端子与所述出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外接端子包括第一外接端子和第二外接端子,所述防开路端子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防开路端子和第二防开路端子,所述第一外接端子与第一防开路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外接端子与第二防开路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端子和所述防开路端子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接端子和第二外接端子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条;所述第一防开路端子和第二防开路端子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条。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为工程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塑料选自ABS塑料、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丙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零序小铁芯为圆环型。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浇注体通过在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二次绕组之间采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胶真空灌封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零序小铁芯的材料采用非晶合金或坡莫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端子为圆柱形。
(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可以防止作业人员误接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可以防止零序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出现开路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集方便接线、防止误接线、户外的防水等功能为一体,实现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4中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A--A 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航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航插母头为视角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的正视图。
图中:
1-外绝缘体壳;2-航插母头;3-零序小铁芯;4-零序二次绕组;5-绝缘浇注体;6-第一防开路端子;7-第二防开路端子;8-第一外接端子;9-第二外接端子;10-绝缘隔离条;11、航插公头;12、防水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该装备包括了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包括:
绝缘外壳1、航插组件、零序小铁芯3、零序二次绕组4、绝缘浇注体 5;零序小铁芯3、零序二次绕组和绝缘浇注体在绝缘外壳1内,零序二次绕组均匀绕制在零序小铁芯上,绝缘浇注体分布在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零序二次绕组之间,绝缘浇注体上有出线通道,出线通道中有出线端子,出线端子的一端连接着所述零序二次绕组,出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着航插母头,所述航插母头为阶梯型凸台,所述航插母头的底部嵌入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外侧面上。其中,航插母头与航插公头11配合,航插公头与接检测仪表或保护电路连接;航插公头与所述航插母头的配合面上设置有防水胶圈12。
上述实施例中,一次电缆穿过零序小铁芯,零序二次绕组产生二次感应电流,由于出线端子的一端连接着所述零序二次绕组,出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着航插母头,感应电流可经出线端子和航插母头、航插公头传递至外接检测仪表或保护电路;由于二次回路中试验接收端子的结构设计或制造质量上存在缺陷,测试人员工作中的失误或工作时不认真,容易导致出线端子与外接元件出线误接的问题,通过上述航插母头、航插公头的配合,可以避免出线误接的问题,而且航插母头为阶梯型凸台,当航插母头的底部嵌入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外侧面上时,可以更好地与绝缘外壳的外侧面固定,有更大的安装面积,便于安装。
具体地,绝缘外壳1为环形,绝缘外壳1为工程塑料,优选地,工程塑料选自ABS塑料、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丙烯中的一种,零序二次绕组 4均匀绕制在零序小铁芯3上,优选地,零序小铁芯的材料采用非晶合金或坡莫合金,绝缘浇注体5采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胶真空灌封分布在绝缘外壳1和零序二次绕组4之间,有利于零序二次绕组的固定,并且使得零序二次绕组4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离,起到保护内部部件不被氧气和水蒸气腐蚀,绝缘浇注体5上有出线通道,出线通道中有出线端子,出线端子为圆柱形,出线端子的一端连接着零序二次绕组4,出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着所述航插母头2,航插母头2为阶梯型凸台,航插母头2的底部嵌入设置在绝缘外壳1的外侧面上。
具体地,航插母头2的内部沿着圆周方向布设有至少一对外接端子和至少一对防开路端子,外接端子和防开路端子连接,且防开路端子与出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防开路端子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防开路端子6和第二防开路端子7,第一外接端子8与第一防开路端子6连接,第一防开路端子 6与出线端子连接,第二外接端子9与第二防开路端子7连接,第二防开路端子7与出线端子连接,第一外接端子8和第二外接端子9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条10,第一防开路端子6和第二防开路端子7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条10,第一防开路端子6和第二防开路端子7相连,第一防开路端子6 连接着出线端子,第二防开路端子7连接着出线端子,使得线路在没有连接外接端子时也能构成闭合回路,防止线路出现开路的情况。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于本申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航插组件、零序小铁芯、零序二次绕组、绝缘浇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小铁芯、所述零序二次绕组和所述绝缘浇注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零序二次绕组均匀绕制在所述零序小铁芯上,所述绝缘浇注体分布在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零序二次绕组之间,所述航插组件包括相配合的航插母头和航插公头,所述绝缘浇注体上有出线通道,所述出线通道中有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的一端连接着所述零序二次绕组,所述出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着所述航插母头,所述航插母头为阶梯型凸台,所述航插母头的底部嵌入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外侧面上;所述航插公头与所述航插母头的配合面上设置有防水胶圈,以避免航插公头与所述航插母头之间进水,所述航插公头与外接仪表或保护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插母头的内部沿着圆周方向布设有至少一对外接端子和至少一对防开路端子,所述外接端子和所述防开路端子连接,且所述防开路端子与所述出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外接端子包括第一外接端子和第二外接端子,所述防开路端子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防开路端子和第二防开路端子,所述第一外接端子与第一防开路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外接端子与第二防开路端子连接,所述第一防开路端子和所述第二防开路端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端子和所述防开路端子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接端子和第二外接端子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条;所述第一防开路端子和第二防开路端子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为工程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塑料选自ABS塑料、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丙烯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小铁芯为圆环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浇注体通过在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二次绕组之间采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胶真空灌封形成。
CN202022804127.2U 2020-11-29 2020-11-29 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Active CN213845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4127.2U CN213845004U (zh) 2020-11-29 2020-11-29 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4127.2U CN213845004U (zh) 2020-11-29 2020-11-29 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5004U true CN213845004U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9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4127.2U Active CN213845004U (zh) 2020-11-29 2020-11-29 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5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0437B1 (ko) 지중배전선로의 전력선 통신 모뎀 및 전압·전류검출기기의 접속이 가능한 지능형 케이블 접속재
CA2344902C (en) Voltage sensor bushing assembly with integral capacitance screen
CN102800470A (zh)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
EP3518349B1 (en) Protective cover element and waterproof housing for electrically functional components
CN101911225B (zh) 用于隔离中压的系统
KR200445999Y1 (ko) 변류기 일체형 영상변류기
CN108878696A (zh) 电池系统
CN213845004U (zh) 高安全性三相一体电流互感器
JP4746656B2 (ja) 3心一括型接続箱、試験対象ケーブルの耐電圧試験方法、及び3心一括型接続箱の組立方法
CN213844999U (zh) 便于接线带防开路功能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CN207909678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
JP5263936B2 (ja) 変流器内蔵型電気機器及び変流器保護用短絡プラグ
CN107706013A (zh) 手动维护开关
KR102072692B1 (ko) 지중배전선로의 케이블 고정구간 검출 시스템
CN209844154U (zh) 用电安全分析仪
KR100763001B1 (ko) 엘보우 접속재를 이용한 수배전반
CN211294845U (zh) 一种防水型互感器底座结构
KR200439071Y1 (ko) 영상변류기의 고정구조체
CN218849255U (zh) 一种零序互感器罩壳结构
CN220107387U (zh) 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及变电站
CN207116200U (zh) 一种组合互感器
CN214012723U (zh) 一种塑壳式漏电断路器互感器模块相间绝缘结构
CN212725633U (zh) 连接器
CN217903888U (zh)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KR101806764B1 (ko) 무선충전 급전장치용 리츠 와이어 단말부 보호 브라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