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3888U -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3888U
CN217903888U CN202221120586.1U CN202221120586U CN217903888U CN 217903888 U CN217903888 U CN 217903888U CN 202221120586 U CN202221120586 U CN 202221120586U CN 217903888 U CN217903888 U CN 217903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hell
hole
cabl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05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执欣
杨保锋
李峰
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ui Qi 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ui Qi 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ui Qi 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ui Qi 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05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3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3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3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橡胶套以及第二橡胶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后形成截面呈矩形的外壳且外壳截面的高度大于外壳截面的宽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部分与地面接触部分为平面型,并在与平面部分外沿的两侧部分为过渡弧面,采用该种外形结构,一方面,由原来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通过使平面部分与地面、墙面接触,以使外壳以及外壳包覆的分线器能够平稳固定在地面、墙面或者其他表面;另一方面,平面型部分与过渡圆滑部分连接,以使在外壳固定并电缆连接后,壳体与地面、电缆避免产生连接应力,使得电缆、壳体避免产生破坏,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背景技术
在电力分配领域中,经常使用电缆集成分线器以用于主电缆和分电缆进行连接,从而将电力从主电缆传输至分电缆,并进而传输至用电设备。
电缆集成分线器经常需要应用于各种情形,例如埋地电力传输、工业和民用建筑配电、隧道或地铁配电等,因此一个好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够对电缆集成分线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在不同场景应用时方便操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003986U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和用于电缆连接的装置,其外轮廓为圆柱形、开合为卡扣且存在注胶孔,由此可见,存在以下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利于固定在墙上。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其与第二壳体配合以装载和保护自带电弧冲规避的分线器,包括用以储存分线器和电缆的第一储线区、设置在第一储线区一侧的第一进线孔和设置在第一储线区远离第一进线孔侧的第一出线孔;
所述第一储线区包括第一进线区,其为一过渡弧面,位于所述第一储线区靠近所述第一进线孔的一侧,用以装载和保护进入所述外壳的未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一进线区靠近第一进线孔一侧的高度小于第一进线区远离第一进线孔一侧的高度;第一分线区,其为一平面型,与所述第一进线区远离所述第一进线孔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所述分线器,其中第一分线区靠近第一进线区一侧的高度等于第一分线区远离第一进线区一侧的高度;第一出线区,其为一过渡弧面,与所述第一分线区远离所述第一进线区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通过所述分线器的已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一出线区靠近第一分线区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一出线区远离第一分线区一侧的高度。
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以装载和保护自带电弧冲规避的分线器,包括用以储存分线器和电缆的第二储线区、设置在第二储线区一侧的第二进线孔和设置在第二储线区远离第二进线孔侧的第二出线孔;
所述第二储线区包括第二进线区,其为一过渡弧面,位于所述第二储线区靠近所述第二进线孔的一侧,用以装载和保护进入所述外壳的未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二进线区靠近第二进线孔一侧的高度小于第二进线区远离第二进线孔一侧的高度;第二分线区,其为一平面型,与所述第二进线区远离所述第二进线孔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所述分线器,其中第二分线区靠近第二进线区一侧的高度等于第二分线区远离第二进线区一侧的高度;第二出线区,其为一过渡弧面,与所述第二分线区远离所述第二进线区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通过所述分线器的已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二出线区靠近第二分线区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二出线区远离第二分线区一侧的高度。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后形成截面呈矩形的外壳且外壳截面的高度大于外壳截面的宽度。
第一橡胶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用以隔绝电缆中的电流并防止第一壳体对电缆造成损坏,包括首尾顺次相连的第一进线套筒、第一上连接垫片、第一出线套筒和第一下连接垫片;
第二橡胶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用以隔绝电缆中的电流并防止第二壳体对电缆造成损坏,包括首尾顺次相连的第二进线套筒、第二上连接垫片、第二出线套筒和第二下连接垫片;
所述第一橡胶套与所述第二橡胶套配合以封闭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线孔、第一储线区以及第一出线孔一侧的第一上连接片以及设置在第一进线孔、第一储线区以及第一出线孔远离第一上连接片一侧的第一下连接片,第一上连接片和第一下连接片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孔;
第二壳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进线孔、第二储线区以及第二出线孔一侧的第二上连接片以及设置在第二进线孔、第二储线区以及第二出线孔远离第二上连接片一侧的第二下连接片,第二上连接片和第二下连接片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孔;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第一橡胶套,第一进线套筒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进线孔相同,第一上连接垫片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上连接片相同,第一出线套筒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出线孔相同,第一下连接垫片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下连接片相同;
对于所述第二橡胶套,第二进线套筒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二进线孔相同,第二上连接垫片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二上连接片相同,第二出线套筒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出线孔相同,第二下连接垫片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二下连接片相同。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第一橡胶套,所述第一进线套筒开设有一个半圆形截面的第一进线通孔,所述第一出线套筒开设有两个半圆形截面的出线通孔,其中,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的第一上出线通孔直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的第一下出线通孔直径。
对于所述第二橡胶套,所述第二进线套筒开设有一个半圆形截面的第二进线通孔,所述第二出线套筒开设有两个半圆形截面的出线通孔,其中,靠近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的第二上出线通孔直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的第二下出线通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该连接孔在第一上连接垫片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一上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在第一上连接片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一上连接垫片上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与第一上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该连接孔在第二上连接垫片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二上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在第二上连接片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二上连接垫片上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与第二上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下连接垫片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该连接孔在第一下连接垫片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在第一下连接片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一下连接垫片上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与第一下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二下连接垫片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该连接孔在第二下连接垫片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在第二下连接片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二下连接垫片上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与第二下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线孔设有若干环形纹,用以夹紧所述第一进线套筒,所述第一出线孔中设有若干环形纹,用以夹紧所述第一出线套筒。
所述第二进线孔设有若干环形纹,用以夹紧所述第二进线套筒,所述第二出线孔中设有若干环形纹,用以夹紧所述第二出线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孔中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出线套筒中两通孔之间设有连接孔且与第一出线孔中开设的连接孔相适配。
所述第二出线孔中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出线套筒中两通孔之间设有连接孔且与第二出线孔中开设的连接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线孔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出线孔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片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第二进线孔靠近所述第二上连接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出线孔靠近所述第二上连接片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线套筒中开设的通孔中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出线套筒中开设的靠近第一连接垫片一侧的通孔中靠近第一上连接垫片一侧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第二进线套筒中开设的通孔中靠近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出线套筒中开设的靠近第二连接垫片一侧的通孔中靠近第二上连接垫片一侧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上连接片外侧垂直于第一上连接片设有第一上包覆板,用以与第一上连接片形成盛放第一上连接垫片的空间,在所述第一下连接片外侧垂直于第一下连接片设有第一下包覆板,用以与第一下连接片形成盛放第一下连接垫片的空间;在所述第一下连接片外侧垂直于第一下连接片设有第一下包覆板,用以与第一下连接片形成盛放第一下连接垫片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部分与地面接触部分为平面型,并在与平面部分外沿的两侧部分为过渡弧面,采用该种外形结构,一方面,由原来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通过使平面部分与地面、墙面接触,以使外壳以及外壳包覆的分线器能够平稳固定在地面、墙面或者其他表面;另一方面,平面型部分与过渡圆滑部分连接,以使在外壳固定并电缆连接后,壳体与地面、电缆避免产生连接应力,使得电缆、壳体避免产生破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不存在卡扣,用螺栓固定,一方面,使生产工序更加简单,另一方面,使所述外壳固定后更加紧固,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在出线口端通过橡胶套将出线口分为两个通孔,使电缆分线时更清晰,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通过壳体和橡胶套的配合使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具备防水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采用一次成型工艺,不设置注胶孔,使所述外壳更坚固,使用寿命长,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能适应多种使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壳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壳体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橡胶套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橡胶套主视图;
图中:1、第一壳体;101、第一储线区;1011、第一进线区;1012、第一分线区;1013、第一出线区;102、第一进线孔;103、第一出线孔;104、第一上连接片;105、第一上包覆板;106、第一下连接片、107、第一下包覆板;108、连接孔;109、环形纹;2、第二壳体;201、第二储线区;2011、第二进线区;2012、第二分线区;2013、第二出线区;202、第二进线孔;203、第二出线孔;204、第二上连接片;205、第二下连接片;3、第一橡胶套;301、第一进线套筒;302、第一出线套筒;303、第一上连接垫片;304、第一下连接垫片;305、第一进线通孔;306、第一上出线通孔;307、第一下出线通孔;4、第二橡胶套;401、第二进线套筒;402、第二出线套筒;403、第二上连接垫片;404、第二下连接垫片;405、第二进线通孔;406、第二上出线通孔;407、第二下出线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壳体主视图、所述第二壳体主视图、所述第一橡胶套主视图以及所述第二橡胶套主视图,包括:
第一壳体1,其与第二壳体2配合以装载和保护自带电弧冲规避的分线器,包括用以储存分线器和电缆的第一储线区101、设置在第一储线区101一侧的第一进线孔102和设置在第一储线区101远离第一进线孔102侧的第一出线孔103;
所述第一储线区101包括第一进线区1011,其为一过渡弧面,位于所述第一储线区101靠近所述第一进线孔102的一侧,用以装载和保护进入所述外壳的未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一进线区1011靠近第一进线孔102一侧的高度小于第一进线区1011远离第一进线孔102一侧的高度,呈弧线行过渡;第一分线区1012,其为一平面型,与所述第一进线区1011远离所述第一进线孔102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所述分线器,其中第一分线区1012靠近第一进线区1011一侧的高度等于第一分线区1012远离第一进线区1011一侧的高度;第一出线区1013,其为一过渡弧面,与所述第一分线区1012远离所述第一进线区1011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通过所述分线器的已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一出线区1013靠近第一分线区1012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一出线区1013远离第一分线区1012一侧的高度,呈弧线行过渡。
第二壳体2,其与所述第一壳体1配合以装载和保护自带电弧冲规避的分线器,包括用以储存分线器和电缆的第二储线区201、设置在第二储线区201一侧的第二进线孔202和设置在第二储线区201远离第二进线孔202侧的第二出线孔203;
所述第二储线区201包括第二进线区2011,其为一过渡弧面,位于所述第二储线区201靠近所述第二进线孔202的一侧,用以装载和保护进入所述外壳的未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二进线区2011靠近第二进线孔202一侧的高度小于第二进线区2011远离第二进线孔202一侧的高度,呈弧线行过渡;第二分线区2012,其为一平面型,与所述第二进线区2011远离所述第二进线孔202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所述分线器,其中第二分线区2012靠近第二进线区2011一侧的高度等于第二分线区2012远离第二进线区2011一侧的高度;第二出线区2013,其为一过渡弧面,与所述第二分线区2012远离所述第二进线区2011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通过所述分线器的已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二出线区2013靠近第二分线区2012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二出线区2013远离第二分线区2012一侧的高度,呈弧线行过渡。
所述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1配合后形成截面呈矩形的外壳且外壳截面的高度大于外壳截面的宽度;所述第一储线区101与所述第二储线201内部为光滑的平面;
第一橡胶套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用以隔绝电缆中的电流并防止第一壳体1对电缆造成损坏,包括首尾顺次相连的第一进线套筒301、第一上连接垫片303、第一出线套筒302和第一下连接垫片304;
第二橡胶套4,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内部,用以隔绝电缆中的电流并防止第二壳体2对电缆造成损坏,包括首尾顺次相连的第二进线套筒401、第二上连接垫片403、第二出线套筒402和第二下连接垫片404;
所述第一橡胶套3与所述第二橡胶套4配合以封闭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
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线孔102、第一储线区101以及第一出线孔103一侧的第一上连接片104以及设置在第一进线孔102、第一储线区101以及第一出线孔103远离第一上连接片104一侧的第一下连接片106,第一上连接片104和第一下连接片106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8;
第二壳体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进线孔202、第二储线区201以及第二出线孔203一侧的第二上连接片204以及设置在第二进线孔202、第二储线区201以及第二出线孔203远离第二上连接片204一侧的第二下连接片205,第二上连接片204和第二下连接片205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8;
具体而言,对于所述第一橡胶套3,第一进线套筒301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进线孔102相同,第一上连接垫片303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上连接片104相同,第一出线套筒302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出线孔103相同,第一下连接垫片304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下连接片106相同;
对于所述第二橡胶套4,第二进线套筒401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二进线孔202相同,第二上连接垫片403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二上连接片204相同,第二出线套筒402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出线孔203相同,第二下连接垫片404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二下连接片205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部分与地面接触部分为平面型,并在与平面部分外沿的两侧部分为过渡弧面,采用该种外形结构,一方面,由原来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通过使平面部分与地面、墙面接触,以使外壳以及外壳包覆的分线器能够平稳固定在地面、墙面或者其他表面;另一方面,平面型部分与过渡圆滑部分连接,以使在外壳固定并电缆连接后,壳体与地面、电缆避免产生连接应力,使得电缆、壳体避免产生破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具体而言,对于所述第一橡胶套3,所述第一进线套筒301开设有一个半圆形截面的第一进线通孔305,所述第一出线套筒302开设有两个半圆形截面的出线通孔,其中,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303的第一上出线通孔306直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303的第一下出线通孔307直径。
对于所述第二橡胶套4,所述第二进线套筒401开设有一个半圆形截面的第二进线通孔405,所述第二出线套筒402开设有两个半圆形截面的出线通孔,其中,靠近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403的第二上出线通孔406直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403的第二下出线通孔407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在出线口端通过橡胶套将出线口分为两个通孔,使电缆分线时更清晰,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通过壳体和橡胶套的配合使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具备防水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303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8,该连接孔108在第一上连接垫片303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一上连接片104中开设的连接孔108在第一上连接片104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一上连接垫片303上开设的连接孔108的数量与第一上连接片104中开设的连接孔108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303上开设的连接孔108为圆形;
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403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8,该连接孔108在第二上连接垫片403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二上连接片204中开设的连接孔108在第二上连接片204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二上连接垫片403上开设的连接孔108的数量与第二上连接片204中开设的连接孔108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403上开设的连接孔108为方形。
所述第一下连接垫片304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8,该连接孔108在第一下连接垫片304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连接片106中开设的连接孔108在第一下连接片106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一下连接垫片304上开设的连接孔108的数量与第一下连接片106中开设的连接孔108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二下连接垫片404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8,该连接孔108在第二下连接垫片404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连接片205中开设的连接孔108在第二下连接片205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二下连接垫片404上开设的连接孔108的数量与第二下连接片205中开设的连接孔108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不存在卡扣,用螺栓固定,一方面,使生产工序更加简单,另一方面,使所述外壳固定后更加紧固,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进线孔102设有若干环形纹109,用以夹紧所述第一进线套筒301,所述第一出线孔103中设有若干环形纹109,用以夹紧所述第一出线套筒302。
所述第二进线孔202设有若干环形纹109,用以夹紧所述第二进线套筒401,所述第二出线孔203中设有若干环形纹109,用以夹紧所述第二出线套筒402。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出线孔103中开设有连接孔108,所述第一出线套筒302中两通孔之间设有连接孔108且与第一出线孔103中开设的连接孔108相适配。
所述第二出线孔203中开设有连接孔108,所述第二出线套筒402中两通孔之间设有连接孔108且与第二出线孔203中开设的连接孔108相适配。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进线孔102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片104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出线孔103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片104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第二进线孔202靠近所述第二上连接片204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出线孔203靠近所述第二上连接片204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进线套筒301中开设的通孔中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303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出线套筒302中开设的靠近第一连接垫片一侧的通孔中靠近第一上连接垫片303一侧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第二进线套筒401中开设的通孔中靠近所述第二上连接垫片403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出线套筒402中开设的靠近第二连接垫片一侧的通孔中靠近第二上连接垫片403一侧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具体而而言,在所述第一上连接片104外侧垂直于第一上连接片104设有第一上包覆板105,用以与第一上连接片104形成盛放第一上连接垫片303的空间,在所述第一下连接片106外侧垂直于第一下连接片106设有第一下包覆板107,用以与第一下连接片106形成盛放第一下连接垫片304的空间;在所述第一下连接片106外侧垂直于第一下连接片106设有第一下包覆板107,用以与第一下连接片106形成盛放第一下连接垫片304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采用一次成型工艺,不设置注胶孔,使所述外壳更坚固,使用寿命长,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能适应多种使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的实用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其与第二壳体配合以装载和保护自带电弧冲规避的分线器,包括用以储存分线器和电缆的第一储线区、设置在第一储线区一侧的第一进线孔和设置在第一储线区远离第一进线孔侧的第一出线孔;
所述第一储线区包括第一进线区,其为一过渡弧面,位于所述第一储线区靠近所述第一进线孔的一侧,用以装载和保护进入所述外壳的未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一进线区靠近第一进线孔一侧的高度小于第一进线区远离第一进线孔一侧的高度;第一分线区,其为一平面型,与所述第一进线区远离所述第一进线孔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所述分线器,其中第一分线区靠近第一进线区一侧的高度等于第一分线区远离第一进线区一侧的高度;第一出线区,其为一过渡弧面,与所述第一分线区远离所述第一进线区的一侧相连,用以装载和保护通过所述分线器的已分线的电缆,其中第一出线区靠近第一分线区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一出线区远离第一分线区一侧的高度;
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结构相同且对称,用以与第一壳体配合以装载和保护所述分线器以及电缆;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后形成截面呈矩形的外壳且外壳截面的高度大于外壳截面的宽度;
第一橡胶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用以隔绝电缆中的电流并防止第一壳体对电缆造成损坏,包括首尾顺次相连的第一进线套筒、第一上连接垫片、第一出线套筒和第一下连接垫片;
第二橡胶套,其与所述第一橡胶套的结构相同且对称,用以与第一橡胶套配合以封闭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线孔、第一储线区以及第一出线孔一侧的第一上连接片以及设置在第一进线孔、第一储线区以及第一出线孔远离第一上连接片一侧的第一下连接片,第一上连接片和第一下连接片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橡胶套,所述第一进线套筒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进线孔相同,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上连接片相同,所述第一出线套筒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出线孔相同,所述第一下连接垫片的侧面形状与所述第一下连接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橡胶套,所述第一进线套筒开设有一个半圆形截面的第一进线通孔,所述第一出线套筒开设有两个半圆形截面的出线通孔,其中,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的第一上出线通孔直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的第一下出线通孔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该连接孔在第一上连接垫片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一上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在第一上连接片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一上连接垫片上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与第一上连接片中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下连接垫片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该通孔在第一下连接垫片上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连接片中开设的通孔在第一下连接片上的分布位置相同,且第一下连接垫片上开设的通孔的数量与第一下连接片中开设的通孔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孔设有若干环形纹,用以夹紧所述第一进线套筒,所述第一出线孔中设有若干环形纹,用以夹紧所述第一出线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孔中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出线套筒中两通孔之间设有连接孔且与第一出线孔中开设的连接孔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孔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出线孔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片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套筒中开设的通孔中靠近所述第一上连接垫片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出线套筒中开设的靠近第一连接垫片一侧的通孔中靠近第一上连接垫片一侧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上连接片外侧垂直于第一上连接片设有第一上包覆板,用以与第一上连接片形成盛放第一上连接垫片的空间;在所述第一下连接片外侧垂直于第一下连接片设有第一下包覆板,用以与第一下连接片形成盛放第一下连接垫片的空间。
CN202221120586.1U 2022-05-11 2022-05-11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Active CN217903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0586.1U CN217903888U (zh) 2022-05-11 2022-05-11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0586.1U CN217903888U (zh) 2022-05-11 2022-05-11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3888U true CN217903888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0586.1U Active CN217903888U (zh) 2022-05-11 2022-05-11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3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5911B1 (en) Data signal connector with protective overmold
US716013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element
US6863555B2 (en) Power-Cord Connecting Set
US8809680B2 (en) Grounding bridge
US94789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348025A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20100093219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pieces
AU2015221555A1 (en) Submers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ail mounting
EP1340986A2 (en) Electricity meter housing
JP2010252543A (ja) アース線中継端子台及びこれを内部に備えた分電盤
US4855533A (en) Bushing
CN217903888U (zh) 电缆集成分线器外壳
US10193259B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housing with hold-down ribs
KR101095471B1 (ko) 케이블접속구조체
AU657448B2 (en) Pre-bussed rigid conduit
US6619981B2 (en) Cord-reel assembly partially mounted within a wall
CN106058510B (zh) 验电接地接口通用装置
CN105390881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US6270370B1 (en) Anti-loose midway electric receptacle
US11936155B2 (en) Terminal block with coupling capabilities on upper and lower studs
CN218447251U (zh) 电缆组件和电力设备
CN217036110U (zh) 连接器
CN218676526U (zh) 一种mpp电缆用的保护套管结构
CN104714279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固定装置
CN215006002U (zh) 一种光纤交接箱光纤链路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