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3427U -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3427U
CN213843427U CN202022540584.5U CN202022540584U CN213843427U CN 213843427 U CN213843427 U CN 213843427U CN 202022540584 U CN202022540584 U CN 202022540584U CN 213843427 U CN213843427 U CN 213843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detection
manipulator
plate
automatic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405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升
王文长
徐燕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405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3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3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3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测试领域,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安装底座及设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与工作台;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检测接头;所述工作台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定位组件及压紧组件;还包括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移动至所述工作台,并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检测接头插装到所述天线对应的检测端口内,以检测所述天线的参数。本实用新型利用机器使得代替了人工作业,减少了人工作业繁琐的操作步骤,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灵活性;另外,所述天线的检测位置由控制设备控制,有效地保证了每一副天线的检测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5G天线生产组装出来后都要用进行检测,只有测试合格才能流向后工序装配出货。
现有技术对5G天线的检测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具体过程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天线放入手工测试工装上,盖上屏蔽盖板后,再使用扭力电批将屏蔽盖板通过螺钉锁付紧固在测试工装底座上。接着,人工将网络分析仪的输入和输出两个测试接头依次放入相应检测端口后,点击按测试软件上的开始测试按钮,测试软件即开始采集网络分析仪的测试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输出该检测端口是否合格的检测结果。这种人工检测操作步骤繁琐,检测效率比较低,且检测结果容易受到个人操作技巧和熟练度影响。
第二种是采用自动化设备检测的方法。这种采用自动化设备检测的方法是通过非标定制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的。但这种非标定制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只适用于单一型号、大批量生产、频段少的天线,其灵活性不够,有一定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人工检测效率较低、非标定制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具有局限性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设备,用于达到提高检测效率、适用不同型号和频段的天线产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天线,包括安装底座及设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与工作台;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检测接头;所述工作台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定位组件及压紧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放置所述天线,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压紧所述天线;还包括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移动至所述工作台,并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检测接头插装到所述天线对应的检测端口内,以检测所述天线的参数。
本方案中,所述安装底座为所述自动检测设备的基体,用于支撑、安装自动检测设备的各个部件。所述第一检测头、所述第二检测头分别为输出和输入端口,二者共同工作时检测天线的参数,所述天线的参数主要包括天线端口的抑制和插损指标。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放置架,一方面,通过所述定位组件确定所述天线的放置区域,同时也避免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对所述工作台造成损坏,以此保护所述工作台;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压紧组件固定所述天线,保证所述天线在检测过程中不发生位移,保证检测出来的天线参数准确。所述放置架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以根据需求在对放置架的功能和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以适应检测作业的实际需求,更加人性化。
本方案通过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进行操控,利用所述第一、第二检测接头对所述天线进行检测,首先,代替了人工作业,减少了人工作业繁琐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自动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不受个人操作技巧和熟练度影响,其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再者,这种通过自动检测设备检测的方式不局限于特定型号、特定数量、特定频段的天线,其适用范围更广,灵活性较高。另外,所述天线的检测位置由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有效地保证了每一副天线的测试一致性。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放置架,分别为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所述第一放置架用于固定所述天线,所述第二放置架用于放置屏蔽盖板;所述第一机械手上还设有真空吸盘,在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下,所述第一机械手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吸附所述屏蔽盖板并将所述屏蔽盖板覆盖于所述天线上,所述压紧组件压接于所述屏蔽盖板以压紧所述天线。本方案中,所述屏蔽盖板用于屏蔽天线在检测过程中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接头产生的信号,使信号不泄露出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本方案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吸附所述屏蔽盖板,避免在对所述屏蔽盖板的转移过程中对屏蔽盖板造成损坏,对所述屏蔽盖板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压紧组件将所述屏蔽盖板和所述天线固定在一起,使二者不发生位移,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手上还设有吸盘固定板、第一接头固定板、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吸盘固定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固定板,所述真空吸盘设置于所述吸盘固定板下方,所述第一检测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固定板下方。本方案将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第一检测接头设置于同一个机械手上,一方面,避免了将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机械手上,由此而产生成本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机械手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将所述屏蔽盖板吸附到天线上后,仅仅微调所述第一机械手的位置,即可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可直接对所述天线进行检测,节省了时间和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优选地,所述真空吸盘设有若干个,并呈阵列式排布。本方案中,所述真空吸盘呈阵列式排布可更均匀地对吸附所述屏蔽盖板,且所述屏蔽盖板在被移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为回转夹紧气缸,所述回转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定位组件外侧。本方案中,所述回转夹紧气缸为现有的设备,其的工作原理为,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开一个槽形,前盖或在缸筒上装有凸形装置与所述槽形配合,利用气压或液压驱动,实现在工作中活塞和活塞杆先行完成旋转,待旋转至一定的位置和角度后再完成夹紧动作。
优选地,所述屏蔽盖板上方设有加强筋板,所述压紧组件压接于所述加强筋板上。本方案设置所述加强筋板以承接所述压紧组件的压力,对所述屏蔽盖板进行保护。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板设有两个,所述压紧组件设有四个并分别压接于所述加强筋板的两端。本方案如此设置,可使得所述屏蔽盖板受力均匀,且能够保证所述天线与所述屏蔽盖板不发生位移,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放置架包括底座、支撑柱、顶板,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屏蔽盖板放置于所述顶板上,并通过所述顶板上设有的定位柱定位。本方案如此设置,可确定所述屏蔽盖板的位置和朝向,确保在将屏蔽盖板覆盖于所述天线上时,所述屏蔽盖板能够与所述天线准确配合,确保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展。
优选地,一种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网络分析仪、无线路由器,且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网络分析仪之间的信息交换均通过所述无线路由器。本方案中,所述网络分析仪用于采集天线参数的数据,控制设备读取数据后根据该天线的指标要求分析判断天线的参数是否合格。
优选地,一种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扫码枪,所述扫码枪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并用于扫描所述天线上设有的条形码。本方案通过条形码对所述天线进行身份识别,确保检测结果与天线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控制设备、放置架、屏蔽盖板、网络分析仪、无线路由器等部件,利用机器使得代替了人工作业,减少了人工作业繁琐的操作步骤,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灵活性;同时,还对放置架、第一机械手、屏蔽盖板进行优化,使本实用新型更贴合实际的应用。另外,所述天线的检测位置由控制设备控制,有效地保证了每一副天线的检测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和所述真空吸盘22的设置示意图。
图3为所述第二检测接头31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所述定位组件411、所述压紧组件412、所述天线5、所述屏蔽盖板6的结构示意一图。
图5为所述定位组件411、所述压紧组件412、所述天线5、所述屏蔽盖板6的结构示意二图。
图6为所述定位组件411、所述压紧组件412、所述天线5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第二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述屏蔽盖板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底座;2、第一机械手;21、第一检测接头;22、真空吸盘;23、吸盘固定板;24、第一接头固定板;25、第一连接杆;251、第一通孔;3、第二机械手;31、第二检测接头;32、第二接头固定板;33、第二连接杆;331、第二通孔;4、工作台;411、定位组件;4111、第一定位销;4112、第二定位销;412、压紧组件;413、底板;414、支撑柱;415、顶板;4151、定位柱;416、柱体;417、平板;5、天线;51、卡孔;6、屏蔽盖板;61、加强筋板;62、检测孔;63、定位孔;7、网络分析仪;8、扫码枪;91、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2、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3、电脑;10、启动按钮;11、工作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安装底座1、第一机械手2、第二机械手3、工作台4、控制设备、屏蔽盖板6、网络分析仪7、无线路由器。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下面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所述自动检测设备的应用不限于单一型号、大批量生产、频段少的天线,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天线,且随时可对天线的类型进行更换。所述安装底座1为所述自动检测设备的基体,用于支撑、安装所述自动检测设备的各个部件。为了代替人工检测,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所述控制设备,并结合所述第一机械手2和所述第二机械手3对天线5进行检测,以检测天线的参数,尤其是检测5G天线的抑制和插损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所述天线5在图1中尚未示出。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设置了屏蔽盖板6以防止在检测过程中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和所述第二检测接头31的信号泄漏。所述网络分析仪7对从所述第一机械手2和所述第二机械手3获取的天线数据进行采集和测试,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网络分析仪7的测试数据确定所述天线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为了便于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网络分析仪7、所述第一机械手2、所述第二机械手3均通过网线与所述无线路由器连接,在信息交互的过程中,所述控制设备利用TCP协议链接传达指令以收发所述网络分析仪7的测试数据,并可将所述测试数据同步到服务器,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消除人工作业可能导致错误的隐患。所述第一机械手2、第二机械手3分别通过测试电缆连接于所述网络分析仪7。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电控部分和气动部分,所述电控部分和气动部分共同协作,使所述自动检测设备正常运转。
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2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为了避免增加成本和提高检测效率,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机械手2上集成了第一检测接头21和真空吸盘22,并将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和所述真空吸盘22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械手2的末端。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为信号的输出端口。所述真空吸盘22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吸附所述屏蔽盖板6,并由所述第一机械手2移动到与所述天线5对应的位置上,按照实际需求,将所述屏蔽盖板6放置到所述天线5上。为了对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和所述真空吸盘22进行布置,本申请实施例还在所述第一机械手2上设置了吸盘固定板23、第一接头固定板24、第一连接杆25。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25一端连接所述吸盘固定板2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固定板24,所述真空吸盘22设置于所述吸盘固定板23下方,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固定板24下方。具体地,所述真空吸盘22设有若干个,并呈阵列式排布。详细地,所述真空吸盘22设置有八个,并以2×4的方式排布。具体地,所述吸盘固定板23为中间镂空的长方体板,所述真空吸盘22沿所述长方形板的四边分布。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25在所述吸盘固定板23与所述第一接头固定板24之间的位置上,设置第一通孔251,所述第一连接杆25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51与所述第一机械手2末端上设有的第一凸起相匹配,所述第一凸起尚未在图中示出。
其中,所述第二机械手3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且与所述第一机械手2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4后侧。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机械手3设有第二检测头31,所述第二检测头31为信号的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机械手3在其末端还设有第二接头固定板32、第二连接杆33,所述第二连接杆3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固定板3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手3的末端。所述第二检测头31设有两个并位于所述第二接头固定板32上。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杆33上设有第二通孔331,所述第二连接杆3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31与所述第二机械手3末端上设有的第二凸起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尚未在图中示出。具体地,所述第二通孔331设有四个,所述第二凸起对应所述第二通孔331设有四个。
其中,所述工作台4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工作台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可以包括两种放置架,一种是用于固定所述天线5的第一放置架,一种是用于放置所述屏蔽盖板6的第二放置架。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放置架包括定位组件411及压紧组件412,所述定位组件411用于放置所述天线5,所述压紧组件412用于压紧所述天线5。具体地,所述压接组件412为回转夹紧气缸。由于所述回转夹紧气缸具有一定高度,在所述定位组件411下方设置有柱体416以使所述定位组件411处于与所述回转夹紧气缸对应的高度位置。为了方便对所述定位组件411和所述压紧组件412进行定位,以及对所述工作台4进行保护,在所述工作台4上表面设置有平板417,所述柱体416位于所述平板417与所述定位组件411之间。具体地,所述回旋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定位组件411外侧,并位于所述平板417上。具体地,所述回旋夹紧气缸设置有四个。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天线5设有卡孔51,所述定位组件411上设有与所述卡孔51匹配的第一定位销4111。所述定位组件411上还设有第二定位销4112,所述第二定位销4112对应所述回旋夹紧气缸设置,并用于对所述屏蔽盖板6进行定位。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放置架包括底板413、支撑柱414、顶板415。具体地,所述底板413位于所述工作台4上表面,所述支撑柱414位于所述底板413与所述顶板415之间。所述第二放置架的所述顶板415设有定位柱4151。如图8所示,所述屏蔽盖板6上设有定位孔63。所述屏蔽盖板6放置于所述顶板415上后,所述定位孔63与所述定位柱4151匹配,以此实现对所述屏蔽盖板6进行定位。所述放置架不限于上述设置有两种放置架的情况,所述放置架也可只设置有一种,即仅仅设置有所述第一放置架的情况。具体地,当所述屏蔽盖板6放置于置有所述天线5的第一放置架上时,所述屏蔽盖板6通过所述定位孔63卡于所述第二定位销4112,且所述定位孔63与所述第二定位销4112匹配。
其中,如图4所示,为了保护所述屏蔽盖板6,所述屏蔽盖板6上方还设有加强筋板61。具体地,所述屏蔽盖板6设有两个。所述屏蔽盖板6大体呈长方体状,所述加强筋板61设置于所述屏蔽盖板6的长度方向上,且所述加强筋板61对称设置。固定所述天线5时,所述回旋夹紧气缸压接于所述加强筋板61上,以压紧所述天线5。为了方便对所述天线5进行检测,所述屏蔽盖板6上设有多个检测孔62,所述检测孔62与所述天线5的检测端口对应。检测时,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和所述第二检测接头31分别插装于所述检测孔62内并连接到所述天线5的检测端口。所述检测端口在图中尚未示出。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扫码枪8,所述扫码枪8与所述控制设备连接,并用于扫码所述天线5上设有的条形码,以对所述天线5进行身份识别。
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2、电脑93。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和所述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2均设有电磁阀,且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和所述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2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械手2、所述压紧组件412,且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机械手2和所述压紧组件412的启闭状态。所述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2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械手3,且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二机械手3的启闭状态。
具体地,所述电脑93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2和所述第二机械手3之间。为了对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控制,还设置有启动按钮10,所述启动按钮10与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和所述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2的电磁阀连接。
其中,所述网络分析仪7和所述无线路由器设置于工作架11上,所述工作架11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外侧。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图中尚未示出。
所述自动检测设备检测之前,将所述屏蔽盖板6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架上,此时,所述屏蔽盖板6的定位孔63与所述第二放置架上的定位柱4151匹配。
所述自动检测设备的工作流程为:首先进行准备工作,具体为:人工将所述天线5放置于所述定位组件411上,确认所述卡孔51对准定位组件411上的所述第一定位销4111,拿起所述扫码枪8对准所述天线5上的条形码扫描直至发出响声以表示扫码成功,所述电脑93即可收到当前待测的天线5进行身份识别。当准备工作完成后,按压所述启动按钮10,所述第一机械手2开始运转,具体地,所述第一机械手2运动至所述第二放置架正上方,此时开启真空并下降,通过所述真空吸盘22将所述屏蔽盖板6吸起,移动至所述定位组件411正上方,并将屏蔽盖板6设有的定位孔63对准所述第二定位销4112,将所述屏蔽盖板6覆盖于所述天线5上。此时,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控制所述回转夹紧气缸动作,将所述屏蔽盖板6与所述天线5压紧于所述定位组件411上,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测试环境。
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收到所述回转夹紧气缸的磁性开关到位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移动至天线的第一个所述测试端口即端口一的正上方,并向所述电脑93发送端口一请求测试信号,所述电脑93收到所述请求测试信号后发出端口一允许测试信号,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收到端口一允许测试信号并将所述允许测试信号同步给所述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2,此时,所述第一机械手2和所述第二机械手3分别将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和所述第二测试接头31同时插装于与所述端口一对应的检测孔62内,网络分析仪7开始工作采集测试数据,所述电脑93读取测试数据后根据所述天线5的指标要求分析判断端口一的数据指标表现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所述电脑将会发送NG信号至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和所述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2,所述第一电气控制装置91和所述第二电气控制装置92收到NG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和所述第二检测接头31后抬升后,再次将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和所述第二检测接头31插装于端口一对应的检测孔62内请求复测,复测不合格判定端口一NG,接着将和第一次测试合格的情况一样处理,即运行至下一端口正上方发送端口二请求测试信号。
按这个测试流程运行依次将产品的所有测试端口测试完成后,所述第二机械手3返回原点位置等待下一轮测试,所述第一机械手2抬升一定安全高度后,即所述第一机械手2在垂直方向抬升至少40mm后,复位所述回转夹紧气缸动作以松开所述屏蔽盖板6,此时,所述第一机械手2通过所述真空吸盘22将所述屏蔽盖板6吸附起放回所述第二放置架上,再回到原点以等待对下一个天线进行检测。
最后,人工目视所述电脑93上所述天线5的所有端口的测试结果,若全部合格将该天线取出放入合格产品放置盒内;若其中有一个端口检测不合格则在该端口处贴一张NG红色标签标示后,取出该天线并放入不合格产品放置盒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天线(5),包括安装底座(1)及设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的第一机械手(2)、第二机械手(3)与工作台(4);
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2、3)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检测接头(21、31);
所述工作台(4)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定位组件(411)及压紧组件(412),所述定位组件(411)用于放置所述天线(5),所述压紧组件(412)用于压紧所述天线(5);
还包括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2、3)移动至所述工作台(4),并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检测接头(21、31)插装到所述天线(5)对应的检测端口内,以检测所述天线(5)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上设有两个放置架,分别为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所述第一放置架用于固定所述天线(5),所述第二放置架用于放置屏蔽盖板(6);所述第一机械手(2)上还设有真空吸盘(22),在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下,所述第一机械手(2)通过所述真空吸盘(22)吸附所述屏蔽盖板(6)并将所述屏蔽盖板(6)覆盖于所述天线(5)上,所述压紧组件(412)压接于所述屏蔽盖板(6)以压紧所述天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2)上还设有吸盘固定板(23)、第一接头固定板(24)、第一连接杆(25),所述第一连接杆(25)一端连接所述吸盘固定板(2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固定板(24),所述真空吸盘(22)设置于所述吸盘固定板(23)下方,所述第一检测接头(21)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固定板(24)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22)设有若干个,并呈阵列式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412)为回转夹紧气缸,所述回转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定位组件(411)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盖板(6)上方设有加强筋板(61),所述压紧组件(412)压接于所述加强筋板(6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61)设有两个,所述压紧组件(412)设有四个并分别压接于所述加强筋板(61)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架包括底板(413)、支撑柱(414)、顶板(415),所述底板(413)连接于所述工作台(4),所述支撑柱(414)位于所述底板(413)与所述顶板(415)之间;所述屏蔽盖板(6)放置于所述顶板(415)上,并通过所述顶板(415)上设有的定位柱(4151)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分析仪(7)、无线路由器,且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第二机械手(2、3)、网络分析仪(7)之间的信息交换均通过所述无线路由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扫码枪(8),所述扫码枪(8)连接于所述控制设备,并用于扫描所述天线(5)上设有的条形码。
CN202022540584.5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Active CN213843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0584.5U CN213843427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0584.5U CN213843427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3427U true CN213843427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3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0584.5U Active CN213843427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3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5846B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矩形电连接器自动装配设备
CN101782612B (zh) Saw滤波器自动测试系统
CN110108909B (zh) 一种ict测试治具
CN106597186B (zh) 基于同步运作的高精度对位调整测试装置
CN211027155U (zh) 测试装置
CN212808355U (zh) 自动化高精度多工位测试设备
CN113835018B (zh) 一种基于激光多点定位的pcba单板测试系统
CN213843427U (zh)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N111551841A (zh) 一种自动ict测试装置
CN115283283A (zh) 一种Mini/Micro LED自动测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10712A (zh) 一种机顶盒wifi自动校验设备及其校验方法
CN108075168B (zh) 电池模块的成组系统
CN113253100A (zh) 一种测试装置和检测系统
CN113770068A (zh) 一种高速射频芯片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2676815B (zh) 一种辐射单元柔性自动化组装生产系统及方法
CN210572596U (zh) 一种软性线路板检测测试夹具装置
CN218158373U (zh) 一种铆钉漏放检测装置
CN115041429B (zh) 一种通信模块类产品多品种混线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176467B (zh) 一种线缆检测设备
CN217376379U (zh) 测试辅具
CN218854907U (zh) 一种弹片组装检测设备
CN218886035U (zh) 屏蔽罩测试设备
CN216926995U (zh) 一种测试装置和检测系统
CN211507576U (zh) 芯片压装机构
CN219812310U (zh) 一种用于pcb板的展圈压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