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0931U - 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0931U
CN213830931U CN202021666704.XU CN202021666704U CN213830931U CN 213830931 U CN213830931 U CN 213830931U CN 202021666704 U CN202021666704 U CN 202021666704U CN 213830931 U CN213830931 U CN 213830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cycle
humidification
gas collecting
speed
ultrasonic hi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667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达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ntai Packaging & Printing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ntai Packaging & Printing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ntai Packaging & Printing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ntai Packaging & Printing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667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0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0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0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所述喷嘴组件与所述集气罩根据设备安装空间设计长度,并且两个所述喷嘴组件位置上下对称布置,使得纸张受力平衡,所述调节阀的设置可以使上下两个所述喷嘴组件任意选择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气泵吹出的气体,使得所述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可以适应印刷品两面不同的温湿度需求,或者当单面加湿时,另一面可以通气体来保持纸张平衡,另外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能够检测所述集气罩内的温湿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湿度,自动调节所述调节阀,实现自动控制温湿度。加热加湿两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合适的模块,设计整体采用分段分模块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工艺中对产品的加湿主要通过控制环境温湿度控制、产品水雾加湿、背涂辊背涂加湿等方式。这几种方式各有优劣。车间环境温湿度控制方式在纸张印刷行业较为普及,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对温湿度较为敏感,不符合印刷工艺的温湿度要求,往往会带来许多印刷问题,比如纸张收缩、上翘,导致套印精度问题、设备走纸不顺、甚至影响油墨的附着与烘干,可以说,对印刷过程的温湿度控制,是大多数印刷车间的必备条件。车间整体温湿度控制有着能耗低、易于管理等诸多优势,但是其缺陷也比较明显:温湿度的改变依赖于车间内空气的流动,导致建厂初期对通风设备要求较高,通常在车间内布有较多的通风管道,已求车间内部温湿度分布均匀;此外不同印刷工艺对温湿度要求也不同,印刷、烫金、模切、品检等常见印刷工序对温湿度的要求都有差别,采用车间集中温湿度管理则无法满足各个工序的最优需求,对个别温湿度需求偏差较大的工序,需要采取单独隔离进行温湿度控制;还有印刷中常见的烘干作业,会对纸张湿度影响较大,需要迅速大幅给纸张补充水分也是车间整体温湿度控制所无法完成的。
针对以上印刷问题,印刷业普遍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案:一是对个别工序进行单独隔离处理。这种方案适合个别工序对温湿度要求与其他工序相差较大,或者工序有较大噪音、气味甚至发热较大等缺陷。二是在印刷作业中加入烘干段加湿段。这种方案适合产品被烘干后水分丢失严重、需要大量补充水分。
目前对车间温湿度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空调加热、制冷、除湿;2、干蒸汽加热、加湿;3、高压微雾加湿;4、超声波水雾加湿等方式。针对印刷过程中的烘干与加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热空气烘干;2、干蒸汽烘干、加湿;3、背涂加湿;4、超声波加湿;5、红外光加热;6、UV紫外光烘干等方式。以上方式各有优劣。随着我国印刷行业的发展,印刷品对印刷机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印刷机色组要求越来越多,以早期9色凹印机为例,通常产品工艺采用最后一色组进行背涂加湿维持产品湿度,但是随着9色印刷品越来越多,印刷品印刷后没有多于色组进行背涂加湿,因而凹印机印刷下来的半成品水分较低,纸张容易翘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将半成品在有加湿的设备上上机走一遍以补充纸张水分。这个方式有一个显著的缺陷,那就是每增加一道工序,生产成本就会增加,不增加这道工序,由于纸张水分较低,会导致后道加工工序的废品率上升,间接提高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设备输纸段进行加湿来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调节阀、气泵组和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处理模块相对设置,每组所述处理模块上均设置有所述调节阀和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每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喷嘴组件、集气罩、加热件和加湿件,所述喷嘴组件和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所述集气罩内,所述加热件的一端与所述集气罩连通,所述加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湿件连通,所述气泵组包括第一气泵和两个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通过所述调节阀与对应的所述集气罩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气泵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加湿件连通。
其中,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导管和辅助件,所述导管与所述集气罩连通,所述导管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管均匀分布在所述集气罩上,每个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所述辅助件,每个所述辅助件包括安装条、支杆、转盘和叶片,所述安装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的内部,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所述叶片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盘的外侧壁。
其中,所述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叶片呈圆周分布在所述转盘的侧壁。
其中,所述辅助件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支杆转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杆的外部,所述转盘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轴套的上方。
其中,所述辅助件还包括扩散件,所述扩散件与所述导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安装条的下方。
其中,所述扩散件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所述扩散件的底部上具有通孔。
其中,每个所述通孔上均设置有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喷嘴组件与所述集气罩根据设备安装空间设计长度,并且两个所述喷嘴组件位置上下对称布置,使得纸张受力平衡,所述调节阀的设置可以使上下两个所述喷嘴组件任意选择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气泵吹出的气体,使得所述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可以适应印刷品两面不同的温湿度需求,或者当单面加湿时,另一面可以通气体来保持纸张平衡,另外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的设置能够检测所述集气罩内的温湿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湿度,自动调节所述调节阀,实现自动控制温湿度。采用模块化设计,加热加湿两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合适的模块。设计整体采用分段分模块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喷嘴组件、11-导管、12-辅助件、121-安装条、122-支杆、123-转盘、124- 叶片、125-轴套、126-扩散件、127-通孔、128-喷嘴、2-集气罩、3-调节阀、4- 加热件、5-加湿件、6-气泵组、61-第一气泵、62-第二气泵、7-温湿度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调节阀3、气泵组6和温湿度检测模块7,所述处理模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处理模块相对设置,每组所述处理模块上均设置有所述调节阀3和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7,每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喷嘴组件1、集气罩2、加热件4和加湿件5,所述喷嘴组件1和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7均设置在所述集气罩2内,所述加热件4的一端与所述集气罩2连通,所述加热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湿件5连通,所述气泵组6包括第一气泵61和两个第二气泵62,所述第一气泵61通过所述调节阀3与对应的所述集气罩2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气泵62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加湿件5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件4的加热方式可采用电阻丝、热泵或者蒸汽导热油等换热器加热。所述加湿件5的加湿方式可选择超声波加湿、高压柱塞泵-微孔陶瓷喷嘴128加湿以及蒸汽加湿等多种方式。所述第一气泵61和两个所述第二气泵62均采用叶片泵,泵的大小根据设计风量选择,叶片泵可以提供稳定的压缩空气,且气泵保养方便。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7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喷嘴组件1与所述集气罩2根据设备安装空间设计长度,并且两个所述喷嘴组件1位置上下对称布置,使得纸张受力平衡,所述调节阀3的设置可以使上下两个所述喷嘴组件1任意选择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气泵62吹出的气体,使得所述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可以适应印刷品两面不同的温湿度需求,或者当单面加湿时,另一面可以通气体来保持纸张平衡,另外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7的设置能够检测所述集气罩2内的温湿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湿度,自动调节所述调节阀3,实现自动控制温湿度。采用模块化设计,加热加湿两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合适的模块。设计整体采用分段分模块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组件1包括导管11和辅助件12,所述导管11与所述集气罩2连通,所述导管1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管11均匀分布在所述集气罩2上,每个所述导管11内设置有所述辅助件12,每个所述辅助件12包括安装条121、支杆122、转盘123和叶片124,所述安装条121与所述导管11 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11的内部,所述支杆12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条121 固定连接,所述支杆122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123转动连接,所述叶片124与所述转盘12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盘123的外侧壁。所述叶片1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叶片124呈圆周分布在所述转盘123的侧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11用于将所述集气罩2内的气体吹送至纸张上,所述安装条121用于将所述支杆122安装在所述导管11的内部,且位于靠近所述导管11的出风口处,所述转盘123与所述支杆122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叶片 124圆周分布在所述转盘123的侧壁,当气流通过所述导管11时,气流与多个所述叶片124发生碰撞,多个所述叶片124受到气流影响带动所述转盘123在所述支杆122上转动,增加流经所述导管11的气流的紊流效果,以此增加所述导管11出风口气流的输出,从而对纸张进行更好的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件12还包括轴套125,所述轴套125与所述支杆122 转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杆122的外部,所述转盘123与所述轴套12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轴套125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125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转盘123与所述支杆122之间的转动平滑性。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件12还包括扩散件126,所述扩散件126与所述导管 11连通,并位于所述安装条121的下方。所述扩散件126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所述扩散件126的底部上具有通孔127。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件126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扩散件126的内部为镂空结构,通过所述扩散件126的设置,能够增加气流的吹送面积,总而对纸张进行更好的处理,以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通孔127上均设置有喷嘴12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每个所述通孔127上设置所述喷嘴128能够增加气流通过所述喷嘴128的力度,以此能够更好的对纸张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加热加湿两个模块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合适的模块,设计整体采用分段分模块设计,便于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降低维修难度,提高操作性;利用印刷机输纸空余段进行添加,不干扰印刷机印刷单元正常作业,设计设计在印刷单元前或者后部,用于对印刷纸张的印前预处理与印后湿度调整;本设计设计之初考虑到设备运行能耗问题,设计加温加湿后的热湿空气被风泵抽回进行循环使用,更加节约能耗;本设计对所述导管 11的排布进行特殊设计,在纸张进行方向上;错开排列各排所述导管11,使得所述导管11均匀散步在纸张前进方向上并维持较小的均匀间距,保持加湿均匀;本设计通过多点布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配合电控的所述调节阀3,在高温高湿气流达到所述导管11前均匀混合并达到预设的温湿度,实现在线调整温湿度,已适应印刷纸张的不同状态。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处理模块、调节阀、气泵组和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处理模块相对设置,每组所述处理模块上均设置有所述调节阀和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每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喷嘴组件、集气罩、加热件和加湿件,所述喷嘴组件和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所述集气罩内,所述加热件的一端与所述集气罩连通,所述加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湿件连通,所述气泵组包括第一气泵和两个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通过所述调节阀与对应的所述集气罩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气泵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加湿件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导管和辅助件,所述导管与所述集气罩连通,所述导管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管均匀分布在所述集气罩上,每个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所述辅助件,每个所述辅助件包括安装条、支杆、转盘和叶片,所述安装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的内部,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所述叶片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盘的外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叶片呈圆周分布在所述转盘的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件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支杆转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杆的外部,所述转盘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轴套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件还包括扩散件,所述扩散件与所述导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安装条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件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所述扩散件的底部上具有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通孔上均设置有喷嘴。
CN202021666704.XU 2020-08-12 2020-08-12 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830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704.XU CN213830931U (zh) 2020-08-12 2020-08-12 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704.XU CN213830931U (zh) 2020-08-12 2020-08-12 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0931U true CN213830931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66704.XU Active CN213830931U (zh) 2020-08-12 2020-08-12 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09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2264B (zh) 用于垂直连续电镀设备的线路板垂直吹烘干装置
CN213830931U (zh) 超声波高速在线热循环加湿处理装置
CN204429627U (zh) 一种涂布机的烘干装置
CN201557540U (zh) 均热预干机
FI119153B (fi) Ilmakuivaimen päätyosa, ilmakuivain, menetelmä ilmakuivaimen päätyosassa ja puhaltimen käyttö
CN111218855B (zh) 一种纸浆模塑烘干生产线及烘干工艺
CN203432247U (zh) 用于垂直连续电镀设备的线路板垂直吹烘干装置
CN217940794U (zh) 一种涂布机烘箱保持热风流向稳定的装置
CN219621422U (zh)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CN204187951U (zh) 电镀设备的垂直烘干装置
CN212216131U (zh) 一种消失模涂料烘干的装置
CN216910908U (zh) 快速烘干炉
CN113587573A (zh) 一种可变出风方向固化烘箱
CN210886596U (zh) 一种用于浆染联合机的快速氧化装置
CN114568550A (zh) 一种仿自然生态气流环境茶叶萎凋机
CN105881798A (zh) 一种蒸汽型流延机
CN104894911A (zh) 一种板材加湿加热装置
CN112923705A (zh) 烘干结构及拉幅定型机
CN210617551U (zh) 一种新型的覆膜机热风循环结构
CN219856464U (zh) 一种上光机用热循环节能烘道
CN108317842A (zh) 涂装吊具干燥系统
CN213507305U (zh) 一种化纤保温保湿装置
CN202501581U (zh)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
CN216159493U (zh) 一种可变出风方向固化烘箱
CN219856450U (zh) 一种印刷设备精准烘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