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1422U -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1422U
CN219621422U CN202320117234.9U CN202320117234U CN219621422U CN 219621422 U CN219621422 U CN 219621422U CN 202320117234 U CN202320117234 U CN 202320117234U CN 219621422 U CN219621422 U CN 219621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ing
track
cloth
air
spr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72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
梁芳
李裕
李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chuang Waterless Dyehouse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Jinyinfe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chuang Waterless Dyehouse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Jinyinfe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chuang Waterless Dyehouse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Jinyinfe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chuang Waterless Dyehou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72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1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1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1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至少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内的布料输送机构;布料输送机构对应的设置有蒸化机构;蒸化机构包括送送风机、风管、风排、加热组件和雾化供应组件,加热组件与送送风机、风管、风排依次连接;加热组件与送送风机连接,风排安装于布料输送机构上,送送风机用于将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风及雾化组件提供的水雾蒸汽通过风管、风排供给至布料输送机构的布料。雾化供应组件的水雾通过加热组件加热并通过送送风机进一步雾化和加速后均匀地散布在布料的表面,在对布料加热的同时润湿布料,在水蒸气的持续润湿作用下,布料始终保持溶胀状态,能够加速染料与布料结合,从而提高对布料的染色和固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布料烘干或定型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拉幅定型机,但是传统的机器设备很长,占地面积较大。
传统的拉幅定型机只是一个干热的加热过程,布料进入烤箱后在高温的作用下很快就被烘干,蒸化效果较差,不利于染料和布料在润湿的环境下进行蒸化染色和固色。
所以,传统的定型机只是适合烘干定型使用,不适合用作连续染色的蒸化固色烘箱使用,必须在专用的蒸化固色设备加工后再用传统的定型机进行宽幅和克重的定型操作,浪费设备和能源,且效率低下。
传统的蒸化机是通过导轮将布料输送进入湿热蒸化机构,在高温湿热的作用下对布料进行蒸化操作,但是用于结构设计的限制,不能够起到拉幅定型的作用。
同时传统的蒸化机构采用饱和蒸汽进行蒸化,只有湿热的蒸化作用,进入的布料湿度较高,在高温下容易产生染料的泳移现象,进而影响布面效果,并且从蒸化机构输出的布料仍携带有部分水分,所以需要再次进行烘干操作,不单浪费设备、能源,而且效率低下。
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拉幅定型机加以改进,以解决布料仅有烘干的过程,染色和固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来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至少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内的布料输送机构;所述布料输送机构对应的设置有蒸化机构;
所述蒸化机构包括送风机、风管、风排、加热组件和雾化供应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送风机、风管、风排依次连接;
所述加热组件连接所述雾化供应组件;其中,所述雾化供应组件为水雾式喷洒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为热交换器;
所述水雾式喷洒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或所述送风机或所述风管连通,所述水雾式喷洒组件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风口;
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送风机连接,所述风排安装于所述布料输送机构上,所述送风机用于将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风及雾化组件提供的水雾蒸汽通过所述风管、风排供给至所述布料输送机构的布料。
可选的,所述布料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分为入口段轨道、中间段轨道和出口段轨道,相邻的两段轨道之间通过链轮转向,两个的所述入口段轨道、所述中间段轨道、所述出口段轨道分别依次首尾连接设置,各自形成一个供链条循环的轨道路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上分别安装有链轮组件,所述链轮组件至少包括入口链轮、中间链轮、第一出口链轮,所述入口链轮安装于所述入口段轨道的前端,并位于所述入口段轨道的上方,所述中间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所述第一出口链轮安装于所述出口段轨道的末端;
所述中间链轮包括若干个上导向链轮和若干个下导向链轮,所述上导向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上方,所述下导向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下方;
所述中间段轨道为左右对称设置的若干个中间段轨道,各中间轨道竖直设置并前后依次设置。
可选的,所述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还包括整幅超喂装置,所述整幅超喂装置设于所述入口链轮的上方;
所述整幅超喂装置至少包括轨道入口纠偏组件、压合设置的动力轮和压轮,所述动力轮和压轮分别安装于机架上;
所述动力轮连接有速度控制装置,所述速度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变频器电性连接有加减速按钮或加减速旋钮及速度比例显示器,所述动力轮的速度与主机的速度通过各自的变频器呈比例式设置,即所述动力轮的速度随主机速度的变化而按加减速按钮或加减速旋钮设定的比例变化;
所述动力轮和压轮的入口端设置有展开装置,所述展开装置为弯辊展开轮或螺旋展开轮、多指剥边器、吹风式展开装置或胶条式展开装置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纠偏执行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纠偏执行单元对称地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相对两侧;
所述纠偏执行单元包括纠偏丝杆,所述纠偏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轴承,轴承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纠偏丝杆在两所述轴承间配合连接有纠偏螺母;
所述纠偏执行单元还包括纠偏支座、配合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布料输送机构的第一端,所述纠偏支座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纠偏支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套,所述纠偏螺母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套配合设置。
可选的,所述雾化供应组件为蒸汽锅炉,所述蒸汽锅炉设有与加热组件或风管或所述送风机连通的管道;所述蒸汽锅炉用于生产热蒸汽并通过依次通过所述送风机、风管、风排输送至布料表面。
可选的,所述风排上设置有湿度检测组件,所述湿度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靠近布料设置,所述湿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布料的湿度,以生成湿度数据。
可选的,所述风排的下方依次排布有N个所述中间链轮,所述风排的上方排布有N-1个所述中间链轮;相邻两个所述中间链轮交错地设置。
可选的,所述布料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出口链轮和第三出口链轮;所述
第二出口链轮和所述第三出口链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第一端,所述入口链轮、所述第二出口链轮和所述第三出口链轮依次交错地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第二端的出口轨道机构,所述出口轨道机构延伸至所述架体外;
所述出口轨道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链轮下方的第四出口链轮;所述第四出口链轮和所述第一出口链轮之间设有第五出口链轮,所述第一出口链轮、所述第五出口链轮至所述第四出口链轮之间形成有用于输送布料的输送轨道。
可选的,所述蒸化机构还包括蒸化箱体;所述蒸化机构依次分为加热除
湿蒸化段、加热加湿蒸化段和加热烘干段,
所述加热除湿蒸化段为干热加热,所述加热加湿蒸化段设置有雾化供应组件,同时,至少加热加湿蒸化段的加热组件的空气入口端与蒸化箱体连通,所述加热组件、送风机、风管、风排和蒸化箱体之间形成一个供蒸化箱体内湿热空气循环的路径;
工作时,送风机将湿热空气通过风管、风排吹向布料表面,湿热空气再被送风机抽入加热组件加热,然后再被送风机通过风管、风排吹向布料表面,如此循环;
所述加热除湿蒸化段温度设置为80-150℃,所述加热加湿蒸化段温度设置为100-220℃,所述加热烘干段温度设置为120-2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蒸化机构的设置,雾化供应组件的水雾通过加热组件加热并通过送风机进一步雾化和加速后均匀地散布在布料的表面,能够使布面能够保持更加持续的、更加均匀的湿度,在对布料加热的同时润湿布料,在水蒸气的持续润湿作用下,布料始终保持溶胀状态,能够加速染料与布料结合,从而提高对布料的染色和固色效果。实现了在高温低压状态下对布料进行蒸化操作,并且解决了传统拉幅定型机存在的不足,不单可以进行拉幅定型操作还可以同时进行连续的湿热蒸化操作,避免蒸汽压力过大造成大量的蒸汽泄露和浪费,节省大量的设备和能耗,提高了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示说明:机架1、布料输送机构2、中间段轨道22、入口链轮21、第一出口链轮23、中间链轮221、整幅超喂机构3、轨道入口纠偏组件31、动力轮32、压轮33、自动纠偏检测单元311、纠偏执行单元312、蒸化机构4、送风机41、风排42、加热组件43、雾化供应组件44、第二出口链轮24、第三出口链轮25、出口轨道机构5、第四出口链轮51、第五出口链轮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下面结合附图
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至少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内的布料输送机构2;
布料输送机构2包括中间段轨道22,以及分别设置于中间段轨道22两端的入口链轮21和第一出口链轮23;
中间段轨道22包括若干个依次交错地设置的中间链轮221,若干个中间链轮221的投影依次毗邻;
入口链轮21与中间段轨道22的第一端的中间链轮221位于同一垂线,第一出口链轮23与中间段轨道22的第二端的中间链轮221位于同一垂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布布料输送机构2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分为入口段轨道、中间段轨道和出口段轨道,相邻的两个轨道之间通过链轮转向,左、右的所述入口段轨道、所述中间段轨道、所述出口段轨道分别依次首尾连接设置,各自形成一个供链条循环的轨道路径;
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安装有链轮组件,所述链轮组件至少包括入口链轮21、中间链轮、第一出口链轮23,所述入口链轮安装于所述入口段轨道的前端,并位于所述入口段轨道的上方,所述中间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所述第一出口链轮23安装于所述出口段轨道的末端,
所述中间链轮包括若干个上导向链轮和若干个下导向链轮,所述上导向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上方,所述下导向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下方;
所述中间段轨道为左右对称设置的若干个中间段轨道,各中间轨道竖直设置并前后依次设置。所述入口段轨道设置于所述蒸化机构外面,所述入口段轨道为左右各一个,并设置于所述布料输送机构的入口处,所述中间段轨道设置于所述蒸化机构的内部。
沿入口链轮21、中间段轨道22至第一出口链轮23形成有并排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沿机架1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
第一出口链轮23和中间链轮221之间形成有连接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通过连接轨道连接。
即本方案中的布料输送方式为,绕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圈后,从第一出口链轮23进行下料;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少装置的整体长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能够进行布料的二次蒸化定型,提高布料的品质。
中间链轮221至中间段轨道22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有入口段轨道,中间段轨道22形成有中间段轨道,中间段轨道22的第二端至第一出口链轮23之间形成有出口段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布料自入口链轮21进入布料输送机构2,依次沿入口链轮21、中间段轨道22至第一出口链轮23进行输送;其中,从入口链轮21到中间段轨道22的第一端的中间链轮221之间的布料沿竖直方向输送,沿若干个中间链轮221依次输送时,相邻两个中间链轮221之间的布料沿竖直方向输送,中间段轨道22的第二端的中间链轮221至第一出口链轮23之间的布料沿竖直方向输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定型机,本实用新型布料都是采用交替地上下运行的方式进行输送,布料正反面得到的带液量是相同的,保持了正反面颜色和质量的一致性,提高布料的产品品质。
在本实施例中,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还包括轨道支撑装置和宽幅调节机构,轨道支撑机构和宽幅调节机构两端与蒸化机构的两端连接,中间段轨道通过宽幅调节机构调节左第二轨道之间的宽幅距离,中间段轨道通过轨道支撑机构和宽幅调节机构与机架1可滑动地连接。
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还包括整幅超喂机构3,整幅超喂机构3设于入口链轮21的上方;
整幅超喂机构3至少包括轨道入口纠偏组件31、压合设置的动力轮32和压轮33,动力轮32和压轮33分别安装于机架1上,动力轮32和压轮33之间形成用于输送布料的入料轨道;
动力轮32连接有速度控制装置,速度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变频器电性连接有加减速按钮或加减速旋钮及速度比例显示器,动力轮32的速度与主机的速度通过各自的变频器呈比例式设置,即动力轮32的速度随主机速度的变化而按加减速按钮或加减速旋钮设定的比例变化;
动力轮32和压轮33的入口端设置有展开装置,展开装置为弯辊展开轮或螺旋展开轮、多指剥边器、吹风式展开装置或胶条式展开装置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轨道入口纠偏组件31至少包括自动纠偏检测单元311和纠偏执行单元312,自动纠偏检测单元311设置于布料输送机构2的第一端,纠偏执行单元312设置于入料轨道的一端。
动力轮32和压轮33固定在机架1上,布料从动力轮32和压轮33之间输出,输出后布料的自然下垂,在轨道入口纠偏组件31的纠偏作用下,布料的两边自然进入对应的的两边的入口链轮21处的链条处,布料的边缘被上针装置压制在链条上的针板上面,被针板上面的钢针固定,然后布料随链条运行,牵引装置的速度相对于链条的速度可调节设置。
自动纠偏检测单元311为光电感应或气动感应或超声波感应检测装置,自动纠偏检测单元311设置于入口段轨道的前方,各自动纠偏检测单元311可左右调节地固定在入口段轨道上并靠近动力轮32和压轮33设置,自动纠偏检测单元311的检测部朝向布料的边缘设置,并垂直于布料设置。自动纠偏检测单元311将检测信号传递给纠偏执行单元312,纠偏执行单元312为电动丝杆或液压气压装置,纠偏执行单元312一端与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入口段轨道连接。
当牵引装置的速度高于链条的速度的时候,从牵引装置输送进入链条处的布料量增加,即通常所说的超喂,这种情况下成品的克重增加,相反,若牵引装置的速度低于链条的速度的时候,从牵引装置输送进入链条处的布料量减少,即通常所说的减喂,这种情况下成品的克重降低。
通过牵引装置的牵引,布料的整个幅面都均匀地受到了牵引力,布料不容易出现因传统超喂装置仅带动布料边缘而产生松边的情况,同时,布料的整个幅面宽度方向上不会产生因传统超喂装置仅带动布料边缘而产生的布边条状痕迹。再者,由于布料的运行方向除了转弯处布料都是竖直方向运行,布料从上方向下输送进入针板,布料只会在布料的输送方向上下垂,而不是如同传统的水平输送方式那样与布料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下垂,布料不会因为下垂而触碰到送风凤排,不会引起因布料与风排42刮蹭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纠偏执行单元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纠偏执行单元312对称地安装于机架1的相对两侧;
纠偏执行单元312包括纠偏丝杆,纠偏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轴承,轴承安装于机架1上;纠偏丝杆在两轴承间配合连接有纠偏螺母;
纠偏执行单元312还包括纠偏支座、配合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第一滑轨设置于布料输送机构2的第一端,纠偏支座与第一滑块连接,纠偏支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套,纠偏螺母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转轴套配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还包括设置于中间段轨道22的上方的蒸化机构4;
蒸化机构4包括送风机41、风排42、加热组件43和雾化供应组件44,加热组件43设于雾化供应组件44上,加热组件43用于对雾化供应组件44进行加热以生成热蒸汽;
送风机41的两端口分别与雾化供应组件44和风排42连接,送风机41用于将热蒸汽输送至风排42;
风排42安装于中间段轨道22上,风排42用于对中间段轨道22的布料供给热蒸汽。热蒸汽通过送风机41进一步雾化,然后散布在布料的表面。通过加热组件的二次加热,水雾的热风温度更高,蒸化效果更好,通过送风机41的吹送,雾化效果更加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3连接有加湿组件;其中,雾化供应组件44为水雾式喷洒组件,加热组件43为热交换器;水雾式喷洒组件设置于热交换
器的进风口,水雾式喷洒组件用于生成水
雾并输送至热交换器;
加热组件43与送风机41连接,热交换器用于将水雾加热并输送至送风机41。
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雾化供应组件44为蒸汽锅炉,蒸汽锅炉设有与送风机41连通的管道;蒸汽锅炉用于生产热蒸汽并供给至送风机41。
送风机41通过风管将蒸汽送入各风排42,蒸汽通过风排42上的出风口或风嘴散布在布料的表面,同时,送风机41的进风口还与蒸化机构的内部连通,送风机41将蒸汽散布在布料的表面后,这些蒸汽再回到送风机41,进行循环。
为保持蒸化机构箱体内的压力平衡,在蒸化机构的顶部或侧面还设置有排气口,多余的蒸汽从排气口排出蒸化机构箱体。
或者,对于蒸汽温度不够高的情况,可利用天然气加热导热油,或者直接采用天然气或电热管加热作为加热组件,再通过向热交换器或风管中通入低压蒸汽的方式提供水分,蒸汽通过风排42上的出风口或风嘴散布在布料的表面。
由于湿态加热组件的设置,雾化供应组件提供的水雾通过加热组件加热并通过送风机41进一步雾化和加速后均匀地散布在布料的表面,能够使布面能够保持更加持续的、更加均匀的湿度,在对布料加热的同时润湿布料,在水蒸气的持续润湿作用下,布料始终保持溶胀状态,能够加速染料与布料结合。
其中一个实例,加热组件为导热油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的底部设置有水槽,热交换器底部的热交换翅片管浸没于水槽里的水中,水槽里的水被翅片管加热,产生蒸汽,热交换器的送风机41在对热交换器的翅片管进行空气热交换的同时将这些蒸汽抽走,经风管、风排42、风嘴送到布面上,送到布面上的气体为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是不饱和蒸汽,含水量较低,不会造成布面的色花现象。
在本方案中,蒸化机构4从前到后依次分为加热除湿蒸化段、加热加湿蒸化段和加热烘干段,加热除湿蒸化段为干热加热,不设置雾化供应组件。加热加湿蒸化段设置有雾化供应组件,同时,至少加热加湿蒸化段的加热组件的空气入口端与蒸化箱体连通,加热组件、送风机41、管道、风排42、蒸化箱体之间形成一个供箱体内湿热空气循环的路径,即,送风机41将湿热空气通过风管、风排42吹向布料表面,湿热空气再被送风机41抽入加热组件加热,然后再被送风机41通过风管、风排42吹向布料表面,如此循环,通过控制输入的水雾或蒸汽的量来控制蒸化箱体内的湿度,进而控制布料表面的湿度。加热烘干段为干热加热,不设置雾化供应组件,但设置有抽送风机41,抽送风机41设置于蒸化箱体出口端的上方。
加热除湿蒸化段温度设置较低,为80-150℃,加热加湿蒸化段温度较高,为100-220℃,加热烘干段温度最高,为120-230℃。
进一步说明地是,风排42上设置有湿度检测组件43,湿度检测组件43的检测端靠近布料设置,湿度检测组件43用于检测布料的湿度,以生成湿度数据。
湿度检测组件43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电性连接,PLC设置有湿度控制程序,湿度控制程序包括布料坯布的克重、运行速度、蒸化机构内的温度、湿度、水雾供给量,以及送风和抽风的风速、风压、风量的参数和逻辑控制关系,通过设置这些逻辑控制参数,实现湿度和温度的自动控制。
由于布料在进入蒸化机构之前携带有染液或功能性溶液,携带有大量的水分,过多的水分在高温下会引起染料随水分的无需运动而产生泳移现象,出现通常所说的色花,所以在蒸化的初期需要通过低温将部分水分去除,仅保留部分水分使布料保持润湿即可,所以,这个阶段加热的加热组件不携带水分,为干热加热阶段,并在这个阶段选择设置有抽送风机41把多余的水汽排出,当布料携带的水分被去除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继续采用干热的方式加热,会使得布料变得过度干燥,不利于染料与布料的结合,所以,这个阶段需要在对布料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加湿操作,通过送风机41对箱体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和加湿,这个阶段一般不设置抽送风机41,通过控制加入的水雾的量来控制湿度,或者通过湿度检测仪电性控制抽送风机41,当湿度过大的时候通过抽送风机41把多余的水汽排出。在布料输出蒸化机构之前,通过干热的高温对布料进行烘干操作,并在这个阶段设置有抽送风机41把水汽排出,输出后的布料即被烘干,输出后无需再次烘干,出蒸化机构后经冷却、收集即可成为成品。
其中一个实例,加热除湿蒸化段、加热加湿蒸化段和加热烘干段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在布料经过的位置处设置有布料通道,通过隔板阻隔各阶段之间的空气流通。
进一步说明地是,中间链轮221为导向轮,风排42的下方依次排布有N个导向轮,风排42的上方排布有N-1个导向轮;入口段轨道设置于第一个下导向轮位置处的中间段轨道的上方,入口链轮21设置于入口段轨道的顶端,出口段轨道设置于最后一个下导向轮位置处的中间段轨道的的上方,出口链轮设置于最后一个下导向轮的上方,链条从出口链轮通向入口链轮21。
在本实施例中,布料输送机构2还包括第二出口链轮24和第三出口链轮25;
第二出口链轮24和第三出口链轮25分别设置于中间段轨道22的第一端,入口链轮21、第二出口链轮24和第三出口链轮25的投影依次毗邻地设置。
第一出口链轮23设置于最后一个下导向轮的上方,第二出口链轮24设置于蒸化机构入口端的第一个上导向轮的上方,并位于第一个上导向轮的前方,第三出口链轮25设置于第一个下导向轮的上方,并位于入口链轮21和第一个下导向轮之间,在链条的路径方向上,第三出口链轮25设置于第二出口链轮24和入口链轮21之间,链条从最后一个下导向轮输出后依次经过第一出口链轮23、第二出口链轮24、第三出口链轮25的导向回到入口链轮21。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中间段轨道22的第二端的出口轨道机构5,出口轨道机构5延伸至架体外;
出口轨道机构5包括设置于第一出口链轮23下方的第四出口链轮51;第四出口链轮51和第一出口链轮23之间设有第五出口链轮52,第一出口链轮23、第五出口链轮52至第四出口链轮51之间形成有用于输送布料的输送轨道。
部分出口段轨道延伸出蒸化机构的箱体,并与最后一个下导向轮处的中间轨道连接,延伸出的出口段轨道末端连接有第四出口链轮51,在第四出口链轮51和第一出口链轮23之间还设置有第五出口链轮52,通过第四出口链轮51和第五出口链轮52的设置,将链条从蒸化箱体内导出蒸化箱体,然后再导入蒸化箱体,链条从最后一个下导向轮穿过蒸化机构,依次经过第四出口链轮51、第五出口链轮52、第一出口链轮23、第二出口链轮24、第三出口链轮25的导向回到入口链轮21。
其中一个实例,为降低第三出口链轮的高度,第一个下中间链轮为两个小的链轮,第三出口链轮位于两个小的下中间链轮得上方。
其中一个实例,中间段轨道整体设置,左右各有一中间段轨道的墙板,各中间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的墙板连接,在中间段轨道的墙板上与风排42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风排42的安装孔,风排42穿过该安装孔与风管连接,并固定在蒸化机构的侧壁上。出口段轨道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别与中间轨道的末
端和入口轨道的起始端
连接,或者不设置出口段轨道,链条直接从出口链轮通向入口链轮。其中一
个实例,中间段轨道的末端与出口段轨道的起始端可转动连接,或/和出口段轨道的末端与入口段轨道的起始端可转动连接;其中一个实例,
出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一体设置,同时,出口链轮相对于中间段链轮在布料的宽幅方向上左右可调节地设置。其中一个实例,出
口链轮与入口链轮之间不设置出口段轨道,链条直接从出口链轮通向入口链轮。进一步,出口链轮与入口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承
托装置,链条承托装置为承托链轮或承托轨道,承托链轮或承托轨道相对于出口链轮可移动设置。
其中一个实例,从出口段链轮折回通向入口段轨道的这一段轨道与入口段轨道和中间段轨道垂直设置,并且设置于上中间链轮的上方。其中一个实
例,中间段轨道的末端与出口段轨道的起始端之间设置有铰链或转轴和转轴套,转轴和转轴套分别与中间段轨道的末端和出口段轨道的起始端连接,中间轨道段与出口轨道段通过铰链或转轴和转轴套转动连接;
其中一个实例,最后一组下中间链轮的轴心设置有链条的动力轴,链条动力轴与主动力装置连接,并依次向前方的下中间链轮传递动力,以减少链条的负荷。
布料输送单元还包括链条张紧装置、宽幅调节装置和轨道支撑装置,链条张紧装置、宽幅调节装置和轨道支撑装置均与轨道连接;
其中一个实例,入口段轨道呈自上而下地设置,并设置于中间轨道的前方,左右的入口链轮、左右的各下中间链轮、左右的各上中间链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投影位置呈依次前后交错方式分布;左右的链条依次穿过左右的入口链轮、左右的下中间链轮、左右的上中间链轮,形成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波形;
其中一个实例,优选入口段轨道呈自上而下地设置,并设置于中间轨道的前方,同时,出口轨道自下而上地设置,并设置于中间轨道的后方,左右的入口链轮、左右的各下中间链轮、左右的各上中间链轮、左右的出口链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投影位置呈依次前后交错方式分布;左右的链条依次穿过左右的入口链轮、左右的各下中间链轮、左右的各上中间链轮、左右的出口链轮,形成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波形;
进一步,入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出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出口段轨道与入口段轨道之间设置有铰链,入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出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出口段轨道与入口段轨道之间通过铰链进行摆动。
进一步,入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或/和出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或/和出口段轨道与入口段轨道之间还设置有滑动伸缩装置或/和转动装置,滑动伸缩装置包括滑轴和滑套,或者滑轨和滑块。转动装置包括转轴和转轴套。入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出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出口段轨道与入口段轨道之间通过滑动装置滑动连接,通过转动装置转动连接。
其中一个实例,入口段轨道呈上下方向设置,入口段轨道的末端与中间段轨道的起始端之间设置有左右转动的转轴和转轴套,转轴和转轴套分别与入口段轨道的末端和中间段轨道的起始端连接,入口段轨道段与中间轨道段通过转轴和转轴套转动连接;
入口段轨道段的起始端的前或/和后(左或/和右)设置有轨道支撑装置,轨道支撑装置包括两端与机架1连接的横梁,以及与入口段轨道段的起始端连接的滑轮或滑块及其固定装置,横梁上设置有滑轨,滑轮或滑块与横梁滑动配合设置;
入口段轨道还连接有入口段宽幅调节装置,入口段宽幅调节装置包括丝杠和螺母,或者气压缸或液压缸,入口段宽幅调节装置一端与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入口段轨道的起始端连接;
入口自动纠偏检测装置设置在入口段轨道的起始端,并朝向布料的边缘设置,入口自动纠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布料边缘的信号控制入口段宽幅调节装置的运行,进而控制左右两个入口段轨道上针板之间的宽度与布料的宽度一致。
其中一个实例,动力轮32同时为展开轮,动力轮32的轮面方向为中高弧形设置或设置有螺旋,在对布料进行超喂的同时对布料进行扩幅展开。
或者,在动力轮32的前方另外设置有展开装置,先将布料展开后输送进入动力轮32。
其中一个实例,入口段轨道前端还设有剥边器,剥边器固定在入口段轨道上,剥边器为二指/三指/四指剥边器,通过剥边器将布料卷曲的边缘剥开展平,然后再进入入口段轨道。
其中一个实例,针板组件包括针板支撑板、钢板和若干个钢针;链条连接有针板支撑板,钢针置于钢板上,钢板与针板支撑板连接;
钢针的根部经过相应链轮时的运行轨迹为与链轮同心的圆弧,圆弧的直径不大于对应的链轮齿顶运行轨迹形成的圆弧直径,且不小于链轮齿根运行轨迹形成的圆弧直径。
其中一个实例,若干个钢针在与链条平行的方向上依次排列形成一排,钢针在与链条垂直的方向上至少有两排钢针。
进一步,链条上还连接有合页状的压布铗,压布铗的固定端通过螺丝与链条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和弹簧与链条铰接,在入口段轨道上上针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压布铗闭合装置,通过压布铗闭合装置将布料的边缘压制固定在钢针上;在出口段轨道上,在布料脱离针板之前,设置有压布铗打开装置,压布铗打开装置打开后布料才可以与针板脱离、输出。
其中一个实例,链条张紧装置包括弹簧座,弹簧座内安装有张紧弹簧,张紧弹簧的一端设有弹簧挡块,并通过弹簧挡块连接调节丝杆的一端,调节丝杆的另一端伸出弹簧座外部;张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张紧轴的一端,张紧轴的另一端伸出弹簧座外部;
弹簧座还固定连接有张紧调节座,张紧调节座连接有张紧滑块,弹簧座设有张紧滑槽,张紧滑块在张紧滑槽内滑动,其中一个或多个入口链轮、中间链轮、出口链轮与张紧滑块转动连接。
其中一个实例,上针装置包括上针固定座,上针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气缸和上针滑块,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上针滑块上,上针滑块设有上针轴通孔,上针轴通孔内安装有上针轴,上针轴上安装有上针压板,上针压板连接有毛刷轮;毛刷轮与链条垂直设置。
其中一个实例,两个纠偏执行装置对称安装在第一轨道的入口段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入口段轨道;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纠偏丝杆,纠偏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轴承,轴承安装于机架1上;纠偏丝杆在两轴承间配合连接有纠偏螺母;
纠偏执行装置还包括纠偏支座、配合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第一滑轨固定在入口段轨道上,纠偏支座与第一滑块连接,纠偏支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套,纠偏螺母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转轴套配合设置。
在纠偏的过程中,入口段轨道以铰链为圆心摆动,而纠偏丝杆与机架1连接不会随入口段轨道摆动,与丝杆连接的纠偏螺母必须跟随入口段轨道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纠偏螺母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同时还会因为摆动相对于丝杆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可解决纠偏螺母的高度变化问题,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一转轴套可解决纠偏螺母相对于丝杆转动的问题。
其中一个实例,纠偏执行装置一端与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入口段轨道连接,并且纠偏执行装置的至少一端是与机架1或入口段轨道可转动连接或可上下移动连接。
由于入口段轨道与中间段轨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然后再与机架1连接,而在纠偏的过程中,入口段轨道会以铰链转动,造成纠偏执行装置与入口段轨道连接端的高低位置发生变化,所以纠偏执行装置的至少一端是与机架1或入口段轨道可转动连接或可上下移动连接。
纠偏执行装置带动入口轨道进行左右摆动运动,进而带动入口轨道处的链条及针板迎合布料边缘的变化,确保针板在布料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始终与布料的边缘保持一致。
其中一个实例,纠偏支座上连接有限位轴,限位轴连接有纠偏固定座,纠偏固定座与纠偏支座通过限位轴连接;纠偏固定座固定安装在轨道上;
自动纠偏装置还包括布料边缘检测件和纠偏驱动件,布料边缘检测件与纠偏驱动件电连接,纠偏丝杆连接纠偏驱动件。
其中一个实例,轨道支撑装置包括蒸化机构横梁和轨道支撑件,轨道支撑件与轨道连接,轨道支撑件连接有轨道支撑滚轮,轨道支撑滚轮在蒸化机构横梁上沿着与链条垂直的方向上滚动。
其中一个实例,蒸化机构还包括骨架,以及固定于骨架上的保温层;蒸化机构设置有热风通道,热风通道连接有热风管道,热风管道连接有热风加热组件,经过热风加热组件加热的热风进入蒸化机构内烘干布料。
其中一个实例,布料输送单元还包括宽幅调节机构;轨道宽幅调节机构包括调幅驱动件,调幅驱动件连接有调幅丝杆,调幅丝杆连接有两个调幅螺母,两个调幅螺母分别连接两个螺母盖板,两个螺母盖板分别连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其中一个实例,蒸化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的若干个依次排列的加热支架;上中间链轮位于一加热支架的上端,下中间链轮位于与一相邻加热支架的下端;
各加热支架内均安装有若干个沿布料运动方向依次排列的加热组件43,加热组件43包括主加热器、第一辅助加热器和第二辅助加热器;主加热器加热布料整体宽度方向,第一辅助加热器和第二辅助加热器分别加热布料宽度方向的两边。
其中一个实例,蒸化机构还包括温控组件,温控组件包括三个温控器,三个温控器分别对应加热布料横向的中间和两端。
其中一个实例,加热器为使用电加热的加热器。其中一个实例,温控器
包括可控硅温控仪及非接触式测温仪,可控硅温
控仪与非接触式测温仪电连接。其中一个实例,蒸化机构还包括水雾喷洒装
置,加热支架对称安装水雾
喷洒装置;水雾喷洒装置靠近布料的两面,分别对布料的两面施以喷雾。其
中一个实例,第一轨道的出口段轨道的出口链轮与第二轨道的出口段轨道的出口链轮均连接有同一出口传动轴,出口传动轴连接有传输驱动件。
其中一个实例,各下中间链轮均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圆形挡板。
其中一个实例,轨道上还连接有边缘挡板,边缘挡板的一边固定在轨道上,另一边的最低点低于钢针的最高点。
其中一个实例,在布料与针板组件脱离之前还设有脱针组件,脱针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轨道上的两个脱针轮,脱针轮的轴线中心装有滚动轴承,各脱针轮分别位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内侧,脱针轮的轮面高于钢针的针尖。
其中一个实例,入口段轨道还设有超喂装置,超喂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出力轴连接有超喂轮,超喂轮为包胶轮。
其中一个实例,入口段轨道还设有剥边器,剥边器固定在入口段轨道上,剥边器为二指/三指/四指剥边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内的布料输送机构;所述布料输送机构对应的设置有蒸化机构;
所述蒸化机构包括送风机、风管、风排、加热组件和雾化供应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送风机、风管、风排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雾化供应组件为水雾式喷洒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为热交换器;所述水雾式喷洒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或所述送风机或所述风管连通,或所述水雾式喷洒组件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风口;
所述风排安装于所述布料输送机构上,所述送风机用于将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风及雾化组件提供的水雾蒸汽通过所述风管、风排供给至所述布料输送机构的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分为入口段轨道、中间段轨道和出口段轨道,相邻的两段轨道之间通过链轮转向,两个所述入口段轨道、所述中间段轨道、所述出口段轨道分别依次首尾连接设置,各自形成一个供链条循环的轨道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上分别安装有链轮组件,所述链轮组件至少包括入口链轮、中间链轮、第一出口链轮,所述入口链轮安装于所述入口段轨道的前端,并位于所述入口段轨道的上方,所述中间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所述第一出口链轮安装于所述出口段轨道的末端;
所述中间链轮包括若干个上导向链轮和若干个下导向链轮,所述上导向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上方,所述下导向链轮安装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下方;
所述中间段轨道为左右对称设置的若干个中间段轨道,各中间轨道竖直设置并前后依次设置;
所述入口段轨道设置于所述蒸化机构外面,所述入口段轨道为左右各一个,并设置于所述布料输送机构的入口处,所述中间段轨道设置于所述蒸化机构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幅超喂装置,所述整幅超喂装置设于所述入口链轮的上方;
所述整幅超喂装置至少包括轨道入口纠偏组件、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压合设置的动力轮和压轮,所述动力轮和压轮分别安装于机架上;
所述动力轮连接有速度控制装置,所述速度控制装置包括变频器,变频器电性连接有加减速按钮或加减速旋钮及速度比例显示器,所述动力轮的速度与主机的速度通过各自的变频器呈比例式设置,即所述动力轮的速度随主机速度的变化而按加减速按钮或加减速旋钮设定的比例变化;
所述动力轮和压轮的入口端设置有展开装置,所述展开装置为弯辊展开轮或螺旋展开轮、多指剥边器、吹风式展开装置或胶条式展开装置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供应组件为蒸汽锅炉,所述蒸汽锅炉设有与加热组件或风管或所述送风机连通的管道;所述蒸汽锅炉用于生产热蒸汽并依次通过所述送风机、风管、风排输送至布料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排上设置有湿度检测组件,所述湿度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靠近布料设置,所述湿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布料的湿度,以生成湿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排的下方依次排布有N个所述中间链轮,所述风排的上方排布有N-1个所述中间链轮;相邻两个所述中间链轮交错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出口链轮和第三出口链轮;
所述第二出口链轮和所述第三出口链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第一端,所述入口链轮、所述第二出口链轮和所述第三出口链轮依次交错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段轨道的第二端的出口轨道机构;
所述出口轨道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链轮下方的第四出口链轮;所述第四出口链轮和所述第一出口链轮之间设有第五出口链轮,所述第一出口链轮、所述第五出口链轮至所述第四出口链轮之间形成有用于输送布料的输送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化机构还包括蒸化箱体;
所述蒸化机构依次分为加热除湿蒸化段、加热加湿蒸化段和加热烘干段,所述加热除湿蒸化段为干热加热,所述加热加湿蒸化段设置有雾化供应组件,同时,至少加热加湿蒸化段的加热组件的空气入口端与蒸化箱体连通,所述加热组件、送风机、风管、风排和蒸化箱体之间形成一个供蒸化箱体内湿热空气循环的路径;
工作时,送风机将湿热空气通过风管、风排吹向布料表面,湿热空气再被送风机抽入加热组件加热,然后再被送风机通过风管、风排吹向布料表面,如此循环;
所述加热除湿蒸化段温度设置为80-150℃,所述加热加湿蒸化段温度设置为100-220℃,所述加热烘干段温度设置为120-230℃。
CN202320117234.9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Active CN219621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7234.9U CN21962142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7234.9U CN21962142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1422U true CN219621422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3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7234.9U Active CN21962142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14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5389A (zh) * 2023-01-31 2023-04-25 东莞市金银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5389A (zh) * 2023-01-31 2023-04-25 东莞市金银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32591U (zh) 一种纺织印染用织布印花烘干装置
CN219621422U (zh)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CN116005389A (zh)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CN109506440A (zh) 一种布料输送烘干机
CN101798740B (zh) 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
CN208949577U (zh) 定型机
CN208949585U (zh) 具有布边涂胶机构的定型机
CN215809963U (zh) 一种无纺布高速干燥装置
CN102321958B (zh) 一种无纺布在线处理的装置
CN207610501U (zh) 一种布料输送烘干机
CN201627081U (zh) 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
CN101899756A (zh) 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用辊筒
CN210177132U (zh) 一种一浸多轧式低带液量轧车
CN208917492U (zh) 一种服装面料生产专用烘干机
CN208009047U (zh)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纺织定型机的烘干机构
CN208829953U (zh) 一种熨平机
CN205012009U (zh) 一种应用于服装生产的连续轧式气流染色机
CN105177897B (zh) 一种应用于服装生产的连续轧式气流染色机
CN210782883U (zh) 一种烟叶复烤的装置
CN212404506U (zh) 一种纺织印染用布料烘干装置
CN208829954U (zh) 熨平机
CN208949578U (zh) 天然气热风烘干式定型机
CN2291425Y (zh) 织物柔软整理机
CN208023286U (zh) 一种纺织品用熨烫装置
CN207930914U (zh)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片材预热展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