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8916U - 吊轴架 - Google Patents

吊轴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8916U
CN213828916U CN202021395189.6U CN202021395189U CN213828916U CN 213828916 U CN213828916 U CN 213828916U CN 202021395189 U CN202021395189 U CN 202021395189U CN 213828916 U CN213828916 U CN 213828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pump shaft
plate
hole
suspens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51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云光
汪蕾
熊运涛
叶华伦
岳志坚
罗仁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51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8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8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8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吊轴架,属于离心泵设备技术领域。吊轴架包括支撑组件与悬挂组件。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立柱作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固定设置在多个立柱上的第一悬挂板与第二悬挂板。第一悬挂板与第二悬挂板相互平行,且沿立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悬挂板上设置有第一泵轴悬挂孔,第二悬挂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泵轴悬挂孔对应的第二泵轴悬挂孔。泵轴固定件将泵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悬挂板上,泵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泵轴悬挂孔与第二泵轴悬挂孔内,第一泵轴悬挂孔与第二泵轴悬挂孔对泵轴限位作用,减小泵轴受外界因素产生晃动的情况,以减小泵轴的直线度会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吊轴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离心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轴架。
背景技术
泵轴是构成离心泵的重要部件,泵轴主要用于将来自马达的作用力传递至叶轮上,使叶轮可以保持运动。泵轴的轴线需要保证良好的直线度以保证叶轮可以稳定转动。因此在泵轴安装至离心泵上之前,通常需要将加工好的泵轴竖直悬挂在吊轴架上,以减小泵轴上出现挠度的情况。
相关技术中,吊轴架通常包括悬挂杆与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台,悬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台上,泵轴的一端通过连接绳连接在悬挂杆的中部,实现泵轴的竖直悬挂。但这种方式中,泵轴只是悬挂在悬挂杆上,泵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产生晃动,泵轴在轴向上会受到不均匀的载荷,泵轴可能产生轻微的挠度,导致泵轴的轴线的直线度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轴架,可以避免泵轴产生晃动以减小泵轴的直线度会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轴架,所述吊轴架包括支撑组件与悬挂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与多个立柱,所述多个立柱相互平行且均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悬挂板、第二悬挂板及泵轴固定件,所述第一悬挂板与所述第二悬挂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多个所述立柱上,且所述第一悬挂板与所述第二悬挂板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板上设置有第一泵轴悬挂孔,所述第二悬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对应的第二泵轴悬挂孔,所述泵轴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悬挂板上。
可选地,所述泵轴固定件呈环状,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为圆形孔且与所述泵轴固定件同轴,所述泵轴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的直径,所述泵轴固定件的内壁上具有泵轴连接螺纹。
可选地,所述第一悬挂板上还具有第一安装缺口,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由所述第一悬挂板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的宽度,在由所述第一悬挂板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的方向上不变或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泵轴固定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防护套与第一限位套,所述第一防护套位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中,所述第一防护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的最小宽度,所述第一限位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泵轴限位件,所述泵轴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悬挂板上,且所述泵轴限位件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对应的泵轴套设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为圆形孔,所述泵轴限位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二防护套与第二限位套,所述第二防护套位于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中,所述第二限位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的直径,所述泵轴套设孔为所述第二防护套的内孔。
可选地,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第三悬挂板,所述第三悬挂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立柱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悬挂板与所述第二悬挂板之间,所述第三悬挂板上具有对应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的第三泵轴悬挂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立柱一一对应的多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与一个所述立柱固定,且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还与所述第三悬挂板固定,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板与第二加强筋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的一边与所述第一悬挂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的另一边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一边与所述第二悬挂板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另一边与所述立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悬挂板为U型板或S型板,所述第二悬挂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悬挂板的形状相同,所述多个立柱沿所述第一悬挂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板上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多个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沿所述第一悬挂板的长边间隔排布,所述第二悬挂板上具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吊轴架包括固定设置在多个立柱上的第一悬挂板与第二悬挂板,第一悬挂板与第二悬挂板相互平行,且沿立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悬挂板上设置有第一泵轴悬挂孔,第二悬挂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泵轴悬挂孔对应的第二泵轴悬挂孔。泵轴在需要悬挂时,位于第一悬挂板上的泵轴固定件可以将泵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悬挂板上,完成泵轴的悬挂,泵轴的一端放置在第一泵轴悬挂孔内,泵轴的另一端放置在对应的第二泵轴悬挂孔内,泵轴固定件对泵轴进行固定,且第一泵轴悬挂孔与第二泵轴悬挂孔可以对泵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可以减小泵轴受外界因素产生晃动的情况,以减小泵轴的直线度会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吊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泵轴固定件与第一悬挂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泵轴限位件与第二悬挂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泵轴限位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吊轴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轴架,吊轴架包括支撑组件1与悬挂组件2,该支撑组件1 包括底板11与多个立柱12,多个立柱1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设置在底板11上。
悬挂组件2包括第一悬挂板21、第二悬挂板22及泵轴固定件23,第一悬挂板21与第二悬挂板22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多个立柱12上,且第一悬挂板21 与第二悬挂板22沿立柱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悬挂板21上设置有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第二悬挂板22上设置有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对应的第二泵轴悬挂孔221,泵轴固定件23位于第一悬挂板21上。
吊轴架包括支撑组件1与悬挂组件2。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与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在底板11上的立柱12。悬挂组件2包括第一悬挂板21、第二悬挂板22、泵轴固定件23及泵轴限位件24。设置在底板11上的多个立柱12 作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固定设置在多个立柱12上的第一悬挂板21与第二悬挂板22。第一悬挂板21与第二悬挂板22相互平行,且沿立柱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悬挂板21上设置有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第二悬挂板22上设置有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对应的第二泵轴悬挂孔221。泵轴100在需要悬挂时,位于第一悬挂板21上的泵轴固定件23可以将泵轴10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悬挂板 21上,完成泵轴100的悬挂,泵轴100的一端则可以放置在第一泵轴悬挂孔211 内,泵轴100的另一端可以放置在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内,泵轴固定件23对泵轴100进行固定,且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可以对泵轴100 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可以减小泵轴100受外界因素产生晃动的情况,以减小泵轴100的直线度会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可选地,第一悬挂板21为U型板或S型板,第二悬挂板22的形状与第一悬挂板21的形状相同,多个立柱12沿第一悬挂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悬挂板21上具有多个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多个第一泵轴悬挂孔211沿第一悬挂板21的长边间隔排布,第二悬挂板22上具有与多个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泵轴悬挂孔221。
多个立柱12对第一悬挂板21进行稳定支撑的同时,U型板或S型板的第一悬挂板21也可以在尽量增多可悬挂的泵轴100的个数的同时,减小吊轴架整体需要占据的空间。第一悬挂板21上具有多个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可以对多个泵轴100进行同时悬挂,保节约材料,提高吊轴架的使用效率。
示例性地,在本公开提供的实现方式中,立柱12的个数可为4个。有效支撑的同时成本也不会过高。
在本公开提供的其他实现方式中,立柱12的个数也可设置为3或5或6、7 或其他个数,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第一悬挂板21的板面可以与多个立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一悬挂板21的板面与多个立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可以保证多个立柱 12对第一悬挂板21稳定支撑,保证第一悬挂板21可以稳定承受泵轴100的重量。
可选地,支撑组件1还可包括与多个立柱12一一对应的多个支撑杆13,每个支撑杆13的一端均与一个立柱12固定,每个支撑杆13的另一端与底板11 固定。
支撑杆13可以加强立柱12的支撑效果,保证对第一悬挂板21的稳定支撑。
可选地,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板14,第一加强筋板14的一边与所述第一悬挂板21连接,第一加强筋板14的另一边与立柱12连接。第一加强筋板14可保证吊轴架的稳定支撑的效果。
可选地,支撑组件1还可包括第二加强筋板15。第二加强筋板15的一边与第二悬挂板22连接,第二加强筋板15的另一边与立柱12连接。第三加强筋板 16可加强第三悬挂板26的使用强度,保证第三悬挂板26的稳定使用。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泵轴固定件与第一悬挂板的配合示意图,图2 也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参考图2可知,泵轴固定件23呈环状,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为圆形孔,且与泵轴固定件23同轴,泵轴固定件23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大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泵轴固定件23的内壁上具有泵轴连接螺纹。
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为圆形孔,方便泵轴100的插入放置。将泵轴固定件23设置为环状,泵轴固定件23可以放在第一悬挂板21上,并通过泵轴固定件 23内壁上的螺纹实现与泵轴100之间的固定连接。泵轴固定件23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大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则可以保证泵轴100稳定悬挂在第一悬挂板21上,不会出现泵轴固定件23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中脱离导致泵轴 100掉落损坏的情况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泵轴100外壁上可加工出与泵轴固定件23内壁上配合的螺纹。
在本公开提供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将泵轴固定件23设置为销轴之类的固定件,销轴的长度大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销轴可以插入泵轴100 上的孔内,并支撑在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上,泵轴100则位于第一泵轴悬挂孔 211内,也可以实现泵轴100在第一悬挂板21上的悬挂与支撑。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参考图1可知,第一悬挂板21上还可具有第一安装缺口212,第一安装缺口212由第一悬挂板21的边缘延伸至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第一安装缺口212 的宽度,在由第一悬挂板21的边缘延伸至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方向上不变或逐渐减小,且第一安装缺口212的最小宽度小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
第一安装缺口212的设置,使得泵轴100可以从第一安装缺口212进入圆形孔内,便于泵轴100的安装与悬挂。
可选地,泵轴固定件23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防护套231与第一限位套232,第一防护套231的外径小于第一限位套232的外径,第一防护套231位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内,且大于第一安装缺口212的最小宽度,第一限位套232的外径大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
第一防护套231的外径小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且大于第一安装缺口212的最小宽度,第一限位套232的外径大于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可以使泵轴固定件23可以部分进入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内,第一限位套232被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卡住,也不会从第一安装缺口212内脱离,泵轴固定件23 便于拆装的同时,泵轴固定件23也可将泵轴100较为稳定地固定在第一悬挂板 21上。
参考图1可知,悬挂组件2还包括泵轴限位件24,泵轴限位件24位于第二悬挂板22上,且泵轴限位件24上具有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对应的泵轴套设孔241。
泵轴限位件24上的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对应的泵轴套设孔241,可以套在泵轴100上,对泵轴100做进一步的限位,并减小泵轴100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之间碰撞的可能,进一步避免泵轴100的直线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泵轴限位件与第二悬挂板的配合示意图,图3 也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参考图3可知,第二悬挂板22上也可具有第二安装缺口222,第二安装缺口222由第二悬挂板22的边缘延伸至第二泵轴悬挂孔221,第二安装缺口222的宽度,在由第二悬挂板22的边缘延伸至第二泵轴悬挂孔221 的方向上不变或逐渐减小,且第二安装缺口222的最小宽度小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的直径。便于泵轴100的安装与悬挂。
可选地,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可为圆形孔,泵轴限位件24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二防护套242与第二限位套243,第二防护套242的外径小于第二限位套243 的外径,第二防护套242位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内,且大于第二安装缺口222 的最小宽度,第二限位套243的外径大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的直径,泵轴套设孔241为第二防护套242的内孔。
第二防护套242的外径小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的直径,第二限位套243 的外径大于第二泵轴悬挂孔221的直径。第二防护套242可以进入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内,第二限位套243被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卡住。泵轴限位件24便于拆装的同时,泵轴限位件24也可将泵轴100较为稳定地固定在第二悬挂板22 上。第二防护套242的外径大于第二安装缺口222的最小宽度,泵轴限位件24 不会从第二安装缺口222内脱离。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泵轴限位件的俯视图,参考图4可知,悬挂组件2还可包括缓冲层25,缓冲层25设置在泵轴限位件24的内壁上。
设置在泵轴限位件24的内壁的环形缓冲层25直接与泵轴100的另一端接触,以吸收泵轴100会受到的冲击,对泵轴100起到有效保护。
可选地,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悬挂板22上可具有两列并列设置的第二泵轴悬挂孔221,且第二悬挂板22上分别设置有对应两列第二泵轴悬挂孔221的延伸到第二悬挂板22两个边缘的第二安装缺口222。这种设置可以便于多个泵轴100的安装与悬挂。
示例性,悬挂组件2还可包括第三悬挂板26,第三悬挂板26设置在多个立柱12上,且位于第一悬挂板21与第二悬挂板22之间,第三悬挂板26上具有对应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第三泵轴悬挂孔261。
第三悬挂板26上的第三泵轴悬挂孔261,可以对泵轴100的中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泵轴100的稳定悬挂。并且,也可以将泵轴100的一端放在第一悬挂板21上的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内,泵轴100的另一端则放置在第三悬挂板26上,可以对不同长度的泵轴100均进行良好的固定与悬挂。
可选地,每个支撑杆13的一端还可与第三悬挂板26固定。对第三悬挂板 26做进一步的支撑与固定,保证吊轴架整体的稳定使用。
示例性地,第三悬挂板26的结构可与第二悬挂板22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对第三悬挂板26的结构进行赘述。
第三悬挂板26上也可具有第三安装缺口262。
第三悬挂板26的结构与第二悬挂板22的结构相同,可以在保证吊轴架的使用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增加吊轴架可悬挂的泵轴100的个数。
可选地,支撑组件1还可包括第三加强筋板16。第三加强筋板16的一边与第三悬挂板26连接,第三加强筋板16的另一边与立柱12连接。
第三加强筋板16可加强第三悬挂板26的使用强度,保证第三悬挂板26的稳定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轴架包括支撑组件(1)与悬挂组件(2),
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与多个立柱(12),所述多个立柱(1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
所述悬挂组件(2)包括第一悬挂板(21)、第二悬挂板(22)及泵轴固定件(23),所述第一悬挂板(21)与所述第二悬挂板(22)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多个所述立柱(12)上,且所述第一悬挂板(21)与所述第二悬挂板(22)沿所述立柱(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板(21)上设置有第一泵轴悬挂孔(211),所述第二悬挂板(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对应的第二泵轴悬挂孔(221),所述泵轴固定件(23)位于所述第一悬挂板(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固定件(23)呈环状,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为圆形孔且与所述泵轴固定件(23)同轴,所述泵轴固定件(23)的至少一部分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所述泵轴固定件(23)的内壁上具有泵轴连接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板(21)上还具有第一安装缺口(212),所述第一安装缺口(212)由所述第一悬挂板(21)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所述第一安装缺口(212)的宽度,在由所述第一悬挂板(21)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方向上不变或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安装缺口(212)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固定件(23)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防护套(231)与第一限位套(232),所述第一防护套(231)位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中,所述第一防护套(23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缺口(212)的最小宽度,所述第一限位套(23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2)还包括泵轴限位件(24),所述泵轴限位件(24)位于所述第二悬挂板(22)上,且所述泵轴限位件(24)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221)对应的泵轴套设孔(2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221)为圆形孔,所述泵轴限位件(24)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二防护套(242)与第二限位套(243),所述第二防护套(242)位于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221)中,所述第二限位套(24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221)的直径,所述泵轴套设孔(241)为所述第二防护套(242)的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2)还包括第三悬挂板(26),所述第三悬挂板(26)设置在所述多个立柱(1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悬挂板(21)与所述第二悬挂板(22)之间,所述第三悬挂板(26)上具有对应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的第三泵轴悬挂孔(2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立柱(12)一一对应的多个支撑杆(13),每个所述支撑杆(13)的一端均与一个所述立柱(12)固定,且每个所述支撑杆(13)的一端还与所述第三悬挂板(26)固定,每个所述支撑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1)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板(14)与第二加强筋板(1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加强筋板(14)的一边与所述第一悬挂板(21)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板(14)的另一边与所述立柱(12)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板(15)的一边与所述第二悬挂板(22)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板(15)的另一边与所述立柱(1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吊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板(21)为U型板或S型板,所述第二悬挂板(2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悬挂板(21)的形状相同,所述多个立柱(12)沿所述第一悬挂板(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板(21)上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多个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沿所述第一悬挂板(21)的长边间隔排布,所述第二悬挂板(22)上具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泵轴悬挂孔(211)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泵轴悬挂孔(221)。
CN202021395189.6U 2020-07-15 2020-07-15 吊轴架 Active CN213828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5189.6U CN213828916U (zh) 2020-07-15 2020-07-15 吊轴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5189.6U CN213828916U (zh) 2020-07-15 2020-07-15 吊轴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8916U true CN21382891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87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5189.6U Active CN213828916U (zh) 2020-07-15 2020-07-15 吊轴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8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28916U (zh) 吊轴架
CN209800869U (zh) 一种建筑机电双向抗震支吊架
CN212802496U (zh) 一种盘扣式脚手架的连接结构
CN213505869U (zh) 一种装有转臂系统且稳定性好的机架
CN110864203A (zh) 吊装框架及吊装显示模组
CN114016796A (zh) 一种房屋设计用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分压装置
CN210288137U (zh) 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
CN211118432U (zh) 吊装框架及吊装显示模组
CN202706656U (zh) 锁孔式插接帐篷
KR101216104B1 (ko) 도로시설물 설치용 지주장치
CN211136880U (zh) 一种多角度棒材加工稳定紧固安全架
CN217234961U (zh) 可移动电视机支架
CN216201862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减震装置
CN211664104U (zh) 一种高强度传送单元支柱
KR102562013B1 (ko) 내진형 전기 케이블 트레이
CN218933791U (zh) 一种脚手架升降导轨
KR102450504B1 (ko) 트러스 보강 구조를 가진 내진 이중마루
CN212430386U (zh) 一种建筑安全监测装置用辅助支撑结构
CN213308728U (zh) 一种自行车挂架
CN220252807U (zh) 大型户外广告展示网架
CN211201340U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横腹杆式接触网支柱
CN220395899U (zh) 一种轮毂叶片拼装支架
CN219887649U (zh) 一种墙体加固结构
CN220022174U (zh) 一种电缆托架
CN108797023B (zh) 支架结构和多设备堆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